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背景
社区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要求,巩固深化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全面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夯实首都中心城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基础,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自2021年起在全区全面启动“品质社区”建设工作。
“品质社区”建设三年多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统筹落实高效有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2024年,区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联合第三方机构按照《石景山区“品质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和评价体系2.0版相关要求,每半年对全区所有社区开展走访调查和分析评估,形成“区级-街道-社区”三级走访评估报告和部门建议函,并将评估结果和部门建议函分别反馈至街道、社区和有关区级部门,督促社区整改提升。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升创建品质。继续重点分析、重点抓好排名靠后的街道、社区,各个击破、集中解决、整体达标,形成先进带动后进的良好氛围,全方位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品质之城”。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2024年石景山区“品质社区”建设走访调查和分析评估项目
招标人: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社会工作部
服务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区
服务期限:一年,具体时间以采购人通知为准。
(三)、服务内容与方式
本项目对石景山区154个社区开展“品质社区”全面走访评价,2024年度共计执行两轮全覆盖走访评价(每半年一次),同时对上轮问题解决情况定期组织“回头看”。走访形式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资料查阅、部门评价四种方式,问卷调查包括随机拦访和追问访谈,实地考察包括随机走访、电话抽访和线上查看,资料查阅采用明查明访方式,部门评价由相关部门提供相应资料,其中问卷调查以社区常住人口户数为基数按比例抽样,并按照需求在走访前进行动态调整。
根据走访情况及“回头看”情况,每轮按时完成1份区级分析报告、9份街道报告、154份社区报告,并出具部门建议函,全年完成一份年度汇总分析报告。
(四)、具体服务内容
1.资料查阅
资料查阅以社区“两委一站”日常工作记录为主,通过查看社区党组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居委会规范化运行和社区协商议事、社区工作者联系服务群众记录以及社区必备的工作台账,根据指标体系梳理资料查阅明细表,按照指标要求查看社区是否提供资料,提供资料时间、内容等是否规范,不规范指标按照指标体系要求扣分。
2.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是通过实地查看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设施设备维护保养、静态交通秩序、居民文明举止等情况,采用随机走访、电话抽访和线上查看等方式,每轮走访石景山区154个社区,严格按照指标要求进行实地测评,形成社区问题台账,做好图片留存工作。
3.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通过居民填写调查问卷和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居民对社区建设的认知度、认可度、支持度、参与度以及对相关工作的评价情况,问卷调查是在社区内随机拦访社区居民,以社区常住人口户数为基数按比例抽样,1000户以下社区每轮抽样60份,1001-2000户社区每轮抽样75份,2001-3000户社区每轮抽样90份,3000户以上社区每轮抽样105份。
4.部门评价
由专业部门对社区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情况进行评估。
5.“回头看”
街道社区对照工作建议抓好问题解决,解决情况纳入下轮走访和年终评估结果。每轮走访过程中对上轮问题解决情况进行“回头看”,对解决不到位的问题加倍扣分。
6.人员配备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需要设置科学合理、分工明确的团队架构。根据工作量配备足额且相对稳定的检查员及访问员,同时需配备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团队,熟悉精神文明建设政策、发展规划、工作目标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经理、研究员、审核员、督导员。团队成员不少于30人。
(五)、成果物资料
项目验收前,应提供以下成果:
1.已经部署应用于实际工作的智慧工作平台。
2.两轮走访各提供1份区级分析报告、9份街道报告、154份社区报告、部门建议函。全年完成一份年度汇总分析报告。报告内容要求简洁美观、图文并茂,应包括总体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
3.资料查阅及实地考察图片资料、问卷调查音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