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互联网数据统计及分析项目(第一包)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304170000481933 发布时间:2023-04-17 文档页数:84页 所需下载券:10
互联网数据统计及分析项目(第一包)

采购需求

一、采购标的

1、项目名称:市场监管统计分析与风险管理技术服务。

2、采购清单:本项目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数据服务、数据分析及研究服务两大类,具体清单见下表:

类别

小项

数量

单位

 

一、基础数据服务

1.企业全景信息数据服务

1

2.企业族谱信息挖掘及应用支撑服务

1

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处理服务

1

 

 

二、数据分析及研究服务

1.定期常规分析服务

1

2.专题研究报告服务

1

3.深度研究服务

1

4.重点领域监测分析

1

5.主题调查报告

1

6.《数字市场监管》编撰服务

1

7.市场监管数据应用创新研究

1

3、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步融入各领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开展市场监管数据分析与风险管理服务是时代的要求、数据发展的要求和监管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 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也提出“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 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政府决策机制,提高基于高频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市场监管部门在履行相关监管职能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掌握了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全量市场主体的从出生、成长、发展壮大乃至死亡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为深入开展数据分析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北京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处于深度调整中, 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在培育之中。中央提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战略、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一系列重点领域工作需要跨地域、多部门信息化协同,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够提高政府部门的决策准确性和针对性,推进首都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助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分析应用研究也有助于创新监管方式、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推进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重要内容。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应用相关研究,科学研判企业违法失信的风险高低,能够支撑监管部门根据监管对像信用风险等级和行业特点,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提升监管综合效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商务要求

1、实施时间: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本分包项下的全部工作并通过成果验收。

2、实施地点:采购人指定的地点。

3、付款条件(进度和方式):详见第六章合同相关规定

三、技术要求
1、基本要求

1.1采购标的需实现的功能或者目标:

本分包依托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资源体系,充分整合内外部数据信息,尤其是加强互联网等社会化数据的整合,通过数据分析挖掘,为领导决策服务,强化对企业风险的监管服务能力,发挥市场监管数据价值,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1.2需执行的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其他标准、规范:符合国家关于本分包技术要求所应达到的标准。

2、服务内容及要求

2.1采购标的需满足的性能、材料、结构、外观、质量、安全、技术规格、物理特性等要求:

本分包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数据服务、数据分析及研究服务两大类。基础数据服务包括企业全景信息数据服务、企业族谱信息挖掘及应用支撑服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分析及研究服务包括定期常规分析服务、专题研究报告服务、深度研究服务、重点领域监测分析、主题调查报告、《数字市场监管》编撰服务和市场监管数据应用创新研究。

2.2采购标的需满足的服务标准、期限、效率等要求:

2.2.1基础数据服务

对全市企业的社会化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包括知识产权、资质信息、网络经营信息、招聘信息、招投标信息、舆情信息、法院诉讼信息等,数据采集量不少于1000万条,对互联网采集和项目服务过程中加工产生的数据要汇聚至我局数据中心。对采集数据进行清洗并进行结构化和归一化处理,形成北京市全量企业的全景信息。对接总局数据,对全市企业的族谱数据进行关联、清洗并转化,支撑对全市企业与全国企业进行复杂关系挖掘探寻,支持突发事件的企业信息族谱查询和提供所需数据。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提供比对、匹配、共享交换的技术支撑服务,以及其他数据支撑服务。

(一)企业全景信息数据服务

综合利用市场监管数据、宏观数据、资质数据、行业数据、互联网采集数据、社会数据、信用数据、风险数据、社会舆情等各类市场主体的相关大数据资源,开展数据质量校核和整合,完成市场主体的基本属性、行为特征、信用风险等的全景“画像”。提供整合后的包括风险点在内的企业全景信息查询,将企业的风险分类结果和特征归于企业名下并进行展示,让业务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监管对象信息,解决企业监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及有效实现风险管理。对互联网涉市场主体舆情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包括舆情文档转换为结构化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定期统计。对服务中的过程数据留存管理并及时交付,对整合后的数据资源情况定期监测,为数据监测报告提供数据支持。

(二)企业族谱信息挖掘及应用支撑服务

企业族谱信息挖掘及应用支撑服务是实现北京全部企业族谱信息的关联发现和查询,通过企业复杂关系探寻实现包括复杂关系、路径发现、关联关系探寻查询等内容,提供服务期内不限次数的查询。企业族谱依托企业登记信息、投资信息、主要管理人员信息等,将其关联关系以一个查询主体为核心向外层扩散形成的网络关系图,以直观立体的图形方式呈现,方便监管部门直观观察重点监管对象的投资布局以及与相关企业的联系紧密程度。另外,支持突发事件的企业信息族谱查询和提供所需数据。

(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处理服务

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提供比对、匹配、共享交换的技术支撑服务,以支撑我局以及市属相关委办局等应用部门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应用。数据应用监测,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应用数据库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并按照需求优化调整,对各数据应用接口的运行和传输数据情况进行监测;数据比对匹配,按照需求对我局和相关委办局提供的数据,进行比对核查、匹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信息;数据监测灵活统计支持,根据需求利用数据管理工具,提供数据灵活统计的配置支持。

2.2.2数据分析及研究服务

数据分析及研究服务包括定期常规分析服务、专题研究报告服务、深度研究服务、重点领域监测分析、主题调查报告、《数字市场监管》编撰服务和市场监管数据应用创新研究。邀请相关行业、领域专家提供不少于20次的专业数据解读。

(一)定期常规分析服务

定期常规分析服务包含市场主体发展分析、北京与津冀两地企业迁移及投资情况分析、京沪深市场主体对比分析。

1)市场主体发展分析

市场主体发展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场主体数量、结构、增长速度变化和质量的分析,探究北京市场主体的发展情况,并通过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市场主体的分析比较,发现竞争优势和存在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协助完成4篇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

2)北京与津冀两地企业迁移及投资情况分析

北京与津冀两地企业迁移及投资情况分析主要是利用京津冀企业登记数据,对三地企业发展及相互投资的情况开展分析,为领导及时了解三地的互动发展情况提供数据支撑。协助完成4篇北京与津冀两地企业迁移及投资情况分析报告。

3)京沪深市场主体对比分析

京沪深市场主体对比分析主要是开展北京市场主体发展情况与上海、深圳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找出北京发展的优劣势,以及时发现市场主体发展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为更好地引导北京市场主体发展提供指导。协助完成4篇京沪深市场主体对比分析报告。

(二)专题研究报告服务

专题研究报告服务是每年根据国家及北京市的重点热点问题,自主选题或者根据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的约稿确定研究方向,不定期开展专题研究服务。协助完成6篇专题研究报告。

(三)深度研究服务

深度研究服务是针对具体工作需求所开展的有深度的研究服务。

1)企业活跃度研究

企业活跃度研究主要是围绕市领导提出的工作要求,对企业健康度、活跃度开展研究,构建健康度、活跃度指标体系以及指数模型。协助完成1篇企业活跃度研究报告。

2)企业风险分类监管效能评估研究

北京市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以来,已推动建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实现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中的常态化运用。该研究为深入了解并掌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应用于差异化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对企业风险分类管理的建设和发展现状在实际实施差异化监管中发挥的服务效能进行评估,以促进优化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完善分类管理系统、强化分类结果运用,使风险分类管理切实服务于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协助完成1篇企业风险分类监管效能评估研究报告。

3)企业信用分类相关标准规范研究

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标准是在研究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构建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模型并计算出企业信用风险得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分类。本次研究基于北京市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成熟的信用风险指标体系经验和案例,梳理可获得的数据资源,结合北京市地方特点,综合统筹运用总局、市级层面信用风险信息,对形成一套相对科学、可行、可不断优化迭代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探索和研究。协助完成1篇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相关标准规范研究报告。

4)企业信用风险综合研判研究

该研究基于北京市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以来的工作进展,侧重开展北京市在综合监管中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综合性宏观分析,通过研究提出优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路径和措施及提升北京市综合监管科学研判水平的可行性对策建议。协助完成1篇企业信用风险综合研判研究报告。

5)专业领域企业风险分类模型研究

为提高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在专业领域的契合度和有效性,该研究以企业为主体,在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专业领域中有利于开展风险分类的有关信息,开展专业领域风险分类模型研究,为相关的监管业务提供帮助和支撑。协助完成1篇专业领域企业风险分类模型研究报告。

详情请见招标文件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