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湘江科学城(湘潭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划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405110001353188 文档页数:87页 所需下载券:10
湘江科学城(湘潭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划

采购需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建设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深化落实湘江科学城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培育发展湘潭新质生产力,推动湘江科学城(湘潭片)产业统筹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产研融合创新区和成果转移转化区,以突出战略性、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为基本要求,研究编制能够体现上位规划精神、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切合湘江科学城(湘潭片)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范围

湘江科学城(湘潭片)位于湘江科学城南部,北起长潭边界,南到白云路、沪昆高铁、九昭东路,西至伏林大道、杏花路,东临沿江北路,总面积58.4平方千米。包括湘潭经开区北部和雨湖高新区西部区域。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

3.《湖南湘江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湘江科学城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专题》;

4.《湘江科学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划》;

5.《湘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6.《湘潭市控规总体纲要方案》;

7.《湘潭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8.《湘潭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9.《湘潭市“十四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规划》;

10.《湘潭经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11.《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12.《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3.国家及地方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

14.甲方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三、规划目标

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抓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发展机遇,结合湘江科学城(湘潭片)现有产业基础,横向对比长株潭区域周边园区,梳理产业发展优势和短板,准确进行定位,提出产业更新发展需求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统筹落实产业空间布局,以及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关键举措,为湘江科学城(湘潭片)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产研融合创新区和成果转移转化区提供支撑。

四、基本要求

1.体现战略性。全面落实国家、省政策要求,提出规划方向和路径新思路,并进一步参考、借鉴国内先进新区的经验,对湘江科学城(湘潭片)产业发展作出战略性系统性安排。

2.提高科学性。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相结合,保障规划方向和路径的提出有理有据。

3.突出针对性。以上位规划精神为引导,开展全面深入的实地调研,实事求是摸底湘江科学城(湘潭片)情况,切实结合湘江科学城(湘潭片)的发展现状,结合产业发展规律和要求编制规划。

4.注重操作性。在明确规划方向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等综合研判,充分考虑规划落实的可行性,探索落地实施路径,明确可能的要素保障措施。

五、规划内容

1.全面摸清底数。对湘江科学城(湘潭片)的产业发展现状情况,针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链重点企业及其产品情况、产业重点载体发展情况等开展详细调查研究。

2.研判外部环境。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纵览全局、放眼未来,从全球、全国、长株潭、湘潭市的角度,深入分析外部发展环境趋势,重新审视湘江科学城(湘潭片区)在区域中的发展定位,擦亮高科技成色,在新一轮全球和国内产业发展的大势中找到新机会、卡位新赛道,攀登“新质”高峰。

3.深入分析问题。从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角度,分析本地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新平台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弱等方面找差距、寻短板,深入系统剖析成因,明确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片区发展的问题及困难,为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制定规划提供基础研究。

4.区域协同战略构想。以湘江科学城(湘潭片区)为核心,统筹考量周边的重点功能板块发展(如科学城关联区域、九华通用机场未来发展等)、重点发展要素导引(保税概念、自贸概念、中非合作概念等),以前瞻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全球的视角,在探索区域协同发展的大体系下,谋划片区的战略发展构想。

5.明确规划区战略定位。从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入手,通过基地 SWOT 分析,结合相关国内外案例研究,以上位规划要求为引导,落实相关规划要求,确定湘江科学城(湘潭片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提出未来的发展策略和途径。

6.筛选产业方向。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外部环境研判、国内外案例借鉴以及战略定位,确立湘江科学城(湘潭片)产业更新发展需求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确定核心产业与潜力产业方向,推进现代服务业支撑发展;对各细分方向的产业链供应链、产业规模及结构、产业分布、产业特征与痛点、产业发展趋势及演进路径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筛选确定新区重点发力的产业细分领域,同步开展产业招商策略研究。

7.统筹产业空间布局。结合湘江科学城(湘潭片)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总体空间布局;提出湘潭经开区、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定位,明确重点特色园区产业发展导向。重点研究科创要素布局,功能构成、各类用地比例;研究科创、服务平台、产业布局,引领区域产业发展。

8.科技创新发展研究。明确湘江科学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核心示范区的总体定位,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聚焦有限资源,集中力量做好、做强科技创新产业链。以长株潭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背景,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系统梳理湘江科学城与长沙、湘潭市域,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及其他相关发展板块之间的定位与空间关系,结合内外部发展条件,综合研判是否存在通过借力外部力量、导入创新资源来增强转型动能,如与长株潭地区的知名高校,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策源地进行全方面合作,或在一些产业门类或产业环节进行协同。

9.低空经济发展研究。从低空经济发展的国际形势及国内发展态势、湘潭发展低空经济的条件开展综合分析研判,确定湘潭低空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构建湘潭低空经济的产业发展体系,确定湘潭低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推荐湘潭低空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研究成功的低空经济发展案例,寻求借鉴与启示,提出湘潭低空经济的发展重点路径。梳理低空领域头部企业,编制湘潭低空经济的招商图谱。

10.产城融合发展研究。站在长株潭交接地带的区域发展角度,深入分析湘潭经开区及周边区域产城关系,挖掘原规划特色及核心概念,构建湘江科学城(湘潭片)自身的产城发展格局。通过研究国内产城融合成功案例,学习与借鉴其发展阶段的管理经验。综合评估经开区规划实施情况,分析研究产城融合空间结构体系。结合科学城、大学城、新国空,研究经开区生产及生活空间的融合。提出发展策略,列出行动清单。

11.部署重大任务。围绕产业政策、产业载体、产业平台、产业服务等要素支撑体系,提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关键举措。综合近期实施与长远发展,考虑湘江科学城(湘潭片)建设时序及周边功能需求,发挥重点资源投放的撬动能力,远期支撑实现湘江科学城(湘潭片)目标定位与区域影响力,合理确定开发时序,探索适合湘江科学城(湘潭片)的开发机制和建设模式,创新政策支持机制。

六、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包括湘江科学城(湘潭片)产业发展综合规划(产业发展现状调研、科创产业发展研究、产城融合发展研究、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等。

七、进度安排

完成时间: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最终以双方签订的合同为准)。

2024年5月底前完成项目现状实地调研工作;

2024年6月底前形成方案初稿,进行初稿汇报;

2024年8月底前完成专家评审和意见征求,并形成定稿方案;2024年9月底前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并形成最终方案。

八、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二十个工作日内支付至合同金额的30%,成果通过专家评审会审查后二十个工作日内支付至合同金额的60%,成果通过市级审查后二十个工作日内支付至合同金额的90%,提交最终成功后二十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款项。

九、其他要求

本项目采用费用包干方式服务,投标人应根据项目要求和现场情况,投标总报价应包括项目所需的设备设施,人员的工资、补贴、食宿、交通、社保、保险,管理费、财务费、税费、利润、专家论证费用等所有费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