采购需求
政府采购服务需求如下:
一、项目背景
为响应全市“靓淮河”工程要求,在已编《蚌埠市淮河主城区防洪交通生态景观带综合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统筹滨河两岸景观建设和腹地空间利用,系统优化支撑体系,整体平衡开发资金,拟开展《蚌埠市淮河主城区两岸空间发展与价值提升规划》,共同支撑“相看两不厌、最美淮河岸”目标实现。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淮河蚌埠城区段两岸空间,东至中环线临港大桥,西至蚌埠闸,南至东海大道-大庆三路-红旗一路-胜利中路-治淮路-京沪铁路,北至淮上大道-五蚌路,总面积65平方公里。
三、规划内容
1、现状基础分析。充分理解两岸空间在生态、航运、文化、景观等方面的优势特色,挖掘独特价值。归纳总结淮河蚌埠城区段两岸空间在水资源环境、城市交通、用地功能、风貌特色、协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全面细致整理淮河蚌埠城区段两岸空间土地利用情况,识别可供调整的用地空间。
2、相关规划梳理。衔接已编在编规划,充分吸收已形成的规划共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重点关注相关规划对两岸空间的功能定位与建设要求,与拟开展的工程措施进行充分衔接,对接最新发展意向与建设开发动态并提出优化建议。
3、重要系统规划。加强淮河两岸及腹地空间的统筹,以整体性为原则,提出系统要求,指引各区开发建设。生态方面,从留住水、贯通水、用好水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交通方面,进一步优化跨河通道、垂河路网、慢行体系布局方案;景观方面,加强对滨河天际线和景观视廊的设计管控;功能方面,研究提出沿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业态培育的重点空间和方向。
4、重点片区指引。综合考虑区位价值、主导功能、建设主体、权属状态等因素,合理划分两岸空间分段。针对各个分段,梳理建设条件,归纳核心问题,提出目标定位,制定提升策略。特别针对临港经开区、西部城区、龙子河口、宝兴面粉厂等近期拟开展实施的重点片区,充分摸清现状条件,对接已有规划及建设方案,提出行动建议。
5、实施保障建议。结合本地实际条件,借鉴先进地区实践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保障策略措施。包括市区分工、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开发运营的创新模式,以及近期实施工程与示范片区的时序建议等。
四、进展要求
1、初步方案阶段:形成初步成果并向采购人汇报。
2、中期成果阶段:修改完善形成阶段成果,并组织向市领导汇报。
3、成果完善阶段:征求各区和相关部门意见,并再次向市主要领导汇报;开展专家咨询会,形成规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