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 一、项目一览表
服务内容 |
数量 |
所属行业 |
主要标的 |
服务期 |
最高限价 |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云祥心康”服务项目 |
1项 |
其他未列 明行业 |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云祥心康”服务项目 |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50个日历天 |
人民币194.544万元 |
⚫ 二、项目背景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促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高效合理的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体系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服务供给体系,助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精神障碍患者逐步摆脱疾病、回归社会,根据省民政厅等8部门印发的《关于转发<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秉持积极稳妥,有序实施原则,立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需求特点、供给格局和承接能力,现建设“云祥心康”服务中心,加快我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
⚫ 三、服务目标
围绕《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0〕148号)的文件精神,通过向社会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建设基层心身健康服务平台,打造“云祥心康”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品牌,促进我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与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等业务的融合发展,不断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领域的基层实践和创新举措。初步建设以云城为核心、罗定为辅的“云祥心康”服务中心,专门针对全市有康复需求、病情稳定、生活自理的持证居家精神障碍患者(有17980人,其中一级1334人,二级11896人,三级3567人,四级1183人(统计时间截止2023年2月28日)),因家属长期患病而存在焦虑、抑郁、生活幸福指数偏低等心理障碍的家庭照护者,及其他自愿且有需求、病情稳定、生活自理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心身健康状态和特点,利用大数据记录、存档、分析,为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服药训练、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心理治疗和康复等多样化的社区康复服务。为政府和相关机构做相应健康政策和工作部署提供参考依据,提升云浮市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及城镇居民健康素养。
⚫ 四、服务对象
全市有康复需求、病情稳定、生活自理的持证居家精神障碍患者(有17980人,其中一级1334人,二级11896人,三级3567人,四级1183人(统计时间截止2023年2月28日));因家属长期患病而存在焦虑、抑郁、生活幸福指数偏低等心理障碍的家庭照护者;其他自愿且有需求、病情稳定、生活自理的精神障碍患者。
采购包1(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云祥心康”服务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50个日历天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云浮市辖区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合同签订且收到成交供应商提供的等额发票后10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金额的30%作为项目运营的启动资金。
2期:支付比例30%,成交供应商完成“云祥心康”服务中心实体建设,配齐保证项目实施的基础配套,向采购人递交项目实体建设成果报告,并向采购人开具等额发票后10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金额的30%。
3期:支付比例30%,完成所有服务项目,提交成果报告,经第三方机构验收评估合格,经采购人验收,且收到成交供应商提供的等额发票后10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金额的30%。
4期:支付比例10%,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未出现投诉等其他事件,且收到成交供应商提供的等额发票后10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成交供应商支付合同金额的10%。如有投诉等其他事件,成交供应商需解决所有问题后,采购人再行支付尾款。 |
验收要求 |
1期:成交供应商应在项目开始后第30天向采购人提交“云祥心康”服务中心实体建设进度报告,第90天提供项目推进报告。
2期:项目完成后由采购人邀请第三方机构对项目的业务开展、财务支出、项目效益等进行评估,所需费用由成交供应商支付。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社会服务 |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云祥心康”服务项目 |
项 |
1.00 |
1,945,440.00 |
1,945,44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云祥心康”服务项目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 一、服务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精神残疾分级及精障患者自身心身状态:向一级精障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走访慰问、电访建档、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心理测评及干预、个人心身健康整体报告分析。向二级精障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社区走访、电访建档、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心理测评及干预、个人心身健康整体报告分析。向三级精障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电访建档、服药训练、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心理测评及干预、个人心身健康整体报告分析。向四级精障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电访建档、服药训练、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心理测评及干预、个人心身健康整体报告分析;向采购人提供服务人群(精障人群)心身健康团体报告分析。 ⚫ 二、服务范围 云浮市辖区范围内 ⚫ 三、服务标准 按照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联合印发《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0〕148号)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三部门《关于印发<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规范>的通知》(民发〔2020〕147号)要求。 ⚫ 四、服务内容 (一)服务中心基础配套 组建云浮市“云祥心康”服务中心,建设不少于200㎡的实体服务机构,搭建“云浮市精神障碍人员心身健康服务大数据智慧平台”,配备服务中心管理系统、智能专家诊断报告系统、心身整体评估系统;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心身整体干预系统、心身问题移动端宣教系统、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统计、预警功能并同步到采购人指定的展示场所,更有效管理辖区内精障人员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采用“精神障碍人员心身整合医疗评估与干预系统”,配套心身健康管理服务器、显示大屏、心理评估触摸一体机、心身无线智能干预终端、移动心身整体护理车或智能机器人,具备线上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功能,能对精障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心理评估和24小时线上干预(干预方式多样,内容丰富齐全),系统可对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出具个体及团体评估报告;开通服务平台和心身健康服务专线,建立心身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创建服务公众号、视频号。 (二)外访服务 1、社区走访:根据精神残疾分级及关爱服务内容,从四级对象开始,有序实施线下关爱服务计划,走访对象需覆盖全市10%的精神障碍患者(不少于1800人次)。 2、慰问:重大节日或特殊时间,根据精神残疾分级及服务对象家庭情况,选取合适对象进行慰问,慰问对象不少于600人次。 3、电访:对所有服务对象或家属进行电话访问,了解康复进展,康复需求及生活等基本情况,记录,入档。 (三)训练服务 1、服药训练: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帮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相关知识,学会药物自我管理,养成遵医嘱独立服药习惯。训练包括理论学习和行为训练,按照患者自主服药程度的不同,训练分为五级。 2、躯体管理训练: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患者体质、缓解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躯体健康水平。 3、生活技能训练:采用场景模拟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服务对象进行包括个人生活技能训练和家庭生活技能训练,使其尽量恢复原有的生活技能,适应家庭与社会环境,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能力。 4、心理治疗和康复:采用支持心理评估、干预,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等方法实施心理治疗和康复措施,使服务对象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修复精神功能,适应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最终回归社会。包括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照护者的评估及相关干预。及时掌握心理动态,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 (四)心理测评和干预 1、针对服务对象(精障人员),发放符合需求的心身测评服务卡,及时了解服务对象心身状况,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干预,早介入,数据入档。 2、针对服务对象其家庭照护者,发放符合需求的心身测评服务卡,及时了解因家庭照护者精神障碍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相关心身疾病,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精障人员康复服务体系,数据入档。 3、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照护者有需求者,开放心身健康服务平台,发放心身健康干预服务卡为其提供24小时干预需求服务。 (五)心身健康团体报告分析 提供团体心理健康评估报告,通过科学、专业的数据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全面了解该群体团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群体中潜在的心理危机隐患,并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预防工作;通过数据分析,为全市提供专属的心理健康促进方案。 (六)心理健康科普及宣教服务 心身疾病知识宣教、心身疾病预防、心理训练技术、积极心理开发指导、中医健康管理等于一体的自助式宣教平台。达到患者通过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浏览与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技术与方法,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意识。 ⚫ 五、项目成果要求 (一)组建云浮市“云祥心康”服务中心,建设不少于200㎡的实体服务机构,搭建“云浮市精神障碍人员心身健康服务大数据智慧平台”,配备可视化系统,并同步到采购人指定的展示场所。 (二)提供以下所有服务的电子和纸质档案: 1、覆盖全市10%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走访记录(不少于1800人次)。 2、不少于600人次的慰问记录。 3、对所有服务对象或家属的电访记录。 4、不少于90场训练服务。 5、不少于14400人次符合需求的心身测评服务。 6、不少于17000小时的24小时干预服务。 7、6份包括性别、学历、婚姻、服药依从性、参评人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分布、参评人员各因子健康状况分布等内容的精障人员及精障人员照护者(家属)的心身健康团体分析报告。 ⚫ 六、项目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 1、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民政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规范》要求,结合云浮实际,探索具有发展性和推广价值的服务模式,让更多患者了解并接受社区康复服务、重新回归社会,并明确工作方案的项目目标等。 (二)组织实施 1、搭建云浮市“云祥心康”服务中心,以云城为核心,罗定为辅,按照服务需求,规划各功能区域(室)。 2、建成“云浮市精神障碍人员心身健康服务大数据智慧平台”,先行在持证精神残疾患者中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对部分镇(街道)核实持证精神残疾人员进行评估。 3、搭建心理科普宣教平台(公众号),争取接入政府服务网,让更多的服务对象及家属知道并了解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4、跟精障专科治疗医院签订双向转诊机制。 5、对愿意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能生活自理的居家精神障碍患者,采取多种形式,提供康复服务。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