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需求及技术规格要求
序号 |
服务名称 |
服务内容及要求 |
数量 |
数量单位 |
1 |
节点数据资源更新 |
1)矢量数据更新: 根据甲方提供的道路、铁路、水系、居民地、绿地等要素变化信息进行数据提取、转换、整合、属性规整、图形处理等工作,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形成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的矢量数据更新成果。整理提交有效更新变化量数据包,数据成果季度提交,每季度数量提交量不低于国家考核标准,季度数据采纳比例均高于98%,数据质量须满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在线服务数据联动更新技术要求》,最终成果以符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质检要求为准,更新区域为吉林省全域。 2)地名地址与兴趣点更新 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名、学校、政府机构、医院等专题数据变化量,进行数据提取、转换、整合、属性规整、图形处理等工作,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形成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的地名地址与兴趣点更新成果。提交有效更新变化量数据包,数据成果季度提交,每季度数量提交量不低于国家考核标准,保障数据类型的覆盖面,季度数据采纳比例均高98%。数据质量须满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在线服务数据联动更新技术要求》,最终成果以符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质检要求为准,更新区域为吉林省全域。 3)影像数据更新: 利用已有的满足影像成果要求的正射影像数据和推送的原始影像为基础,进行L12-L14和L15-L18级影像数据融合生产,并制作影像元数据,对原始影像数据进行区域网平差、正射纠正匀色、镶嵌成图及成图数据检查修改等。瓦片成果包含两种投影成果(经纬直投与球面墨卡托)。每季度数量提交量不低于国家考核标准,数据质量须满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在线服务数据联动更新技术要求》,最终成果以符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质检要求为准,更新区域覆盖吉林省全域。 |
1 |
项 |
2 |
节点服务体系建设 |
1) 历史影像数据服务: 完成一期历史航片数据整理制作正射影像图,并按要求制作发布为影像数据服务; 完成三期多时相遥感影像服务数据整理、制作发布,并按照要求制作元数据;成果需符合国家多时相影像服务相关要求。 2) 自然资源专题地理信息服务 完成自然资源领域可空间可视化表达的专题数据整理与服务发布,并保障长期稳定可用,总量不低于4类,发布方式符合国家统一标准规范。 3) 基础电子地图数据服务 在矢量数据、地名地址与兴趣点、遥感影像数据更新的基础上完成政务基础电子地图更新制作,包含矢量、影像电子地图。 4) 综合专题地理信息服务 收集整理教育、医院、交通、人口、经济等专题数据,进行数据服务制作、发布、可视化展示,总量服务不低于5个专题服务。 |
1 |
项 |
3 |
平台系统能力升级 |
1)市、县节点一体化平台建设 更新平台功能,实现公众版平台市县级节点发布本地数据服务,省级平台对市、县节点发布服务进行审核,支撑市县节点独立配置本级节点服务资源等功能。完成2个市县级节点平台试点应用。 2)平台在线制图升级建设 基于天地图矢量、影像和地形电子地图服务研发在线制图模块,支持点、线、面图面绘制,支持导入本地Shapefile文件和第三方服务,版面支持纸张大小、地图名称、制图单位、图廓、指北针等配置,支持导出图片。 3)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试点 根据国家级节点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建设要求承担具体试点任务研发。 4)节点系统功能优化需求 完成省级平台及部分市县级平台节点门户系统建设及个性化功能需求响应。 |
1 |
项 |
4 |
特色应用建设 |
1)红色地图专题应用 收集整理吉林省抗战遗址、纪念馆、旧居、博物馆、烈士陵园、主题公园等信息,基于天地图服务资源建设红色地图展示、查询、导航等功能,形成红色地图专题应用系统。 2)政府机构专题应用 基于天地图服务资源建设省、市、县政府机构查询、展示,实现机构目录展示,详细信息查看等功能。 3)市县节点特色应用 市县专题特色应用需求建设。 |
1 |
项 |
5 |
平台运行维护保障 |
1)前置服务及应用系统运维保障 对已有的公安、应急、人防等行业部门前置服务系统以及已建的应用系统进行运维更新,支撑前置服务与应用系统不间断运行服务,完成新前置服务及在线应用部门需求技术服务支撑。 2)吉林祥云对接 需完成年度服务器性能提升及扩容工作,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完成吉林祥云平台地理信息服务需求响应。 3)节点运行与维护 “天地图•吉林”各版本门户网站的日常运维管理,进行运行状态日常监控,确保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定时审核平台用户以及服务等相关信息,定期不定期更新专题信息数据服务; 针对服务器软件系统、网络、雷击和电源系统等不同故障情况,确定应急响应预案,及时解决“天地图•吉林”门户网站运行中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 4)完成国家主节点及省级节点交办的其他临时事项。 |
1 |
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