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与技术要求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小流域洪水预报预警体系升级完善服务
2.采购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3.项目背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山洪灾害监测平台小流域洪水预报分析模块中开展了水文模型构建建设,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引擎,开发了山丘区洪水模拟、预报及预报预警模块,将土壤湿度模拟和场次洪水模拟相结合,进行小流域洪水预报,为进一步考虑各小流域和防灾对象的差异性,提升暴雨洪水模拟预报准确性,需要收集并整理历史降雨洪水数据、地形数据、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断面数据,结合各小流域下垫面实际情况,构建各小流域洪水预报方案,应用历史雨洪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开发淹没分析模块,并完成试点小流域建设,提升洪水预报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山洪灾害预警及防御能力。
4.实施范围:在内蒙古自治76个山洪灾害防治旗县区范围内开展。
5.详见技术要求
合同包1(内蒙古自治区小流域洪水预报预警体系升级完善服务)
标的提供的时间 |
合同签订后150日内完成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1期:合同生效后,乙方按要求在合同签订后10日内提交合同总价10%的履约保证金,甲方支付乙方合同总价30%的预付款; 2期:支付比例40%,2期:乙方完成试点小流域建设,并集成到自治区山洪平台后,甲方支付乙方合同总价40%的合同款; 3期:支付比例30%,3期:项目通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后,甲方退还乙方履约保证金,乙方提供合同总价10%的为期一年的质保金保函,甲方支付乙方剩余30%合同款。待竣工验收后,甲方退还乙方质保金保函。 |
验收要求 |
1期:供应商应保证服务质量,满足国家验收标准及采购人等验收要求。 |
履约保证金 |
收取比例:10%,说明:1.履约担保的形式:履约保证金;2.履约担保的金额:中标合同价的10%;3.履约担保的缴纳时间:合同签订后10日内递交。 |
其他 |
质量标准: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并满足用户需求。 |
2.技术要求
序号 |
核心产品(“△”)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面向对象情况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
防洪管理服务 |
内蒙古自治区小流域洪水预报预警体系升级完善服务 |
项 |
1.00 |
2,470,000.00 |
2,470,000.00 |
否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内蒙古自治区小流域洪水预报预警体系升级完善服务是否允许进口:否
参数性质 |
序 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
|
|
1、项目背景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山洪灾害监测平台小流域洪水预报分析模块中开展了水文模型构建建设,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引擎,开发了山丘区洪水模拟、预报及预报预警模块,将土壤湿度模拟和场次洪水模拟相结合,进行小流域洪水预报,为进一步考虑各小流域和防灾对象的差异性,提升暴雨洪水模拟预报准确性,需要收集并整理历史降雨洪水数据、地形数据、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断面数据,结合各小流域下垫面实际情况,构建各小流域洪水预报方案,应用历史雨洪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开发淹没分析模块,并完成试点小流域建设,提升洪水预报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山洪灾害预警及防御能力。 2、实施范围 在内蒙古自治76个山洪灾害防治旗县区范围内开展。 3、主要建设任务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1)模型参数率定;(2)淹没分析模块开发。(3)系统集成。(4)试点小流域建设。 (1)模型参数率定具体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已完成水文模型分区构建、水文模型计算引擎开发。本期主要进行模型率定及淹没分析模块开发。其中,模型率定从内容上分为数据处理、预报方案编制和参数率定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涵盖了模型率定的全部工作内容。 1) 数据处理阶段 数据处理主要是在基础地理数据、水文气象监测数据、小流域基础属性数据、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补充收集并整理历史降雨洪水摘录资料、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断面资料、地形资料、自治区河湖划界成果资料,为模型率定及成果展示提供数据基础。 数据处理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分析处理等。 2) 预报方案编制阶段 小流域预报方案构建是在小流域分区模型构建的基础上,以山洪灾害防治区为对象,依据不同流域面积、不同传播时间和不同资料条件的小流域条件,编制模型选择、参数设置、特征值设置的预报方案。成果形成预报方案数据库。预报方案编制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方案定义(预报方案的类型、输入、预报方案的输出等)、预报模型选择、模型参数确定和特征值设置。 3) 参数率定阶段 参数率定首先选择需要率定的场次洪水过程,根据所构建的流域水文模型选择需要率定的模型参数,并构建不同的参数方案,驱动水文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将模拟流量过程与实测过程进行对比,并根据模型评价指标评估模拟效果,确定最优参数,选择验证期的场次洪水过程进行模型模拟效果的检验,同样计算模型的评价指标,对模型模拟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定模型的最优参数。同时,开发模型参数迭代率定功能模块,根据实测降雨洪水实时动态调整率定参数,不断提升模型预报精度。 参数率定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参数输入、模型计算、参数优化、参数迭代率定等。 (2) 淹没分析模块具体要求 主要进行淹没分析模块开发。淹没分析模块以输入的水位流量过程为模型边界条件,基于河道断面数据、1:10000和1:50000分辨率DEM数据对淹没区淹没范围、水深等相关水要素进行分析计算,根据洪水过程实时推演淹没情况,实现预演功能。 (3) 试点小流域建设 以乌布勒坤都冷河上游流域为试点,实现小流域的精细化洪水模拟。主要工作包括对试点流域范围补充建设自动雨量站、数据采集、建设适合山丘区沟道洪水模拟和淹没分析的一二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具备沟道一维洪水演进模拟和二维洪水演进及淹没分析能力,实现路堤、桥涵、堰坝等建筑物阻水、壅水和可能溃决影响的分析模拟。满足不同情景下山洪过程和影响分析需求。 |
||||||||||||||||||||
|
1 |
1)试点小流域概况 本次选取乌布勒坤都冷河上游流域进行试点小流域进行精细化洪水演进模拟。 该小流域面积340km2,属乌布勒坤都冷河。乌布勒坤都冷河流域属扎鲁特旗,为山洪多发地带,多年平均降水量379.1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山洪灾害多发生在这个时间段。流域内有巴雅尔吐胡硕镇、图布信嘎查、呼和温多尔3个危险区。流域内有1个水文站(巴雅尔吐胡硕水文站),4个雨量站。 2)试点小流域站点补充建设 对试点流域范围补充建设自动雨量站,本次拟在试点流域补充建设6处自动雨量站,自动雨量站作为前端雨量采集的重要来源,是整个监测预警系统的基础。本次自动自动站点建设后,应能达到监测数据传输“一站多发”,数据上报稳定可靠,数据无异常值,可远程修改参数的要求。 通讯协议需要满足《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要求的标准通讯协议。 3)试点小流域数据采集 乌布勒坤都冷河上游小流域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镇,下游汇入霍林河,属嫩江水系,包含两个小流域单元,流域面积共计340km2,主要河道长度45km,流域内现有3个山洪灾害危险区。 本次建设中,对流域防洪重点区域,进行高精度DEM与DOM数据采集(45km主要河道两侧500m范围,防洪重点区域面积共计约45km2);对3处危险区进行倾斜摄影模型建设。乌布勒坤都冷河小流域地理空间数据建设内容如下:
2)水动力模型 建设适合山丘区沟道洪水模拟和淹没分析的一二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具备沟道一维洪水演进模拟和二维洪水演进及淹没分析能力,实现路堤、桥涵、堰坝等建筑物阻水、壅水和可能溃决影响的分析模拟。满足不同情景下山洪过程和影响分析需求。 水动力模型需兼顾效率与精度,采用二维及一维水动力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洪水演进,计算结果通过模拟仿真引擎(已建)在三维场景中进行动态可视化呈现。模型建设完成后,需依据采集的空间数据,实现在试点小流域上的水动力模型建模。实现试点小流域的一二维水动力模拟。 (4)系统集成 开发内蒙古自治区小流域洪水预报模型软件,并将水文模型数据处理、预报方案构建、参数率定工作及淹没分析等模块集成到内蒙古自治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 5、成果要求 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 (1)站点补充建设 建设6处自动雨量站点,能达到监测数据传输“一站多发”,数据上报稳定可靠,数据无异常值的要求。 (2)数据成果 包括近15年(试点小流域近30年)降雨、洪水摘录资料整编数据、小流域区域率DEM数据、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断面整编数据及试点流域采集的DEM、DOM、倾斜摄影模型数据成果。 (3)模型率定成果 包括各小流域经参数率定后的洪水预报方案及淹没分析模块,模块要实现参数实时率定调整、迭代率定功能,提交相关模型参数分析成果报告。 |
|
|
(4) 水动力模型 提交水动力模型开发成果及相关说明文件,并完成试点小流域的建模。 (5) 淹没分析模块 提交淹没分析模块软件成果及开发报告。 (6) 系统集成 内蒙古自治区小流域洪水预报模型软件;数据处理成果、模型率定成果、水动力模型建设成果、淹没分析模块开发成果最终集成到内蒙古自治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响应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