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战略支点,达州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达州至万州直线快速通道,金河大道中段(东部经开区范围)该通道位于中心城区最南端,是连接高新区和东部经开区两座新城的东西向城市骨架干道,建成后将打破雷间铺山体的阻隔,实现两城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为承接达州城市“南延”和“东跨”的桥梁,也是达州市工业东迁的必要基础设施。
金河大道中段(东部经开区范围)达州至万州直线快速通道呈东西走向,西起空铁新城站前大道(K8+000),东至达通二号隧道出口路基段(K16+400),路线全长8.4公里。主要包含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雨污水及综合管网工程、改河工程、交通、照明和景观绿化工程等,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实施范围为K8+000-K14+900,二期实施范围为K14+900-K16+400。
按照经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达州双城一线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达市发改审〔2020)117号)、《达州市人民政府纪要2021第73号》文件,根据《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审批服务指南〉的通知》(川自然资发〔2021)197号)、《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阶段相关论证合并办理的通知(试行)》(川自然资发(2020)40号)、《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建设用地报批技术审查工作规范(2021年11月版)〉的通知》(川自然资办发〔2021〕21号)、《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以“三调”成果为基础开展建设用地报批地类审查工作的通知》(川自然资办函〔2022〕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的通知》和《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等规定和要求,完成征地组卷上报,并通过审查取得用地批复。
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论证报告 |
踏勘论证报告 |
对占用耕地的区域,开展占用条件、占用必要性、占用合理性等相关分析论证,编制项目踏勘论证报告篇章,具体包括:1、分析项目选址地形地貌、工程施工地质条件;2、分析用地规模、占用耕地的情况;3、分析项目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不可避让性成果要求:.通过专家现场踏勘及专家评审。 |
节地评价 |
1、用地规模是否节约。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应尽量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2、用地结构是否合理。各功能分区用地组合应相互协调,结构合理。 3、用地功效是否最大化。能提高建设项目用地的投入产出强度和集约化程度,土地利用的最大功能。 4、用地综合效益是否最优。提高建设项目的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既防止低效用地,又要防止高强度用地,引起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成果要求:节地评价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
|
项目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1、资料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 深入分析项目单位报送的项目前期摸底汇总情况,初步梳理出该项目已知的涉稳方面的问题,组织勘验组进行现场勘验,开展调查、走访、座谈,获取涉稳方面具体信息。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对收集的结果和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分别进行分析研判,排出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涉稳因素,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详实说明,确定其风险等级。成果要求:取得市政法委批复 |
|
指标落实方案 |
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合法性,与“三条控制线”关系,确定项目所需规划指标,编制指标落实方案、图件。成果要求:通过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审查。 |
|
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查询 |
套合用地范围,对接省厅查询是否压覆重要矿产,出具有无压覆情况说明 |
|
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1、合法性评估 合法性评估内容包括:土地征收事项的实施主体是否合法,即实施部门是否有相应的职权,并在权限范围内实施;土地征收事项的实施内容是否合法,即征收事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土地征收事项的实施程序是否合法,即征收事项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实施,依法进行公示、听证以及征求公众意见等。2、合理性评估 合理性评估内容包括:土地征收事项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符合大多数群众根本利益;是否做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是否做了广泛的宣传和公示,并且征求了群众意见,为绝大多数群众接受和支持;是否保持了相关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统一性;是否兼顾人民群众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兼顾了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3、可行性评估 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土地征收事项是否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对需要举行听证或群众要求进行听证的事项是否履行了听证程序;是否具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出台、实施的时机是否成熟;实施方案是否周密。4可控性评估 可控性评估内容包括:土地征收事项是否会导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攀比;是否存在群众上访、社会负面舆论、媒体恶意炒作等公共安全隐患;针对可能出现的社会不稳定事件是否有相应的预警措施、应急处置预案和对策措施;可能出现的社会不稳定事件是否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
勘测定界 |
工作内容:1、对项目区域进行勘测定界;2、对项目区域进行权属调查;3、对测绘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转换; 成果要求:提交下列成果1.《界址点成果表》(打印和入库);2、《勘测面积表》;3、《勘测定界自检报告》;4、《图斑量算表》;5、《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6、《占用耕地分析汇总表》;7、《拟报范围线》(矢量坐标图);8、《范围略图》;9、《权属现状图》;10、《勘测定界图》;11、《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
报征组卷 |
工作内容:1、对接市局、省厅,跟踪服务项目征地前置程序;2、办理规划审查;3、编制“一书四方案”;4、编制土地报征相关文书;5、制作建设用地电子报盘;6、协助项目所在地乡镇办理补偿登记; 7、协助项目所在地乡镇与拟征地群众签订《预征地补偿安置协议》;8、协助项目所在地乡镇办理报征前程序履行情况确认表; 9、其他所涉及的社保进账凭证,社保测算表等资料收集整合形成征地整套资料;10、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确定的其他服务事项。成果要求:取得征地批文 |
1、供应商应接受采购人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指导、督导,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最新要求,完善工作内容。
2、供应商应积极配合采购人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验收工作。
★3、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供应商应注意自身安全,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在此期间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由供应商自行负责。(提供承诺函,格式自拟)
★4、供应商须确保项目踏勘论证报告编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供应商提交的成果资料由采购人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审查、评审,供应商需根据审查结果及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修改直至通过为止,并形成最终踏勘论证报告,最终踏勘论证报告成果须经采购人审定通过。(提供承诺函,格式自拟)
1、服务期限:合同签订后至取得征地批文止。
2、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3、付款方式:报征组卷资料提交至省自然资源厅支付合同金额的40%,取得用地批复后支付至合同金额的100%。
4、验收标准:采购人及成交供应商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205号)文件、《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财库〔2021〕22号)文件规定进行验收。
5、验收要求:最终提交成果应满足采购人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组织的专家验收并取得批复文件。
6、其他未尽事宜以采购合同约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