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山阳高新区规划环评编制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301060000364684 发布时间:2023-01-06 文档页数:74页 所需下载券:10
山阳高新区规划环评编制

采购内容及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工作内容、目标及成果

1、编制《山阳高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完成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甲方要求,履行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取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文件。

2、服务期:90 日历天。

3、质量标准:合格。

4、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污染因子监测工作,向甲方提交加盖有 CMA 计量认证章的大气、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噪声环境监测报告 3 份(一正两副)。

5、向甲方提供 6 份装订成册的最终版纸质报告(含文本、附件及图件),1 份电子版报告(含文本、附件、审查意见及图件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并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完成纸质版、电子版归档工作。

二、工作实施方案

1、技术路线

本次评价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130-2019)规定的技术路线,见下图。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图

2、工作流程

①接受委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入园企业及产业园相关资料,初步调查产业园现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②确定评价时段及范围、评价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评价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评价工作范围环境敏感目标,委托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③明确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规划内容;规划协调性分析明确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相符性,以及规划在空间布局、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④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开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明确评价区域资源利用水平和生态功能、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梳理规划实施的资源、生态、环境制约因素。

⑤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识别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初步判断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确定评价重点,明确环境目标,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⑥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主要针对环境影响识别出的资源、生态、环境要素,开展多情景的影响预测与评价,包括预测情景设置、规划实施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环境质量、生态功能的影响预测与评价,对环境敏感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等内容。

⑦提出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综合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论证规划目标、规模、布局、结构等规划内容的环境合理性以及评价设定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判定规划实施的重大资源、生态、环境制约的程度、范围、方式等,提出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并推荐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如果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后资源、生态、环境仍难以承载,不能满足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要求,提出规划方案的重大调整建议。

⑧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针对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在充分评估规划方案中已明确的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能源增效等相关措施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方案和管控要求。

⑨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网络公示报告书,并进行公众参与调查;

⑩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

⑪根据技术审查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取得主管部门意见。

⑫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完成纸质版、电子版归档工作。

三、采购项目特点、关键技术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措施

1.项目概述

根据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定位和当地的环境特征,现场踏勘并收集规划所在区域自然环境资料,包括:地质、地形、气象、交通运输和社会环境现状资料。重点调查现有地上构建筑物及人群分布等情况,明确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1.1评价目的

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为目标,论证规划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和环境效益,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明确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和管控要求,为规划决策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1.2评价原则

(1)早期介入、过程互动

评价应在规划编制的早期阶段介入,在规划前期研究和方案编制、论证、审定等关键环节和过程中充分互动,不断优化规划方案,提高环境合理性。

(2)统筹衔接、分类指导

评价工作应突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规划及其环境影响特点,充分衔接“三线一单”成果,分类指导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的布局和生态环境准入。

(3)客观评价、结论科学

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客观分析,评价方法应成熟可靠,数据资料应完整可信,结论建议应具体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

1.3评价范围

(1)按照规划实施的时间维度和可能影响的空间尺度来界定评价范围。

(2)时间维度上,应包括整个规划期,并根据规划方案的内容、年限等选择评价的重点时段。

(3)空间尺度上,应包括规划空间范围以及可能受到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区域。周边区域确定应考虑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兼顾区域流域污染物传输扩散特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行政边界。

1.4评价流程

(1)工作流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工作流程如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规划编制的早期阶段介入,并与规划编制、论证及审定等关键环节和过程充分互动,互动内容一般包括:

①在规划前期阶段,同步开展规划环评工作。通过对规划内容的分析,收集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政策等,收集上层位规划和规划所在区域战略环评及“三线一单”成果,对规划区域及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进行现场踏勘,收集相关基础数据资料,初步调查环境敏感区情况,识别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分析提出规划实施的资源、生态、环境制约因素,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

②在规划方案编制阶段,完成现状调查与评价,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预测和评价拟定规划方案实施的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并将评价结果和结论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作为方案比选和优化的参考和依据。

③在规划的审定阶段:

a)进一步论证拟推荐的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形成必要的优化调整建议,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针对推荐的规划方案提出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如果拟选定的规划方案在资源、生态、环境方面难以承载,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不良生态环境影响且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减缓对策和措施,或者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料和专家知识对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范围等无法做出科学判断,应向规划编制机关提出对规划方案做出重大修改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④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后,应根据审查小组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审查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修改完善。

⑤在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查意见正式提交给规划编制机关。

2.组织方案

项目工作过程中实施动态管理,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并及时反馈业主,接受业主检查。项目负责人在现场提出问题,双方协商解决。项目负责人负责与业主及相关单位、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改),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第二次修正),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二次修正),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改),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第二次修订),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月23日第二次修正),2019年4月23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第三次修正),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2016年7月2日第二次修正),2016年7月2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2018年10月26日第二次修正),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订)》(2009年12月26日修正),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1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18)《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环办环评〔2016〕61号,2016年6月1日;

(1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29号,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20)《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2019年3月6日;

(2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2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2015年6月5日起施行;

(23)《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8号,2018年1月10日起施行;

(24)《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2020年第二次修正)》,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三届〕第36号,2020年6月11日起施行;

(25)《陕西省规划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32号,2008年3月1日实施;

(26)《陕西省水功能区划》,陕政办发〔2004〕115号,2004年9月22日;

(27)《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陕政办发〔2004〕100号,2004年11月17日;

(28)《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陕政发〔2013〕15号,2013年3月13日;

(2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130-2019);

(30)《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1-2003);

(3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

(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

(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

(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3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3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

(3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2008);

(39)《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92-2015);

(40)《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 274-2015)。

4.规划环评工作流程

(1)规划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①自然、社会环境调查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条件、资源、人口、经济等方面的调查。

②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对规划区域内的大气环境、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声环境现状进行监测,并调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废物处置以及回收和综合利用状况。

③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针对项目涉及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主要采取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调查和向专家咨询的方式对评价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现状、植被现状、动物现状、水土流失状况等进行调查。

(2)规划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①区域污染源调查

调查区范围内现有工业、农业、交通等污染源分布及排污情况。收集相关的资料。

②现有环保设施调查

调查分析相关的生态环境破坏、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情况,防止生态破坏和生态恢复所采取的措施,各污染源防治措施,措施实施的效果。

(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识别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初步判断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确定评价重点,明确环境目标,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①对规划实施造成的水资源影响和水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包括水资源总量预测、用水总量预测、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预测、水污染物产生量预测、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等。

②对规划实施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包括污染气象资料收集与分析、正常生产与事故排放情况下污染物排放量及影响预测。

③根据噪声源强度和所在位置,以及声环境本底值,分析本规划实施后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超标状况。

④对规划实施造成的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以及固废处理处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⑤对规划实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包括植被影响分析、土地利用分析、水土流失影响分析等。

(5)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综合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论证规划目标、规模、布局、结构等规划内容的环境合理性以及评价设定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判定规划实施的重大资源、生态、环境制约的程度、范围、方式等,提出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并推荐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如果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后资源、生态、环境仍难以承载,不能满足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要求,提出规划方案的重大调整建议。

(6)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

①环境规划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结果,推荐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对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进行综合评述,并概述各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根据环境保护目标,进行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污染控制措施规划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环境规划、绿化规划、景观规划,以及环境管理等措施。

②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

遵循“量资源而行,量环境容量而行”的原则,逐步建立与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即:

环境容量大,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环境容量、资源有限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

环境质量时有超标、但年均值不超标的地区,实行限制开发,保证增产减污;

无总量或无环境容量地区,坚决禁止可能进一步增加已超过总量或容量的污染物的项目进入,通过环境治理,在保证环境质量达标和总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解禁。

针对规划区特点和现状,提出相应的产业布局调整措施。

③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循环经济下的工业体系主要有三个层次,即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企业间共生形成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及产品消费后的资源再生回收,由此形成“自然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整体社会循环,完成循环经济的物质闭环运动。在这三个层次中,生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循环经济一个重要的发展形态。生态工业园区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的方向,同时也正在成为我国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必须在园区的设计上体现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思想,根据生态园区的要求选择入园企业,还必须有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定技术作为支持。这些技术包括: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水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报告将针对规划区特点和现状,提出相应的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措施。

(7)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①环境监测

提出需要进行监测的指标及环境监测实施方案,监测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

②跟踪评价

针对规划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以保证建议的环境保护对策得到有效实施,并确定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环境效益所需的改进措施。

(8)公众参与

①主要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向被访人员告知规划、规划涉及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初步分析结论、拟采取的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与效果等公众关心问题,以及被采访人员是否了解,是否支持、有关建议和要求。

②公众参与对象

包括直接受影响区域内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层次管理者、专家学者等。

③公众参与时间

公众参与覆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

④公众参与方式

采用发放调查表、举行论证会、听证会、通过大众传媒发布公告或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征询公众意见。

⑤调查结果处理

公众意见经整理分析后将反映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中,报告会对公众意见提出处理和反馈意见。

(9)评价总结

根据评价工作结果判断是否增加规划方案、修改规划目标、采纳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放弃或修改环境不可行的规划方案等,并提出相应建议。

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

(1)收集和调研项目所在区域基础资料;

(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3)按专家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修改完善环境影响报告书;

(4)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告、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前公示等各项手续;

(5)办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手续,负责取得当地主管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查意见。

6.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1)总论

①项目背景

②规划评价依据

③评价技术路线与工作重点

④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识别

⑤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2)规划分析

①产业基地规划概述

②规划内容与目标合理性分析

(3)现状调查与分析

①规划区域现有污染源分析

②规划区域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③规划实施后污染物总量控制

(4)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①自然环境背景调查

②社会经济环境背景调查

③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④现状分析与评价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①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②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③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④固体废物管理、处置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⑥社会环境影响

(6)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结构

(7)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及措施

①规划区域环境风险识别

②环境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③环境风险影响预测与评价

④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机制

⑤环境风险评价小结

(8)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环评要求

①规划区域宏观环境战略与循环经济模式

②规划区域污染源、污染物控制方案论证

③规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④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要点

(9)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

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跟踪

②规划实施后跟踪评价方法与计划

③环境监控计划

(10)公众参与与会商意见处理

①公众参与方法

②公众参与结果

③会商意见

④处理办法

(11)评价结论

①规划环评编制背景

②规划方案分析

③规划区域环境现状

④规划实施后预期环境影响

⑤规划环境保护对策

⑥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⑦总体评价结论

⑧建议

四、付款方式

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支付合同金额的30%,专家评审通过后支付合同金额的50%,上级部门通过批复后支付合同金额的20%。

五、验收标准

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及采购文件和合同要求。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