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肇庆市高要区2024年度流域面积50~1000平方公里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2.项目编号:GDJZ240506
3.项目采购预算:本项目采购预算为人民币2100000.00元(大写:贰佰壹拾万元整)超出采购预算的投标将被拒绝。
4.服务期:2024年11月底前,完成报批(含通过高要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并印发实施。
5.标的提供的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采购包1(肇庆市高要区2024年度流域面积50~1000平方公里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2024年11月底前,完成报批(含通过高要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并印发实施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本合同签订后30个工作日内,由甲方向财政部门申报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的30%作为预付款 2期:支付比例50%,完成并提交送审稿后30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价的50% 3期:支付比例20%,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并完善,最终完成《肇庆市高要区2024年度流域面积50~1000平方公里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报批稿及相关工作,通过采购人最终审核,成交人提交付款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余款。 成交供应商凭以下有效文件与采购人结算:(1)合同;(2)成交供应商开具的正式发票;(3)请款报告;(4)报批稿报告。 因采购人使用的是财政资金,采购人在前款规定的付款时间为向政府采购支付部门提出办理财政支付申请手续的时间(不含政府财政支付部门审核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支付申请手续后即视为采购人没有延期支付违约行为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
验收要求 |
1期:1)符合国家和履约地相关安全质量标准、行业技术规范标准。 2)符合本项目采购文件要求和中标人投标文件承诺的相应标准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其他服务 |
肇庆市高要区2024年度流域面积50~1000平方公里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
项 |
1.00 |
2,100,000.00 |
2,100,000.00 |
建筑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肇庆市高要区2024年度流域面积50~1000平方公里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规划范围为2024年度高要区流域面积50~1000平方公里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任务清单中的河流:大迳河、宋隆水、双金河。 1、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1)规划技术分析论证范围内行政区划、人口、重要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资料、人文资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资料。 (2)流域内的气象、径流等水文资料、收集和调查洪水系列资料、历史洪水资料。 (3)流域内河道、水库等基本情况,调查和收集河流河床演变、泥沙、地质地貌等资料。 (4)规划范围内河道地形资料。 (5)规划范围内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程、供水与排水工程、航运与码头工程、涉河建筑物等基本资料。 (6)规划范围水质状况与生态环境状况、水功能区划情况、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实施情况;水环境功能分区、农业区划、自然生态分区等相关成果和资料。 (7)相关规划资料:国土空间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乡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排涝)规划等。 2、水文分析计算 根据收集到的水文资料,分析计算本次规划区域内大迳河、宋隆水、双金河干流主要控制断面设计洪水,推求相应标准的水面线。对已有规划设计成果的河段,对成果进行复核,并进行分析比较,合理确定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对于没有颁布水面线成果的河道,分析计算水面线,经合理性分析后采用。 3、河势稳定性及演变趋势分析 (1)河势稳定性分析 包括历史时期演变、近期演变以及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2)河床演变趋势分析 分析河床演变与来水来沙条件、水位流量关系、地质地貌条件之间的关系,总结河道演变特点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归纳总结河道及湖泊、水库历史和近期演变的基础上,结合河床演变影响因素变化,对河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 4、岸线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以岸线现状调查为基础,根据自然资源、水利、生态保护等部门相关规划,综合考虑河道行洪安全、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对岸线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提出评价意见。 (1)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已有功能区划的岸线,以岸线功能区为评价单元,根据调查收集的资料,统计分析岸线功能区内开发利用情况。对于尚未划分功能区的,按主要节点工程、支流入汇点、行政区划等分段统计分析岸线功能区内开发利用情况。 (2)岸线管理保护现状分析评价 以岸线功能区为评价单元,以岸线管理保护基本情况调查为基础,统计分析各类岸线开发利用项目审批和监管情况,分析岸线管理体系健全性,综合评价岸线管理能力。 (3)岸线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析现状岸线利用情况与管理目标之间的差距,对岸线保护、利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岸线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提出岸线管理指导意见。 复核岸线功能区内是否有禁止开发或不宜开发的项目,对不符合岸线功能区要求的开发利用项目,应提出调整或清退意见。 5、岸线保护与利用需求及控制条件分析 (1)岸线保护与利用需求分析 以岸线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评价为基础,结合防洪、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目标和任务,分析规划水平年岸线保护需求,提出岸线保护目标。 综合分析岸线利用现状、相关保护要求与行业需求的适应性,提出评价意见。 (2)岸线保护与利用控制条件分析 在河道现有开发利用情况基础上,从防洪河势、供水、生态、经济社会、重要涉水工程等方面分析,提出各河段岸线开发利用条件,分析各河段岸线开发利用对重要防洪设施、险工段、河势敏感区、水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涉水工程安全和正常运用等的影响,从保障防洪安全和河势稳定、供水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保护涉水工程安全等多个角度提出相应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控制条件。 6、岸线功能区及控制线划定 划定河道水域岸线功能区及控制线,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河道水域岸线功能区:包括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和岸线控制利用区。 (2)河道岸线控制线,包括临水控制线、堤顶控制线和外缘边界线。 河道水域岸线功能区划分必须服从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规划对河流开发利用的总体安排,并与防洪分区、水功能区、自然生态分区、农业分区和有关生态红线等区划相协调。 河道临水控制线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河道行洪安全及河势稳定要求。 7、岸线保护与管控措施 提出河道水域岸线资源空间保护与管控原则,规定各类河道水域岸线功能区和控制线管理要求,明确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 针对各功能区的管理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防洪、供水、河势稳定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及航运等综合因素,分析确定各功能区禁止、控制、允许开发利用的项目,提出相应的水域岸线管理与保护目标。 以岸线功能区为单元,分析现状岸线利用与管控要求的符合性,提出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的调整意见。 提出与河(湖)长制相适应的河道水域岸线管理和保护机制、措施建议。 根据保护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可能影响保护目标实现的建设项目,且与已经批复的上位规划相关管控措施相协调。 8、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保护目标分析:简要介绍规划范围环境敏感因子,分析规划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规划合理性:分析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符合性、与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符合性、与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性,以及规划环境合理性。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从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岸线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法制保障、经费保障、前期工作保障、监督管理保障等内容。 组织保障:明确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管护责任主体、组织协调机制、决策执行机制、责任考核机制、协作机制等内容。 法制保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建立与健全相关岸线保护与综合利用配套的法规、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提出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的措施。 监督管理保障:明确责任边界和监管主体。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明确水域岸线管理、实施监督、安全监管的内容和责任主体,提出岸线保护、监督管理等的制度及相关措施建议。 加强岸线保护管理宣传,提高岸线保护意识,形成社会监管氛围。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