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2023年江门市鹤山市造林与生态修复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种植总面积共2767亩,建设高质量水源林、防火林带、新造油茶林。其中,高质量水源林建设主要选用樟树、荷木、火力楠、灰木莲、山杜英5种树种进行随机混交种植,防火林带建设选用荷木进行种植,新造油茶林建设选用岑溪软枝油茶2号进行种植,共需种植苗木251223株。
二、采购项目内容:
1、附工程量清单。
2、附施工图。
3、供应商报价时要考虑一切费用(措施费、规费、税金等)。
4、供应商如果不提供详细分项报价将视为没有实质性响应竞争性磋商文件。供应商可根据采购需求自行划表填写。
5、供应商编制工程量清单详细分项报价,应根据竞争性磋商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填报工程量清单的单价和总额价,并应当在磋商响应文件中提供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供应商报价时不应更改竞争性磋商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数量,否则在确认成交后采购人有权要求中标供应商按清单数量实施。
6、本采购项目的工程量清单为预算软件导出格式,只需按要求填报价格,无需按导出格式内容由造价人员签章。
三、本项目的招标控制价:
招标控制价:¥3689689.20元。投标报价不得高于本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否则按否决投标处理。
四、工程质量要求:
合格工程。
五、质量保证期:
保修期为 壹 年(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计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建设单位正常使用下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六、商务要求及售后服务:
1、供应商需按国家标准及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及接受验收。
2、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以及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按规定做好试件和材料的试验,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工。
3、工程所需设备、材料,除明确由采购人提供外全部由供应商负责,其费用和材料价格已按有关规定列入造价内,在施工过程中,如材料价格变动,按合同要求调整。
4、安全责任:本项目工程安全措施由供应商制定方案及组织实施,并承担全部安全责任,采购人不负责任何伤亡、劳保福利及施工中材料被盗等责任。
5、消防责任:本项目工程消防措施由供应商制定方案及组织实施,严格按照消防法的规定进行操作,需用的水电由采购人协助提供,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水电费及相关费用由供应商负责支付,需用电源必须由供应商派有资质的电工按规范拉接,不允许供应商的施工人员乱拉乱接。凡在施工期间因供应商过失引起的火灾事故应由供应商负责,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供应商负责全额赔偿。
6、供应商必须接受采购人指定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理,供应商应积极配合监理单位的工作,保证项目质量。
7、磋商响应文件报价中的单价和合价在合同实施期间因市场的变化而调整,按合同要求调整。若工程量清单内容与图纸内容不符,以图纸为准(有说明的除外)。且供应商必须完成本工程范围内增加的内容。
七、投标报价:
应为完成本项目所需的全部费用和所有税费的总和。
八、工程交工验收:
1、验收标准:应以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有关变更的书面文件、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竞争性磋商文件和磋商响应文件为依据。
2、验收合格后由中标人和采购人共同签字确认。
九、中标合同:
1、采购人和中标人应当在确定成交后的30天内签订中标合同。
2、中标合同应当一式多份,其中的一份原件由采购代理机构归档。
十、其他:
1、供应商不得将项目中的内容拆散来投标。
2、供应商由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参加本次采购项目的网上开标,随时接受磋商小组的询问,并就有关问题予以正式解答。
合同包1(2023年江门市鹤山市造林与生态修复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270日历天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鹤山市 |
投标有效期 |
从提交投标(响应)文件的截止之日起90日历天 |
付款方式 |
1、100%,1、在乙方施工队进场30日内,甲方预付30%的工程款;2、苗木种植完工,甲方支付50%工程款;3、工程经甲方验收合格后,以市财政结算审核书为工程结算总款,扣除预付工程款部分在60日内付清结算余款。 |
验收要求 |
1期:1、验收标准:应以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有关变更的书面文件、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竞争性磋商文件和磋商响应文件为依据。 2、验收合格后由中标人和采购人共同签字确认。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农林牧渔业工程施工 |
2023年江门市鹤山市造林与生态修复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项目 |
项 |
1 |
3,689,689.20 |
3,689,689.20 |
农、林、牧、渔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2023年江门市鹤山市造林与生态修复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项目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1 |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 鹤山位于东经112°28′—113°2′,北纬22°28′—22°51′之间,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江下游右岸。东北与佛山市南海区隔西江相望,东南毗邻江门市蓬江区、新会区,西南与开平市交界,西北接新兴县,北邻高明区。水陆交通便捷,325国道、江鹤高速公路、佛开高速公路、江罗高速公路和江肇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全市,广珠铁路穿境而过,南沙港铁路与广珠铁路鹤山段(南站)接轨。国家一类口岸鹤山港客货船经西江水路可达中国香港和澳门,其中至香港93海里,至澳门63海里。 2、气候条件鹤山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湿润,域内具有海洋气候特征,温、光、热、雨量充足,四季宜种。年平均日照1789时,年日照率达40.1%日照时数,带来太阳辐射热量大,年平均辐射量104.08千卡/cm2。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6℃,年平均降雨量l700cm左右,夏秋多台风暴雨,无霜期为365天,冬春有冷空气侵袭和偶有奇寒。 3、土壤条件项目区土壤绝大部分是由砂页岩和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和赤红壤,pH值在4.5-5.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0.8-1.8%之间。 4、交通情况江鹤高速(一期)呈东西走向,西起鹤山共和镇,与佛开高速公路相连接,东至江门市区礼乐四村,与江中高速公路和江珠高速公路相连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之间的一条联络线,是江门市及粤西地区通往珠三角、粤东及香港地区的一条快捷通道,全长26.9公里。江肇高速(一期)呈南北走向,始于蓬江区杜阮镇,经鹤山市雅瑶、桃源、龙口3镇辖区,共73.5公里,连接江鹤、佛开、广明、广肇高速公路,及省道S270、国道G321、省道S272、省道S113等。 项目区位于龙口镇四堡水库周围山地,有直通项目区的林区公路,交通方便。 (二)社会经济条件 2021年,鹤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69亿元,同比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8.35亿元,同比增长58.1%。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51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镇级财政收入20.93亿元,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外贸进出口总值268.1亿元,同比增长4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79亿元,同比增长9.8%。 (三)林业概况 鹤山市林地面积5.37万公顷,其中生态林面积1.70万公顷,商品林面积3.67万公顷。森林面积5.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8.75%,年增长率达1.73%。森林总蓄积量达290.86万立方米,年增长率达5.32%。
二、作业区林地现状 龙口镇四堡水库(1-5、11-16号作业小班):项目林地面积为1863亩,地理坐标为E112°48′9.80″-112°49′3.03″,N22°44′35.52″-22°43′49.05″,造林地现状为采伐迹地,林地上存在桉树采伐后的大量萌芽枝条,1-5、11-16号作业小班林地范围内按平均每亩89株计算,共有桉树165807株;平均胸径为1.2cm,平均树高2.2m,郁闭度为0.2。林地植被以草本为主,有少量杂灌,主要有乌毛蕨、鬼灯笼、芒草、大芒等,海拔135-320m,坡度30-35度,植被盖度80%。龙口镇四堡水库(9-10号作业小班):项目林地面积为25亩,地理坐标为E112°48′9.80″-112°49′2.43″,N22°43′49.06″-22°44′5.04″,造林地现状为未成林造林地,优势树种有荷木等,平均胸径为11-12cm,平均树高8-9m,郁闭度为0.5。林地植被以草本为主,有少量杂灌,主要有乌毛蕨、鬼灯笼、芒草、大芒等,海拔210-480m,坡度30-35度,植被盖度80%。 龙口镇四堡水库(6-8、17-19号作业小班):项目林地面积为879亩,地理坐标为E112°49′5.70″-112°49′19.17″,N22°45′9.97″-22°44′25.48″,造林地现状为采伐迹地,林地上存在桉树采伐后的大量萌芽枝条,6-8、17-19号作业小班林地范围内按平均每亩89株桉树计算,共有桉树78231株;平均胸径为2-3cm,平均树高4-5m,郁闭度为0.3。林地植被以草本为主,有少量杂灌,主要有芒萁、乌毛蕨、山乌桕、野牡丹、桃金娘等,海拔70-250m,坡度30-35度,植被盖度85%。 项目林地权属清晰,不存在争议。林地上成土母岩均以花岗岩为主,土层较厚,土层厚度大于100cm,土壤腐殖质含量中等,质地为轻壤土,主要为赤红壤,立地条件比较适宜林木生长,预期能发挥较大的水源涵养防护功能。详见附表1:调查设计表。
三、指导思想、编制依据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选择适应项目地立地条件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采用当地成熟的造林模式,提高项目区内森林资源质量等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进展演替,增强项目区内林分在抗逆性、水源涵养、保持水土、净化环境、防灾减灾、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及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将项目区内林分建设成为近自然、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令第698号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 5、《广东省水土保持条例》(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6年9月29日通过,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6、《广东省高质量水源林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广东省林业局粤林函〔2021〕235号);7、《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2010); 8、《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 9、《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 10、《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1690-2007); 11、《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16); 12、《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GB/T26903-2011); 1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14、《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 15、《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更新改造管理办法》; 16、《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 17、《油茶裁培技术规程》(LY/T1328-2006); 18、《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B44/T280-2005); 19、《油茶裁培品种配置技术规程》(LY/T2678-2016) 20、鹤山市林业局提供的相关资料。 (三)建设原则 1、全局性、全面性原则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全市林业发展战略和布局出发,既要向着建设高效、稳定的高质量水源林方向迈进,也要适应当地的经济水平。 2、适地适树原则根据立地条件情况,适当引入乡土阔叶树种,确保改造后林分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生态高效、生长稳定,具有近自然林特色的森林。 3、生态优先,兼顾景观原则追求生态、景观兼顾,构建以阔叶树种为主,建群树种、花色(叶)树种搭配,构建稳定、长效、具有当地特色的森林群落。4、先进技术与可操作性结合原则充分依靠计算机技术、机械等,实行科学造林、科学育林,积极采用已有科技成果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措施,实现新技术与实际相结合,为以后高质量水源林示范推广打下基础。
四、设计内容 (一)设计布局 1、建设内容根据水源林造林地点选择的布局要求和适用条件,本次造林项目地点选择在生态区位比较重要的、相对集中连片的林地进行,本次造林地点位于鹤山市龙口镇四堡水库,建设面积合计2767亩,根据造林地基本情况、立地因子等因素进行类型设计,本项目作业建设内容分3种,分别为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防火林带建设和新造油茶林建设。 2、调查方法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2010)及相关的技术标准,采取全面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整个作业区进行踏查,然后区划分类选择有代表性典型地类进行标准地调查,调查相关林地、林木因子。 3、作业小班划分 通过实地调查,根据不同的权属、林种、森林类别、立地条件和植被状况、建设内容等区划作业小班。本项目造林地共划分19个造林作业小班。详见表2-1。 表2-1作业小班划分一览表
(二)建设方式和期限 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和植被状况,采用高质量水源林建设和补植的方式进行造林,造林地是基于高质量水源林示范林的建设,选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且具有一定观赏性的树种,兼顾生态景观功能、经济价值功能以呈现多色彩多层次的森林景观。本项目建设内容分别为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防火林带建设、新造油茶林建设。 1、高质量水源林建设 1-8号作业小班建设内容为高质量水源林建设,建设面积合计2488亩,造林密度株行距2.5米×3.0米,即为89株/亩。选择的树种5种,包括:樟树、荷木、火力楠、灰木莲、山杜英。 2、防火林带建设 本项目防火林带建设为9-18号作业小班,建设面积合计79亩。 (1)防火林带补植 9、10号作业小班面积合计25亩,原为防火林带造林,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部分苗木死亡、缺株,需进行补植确保造林苗木密度和防火林带作用。根据林地现场苗木保存情况,9、10号作业小班补植株数为50株/亩。 (2)新建防火林带 11-18号作业小班为新建防火林带,造林密度为107株/亩,即株行距为2.5米×2.5米,树种选择为荷木。 3、新造油茶林建设 19号作业小班建设内容为新造油茶林建设,选择树种为岑溪软枝油茶2号。建设面积合计200亩,密度为54株/亩,即株行距为3.5米×3.5米。 项目建设期限为2023年12月底前完成。 (三)树种选择和配置方式 按照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结合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科学确定造林密度。 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选择树种共5种,包括:樟树、荷木、火力楠、灰木莲、山杜英,防火林带建设选择树种为荷木,新造油茶林选择油茶品种为岑溪软枝油茶2号,选择的树种均已在鹤山市大面积种植并表现良好,为鹤山市常用造林树种。各树种属性表见表4-1。 1、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采取块状混交的方式,根据地块地势,因地制宜地小团块种植10-30株。1-8号作业小班树种配置为樟树∶荷木∶火力楠∶灰木莲∶山杜英=2∶1∶1∶1∶1,即每亩种植樟树29株、 荷木15株、火力楠15株、灰木莲15株、山杜英15株。 2、防火林带建设 防火林带建设9-10号作业小班树种配置为全部种植荷木,每亩补植荷木50株。11-18号作业小班树种配置为全部种植荷木,每亩种植荷木107株。 3、新造油茶林 新造油茶林19号作业小班全部种植岑溪软枝油茶2号,每亩种植油茶54株。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