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概况(采购标的)
(一)总体概况:
大田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信息化项目建设位于大田县均溪镇福田大道处(原大田县竹木制品厂)落成的大田县新公安大楼。新大楼分为地上十层、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1542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9820平方米),可容纳约225人入驻办公,内设功能包括指挥中心用房、办案用房、窗口用房、信息通信用房、网络安全保卫用房、机要工作用房、刑事技术用房、物证以及收缴物品保管用房、警用装备物资库、警务技能训练用房、备勤用房、档案用房等、
通过打造大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实现专业指挥图像调度,实现突发案事件的快速响应、统一指挥,为日常监测、作战指挥、会商讨论、案情研判、突发事件调度等提供现代化、专业化作战指挥信息、设备及配套系统,为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阶段的应对处置提供全过程信息化支撑,从而实现智能化、扁平化和一体化指挥作战的目标,提高大田县公安局在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主动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打造一流的勤务指挥体系。创建县公安局信息资源中心,推进数据流、业务流与管理流的深度融合,服务全县公安系统,为全县民警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撑,用科技信息化为公安基层基础注入新动力,不断提升打击违法犯罪力度,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生活。建设综合安防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县公安局大楼人员、车辆、场所的精细化管理,并为民警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惠警”目标,并进一步提升民警日常办公的工作效率以及提供高可靠、高安全性的信息化作战支撑能力。
(二)建设内容
2.1.网络及机房系统
2.1.1.模块化机房管理系统
大田公安局机房建设将按照模块化机房设计,拟设计39个IT机柜,其中22个柜单柜功率密度按照6kW/柜设计,17个柜单柜功率密度按照3kW/柜设计,总功率183kW,同时配置相应的动力和制冷系统。按照《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三级等保要求,本期机房按照B级机房标准进行规划,后期可根据预算,可在此基础上扩容和升级。
2.1.2.机房基础改造建设
本工程机房建筑区域总面积约为303.74㎡,共五个区域,分别为三楼综合机房、一楼UPS电源间、一楼电信间等。主机房按照国标B级标准建设。机房基础环境建设、机房电气系统(包括供配电、照明、防雷接地系统)、UPS系统、精密空调系统、机房供排水系统、封闭冷通道及机柜系统、综合监控(包含动环、门禁、视频)系统、机房消防系统、综合路由管槽等。整个机房建设中的各个系统、工程的技术指标和功能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文件中的全部要求。
2.1.3.网络交换系统
本次网络交换系统规划包括公安网、政务网、视频网、互联网等网络组成,大田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智能化设备单独组网。网络交换系统设备为本项目的各个管理系统(包括业务办公、视频会议、互联网访问和智能化系统等)网络运行及应用搭建基础运行平台,并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工作,打造全公安高效、可靠、安全的网络环境。本项目涉及的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交换容量、包转发率、端口数量)不允许出现负偏离。
2.1.4.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信息传输的基础平台,本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的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信息化系统的电子化、办公支撑自动化应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系统及时性和准确性。作为网络通讯的基础支撑系统,且为隐蔽安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过程中难以更换,因此在项目运营使用过程中要保证长年稳定可靠运行,在规划及产品选型中充分考虑基础网络系统、程控语音系统及各智能子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力求把大田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的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成一个可靠、开放、高带宽、可扩展、并满足未来发展的布线系统。
2.1.5.安全等级保护系统
随着网络安全日趋严峻形势的需要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相关标准,加强公安网安全传输、系统安全保障、重要信息安全管理等技术手段建设,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严格网内信息的使用管理,完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共享、规范使用。在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建立预警、防护、检测、自适应闭环的安全防护体系,同时提供可定制的安全服务,全面控制遇到的网络安全风险,提升整体安全防御能力,构建单位可信、可控、可管的安全防护体系。本项目涉及的安全设备的性能指标不允许出现负偏离。
2.2.智能会议系统
2.2.1.大屏显示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结合视频,音频和通信等领域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信息的可视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关注。通过LED大屏幕显示系统可以实现对的整个系统所需要显示的各种情况的动态监管,可随时对各种采集到的监控信号、网络信号及各种计算机图形信息进行多画面显示和分析,能够直观、完整、准确、清晰、灵活的显示任意有关来自各方面信息,便于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实现实时监控和集中指挥、统一管控的目的。本项目小间距LED显示屏需采用金线封装,点间距不允许负偏离。
2.2.2.会议及音频系统
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是管理办公、指挥的场所,指挥、会商是领导们讨论重要行政决策、议案及战略规划等重要精神、政策沟通与传达的重要行政环境,是最常使用地点。因此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的会议系统及音频扩声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系统。对于本项目会议系统应该是全新的、应具有技术先进、性能完备、安全可靠、使用操作方便、维修简单等特点;应是一个成熟的、稳定可靠的、完全的系统集成,其性能是上佳优良的;设备正常工作时的各种指标应符合国内或国际通用标准和要求,满足各类会议的需要,保证各种会议能够高效率、好效果地完成。
2.2.3.中央控制系统
在中央控制系统部署房间的电子设备可通过中控节点统一控制,用户可以在触摸屏上集中控制如灯光、窗帘、摄像、空调、大屏幕显示系统、数字会议系统及设备电源、等等,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只需通过操作触摸屏,即可控制整个管控指挥中心的所有设备。
2.2.4.专业操作台席
大田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根据指挥中心的业务功能的定位及建设需求,进行区域规划,划分不同功能区,规划不同的台席功能,通过设 计满足人体力学的要求,需要配置相关专业操作台席,用以支撑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正常运营。本项目中“专业操作台”、“专业多功能操控会议桌主体框架需采用专用挤压铝合金型材与优质冷轧钢板相结合制成,台面需采用不低于15mm厚抗倍特板,不允许使用劣质材料。
2.3.分布式计算系统
2.3.1.桌面云
本次项目将在满足大田县公安局信息终端资源基本覆盖的基础上,实现集中运维管理、应用统一部署、资源灵活共享、安全合规、简化运维、提升效率、绿色节能、降低成本,同时兼容已完成国产化适配应用以及未完成国产化适配应用等目标,并保证各项业务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满足和实现对警务终端桌面系统的安全和高效管理,安全合规,满足等保及信息化管理各项要求,集中部署,统一管控,简化运维,根据业务的需要初步规划共计300点的瘦终端,警务办公桌面云300点以提升工作效率等主要功能。本项目中的“国产化计算节点”、“分布式计算交换设备”性能指标不允许出现负偏离。
2.3.2.分布式系统
为了力求加强多警种、跨区域协同合成作战体系建设,实现精确打击提高效能。合成作战强调在统一的处置意图和计划下,各警种、各部门、各区域之间,密切配合,互相支援,真正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整体作战优势,力求最佳的警务一体化效益。规划分布式管理系统在处置重大案事件或突发情况时,为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的各单位联合 作战提供统一调度、控制、研判平台,通过分布式管理平台调控,大屏呈现各业务系统、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来完成案情分析和研判决定;同时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管控各中心、会议室的多媒体及环境,新增中控系统并采用统一界面管理中。
2.4.综合安防系统
2.4.1.监控系统
大田县公安局是重要的执法办案场所,为了防止外来的危害,有必要建设一套全数字网络化又操作简单的视频监控系统,以监控公安局人员进出情况。根据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的功能格局,采用网络高清1080P半球摄像机、室外高清网络枪机和交换机、NVR以及智能化网组成。对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的主要区域通道及重点场所的安全覆盖,设置视频监控系统。由于房间布置于大楼一楼,存在被破窗入侵的可能,为此在临近外部的落地玻璃附近布置入侵报警设备,设备报警信号就近接入摄像头,实现报警发现和摄像头联动,便于大口管理人员直观判断报警情况。
设置入侵报警系统作为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的有力手段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入侵报警系统通常由前端设备(包括探测器和紧急报警装置)、传输设备、中心控制设备部分构成。监控公安局负责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往报警接收中心和相关子系统。
2.4.2.门禁系统
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门禁控制系统基于计算机TCP/IP网络技术和最新指纹、智能卡技术,将办公管理和服务设施全面纳入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授权的指纹、智能卡,配合系统强大的软件功能组合和完善的硬件配套设备,使内部工作人员凭指纹、智能卡完成注册、证卡制作、访客管理、门禁通行、管理、出入口管理等各项功能。
2.4.3.出入口管理系统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安办公大楼的主要通道增加门禁出入管理控制,闸机等设备,通过人脸通行解决方案在传统的门禁系统上应用了人脸智能算法,通过人脸的鉴权代替或者加强原有的门禁卡、密码等鉴权方式,做到精准识别、安全人员进出、方便快捷,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水平。
2.4.4.访客系统
访客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访客的信息登记、操作记录与权限管理。访客来访,需要对访客信息做登记处理,为访客指 定接待人员、授予访客门禁点/电梯/出入口的通行权限、对访客在来访期间所做的操作进行记录,并提供访客预约、访客自助服务等功能。主要是为了对来访客的信息做统一的管理,以便后期做统计或查询操作。
2.4.5.巡更管理系统
可视化巡更系统是基于固定巡更作业需求,采用技术防范与人工防范相结合的安防系统。利用现有的门禁和视频监控资源,将门禁读卡器作为巡更点,灵活配置巡更路线,定期安排巡更员按路线进行巡更,从而实现对巡更工作及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结合视频关联,报警联动,电子地图,报表等功能,实现巡更工作的自动化运行,全方位调度和可视化管理。
2.4.6.停车管理系统
停车场服务是业务用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业务用房综合管理的难点问题。停车场管理系统可实现空余车位的统计和显示、车位引导、智能反向寻车、灵活多变的停车费计算,减少了传统停车场可能带来的弊端,为停车场智慧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化支持。出入口管理系统采用视频识别进出场管理方式,系统通常设置在大门口、地面车场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等处,对所有访客和内部用户开放。通过前端抓拍摄像机采集识别获取车辆信息,利用网络将车辆信息数据发送至后端管理中心,利用车辆识别技术实现车牌号、车标、车型、车身颜色等相关数据比对,确保车辆的进出有据可查,确保车辆的进出可控,确保停车位的合理利用,加强出入口的高效和安全管理。
2.5.综合管理系统
2.5.1.信息发布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良的实时信息及有效的交流,提高信息化交流和发布的平台环境,形成集中、统一、稳定的信息采集和发布渠道,基本建成覆盖全行业各门类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为单位向数字型转变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将成为数字化信息建设的重要载体,凭借能够提供及时、全面、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的特点,构建全新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提升环境的整体形象,也成为了现代建筑必不可少的设备。主要实现统一管理多个终端的宣传内容,可随时补充各类热点、紧急信息,如台风预警、通知,促销活动等;各区域又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地点、不同所场发布不同内容,使宣传更有针对性。通过网络及时快速进行有效传输兼容各类信息类型,如视频、图片等在同一屏幕分屏播出,更加丰富多样化。
2.5.2.公告广播系统
公安局的公共广播系统主要应用于公安局办公大楼。用于办公大楼日常播放业务广播、背景音乐、信息广播等。
2.5.3.餐厅消费系统
消费管理子系统利用人脸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前端人脸消费终端进行人脸识别消费,有效解决传统消费系统环境下,食堂消费体验差、效率低下等问题,确保管理者可实时获取到最新的消费报表数据,对消费秩序进行整体管控。
2.6.机房搬迁
本期项目涉及由原有机房搬迁至新机房的工作,机房搬迁工作需充分做好搬迁前的准备工作,做好线路梳理、设备资产梳理、机柜规划等工作,做好搬迁实施方案及应急回退措施,在搬迁过程中要遵照相关规范(拆卸、包装、搬运、安装、测试等)实施。整体过程应尽量不影响大田县公安局日常办公,保证重要的应用系统、设备停机时间在规定范围内,尽量缩小其他系统的停机时间,减少因此带来的不便和损失,最终保证机房业务和数据能够安全、可靠、快速地完成搬迁。
2.7.基础环境改造
基础环境的改造是承载业务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适逢新大楼建设打造符合业务场景的基础环境是必须的,同时是以现代、简洁、科技、大气为主,塑造一个实用性、经济性和适度超前、富有科技感的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
(三)服务要求
3.1.本项目涉及5大系统,20个子系统,各系统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要求系统集成服务供 应商能充分应用专业技术和专业方法发挥各系统功能,满足设 计要求,满足最终使用需求。通过专业的选型和施工组织产生“1+1>2”的效果,使集成后的智能化整体功能满足业务用房未来几年的业务发展需求。
3.2本项目涉及的在用机房设备搬迁工作要求系统集成服务供 应商需了解公安在用系统使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搬迁方案,能保证对在用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
3.3本项目各系统建设完成后要求系统集成服务供 应商提供全面到位的培训,培训需有针对性,涵盖各子系统及多系统联动的使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