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高州市2022年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抚育项目。
采购包1(高州市2022年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抚育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后30个日历日内交货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高州市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100%,合同签订后,付合同总价30%预付款,按财政资金管理规定办理进度款。 |
验收要求 |
1期:1)承包人向发包人报送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2)发包人审查后认为尚不具备验收条件的,应在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的5天内通知承包人,指出在颁发接收证书前承包人还需进行的工作内容。承包人完成发包人通知的全部工作内容后,应再次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直至发包人同意为止。 3)发包人审查后认为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应在5天内提请发包人进行工程验收。 4)发包人组织承包人、设计等相关单位同意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5日内进行竣工验收。 5)发包人验收后同意接收工程但提出整修和完善要求的,应限期修好,并缓发工程接收证书。整修和完善工作完成后,经发包人同意后,再向承包人出具工程接收证书。 发包人验收后不同意接收工程的,承包人应按照发包人的验收意见,对不合格工程认真返工重做或进行补救处理,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承包人在完成不合格工程的返工重做或补救工作后,应重新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按本款约定的程序重新进行。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林木抚育管理服务 |
高州市2022年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抚育项目(第一标段) |
项 |
1.00 |
745,180.00 |
745,180.00 |
农、林、牧、渔业 |
详见附表一 |
2 |
林木抚育管理服务 |
高州市2022年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抚育项目(第二标段) |
项 |
1.00 |
760,920.00 |
760,920.00 |
农、林、牧、渔业 |
详见附表二 |
附表一:高州市2022年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抚育项目(第一标段)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1 |
第1章 设计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高州市(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上游,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东接阳春市,西邻化州市,南连及茂名市电白区、茂南区,北靠信宜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6′46″—111°22′45″,北纬21°42′34″—22°18′48″。距广州450公里,总面积3045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高州市属山区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云开大山、云雾山山系,多条小山脉由东北向西南走向横贯全市。境内地形复杂,北部山区群山屏障,最高点是马贵镇棉被顶,海拔1627.3米,中部丘陵起伏相连,南部为低丘、台地。山地丘陵相间,河谷盆地交错。设计作业区的地貌大部分属于丘陵和低山地貌,海拔在100-800米左右。 3、气候特征 高州市地处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带。南亚热带季风暖湿,光热与降水资源丰富。全年太阳辐射强烈,年日照时数达1702.5至2351.6小时,平均为1945.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22.9,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15.1,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28.9℃,无霜361天,雨季长,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1892.7毫米,年平均雨日155.9天,雨季集中于4—9月,占全年雨量的85%。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夏长冬暖,无霜期长,四季长青,对林木生长极为有利。 4、土壤条件 项目作业林地的自然土壤成土母岩以为花岗岩为主,次为砂页岩、片麻岩等。土壤种类为赤红壤、红壤、黄壤,垂直分布明显。其主要特征是:土壤深厚,透水性良好,质地适中,土层厚度一般在100厘米以上,土壤结构为:粒为主,疏松。石砾量在2~10%。土壤肥力情况:有机质含量为1.15~3.5%,属中等;氮(N)0.01~0.1%;磷(P)0.02~0.11%之间,普遍属贫缺,个别地段为中等;钾(K)0.56~2.6%,属中等(个别属贫)。土壤pH值4.5~5.1%,属酸性。 5、交通条件 高州市内交通便利,境内国道里程64公里,省道200公里,乡道1766公里,村道1634公里,共计行车里程达4048公里。本项目设计区用地简易机动车多数可直达。 二、社会经济概况 高州市全市建镇23个,高街道办事处5个。2020年11月户籍人口185.52万人,常住人口132.87万人。 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16亿元,增长7.8%;规上工业增加值32.79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82亿元,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136.71亿元;税费收入45.24亿元,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8亿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75.91亿元,增长5.9%;各项贷款余额374.57亿元,增长21.2%。存贷比为55.4%,比增8.2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5.5元,增长7.5%。 三、林业概况 高州市总面积490.8万亩(含国有农林场),其中有集体林业用地268.5万亩。按林种划分,商品林153.6万亩,生态公益林127.0万亩;按地类划分,有林地266.3万亩,疏林地0.4万亩,灌木林地6.9万亩,未成林地3.6万亩,无林地1.6万亩,其他林业用地1.8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66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3.9%。
第2章 设计目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及原则 一、设计目的 高州市集体林业用地268.5万亩中,以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经济林110多万亩。近十多年社会投资造林热情高涨,同时有大规模中央和省财政投资林业生态重点工程造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有中幼龄林、新植造林地等计50多万亩。但因抚育管理措施不善,生长未达应有水平。通过森林抚育,可有效地改善新植造林地的生长条件,促进林分林木健康成长。 本包组主要是针对2020年高州市辖区内项目造林新植林木进行抚育,促进林木生长,提高造林成效。根据省森林抚育的相关要求,组织编制了本作业设计,以利于包组工作顺利推进。 二、指导思想 本包组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的决策部署,以发展现代林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生态建设为重点,通过割灌除草、松土扩穴、追肥、培土等抚育措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生态支撑。 三、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 2、《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 3、《广东省林业局造林管理办法》(2022年); 4、《广东省林省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技术要点》(2021年) 5、《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省级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高财农[2021]126号)。 四、设计原则 现场调查,现场设计的原则。 以作业小班为基本设计单元的原则。 突出重点,科学合理,生态优先的原则。 相对集中的原则。 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项目(包组)组织管理,按技术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的原则。
第3章 作业设计布局、调查方法及现状 一、设计调查方法 作业林地选2020年财政投资造林新造幼林,要求相对连片,保存密度合理,且郁闭度,管护措施落实的幼龄人工林。同时根据小班幼树保存率、长势、受灾情况等,因地制宜,重新区划抚育作业小班,重新规划抚育作业小班原则上不能超出造林作业小班。作业小班面积原则上控制在300亩以下。 组织工程人员到现场调查作业林地,按相关要求进行调查,调查采用样地调查法,样地面积为400平方米的样园,每个作业小班设置3个样地,调查郁闭度、优势树种、亩保存株数、幼树平均高、主要植被及盖度等林分各项因子,填写相关调查表。 二、作业区林地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项目本标段实施对象为2020年财政投资的工程造林的新造幼林,面积6564亩。树种主要为红锥、相思、木荷等阔叶混交幼林;树龄2-3年;补植套种保存密度45-55株/亩,人工造林保存密度70-85株/亩;平均树高0.8-2.5米;植被盖度80%-95%。 三、作业设计布局及面积 本包组(本标段)总面积6564亩,涉及6个镇(街道办),分布相对较分散,主要分布大坡、东岸、大井、云潭、长坡、宝光等镇(街道办)。具体见表3-1。 包组1布局及面积分布表 表3-1单位:亩、%、个
第4章 抚育技术设计 一、抚育方式 根据建设区位的实际情况,本设计采取抚育措施主要包括割灌除草、松土扩穴、追肥、培土、补植等,实施作业面积6564亩。通过割灌除草,抑制杂草、杂灌对幼树的侵害;通过松土扩穴、培土,可防止土壤板结,防止水分挥发,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树木生长;通过追肥,增加幼树的营养供给;通过补植,增加单位面积林地的目的树种,提高森林质量。 二、抚育措施与技术标准 割灌除草 清除妨碍幼树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的抚育方式。对于郁闭前的森林碳汇林,采用局部割灌除草,割除幼树周边侧方或上方遮荫而显著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杂灌杂草和藤本植物,以利于幼树获得较好生长空间和水肥优势。实施割灌除草措施时,应注重保护天然的幼树幼苗。 割灌除草采用带状方式。带状割灌除草以种植行为中心,割灌除草的带宽为1.2米。 松土扩穴 松土扩穴、培土,防止土壤板结,减少水分挥发,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树木生长。割灌除草后,以幼树为中心,松土扩穴的半径为0.5米。 追肥 追肥,增加幼树的营养供给。结合松土、扩穴开施肥沟。施肥沟位于幼树树冠投影外沿的上坡处,沟深不小于0.2米、宽0.20-0.25米。将肥料均匀施于沟内,后回表土覆土。要求施放复合肥,复合肥要求氮磷钾有效含量在45%以上。人工造林及套种补植每株施复合肥0.2kg。 培土 追肥后进行培土,将幼树周边土壤回覆整形成半径0.4米的圆形平台。 补植 抚育作业时,对出现死苗或缺株未达到原造林设计密度的,应进行补苗。补植树种为红锥,台湾相思和土沉香,树种补植配比为红锥20%、台湾相思40%和土沉香40%。根据作业区小班保存率的总体情况,设计每个作业小班设计补植苗木8株/亩,确保补植后林地上能成活的幼树达到原碳汇造林设计株数的98%以上。 苗木规格:红锥≥1.5年生,地径≥0.6cm、高≥60cm,良种种源;台湾相思≥1年生,地径≥0.8cm,高≥80cm;土沉香≥1年生,高≥60cm。 苗木无病虫害。为合格苗,禁止使用不合格苗。大力推广无纺布轻机质容器苗。苗木必须有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和种源地标签,禁止使用无证、来源不清、带病虫害或携带有薇甘菊种子的苗木上山造林。红锥为所选苗木为良种种源。苗木要求采用就地育苗或就近调苗,减少长距离运苗等活动造成苗木损伤,提高造林成活率。 整地采用穴状整地。人工造林植穴规格40×40×30cm,补植套种植穴规格50×50×40cm。植穴整地采用明穴方式,让穴土有一段风化、熟化时间,以利于清除土壤中的病虫害和提高土壤肥力。 三、加强管护 抚育作业割灌除草所有剩余物均匀铺摆林地自然分解。作业区内余物干燥时易发生火灾,必须做好防火工作。设置防火宣传牌,连片面积较大火险程度较高的应开设防火隔离带,火警期间应安排护林员专门看守。注意防止人畜破坏。积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业区设置宣传牌,告示项名称、作业范围、面积、抚育措施和管护责任人等。 四、附属设施维护 根据具体小班作业条件设定规划设施维护,主要为作业便道。在规划修建道路时应考虑以后营林作业、采伐作业和其他生产活动的需要。 附属设施修建与维护由林权所有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完成,并开支相关费用。本设计中不列入有关实施作业内容,也不安排相关费用。
第5章 工程量和物资需要量 一、工程量 本包组作业面积为6564亩。按原造林类型分,其中属补植套种造林类型为6084亩,属人工造林类型的为480亩(具体见附表5-1)
具体见附表5-1 包组1项目汇总表
二、用工量和物资需要量 1、用工量。 本标段作业小班主要集中在高州北部山区地带,作业难度相对较大。设计抚育作业的割灌除草、松土、扩穴、培土、追肥和补植等工序,原补植套种类型所需平均用工标准为0.76工日/亩,原人工造林类型所需平均用工标准为1.1工日/亩。 完成本项目所需用工总量为5151.8工日,其中属原人工造林类型所需用工量为528工日,补植套种类型所需用工量为4623.8工日。 2、肥料品种及数量。 追肥所用肥料为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含量在45%以上的要求。每株施复合肥施用0.2kg。 完成项目所需肥料总量为77586.4kg。其中人工造林类型需肥料量为7898.4kg,补植套种类型需肥料量为69688kg。 3、补植树种及数量。 补植树种为红锥,台湾相思和土沉香,苗木规格:红锥≥1.5年生,地径≥0.6cm、高≥60cm,良种种源;台湾相思≥1年生,地径≥0.8cm,高≥80cm;土沉香≥1年生,高≥60cm。苗木无病虫害,为合格苗。根据设计区总体作业小班保存率吗,每个作业小班设计平均补植苗木8株/亩,完成项目共需苗木57763株(包含10%的苗木损耗量),其中红锥11553株,台湾相思23105株,土沉香23105株。
第6章 工程组织与管理 一、施工管理 作业设计一经审批,不得随意改动;确需改动的,须经原审批部门同意。 抚育作业施工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由中标施工单位负责组织作业实施。林业局与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合同,规定作业质量,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施工单位根据小班设计标准要求,组织完成具体的作业施工任务,并承担施工安全责任。施工单位委派施工技术人员熟悉业务施工负责人,领导组织管理施工作业,保证作业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高州市林业局聘请项目监理单位对本包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确保按设计标准施工,保证项目质量。 高州市林业局组建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为组员的项目工作小组,负责抚育作业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首先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技术培训,阐明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强调作业安全规程。对每作业小班确界,监理单位紧密跟进施工作业,掌握每环节施工质量,全过程进行监督。林业局项目工作小组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质量状况,保证按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作业完成后及时申请作业验收。 二、资金管理 工程款的支付必须按相关规定程序和手续进行支付。财政专项资金的发放程序:项目由项目施工单位首先带资组织完成作业,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按照设计的质量标准对每小作业小班进行全面自查,确认作业质量合格后,由项目监理出具监理报告,并向林业局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林业局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按有关要求准备资料和办理支付申请手续,报林业局审核,后报财政局批准支付。质量不合格的责令整改直至符合设计标准,否则拒绝支付。 三、检查与验收管理 项目(包组)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要及时林业局汇报进度和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及时提出返工整改。高州市林业局项目(包组)工作小组根据作业进展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督促检查,查验施工管理和监理执行的具体情况,实地抽查小班作业质量。 项目(包组)完成后,项目(包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首先进行全面自查,确认每小班的作业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后报林业局组织项目验收。 四、档案管理 为了完善项目(包组)的后续管理,应将项目(包组)建设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归档,建立项目(包组)管理的文件档案。包括: (1)森林抚育项目(包组)文件、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图、作业设计表。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检查验收资料、小班照片等。 (2)项目(包组)资金筹措和投入、支出等财务档案。 (3)项目(包组)管理附件,如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监理、各道工序施工图片、验收报告等。
第7章 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项目(包组)的实施,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生态环境。森林是巨大的绿色宝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项目(包组)建设竣工后,能更好地促进建设区域的森林植被恢复,有效地推动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进程。提高建设单位森林质量和森林覆盖率,对本地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各种生态效能转换价值将远超过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二、经济效益 森林抚育是造林成功的有力保证。抚育有效改善林分目的树种的生长环境条件,促进目的树种的生长,并提高木材的使用工艺价值。按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合理的森林抚育可提高造林生产率50%以上。本项目抚育规模6564亩,若按年平均增产量按0.1m³/亩计,每年可增产活立木蓄积656.4m³,按每立方米价值300元计,一年可获木材储备增益19.7万元。 三、社会效益 项目(包组)的实施有利于提高造林主体的造林积极性,带动并吸引当地社会资金投资造林事业,生产木材产品以满足社会建设的需要和经济的发展。从近期来说,项目(包组)实施资金投入活动有助于小范围拉动经济需求,并为当地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
第8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高州市林业局组建以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为组员的项目(包组)工作小组,负责抚育作业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高州市林业局聘请项目(包组)监理单位,对作业施工每工序进行质量监督,保证按要求进行施工。 二、技术保障 认真做好项目(包组)设计工作。每作业小班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外业调查成果进行规划设计,保证设计方案合理。高州市林业局组织项目(包组)施工技术培训班,对相关林业基层工作站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施工员进行培训。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作业人员现场进行技术培训,阐明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强调作业安全规程。施工过程中要全程跟踪管理,施工单位施工管理员和监理单位的监理员跟班作业。监理单位对作业施工进行质量监督,保证按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进行施工。 三、资金保障 项目(包组)资金财政投资部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支付,按照相关支付要求向财政部门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工程结算支付必须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要求执行,按有关规定支付工程款。项目(包组)作业施工完成后,经林业局组织验收合格,财政局按相关规定通过银行支付到施工单位帐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 四、宣传保障 积极做好项目(包组)宣传工作。利用当地广播、电视和报刊宣传抚育试点项目(包组)政策规定,公示项目(包组)方案和实施结果。做好项目(包组)运作的监督、审计,保证工作健康开展,防止违法案件发生。做好建档、归档工作,确保资料完备。
第9章 项目(包组)商务要求 1、抚育工期: 本包组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后15日内签订合同,工期30天。项目(包组)完成,中标方应积极协助验收,工期每逾期一天按3‰收取滞纳金,在合同款或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2、质量要求: 本包组所涉及的设计标准、规范,产品标准、规范,工程标准、规范,验收标准、规范等必须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3、验收要求、验收标准及方法如下: ⚫ 承包人向发包人报送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 发包人审查后认为尚不具备验收条件的,应在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的5天内通知承包人,指出在颁发接收证书前承包人还需进行的工作内容。承包人完成发包人通知的全部工作内容后,应再次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直至发包人同意为止。 ⚫ 发包人审查后认为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应在5天内提请发包人进行工程验收。 ⚫ 发包人组织承包人、设计等相关单位同意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5日内进行竣工验收。 ⚫ 发包人验收后同意接收工程但提出整修和完善要求的,应限期修好,并缓发工程接收证书。整修和完善工作完成后,经发包人同意后,再向承包人出具工程接收证书。 ⚫ 发包人验收后不同意接收工程的,承包人应按照发包人的验收意见,对不合格工程认真返工重做或进行补救处理,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承包人在完成不合格工程的返工重做或补救工作后,应重新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按本款约定的程序重新进行。 4、付款方式要求: 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付合同总价30%预付款,按财政资金管理规定办理进度款。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
附表二:高州市2022年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抚育项目(第二标段)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1 |
第1章 设计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高州市(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上游,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东接阳春市,西邻化州市,南连及茂名市电白区、茂南区,北靠信宜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6′46″—111°22′45″,北纬21°42′34″—22°18′48″。距广州450公里,总面积3045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高州市属山区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云开大山、云雾山山系,多条小山脉由东北向西南走向横贯全市。境内地形复杂,北部山区群山屏障,最高点是马贵镇棉被顶,海拔1627.3米,中部丘陵起伏相连,南部为低丘、台地。山地丘陵相间,河谷盆地交错。设计作业区的地貌大部分属于丘陵和低山地貌,海拔在100-800米左右。 3、气候特征 高州市地处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带。南亚热带季风暖湿,光热与降水资源丰富。全年太阳辐射强烈,年日照时数达1702.5至2351.6小时,平均为1945.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22.9,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15.1,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28.9℃,无霜361天,雨季长,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1892.7毫米,年平均雨日155.9天,雨季集中于4—9月,占全年雨量的85%。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夏长冬暖,无霜期长,四季长青,对林木生长极为有利。 4、土壤条件 项目作业林地的自然土壤成土母岩以为花岗岩为主,次为砂页岩、片麻岩等。土壤种类为赤红壤、红壤、黄壤,垂直分布明显。其主要特征是:土壤深厚,透水性良好,质地适中,土层厚度一般在100厘米以上,土壤结构为:粒为主,疏松。石砾量在2~10%。土壤肥力情况:有机质含量为1.15~3.5%,属中等;氮(N)0.01~0.1%;磷(P)0.02~0.11%之间,普遍属贫缺,个别地段为中等;钾(K)0.56~2.6%,属中等(个别属贫)。土壤pH值4.5~5.1%,属酸性。 5、交通条件 高州市内交通便利,境内国道里程64公里,省道200公里,乡道1766公里,村道1634公里,共计行车里程达4048公里。本项目设计区用地简易机动车多数可直达。 二、社会经济概况 高州市全市建镇23个,高街道办事处5个。2020年11月户籍人口185.52万人,常住人口132.87万人。 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16亿元,增长7.8%;规上工业增加值32.79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82亿元,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136.71亿元;税费收入45.24亿元,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8亿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75.91亿元,增长5.9%;各项贷款余额374.57亿元,增长21.2%。存贷比为55.4%,比增8.2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5.5元,增长7.5%。 三、林业概况 高州市总面积490.8万亩(含国有农林场),其中有集体林业用地268.5万亩。按林种划分,商品林153.6万亩,生态公益林127.0万亩;按地类划分,有林地266.3万亩,疏林地0.4万亩,灌木林地6.9万亩,未成林地3.6万亩,无林地1.6万亩,其他林业用地1.8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66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3.9%。
第2章 设计目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及原则 一、设计目的 高州市集体林业用地268.5万亩中,以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经济林110多万亩。近十多年社会投资造林热情高涨,同时有大规模中央和省财政投资林业生态重点工程造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有中幼龄林、新植造林地等计50多万亩。但因抚育管理措施不善,生长未达应有水平。通过森林抚育,可有效地改善新植造林地的生长条件,促进林分林木健康成长。 本包组主要是针对2020年高州市区内新植林木进行抚育,促进林木生长,提高造林成效。根据省森林抚育的相关要求,组织编制了本作业设计,以利于项目工作顺利推进。 二、指导思想 本包组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的决策部署,以发展现代林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生态建设为重点,通过割灌除草、松土扩穴、追肥、培土等抚育措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生态支撑。 三、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 2、《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 3、《广东省林业局造林管理办法》(2022年); 4、《广东省林省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技术要点》(2021年) 5、《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省级涉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高财农[2021]126号)。 四、设计原则 现场调查,现场设计的原则。 以作业小班为基本设计单元的原则。 突出重点,科学合理,生态优先的原则。 相对集中的原则。 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项目组织管理,按技术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的原则。
第3章 作业设计布局、调查方法及现状 一、设计调查方法 作业林地选高州市2020年财政投资造林新造幼林,要求相对连片,保存密度合理,且郁闭度,管护措施落实的幼龄人工林。同时根据小班幼树保存率、长势、受灾情况等,因地制宜,重新区划抚育作业小班,重新规划抚育作业小班原则上不能超出造林作业小班。作业小班面积原则上控制在300亩以下。 组织工程人员到现场调查作业林地,按相关要求进行调查,调查采用样地调查法,样地面积为400平方米的样园,每个作业小班设置3个样地,调查郁闭度、优势树种、亩保存株数、幼树平均高、主要植被及盖度等林分各项因子,填写相关调查表。 二、作业区林地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项目本标段实施对象为2020年财政投资的工程造林的新造幼林,面积6916亩。树种主要为红锥、相思、木荷等阔叶混交幼林;树龄2-3年;补植套种保存密度45-55株/亩;平均树高0.8-2.5米;植被盖度80%-95%。 三、作业设计布局及面积 本包组(本标段)总面积6916亩,涉及4个镇,分布相对较分散,主要分布潭头、石板、荷花、镇江等镇。具体见表3-1。 包组2布局及面积分布表 表3-1单位:亩、%、个
第4章 抚育技术设计 一、抚育方式 根据建设区位的实际情况,本设计采取抚育措施主要包括割灌除草、松土扩穴、追肥、培土、补植等,实施作业面积6916亩。通过割灌除草,抑制杂草、杂灌对幼树的侵害;通过松土扩穴、培土,可防止土壤板结,防止水分挥发,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树木生长;通过追肥,增加幼树的营养供给;通过补植,增加单位面积林地的目的树种,提高森林质量。 二、抚育措施与技术标准 割灌除草 清除妨碍幼树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的抚育方式。对于郁闭前的森林碳汇林,采用局部割灌除草,割除幼树周边侧方或上方遮荫而显著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杂灌杂草和藤本植物,以利于幼树获得较好生长空间和水肥优势。实施割灌除草措施时,应注重保护天然的幼树幼苗。 割灌除草采用带状方式。带状割灌除草以种植行为中心,割灌除草的带宽为1.2米。 松土扩穴 松土扩穴、培土,防止土壤板结,减少水分挥发,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树木生长。割灌除草后,以幼树为中心,松土扩穴的半径为0.5米。 追肥 追肥,增加幼树的营养供给。结合松土、扩穴开施肥沟。施肥沟位于幼树树冠投影外沿的上坡处,沟深不小于0.2米、宽0.20-0.25米。将肥料均匀施于沟内,后回表土覆土。要求施放复合肥,复合肥要求氮磷钾有效含量在45%以上。人工造林及套种补植每株施复合肥0.2kg。 培土 追肥后进行培土,将幼树周边土壤回覆整形成半径0.4 米的圆形平台。 补植 抚育作业时,对出现死苗或缺株未达到原造林设计密度的,应进行补苗。补植树种为红锥,台湾相思和土沉香,树种补植配比为红锥20%、台湾相思40%和土沉香40%。根据作业区小班保存率的总体情况,设计每个作业小班设计补植苗木8株/亩,确保补植后林地上能成活的幼树达到原碳汇造林设计株数的98%以上。 苗木规格:红锥≥1.5年生,地径≥0.6cm、高≥60cm,良种种源;台湾相思≥1年生,地径≥0.8cm,高≥80cm;土沉香≥1年生,高≥60cm。 苗木无病虫害。为合格苗,禁止使用不合格苗。大力推广无纺布轻机质容器苗。苗木必须有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和种源地标签,禁止使用无证、来源不清、带病虫害或携带有薇甘菊种子的苗木上山造林。红锥为所选苗木为良种种源。苗木要求采用就地育苗或就近调苗,减少长距离运苗等活动造成苗木损伤,提高造林成活率。 整地采用穴状整地。人工造林植穴规格40×40×30cm,补植套种植穴规格50×50×40cm。植穴整地采用明穴方式,让穴土有一段风化、熟化时间,以利于清除土壤中的病虫害和提高土壤肥力。 三、加强管护 抚育作业割灌除草所有剩余物均匀铺摆林地自然分解。作业区内余物干燥时易发生火灾,必须做好防火工作。设置防火宣传牌,连片面积较大火险程度较高的应开设防火隔离带,火警期间应安排护林员专门看守。注意防止人畜破坏。积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业区设置宣传牌,告示项名称、作业范围、面积、抚育措施和管护责任人等。 四、附属设施维护 根据具体小班作业条件设定规划设施维护,主要为作业便道。在规划修建道路时应考虑以后营林作业、采伐作业和其他生产活动的需要。 附属设施修建与维护由林权所有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完成,并开支相关费用。本设计中不列入有关实施作业内容,也不安排相关费用。
第5章 工程量和物资需要量 一、工程量 本包组须完成抚育作业6916亩。直接投资760920元,其中抚育人工费483567元,肥料费用228663元,补植苗木费用48690元。(详见附表5-1)
包组二汇总表 详见附表5-1
二、用工量和物资需要量 1、用工量。 本包组(本标段)作业小班主要集中在高州西部中丘、低丘地带,作业难度相对较大。设计抚育作业的割灌除草、松土、扩穴、培土、追肥和补植等工序,原补植套种类型所需平均用工标准为0.76工日/亩。 完成本包组所需用工总量为5256.2工日。 2、肥料品种及数量。 追肥所用肥料为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含量在45%以上的要求。每株施复合肥施用0.2kg。 完成项目所需肥料总量为78849.4kg。 3、补植树种及数量。 补植树种为红锥,台湾相思和土沉香,苗木规格:红锥≥1.5年生,地径≥0.6cm、高≥60cm,良种种源;台湾相思≥1年生,地径≥0.8cm,高≥80cm;土沉香≥1年生,高≥60cm。苗木无病虫害,为合格苗。根据设计区总体作业小班保存率吗,每个作业小班设计平均补植苗木8株/亩,完成项目共需苗木60861株(包含10%的苗木损耗量),其中红锥12172株,台湾相思24344株,土沉香24344株。
第6章 工程组织与管理 一、施工管理 作业设计一经审批,不得随意改动;确需改动的,须经原审批部门同意。 抚育作业施工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由中标施工单位负责组织作业实施。林业局与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合同,规定作业质量,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施工单位根据小班设计标准要求,组织完成具体的作业施工任务,并承担施工安全责任。施工单位委派施工技术人员熟悉业务施工负责人,领导组织管理施工作业,保证作业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高州市林业局聘请项目监理单位对项目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确保按设计标准施工,保证项目质量。 高州市林业局组建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为组员的项目工作小组,负责抚育作业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首先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技术培训,阐明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强调作业安全规程。对每作业小班确界,监理单位紧密跟进施工作业,掌握每环节施工质量,全过程进行监督。林业局项目工作小组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质量状况,保证按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作业完成后及时申请作业验收。 二、资金管理 工程款的支付必须按相关规定程序和手续进行支付。财政专项资金的发放程序:项目由项目施工单位首先带资组织完成作业,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按照设计的质量标准对每小作业小班进行全面自查,确认作业质量合格后,由项目监理出具监理报告,并向林业局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林业局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按有关要求准备资料和办理支付申请手续,报林业局审核,后报财政局批准支付。质量不合格的责令整改直至符合设计标准,否则拒绝支付。 三、检查与验收管理 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要及时林业局汇报进度和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及时提出返工整改。高州市林业局项目工作小组根据作业进展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督促检查,查验施工管理和监理执行的具体情况,实地抽查小班作业质量。 项目完成后,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首先进行全面自查,确认每小班的作业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后报林业局组织项目验收。 四、档案管理 为了完善项目的后续管理,应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归档,建立项目管理的文件档案。包括: (1)森林抚育项目文件、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图、作业设计表。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检查验收资料、小班照片等。 (2)项目资金筹措和投入、支出等财务档案。 (3)项目管理附件,如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监理、各道工序施工图片、验收报告等。
第7章 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项目(包组)的实施,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生态环境。森林是巨大的绿色宝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项目(包组)建设竣工后,能更好地促进建设区域的森林植被恢复,有效地推动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进程。提高建设单位森林质量和森林覆盖率,对本地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各种生态效能转换价值将远超过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二、经济效益 森林抚育是造林成功的有力保证。抚育有效改善林分目的树种的生长环境条件,促进目的树种的生长,并提高木材的使用工艺价值。按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合理的森林抚育可提高造林生产率50%以上。本项目抚育规模6916亩,若按年平均增产量按0.1m³/亩计,每年可增产活立木蓄积690m³,按每立方米价值300元计,一年可获木材储备增益20.7万元。 三、社会效益 项目(包组)的实施有利于提高造林主体的造林积极性,带动并吸引当地社会资金投资造林事业,生产木材产品以满足社会建设的需要和经济的发展。从近期来说,项目(包组)实施资金投入活动有助于小范围拉动经济需求,并为当地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 第8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高州市林业局组建以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为组员的项目(包组)工作小组,负责抚育作业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高州市林业局聘请项目(包组)监理单位,对作业施工每工序进行质量监督,保证按要求进行施工。 二、技术保障 认真做好项目(包组)设计工作。每作业小班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外业调查成果进行规划设计,保证设计方案合理。高州市林业局组织项目(包组)施工技术培训班,对相关林业基层工作站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施工员进行培训。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作业人员现场进行技术培训,阐明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强调作业安全规程。施工过程中要全程跟踪管理,施工单位施工管理员和监理单位的监理员跟班作业。监理单位对作业施工进行质量监督,保证按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进行施工。 三、资金保障 项目(包组)资金财政投资部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支付,按照相关支付要求向财政部门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工程结算支付必须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要求执行,按有关规定支付工程款。项目(包组)作业施工完成后,经林业局组织验收合格,财政局按相关规定通过银行支付到施工单位帐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 四、宣传保障 积极做好项目(包组)宣传工作。利用当地广播、电视和报刊宣传抚育试点项目(包组)政策规定,公示项目(包组)方案和实施结果。做好项目(包组)运作的监督、审计,保证工作健康开展,防止违法案件发生。做好建档、归档工作,确保资料完备。
第9章 项目(包组)商务要求 1、抚育工期: 本项目(包组)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后15日内签订合同,工期30天。项目(包组)完成,中标方应积极协助验收,工期每逾期一天按3‰收取滞纳金,在合同款或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2、质量要求: 本项目(包组)所涉及的设计标准、规范,产品标准、规范,工程标准、规范,验收标准、规范等必须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3、验收要求、验收标准及方法如下: ⚫ 承包人向发包人报送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 发包人审查后认为尚不具备验收条件的,应在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的5天内通知承包人,指出在颁发接收证书前承包人还需进行的工作内容。承包人完成发包人通知的全部工作内容后,应再次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直至发包人同意为止。 ⚫ 发包人审查后认为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应在5天内提请发包人进行工程验收。 ⚫ 发包人组织承包人、设计等相关单位同意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5日内进行竣工验收。 ⚫ 发包人验收后同意接收工程但提出整修和完善要求的,应限期修好,并缓发工程接收证书。整修和完善工作完成后,经发包人同意后,再向承包人出具工程接收证书。 ⚫ 发包人验收后不同意接收工程的,承包人应按照发包人的验收意见,对不合格工程认真返工重做或进行补救处理,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承包人在完成不合格工程的返工重做或补救工作后,应重新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按本款约定的程序重新进行。 4、付款方式要求: 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付合同总价30%预付款,按财政资金管理规定办理进度款。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