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精神卫生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清新区登记在册的精神残疾人约3042人。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对残疾人事业重要指示精神,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举措。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对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摆脱疾病、回归社会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促进患者家庭预防致残致贫、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家庭幸福和社区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服务需求
1、服务范围:清远市清新区
2、服务对象:面向居住地在清新区且具有清新区户籍的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并符合以下要求的精神残疾人和精神病康复者:
(1)精神障碍康复者
(2)精神类残疾人
(3)精神病康复者家属或照顾者
3、服务人数:912人
4、服务时间:2023年8月-2024年7月
5、服务目标: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降低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复发率、致残率,提升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6、服务要求:
(1)入户探访,对服务对象进行入户探访与心理辅导服务,收集资料,建立服务档案;
(2)提供心理社交功能评估,包括社交技巧、人际关系、社区适应能力三大方面进行评估;
(3)提供精神状况综合评估,包括一般外表及仪容、一般行为、情绪、思维、幻觉、认知、自知力、服药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
(4)提供服药训练,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帮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相关知识,学会药物自我管理,养成遵医嘱独立服药习惯;
(5)提供生活技能训练,采用场景模拟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家属应当积极参与和督促患者实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生活技能训练和家庭生活技能训练;
(6)提供社交能力训练,通过模拟社交活动、工作面试、与邻居同事产生矛盾等场景训练患者基本技能、会谈技能、处理矛盾技能、交友约会技能等等,提高患者主动与人交往及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7)提供职业能力训练,可以由工作人员带领,使得患者获得工作基本技能。同时也采取职业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学习和劳动能力;
(8)个案管理,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开展专业个案服务。
三、清新区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项目指标
附件一:
服务质量标准非量化指标
服务质量标准的非量化指标,是指达到对社工服务组织的基本服务表现的评估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第一、项目所有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职务及职责均有清楚的界定,具备组织架构图,明晰其整体组织架构的权责关系。
第二、承接机构的宗旨、目标、架构,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均必须具有公开性,并制作相关资料以备公众阅取,所有文字措辞应当明白易懂。
第三、实施有效的员工招募、聘用、培训守则,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购买五险一金,不得以实习生冒充顶岗。对工作人员定期考核,以鉴别员工在工作表现上需要改善的方面及开展持续培训和发展的需要。
第四、聘请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及财会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财务管理工作,实行有效财务管理,具备符合法律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
第五、建立处理投诉的制度,制定服务对象投诉后及时采取回应的人员、行动及时限;让服务对象知晓他们有投诉权,并让他们知晓投诉的程序和中心处理投诉的方法;所有投诉和处理投诉的行动都应该记录在案。
第六,尊重服务对象所享受的服务选择权利及隐私保密权利,尊重服务对象所在社区/单位的隐私保密权利。
第七,诚心热情地开展服务,遵守基本职业道德操守,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在规定服务范畴内不推托、不隐瞒,并能够主动与被服务对象所在单位定期沟通协商相关服务内容及工作安排。
第八,尊重员工发展需求,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九,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
附件二:
清新区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项目指标
序号 |
服务要求 |
服务内容 |
服务指标 |
备注 |
1 |
入户探访 |
对服务对象入户探访与心理辅导服务,收集资料,建立服务档案工作。 |
912人 |
每两个月探访1次 |
2 |
心理社交功能评估 |
开展心理、人际关系、社区适应能力评估工作 |
912次 |
|
3 |
精神状况综合评估 |
开展一般外表及仪容、一般行为、情绪、思维、幻觉、认知、自知力、服药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等方面评估工作 |
912次 |
|
4 |
服药训练 |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帮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相关知识,学会药物自我管理,养成遵医嘱独立服药习惯 |
912次 |
|
5 |
生活技能训练 |
开展场景模拟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的个人生活技能训练和家庭生活技能训练 |
按需开展,以自愿为原则 |
|
6 |
社交能力训练 |
开展模拟社交活动、工作面试、与邻居同事产生矛盾等场景相结合的基本技能、会谈技能、处理矛盾技能、交友技能等社会技能训练 |
按服务对象实际情况和响应情况而定 |
|
7 |
职业能力训练 |
开展工作基本技能、职业康复技能训练 |
按需开展,以自愿为原则 |
|
8 |
个案管理 |
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开展个案服务建档及跟进工作 |
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建档及开展个案管理工作 |
|
采购包1(清新区政府购买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清远市清新区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60%,第一期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支付项目经费的60%
2期:支付比例40%,第二期款项划拨根据考核合格或以上评价结果进行支付,未达标需积极完成达到合格或以上评价方可申请支付。 |
验收要求 |
1期:依照磋商文件的要求和响应文件的承诺执行。2.如磋商文件没有特别说明,则按国家、地方或行业(排列在前者优先)现行相关验收规范和评定标准执行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其他,1、报价要求:本项目经费属额定经费,含人员经费、服务经费、督导培训经费以及因项目开展而产生的其他费用。 2、项目岗位需求:项目配置不少于10人的全职工作人员。 3、评估考核: (1)采购人采取不定期明察暗访的方式进行日常监督,进行考核评估。承办机构每季度向采购人报告项目实施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采购人组织评估团队开展成效评估工作,并公布评估结果,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对费用审批进行划拨。 (2)采购人将根据《清新区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项目指标》(详见附件一、二)对服务进行包括量化和非量化标准评估,其中非量化标准占40%,量化标准占60%,综合得分满分100分,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89分,合格:60—79分,不及格60分以下。项目运营过程,双方可根据实际开展情况协商修改。 4、经验要求: (1)投标人应熟悉清远市清新区人文传统、语言、风俗习惯。 (2)对辖区内的服务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对于服务需求有初步的掌握,拥有专业的项目设计能力,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特色项目,树立服务品牌。 (3)投标人应具有与政府沟通合作的良好经验,能积极回应采购人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水准,提升服务质量。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社会服务 |
清新区政府购买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 |
项 |
1.00 |
1,060,000.00 |
1,06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清新区政府购买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1 |
针对清新区三、四级精神残疾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多重残疾、智力残疾等)、有康复需求的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以下服务内容。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