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书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健康运行是城市最基础的民生保障工作,也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目前,前湾新区已于2019年4月编制完成《宁波市杭州湾新区给排水专项规划》,该规划明确本区的近远期用水需求、供水体系、水厂布局、供水管网等主要内容,结合近三年新区内企业的引入、工业区板块管网的建设情况及历年用水量情况,现有工业区板块内的供水管道出现供水压力低的现象,急需结合现状基础,对工业区板块的供水系统进行重新评估后及时调整。
二、规划范围
宁波前湾新区工业板块,面积约为82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北侧工业区板块和通航板块。研究范围拓展至滨海生态创新城。
图1:规划范围图
三、规划目的
落实前湾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要求,确保新区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使供水建设与新区发展目标相一致。
梳理现阶段工业区板块给水设施在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确保给水设施建设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四、主要内容
1、现状调查与分析
调查、梳理现状工业板块内各企业用水情况、重要节点供水压力情况,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调研区内用水企业平均日用水量和最高日用水量情况,并结合片区供水产销差,测算片区现状漏损率。
(2)结合现状工业板块内兴慈大道、滨海大道、滨海一路、滨海四路、滨海五路、兴慈一路、兴慈二路、兴慈三路、兴慈四路、兴慈五路、兴慈六路、兴慈七路、兴慈八路、十一塘大道、十二塘大道、通航大道等道路的给水管网改造与设计,对现状供水管网进行水力评估,摸查重要节点供水压力情况。
(3)结合现状管道实施情况,对原规划进行评估。
(4)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用水量预测
依据前湾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于工业板块确定的城市规模,结合现状用水水平调查结果和相关设计规范,对工业区板块用水量进行预测。结合现状企业用水情况调研,研究明确工业企业用水量及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案例借鉴和调研等方式,明确不同类别用地单位用地面积用水量指标。
(2)结合产业类型,分析明确用水量指标。
(3)通过水量测算,与原规划相关水量测算进行对比,并分析原因。
3、供水水源规划
根据《宁波市杭州湾新区给排水专项规划》相关内容,明确城市水厂布局及规模,明确规划慈西水厂平面初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结合供需平衡分析,并考虑现状航丰水厂和新城水厂供水能力,通过水力校核,初步明确现状两座水厂的服务范围。
(2)结合新区空间结构和用水需求,提出规划慈西水厂选址要求。结合慈西水库取水口位置和周边景观要求等因素,对规划慈西水厂的建设形式提出建议。慈西水厂初定规模为10万吨/日,按15万吨/日控制。
(3)结合水厂建设形式,明确平面功能布置并提供初步方案(包括设计平面图等资料)。
4、给水管网系统
根据水厂布局、城市地形特点、城市规划路网格局,提出供水管网的布局方案,并进行管网水力平差计算,结合平差结果优化管网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结合慈西水厂初步方案和用户水压要求,初步明确慈西水厂出厂压力、出厂管径等要素。
(2)结合水厂布局和规划用地布局,提出供水管网布局初方案。
(3)通过各片区水量分配,综合考虑管道改造情况、管网漏损、管材、管道敷设等因素对规划管网进行水力平差计算。
(4)结合水力平差结果,对供水管网布局初方案提出专业的优化意见。
5、三年建设规划
根据供水系统的现状及规划,围绕保障供水安全的总体目标合理确定近三年建设目标,落实相关工程并提供相关工程建设投资估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结合近期拟实施区块,提出近期建设计划。
(2)结合近期项目,提供相关工程建设投资估算。
6、规划结论及政策保障
针对规划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用地要素保障、技术保障等。
6、规划结论及政策保障
1、2023年1月31日前,现状调研和相关资料整理,完成方案初稿,并征求部门意见;
2、2023年3月31日前,结合征求意见,完成审查稿;
3、2023年4月30日前,结合审查意见,完成项目成果;
4、具体时间结合项目进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