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项目要求及技术指标
1.1供应商必须对本文件的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投标,不能拆分或少报。否则,投标无效。
1.2投标报价应包括人员工资、交通、通讯、设备、利润、税收、招标代理费以及所有有关的管理成本和其他不可预见费等全部费用。若投标报价不能完全包括上述内容,该投标将被认为非实质性响应。
1.3供应商必须如实填写“服务响应表”,在“投标服务内容、指标”栏中列出所投服务内容的具体技术指标;以采购人需求为最低指标要求,供应商对超出或不满足最低指标要求的指标需列出“+、-”偏差。
1.4服务期限、地点:按采购人指定的时间、地点向采购单位提供服务。
本次磋商文件中规定的采购预算金额和单价为招标最高限价,供应商的投标报价不得超出此额度。否则,投标无效。
3.重要指标
3.1磋商文件中凡需与原有设备、系统并机、兼容、匹配等要求的,请主动和采购人联系,取得原有设备、系统相关资料。若有磋商文件未提及或变更内容的,请及时与采购代理机构联系。
3.2技术参数中除注明签订合同时提供的相关授权、服务承诺等资料以外,其余相关资料在投标时必须附在响应文件中。
4.1.服务期限:2023年5月-2023年11月。
4.2.服务地点:青海省大柴旦行委三角顶北地区。
4.3.付款方式:详见“第四部分 采购项目合同书”中“工程结算”的规定。
(二) 项目概况
评价区内珍稀野生动物极少,仅见少量岩羊出现,此外有少量牧民放养骆驼。
项目区内气候属典型内陆高原干旱型。气候以干燥寒冷、冬长夏短、少雨多风、冷热多变、温差悬殊、日照时间长等为其特征。夏季白天酷热,蚊虫繁多,冬季严寒,多风易变。风沙较大。年平均气温0-2°。年降雨量极少,多在6-7月份以暴雨为主,冬季降雪亦少,年降雨量20-50毫升,年蒸发量2150-2250毫米。春秋季多风,评价区附近尤其以“龙卷风”著称盆地,风向多为西北,最大风速可达九级(20米/秒)。每年11月至翌年2月为冰冻期。年野外工作时间6个月左右。
2.2自然人文景观
项目周边有德宗马海湖大盐滩、苏干湖、牛郎织女湖、赛什腾山等自然人文景观。
(1)德宗马海湖大盐滩
德宗马海湖大盐滩(盐渍平原)位于赛什腾山南麓,冷湖镇东部,西至牛郎织女湖,南至茶冷口丘陵区,东至德宗马海湖盐滩周围为低山丘陵区,滩内为一大型盐渍平原,地形平坦,海拔2728-2765米。
(2)苏干湖
苏干湖位于冷湖东北方向,小赛什腾山北麓。湖长32公里,宽3.2公里,面积97.6平方公里,平均深度2米,系半咸水湖,由哈勒腾河水补给。
(3)牛郎织女湖
位于冷湖五号地区东南,德宗马海湖西北方向,由两个相隔不远的小湖组成,形似天上的牛郎织女星,故尔得名。系咸水湖,面积约1平方公里,平均深度0.1米,由地下潜水补给。
(4)赛什腾山
赛什腾山是祁连山系支脉,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内侧,冷湖镇东部、隔苏干湖与安南坝山湖相望;南为德宗马海湖沉积平原;西部在丁字口附近倾没;东部在嗷唠河与马海大阪分界。山峰高且陡峭,主峰海拔4576米。
2.3经济概况
地方经济以矿业开发为主,主要有矿产开采、加工,次为化工、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属经济极不甚发达区。评价区以南分布有金龙沟、红柳沟、青龙沟等金矿床正值开发旺季,除此之外,人烟稀少,仅有少数游牧业存在,生活物资由外地供应。此外在评价区东侧有高泉煤矿正在开采,主要供本地区各矿山企业使用。本区在气候、水资源、能源、交通等诸方面有优越条件,有利于岩金等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3 项目景观特征
1.地貌景观特征
评价区微地貌景观划分为:Ⅰ.无植被区、Ⅱ.植被稀疏区两个微景观区,其中评价区本次主要工作地段在无植被区(图1-4)。2.自然生态微景观特征
评价区海拔较高,在3200-4100m之间,地势切割较深,植被极少量发育,多以耐高寒、耐干旱类植物为主,主要分布于山前丘陵和高山区山间沟谷地。根据评价区景观特征,初步划分为两类景观区,分别为无植被区(Ⅰ)、植被稀疏区(Ⅱ)。
结合绿色勘查要求及卫星遥感解译图,对评价区自然生态环境微景观分为无植被区、植被稀疏区。
无植被区(Ⅰ):主要分布于评价区中南部一带,该区多为碎石覆盖或基岩裸露(图1-5、1-6),不适宜植被生长,约占全区面积70%。
植被稀疏区(Ⅱ):主要分布于评价区的山前戈壁、山间沟谷一带(图1-7、1-8),约占全区面积30%,主要为风尘砂土、风尘砂等,极少量的植被覆盖,伴随严重的荒漠化
纵观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属典型大陆性高原气候,干燥少雨、冬长夏短、少雨多风、冷热多变、温差悬殊;区内山势剥蚀、切割强烈,主体山区基岩裸露程度高,土壤不发育,滩地多为风成砂及风成黄土覆盖;区内植被生长条件差;区内干旱缺水,干沟发育;区内没有草场;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少;区内没有工矿企业,基本没有人类太多活动。
(二) 技术参数要求
1、性能:
①要求全孔取芯;
②全孔岩芯采取率应大于85%,围岩岩芯采取率应大于80%,矿芯及顶底板5米范围内采取率应大于90%,矿芯及矿层顶底板采取率不得连续小于85%,否则应采取补救措施,如无法补救,则予以报废;
③在钻进过程中,应系统测量倾角和方位角,所有钻孔在开孔后25m处应测量一次倾角和方位角;之后每钻进50m测一次顶角和方位角,矿体顶底板加测一次倾角和方位角;每钻进100m,方位角允许偏差为1~2°,顶角偏差不超过3°;
④钻孔每钻进50m、进出矿层时及终孔后,必须校正孔深;孔深误差率小于千分之一时无需平差,超过时需重新丈量找出原因进行合理平;
⑤钻进过程中遇到涌水、漏水、掉块、坍塌、缩经、裂隙、泥浆变稀及钻具掉落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按要求记录。待终孔后测定终孔水位;
⑥各班必须有记录员在现场及时填写原始班报表,要作到真实、齐全、准确、整洁、无误;
⑦钻孔按采购部门提供的实际钻孔柱状图和封孔要求编写封孔设计,全孔采用425硅酸盐水泥或更高标号水泥进行封孔,用水泵灌注从下往上依次封孔,完成后进行透孔质量检查,透孔检查率5-10%。最后在孔口中心处设立埋深不小于0.5m的水泥桩并标注钻探信息;
⑧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采购单位施工方案要求管理保存岩芯,并做好岩芯回次牌、岩芯箱标注等工作。
3、安全:①绿色勘查恢复治理依据《青海省绿色勘查工作细则》及《青海高原绿色勘查规范(DB63/T1887-2021)》,坚持谁勘查谁负责、谁施工谁恢复、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应根据治理工程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实际,宜填则填、宜草则草,因地制宜,分类治理。
②工程施工单位具备安全保障措施及设备。
顺序号 |
钻孔编号 |
孔斜(°) |
孔深(m) |
备注 |
1 |
ZK002 |
70 |
0-550m |
|
合计 |
|
|
550 |
|
5、标准:①施工单位人员配备充足,需满足采购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并各类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资格证;②浅孔要求使用便携式钻机施工;③钻探要求使用可满足相应钻探施工任务的机型设备施工。
6、售后服务:乙方应出具足额增值税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