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及要求
一、(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填写“采购标的”或“项目概况”)
1、本项目为莆田市市级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项目,主要包括莆田市市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2023-2024年莆田市市级耕地恢复、市级2023、2024年度耕地图斑监测以及耕地保护其他相关工作。
2、采购单位为莆田市自然资源局。供应商应对本项目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并具备一定的项目实施及服务响应能力,能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分析,并为本项目制定有关方案;同时具有相关管理制度以及标准,为采购人提供优质、高效、有序的服务。
3、供应商应以包括服务所涉及的有关项目的所有费用进行报价,采购人不再承担任何费用。供应商还需考虑到合同中可能出现的索赔和变更。
二、技术要求
★(一)建设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对莆田市耕地保护相关项目开展技术支撑与服务,全阶段跟进项目进展情况,把握项目进度,及时提交项目成果,并对项目工作成果质量进行审核检查。对各县区汇交成果的完整性、规范性和逻辑性进行质量审核,保障全市成果的统一和成果质量,确保全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二)建设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
2、《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
3、《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耕地恢复工作的通知》(闽自然资发〔2024〕20号);
4、《莆田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莆田市2024年耕地恢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莆自然资〔2024〕146号)。
(三)项目建设内容
1、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
(1)项目概况
在自然资源部下发的非耕地图斑基础上,对莆田市永久基本农田最新成果开展实地核查与细化标注工作,全面摸清图斑地块实地利用现状情况,细化图斑类型。按照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相关政策要求,对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的非耕地图斑,区分不同情形,指导县区及时进行分类处置,按要求恢复或调整补划到位,按期完成年度及中期评估调整,确保本行政区域内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2)工作内容
①基础资料收集:领取部下发的数据库(包括疑似问题图斑图层、疑似问题图斑与审批重叠参考图层、永农范围参考图层)、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2009以来历年遥感影像图等项目所需资料,下发各县区。
②完善工作底图:在收集相关资料基础上,督促全市各县区开展对下发底图的全面核实以及完善底图工作。
③编制方案:督促各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对非耕地开展核实后,以县级为单元编制核实处置方案及评估调整方案,市级对上报的初步成果进行检查,对处置及调整的地块进行审核论证。
④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督促各县区以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确定的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为基础,充分衔接国家下发核实处置后永久基本农田成果、生态保护红线、最新的城镇开发边界成果等各类管控范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市级对县级成果进行审查,确保划定成果符合要求,审查通过后汇交省级核查。
⑤严格审核:对县区成果内业逐图斑100%核实审查,外业按每个县区不低于整改补划图斑的30%进行现场抽验。
⑥按时提交成果:配合市级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要求,对地方提交的成果开展核查工作,成果检查主要包括检查其提交成果的完整性,规范性等。成果检查无误后,汇交各县区成果以及编制市级工作报告。
⑦成果分析:配合市级汇总、分析、统计部下发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后数据成果,为市级提供数据支持。永久基本农田及预调出图斑仍需实行严格管理,预调出待整改图斑需督促各区县制定计划有序恢复整改,整改落实情况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
⑧成果提交:
纸质成果:莆田市市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总结报告,市级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工作报告。
光盘成果:全市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情况统计表及矢量数据,莆田市市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年度及中期评估调整工作矢量数据,莆田市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矢量数据。
2、耕地恢复
(1)项目概况
根据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耕地恢复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20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推动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和耕地恢复工作,为落实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耕地占补平衡留足提前量,力争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恢复考核任务。
①推进耕地恢复:莆田市2024年度耕地恢复总任务7.022万亩。
②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中的耕地流出问题整改:以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对自然资源部审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中地类为非耕地的地块开展分类整改;督促加强监测监管,疑似实地现状为非耕地的,核实后逐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对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监测发现的疑似流出图斑核实后进行重点整改。
(2)工作内容
①摸清底数:督促各县区加快开展耕地恢复资源和耕地流出问题情况调查摸底。耕地恢复资源以“三调”及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标注为“即可恢复”“工程恢复”地块为重点,全面摸清可恢复耕地地块的经营现状、效益、交通水利条件、群众复耕意愿等,落实到图斑并上图入库;坡度15度以下,废弃或效益低,水源和交通条件较好,与现有耕地可以集中连片、易于保持长期稳定耕作、群众复耕意愿较强的地块,优先纳入耕地恢复资源库。永久基本农田中地类为非耕地及疑似已流出的地块,要逐地块进行核实,摸清农业生产现状、效益、导致耕地流出行为的发生时间等,为制定计划分类整改打好基础。
②制定计划:各县区对照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以调查摸底成果为基础,结合近两年国土变更调查监测提取的耕地流出情况,实事求是制定年度耕地整改和恢复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序时进度、保障措施、监督考核等。配合市级按照各县区工作计划宏观把控耕地恢复工作进度。
③整改恢复:督促各县区按照序时进度要求,有序推进耕地整改恢复。耕地恢复不能只管数量、不管质量,要以可长期稳定耕作为目标,确保可种植粮食、油料、糖类作物、蔬菜或饲草饲料;恢复为水田的,要具备灌溉条件并种植水生作物。
④变更上图做好管护:督促各县区耕地整改恢复地块要及时开展日常变更,年底时仍保持符合耕地认定标准的,纳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各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督促乡镇政府组织做好恢复耕地的种植和管护,建立完善巡查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制止耕地不合理流出问题,保障恢复耕地稳定耕作,严防边恢复边撂荒。
⑤耕地进出平衡分析:耕地恢复地块纳入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后,对全市各县区耕地流出、流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全市耕地流出、流入情况,及时掌握耕地变化情况。
⑥成果汇总:按照耕地恢复相关文件的成果汇交要求,将全市各县区各类成果进行汇总。
⑦成果提交:
纸质成果:2024年度莆田市市级耕地恢复工作总结报告。
光盘成果:2024年度莆田市市级耕地恢复情况统计表及耕地恢复图斑矢量数据。
3、耕地图斑监测
(1)项目概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耕地资源保护重要性逐步提升。耕地动态监测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旨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因部卫片提取机制变化,年度土地卫片集中在年底提取下发,全年耕地流出均要在年度集中完成摸排和恢复,任务量艰巨,对我市耕地保护和永农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提出极大挑战,因此在年中进行一次耕地动态监测,辅助我市及时摸清耕地变化情况十分必要。
耕地动态监测项目通过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精准的耕地动态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莆田市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市级完成耕地变化图斑的分析提取,并核对跟踪县级的核实处置,对耕地流出规模和分布进行分析汇总。县级完成对耕地变化图斑的核实举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破坏耕地行为,确保耕地问题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2)工作内容
2023年度耕地图斑监测依据2022、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分析比对。2024年度耕地图斑监测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①遥感监测:利用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统筹推送影像,对耕地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监测。监测内容包含耕地变为林地、园地、草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情况;耕地上绿化造林、建设绿色通道、种植果树、茶树、兴建坑塘水面等情况;耕地上挖湖造景、修建乡村道路、建设种植设施、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等情况。
②地面调查: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对遥感监测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
③数据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④每年中,组织对部、省提取并下发的耕地疑似问题图斑进行复核,运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土地卫片执法成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纠正,同时综合评估全市耕地保护情况。
⑤成果汇总:按照相关文件的成果汇交要求,将全市各县区各类成果进行汇总。
⑥成果提交:
纸质成果:2024年度莆田市市级耕地动态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光盘成果:2023、2024年度莆田市耕地流出情况统计表,2023、2024年度莆田市耕地流出图斑矢量数据。
4、后期服务。提供不少于3年的成果后期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涉及的成果分析,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相关考核指标分析,涉及的技术咨询服务等。
三、保密要求
★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等以及测绘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文件的要求,对调查测绘的成果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2、供应商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和检查,落实各项保密措施,使所属人员知悉与其工作有关的保密范围和各项保密制度。不得擅自非工作需要复制、存储涉密信息。一旦发生泄密涉密事件应负全部责任,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团队及服务承诺要求
★为满足本项目实施需要,并保障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及有序进行,供应商须建立一个完善和稳定的项目团队项目团队至少配备20名以上成员。项目团队人员均应具备相关工作能力及经验,其中至少配备项目负责人1名,对项目负总责,负责各阶段统筹工作;至少配备技术负责人1名,负责对项目关键技术点的把控工作;至少配备质量安全负责人1名、数据管理人员1名、涉密测绘成果管理人员1名、至少配备技术人员15名以上。供应商应保证在项目周期内实施人员的稳定性,项目核心人员不发生变动。
三、商务条件
采购包1:
序号 |
参数性质 |
类型 |
要求 |
1 |
|
交货时间 |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0日 |
2 |
|
交货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3 |
|
交货条件 |
通过专家评审(咨询),提交最终成果。 |
4 |
|
是否邀请投标人验收 |
不邀请投标人验收 |
5 |
|
履约验收方式 |
1、期次1,说明:提交最终成果 |
6 |
|
合同支付方式 |
1、中标后30日内,达到付款条件起30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20.00% 2、提交项目初步成果后,达到付款条件起30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60.00% 3、2024年底已耕地恢复地块全部纳入年度变更成果,且永久基本农田年度及中期评估通过部审核后,达到付款条件起30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20.00% |
7 |
|
履约保证金 |
不缴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