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2018年9月27日,宁波软件园开园仪式在宁波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举行,《宁波软件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同步发布,计划将宁波软件园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甬江软件谷、智慧互联湾”,为建设“数字宁波”和推动宁波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助力。其中软件园东片区位于江南路南侧,依托现状工业园区进行更新建设,是宁波软件园发展的重要载体空间。
2022年宁波党代会和人代会明确“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以世界一流标准打造甬江科创区,将甬江科创区建设成为重要创新策源中心。宁波软件园东片区作为甬江科创区“一区、四港、多组团”中“数创港”的组成部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产业功能研究与空间形态设计,挖掘存量空间潜力,提升软件产业能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空间环境品质,促进科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二、项目内容要求
(一)规划范围与规模
本项目规划范围分为研究范围和设计范围:
(1)研究范围
以甬江科创区四港板块中的“数创港”板块为重点,具体范围东至东环路、南至通途路、西至世纪大道、北至甬江,用地面积约19平方公里。
(2)设计范围
东至渡驾桥江、南至凌云路、西至陈郎桥江、北至江南路,用地面积约128公顷(其中保留用地约19公顷)。
(二)规划深度
综合考虑软件园东片区的现状情况及建设需求,本项目规划设计深度为城市设计研究。成果深度可参照《浙江省国土空间设计技术指南(试行)》(2022年03月)对国土空间详细设计中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的“城市片区设计”相关要求(不含导则等要求),把握需求、突出重点,对片区产业功能与空间形态等核心问题做出回应。
(三)规划内容
1、研究范围
对区域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展开研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规划内容包含并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宏观背景与区域研究
对宏观政策、区域背景,上位及相关规划要求进行解读,充分考量甬江科创区、宁波高新区等区域发展新要素带来的发展机遇,对研究范围的城市发展,产业格局、空间布局进行再审视,综合评价区块发展条件和问题,明确工作重点。
(2)发展定位与产业研究
梳理上位及相关规划要求,结合区域发展新诉求,明确发展定位;积极探索现代科创城区、园区发展新理论,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地区发展经验,研判软件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发展思路。
(3)空间整合与格局优化
以人为本,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对规划区的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系统要素提出整合与优化方案。
2、设计范围
对设计范围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进行细化研究。规划内容包含并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 基地现状与发展条件
对基地现状等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深入分析,对基地更新潜力及难易程度进行研究,明确基地发展条件。
(2)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
承接片区发展目标,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确定园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完善道路交通、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系统配置,为产业功能落地创造条件。
(3)空间形态与风貌塑造
妥善处理区块内外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定位片区形象,确定规划区空间景观结构与风貌特征;运用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对建筑群体、交通组织、开放空间、地下空间等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营造清晰有序、特色鲜明的空间秩序。
(4)开发指标与实施建议
提出开发建设总量及片区内各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考虑地区未来发展需求,远近结合,对片区开发时序做出计划与安排。
(四)规划成果
1、成果内容
规划成果包括说明和图纸。其中:
(1)说明
① 项目概况:包括规划背景、区位、城市设计范围、面积等;
② 现状条件;
③ 规划目标、理念等;
④ 目标定位与功能策划;
⑤ 方案布局:包括空间景观结构、土地使用与功能设施布局、道路交通、各空间景观要素系统(建筑群体、重要界面、天际线、开放空间、地下空间等)的设计、建设总量和规划指标等;
⑥ 开发时序、实施建议。
(2)图纸
图纸由现状图和规划图两部分组成。
① 现状图:包括区位图、土地使用现状图、现状建筑分析图、现状特色景观资源分析图等;
② 规划图:包括空间景观结构规划图、土地使用规划图、总平面图、包括开放空间、道路交通、建筑界面、天际线、地下空间等要素的系统规划图、规划控制指标图、体现空间景观意向的效果图、其它能够反映设计意图的分析图。
2、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包含纸质文本及电子文件,其中:
(1)纸质文本:包含全部规划内容的A3文本8套;
(2)电子文件:包含以上成果内容的所有电子文件2套。要求文字为*.DOC或PDF格式,主要图纸为*.DWG、*.JPG等格式,汇报演示材料为*.PPT格式。
规划成果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法规及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计量单位均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图纸和文本文件必须做到清晰、完整、准确,同类图纸规格应尽量统一。
三、进度要求
第一阶段:合同签订后35天内,完成现状调研、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初步方案。
第二阶段:初步方案通过审查,收到书面修改意见后35天内完成中期成果。
第三阶段:技术审查/评审通过后,收到书面修改意见后20天内修改完善并提交最终成果。
四、服务期限
自合同生效之日至合同全部权利义务履行完毕之日止。
五、成果验收
项目完成后组织成果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