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书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浙江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象山县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象山县海洋灾害预警技术应用系统项目)组成部分。项目通过定制开发象山线上预警技术应用信息平台,为象山县海洋灾害预警业务、海洋防灾减灾应急决策提供支撑服务,为海洋防灾减灾知识、技术和应用提供科教服务,同时也为象山线下预警技术应用中心提供内容展示来源,全面提升象山县海洋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海洋灾害风险管控能力,完善全省防灾减灾综合防治体系。
二、建设内容
象山线上预警技术应用信息平台主要包含“象山预警技术应用中心”网站平台、中国海洋预报数据应用象山子平台、中国海洋灾害历史资料象山子平台以及数据资源建设、应用支撑建设。
1、“象山预警技术应用中心”网站平台建设要求
“象山预警技术应用中心”网站平台以收集整编的海洋灾害知识、海洋防灾减灾技术、海洋灾害监测、预报、风险评估数据资源为基础,提供象山线下预警技术应用中心参观预约与在线浏览观看、最新海洋预报预警信息、海洋防灾减灾技术、海洋知识信息阅览等功能。主要包括导航首页、预约探索、全景漫游、瀚海智库、八一台风、蓝海帆影、海洋预报、个人中心等八个模块内容。
1.1导航首页
导航首页模块提供象山线下预警技术应用中心介绍以及门户各功能模块的入口,将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集成,便于用户随时、随地、按需访问信息。
1.2预约探索
预约探索模块对接松兰山旅游度假区微信公众号在线预约模块,提供象山线下预警技术应用中心在线预约、开放时间、导航地图、出行线路等功能。
1.3全景漫游
提供象山线下预警技术应用中心在线全景漫游浏览,方便用户深度了解象山线下预警技术应用中心场景内容和环境。
1.4瀚海智库
系统为用户提供海洋知识学习平台,实现瀚海智库分类导览、瀚海智库在线检索、碧海探知启航手册、蓝海危机防控精要、海洋感知技术透视、海洋预测技术深探、海洋灾害风险剖析、海洋活动定制空间等功能,以图文、视频等多种展示形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海洋基础知识、海洋灾害知识、海洋防灾技术等科教知识。
1.5八一台风
以八一台风为主题,提供八一台风简介、历史影响、生肖过程模拟、灾害启示等内容展示。
1.6蓝海帆影
结合象山亚运会帆船比赛及海洋观测预报专项保障服务成果进行介绍,展望海洋观测预报技术发展。
1.7海洋预报
为公众用户提供象山县海洋日常预报、专题预报与海洋灾害预警信息,为用户安全出行和渔业养殖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1)日常预报包括象山县北部海域、东部海域、南部海域日常预报产品展示,预报信息包括未来48小时潮位、海浪、海温,并提供预报要素科普小知识动画/视频。
(2)专题预报包括象山县航线、旅游度假区、旅游海岛、渔业养殖区、港口等专题预报产品展示。航线预报区域包括象山县石浦-渔山、西泽-普陀山两条航线,预报信息包括航线未来48小时的风力、浪高、乘船舒适度;旅游度假区预报区域包括象山县东门岛、石浦檀头岛,预报信息包括区域未来48小时的潮汐、水温、浪高、日出日落、观光适宜度;旅游海岛预报区域包括象山县东门岛、石浦檀头岛,预报信息包括海岛未来48小时的浪高、潮位、天气;渔业养殖区预报区域包括象山港海洋牧场、高塘岛乡养殖区,预报信息包括养殖区未来48小时的浪高、风速、风向;港口预报区域包括象山县象山港、石浦港,预报内容包括港口未来48小时的潮汐、浪高、风速、风向。同时,系统提供预报要素科普小知识,并以动画/视频的形式直观展示不同海浪等级的海况效果,模拟展示船舶在不同海况预报信息中的摇摆状态。
(3)海洋灾害预警模块提供象山县沿海台风灾害、海浪灾害、风暴潮灾害的综合展示。台风灾害预警信息包括实时台风路径、灾害警报信息;海浪灾害和风暴潮灾害预警信息分别提供海浪预警报信息展示和风暴潮预警报信息展示,并针对象山县涂茨镇、石浦镇、鹤浦镇、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等区域,提供海浪、风暴潮灾害预警视频展示,基于三维场景叠加灾害影响下各区域海洋环境与天气场景以及对各区域可能带来的影响。
1.8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为用户提供注册、登录和信息维护管理
2、中国海洋预报数据应用象山子平台建设内容
建设中国海洋预报数据应用象山子平台(象山县海洋灾害防控决策辅助平台),丰富和改进预警报产品展示显示和展现效果,新拓海洋预警报的推送渠道,面向象山县风暴潮、海浪、赤潮灾害防控应用场景进行专题场景应用,在灾害决策过程中直观呈现灾害生消演进过程,提供主动式避灾建议,提升海洋灾害辅助决策支撑能力。中国海洋预报数据应用象山子平台包括海洋预警报产品多端推送子系统、海洋灾害防控子系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果展示子系统。
2.1海洋预警报产品多端推送子系统建设要求
海洋预警报产品推送子系统以汇聚整合的海洋预报、预警数据及产品资源为基础,提升预警报信息推送效率,拓宽预警报信息发布渠道,增加预警报信息受众范围,实现相关预警报信息多端按需一键推送,增强海洋预警报信息推送能力。海洋预警报产品推送子系统包括海洋预警报产品展示、预警报推送审核、预警报多端一键推送、预警报多端推送配置、预警报产品归档功能。
(1)海洋预警报产品展示
海洋预警报产品模块旨在提供全面的省、市下发的预报产品展示、预警报单展示以及灾害警报视频展示功能。预报产品展示提供最新的预报信息;通过图表和图形的方式直观了解预报内容;预警报单展示提供详细的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类型、等级、影响区域等;灾害警报视频展示提供象山县涂茨镇、石浦镇、鹤浦镇、松兰山旅游度假区海浪灾害、风暴潮灾害预警报视频,基于象山县涂茨镇、石浦镇、鹤浦镇、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等区域三维场景叠加海浪灾害、风暴潮灾害影响下各区域海洋环境与天气场景以及对各区域可能带来的影响。
(2)海洋预警报推送审核
预警报推送审核模块负责对所有即将推送的预报产品和灾害预警产品进行审核。该模块通过多级审核机制,确保每个预报产品和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用户可以查看、审核并批准预报产品和预警信息,确保信息在推送前经过严格审查。
(3)预警报多端一键推送
预警报多端一键推送模块包含推送任务编排、产品一键推送、推送状态记录和推送异常提醒四大功能。推送任务编排功能允许用户灵活配置和管理推送任务,包括定义任务的执行顺序、推送内容、目标平台;产品一键推送功能提供一键推送预警报产品到多个平台的功能;推送状态记录功能详细记录每次推送的过程和结果,包括执行状态、推送时间和成功与否等信息;推送异常提醒功能在推送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用户,包括错误信息和解决方案。
(4)预警报多端推送配置
预警报多端推送配置模块提供了将预警报信息推送到多种平台的灵活配置选项。该模块包括浙政钉推送配置、LED屏推送配置、短信息推送配置和防汛一张图推送配置。
(5)预警报产品归档管理
预警报产品归档管理模块用于对所有推送的预报产品和预警信息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和存储,并提供预警报产品检索、浏览、导入、导出、删除等功能。
2.2海洋灾害防控子系统建设要求
海洋灾害防控子系统,依托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海灾智防获取象山县风暴潮预警、应急响应信息,通过宁波海洋精细化预警业务平台获取象山县灾害预警报数据,面向象山县风暴潮、海浪、赤潮灾害防控等应用场景进行专题应用场景迭代改造。海洋灾害防控子系统包括风暴潮灾害防控专题、海浪灾害防控专题、赤潮灾害防控专题功能模块。
(1)风暴潮灾害防控专题
风暴潮灾害防控专题模块聚焦全面监测、预警、响应和管理象山县风暴潮灾害,在灾前提供海洋环境实时监测跟踪和预警提醒,做好灾害防控,在灾中提供灾害演进过程模拟、区域风险评估、智能避险疏散指引、主动防灾策略建议,支撑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者的海洋灾害管理工作。该专题包含风暴潮灾害监测预警、风暴潮灾害演进模拟、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风暴潮历史灾害对比、淹没区疏散模拟、灾损预测分析、灾害应急预案、防灾策略建议、会商资料管理等功能。
①风暴潮灾害监测预警
系统对接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海灾智防,获取风暴潮预警、应急响应信息,直观呈现当前象山县风暴潮区域预警数量,呈现省、市是否启动风暴潮灾害应急响应及响应等级,支持应急响应信息接收反馈;根据象山县海洋灾情信息员上报的各区域风暴潮现场实况信息,系统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风暴潮受灾实况;提供象山县二维地图、数字地球、三维沙盘3种不同展示形式直观展示象山县基础地理信息,以地图图层形式使用不同标识符叠加展示重点防御区、堤防信息、警戒潮位标识信息、承灾体信息、避灾点信息;提供要素告警统计功能,统计分析当前象山县潮位、风速超限预警数量、区域以及高亮标识展示最高预警等级区域;提供风暴潮的预警报信息展示功能,在GIS地图上叠加展示展示预期的风暴潮强度、影响范围、发生时间等信息;提供台风监测分析功能,叠加台风实时路径及预报路径实现台风演化过程动态展示;提供潮位监测分析功能,展示潮位观测站分布、监测信息和预警提示;提供实时视频监控查看,展示海况视频站分布、实时视频图像。
②风暴潮灾害演进模拟
系统实现在三维数字沙盘、二维地图上仿真模拟风暴潮灾害过程,直观展示风暴潮灾害发生时海域相关海况、气象以及对海岸带的影响,仿真模拟灾害发展态势,以动画及数字标签形式展示风暴潮漫滩加速度、可能漫堤高度、预计可能漫堤漫滩时间、淹没区域和水深等,对可能出现漫堤的岸段提供预警,并提供灾害演进模拟结果分析。
③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
系统实现台风风暴潮灾害演进过程中各空间风险区域数量统计,并联动地图展示风险区域分布位置和风险等级;支持结合预报数据,动态分析未来72小时风险区域变化情况。
④风暴潮历史灾害对比
构建台风路径相似分析算法,基于当前台风位置及其预报路径的相似台风分析,展示匹配得到的路径相似台风信息,实现路径相似台风时空演进过程基本信息比对,对其影响区域潮位、海浪、灾害等实测数据、预测数据进行比对。同时,实现多条件下,同时多个台风查询和数据对比显示。
⑤淹没区疏散模拟
构建风暴潮灾害疏散路径规划模型,基于风暴潮风险等级、淹没区域预报数据、灾害调查的人口分布、避灾点、地形等数据,结合电子交通图路网信息,综合进行人口分布、建筑物分布、道路交通等数据的分析,自动规划制定出合理的疏散路径并实现叠加基础地理信息图层展示。同时,系统支持人工定制疏散路线,支持在地图上进行疏散路径标绘,对路线实现手动调整,和支持根据灾害信息员反馈的道路损毁、拥堵信息,人工设置路障,系统自动进行路径规划调整。
⑥风暴潮灾损预测分析
构建台风风暴潮灾损预测模型,结合台风数据、风暴潮监测、预报数据、区域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根据预测区域输出灾损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⑦风暴潮灾害应急预案
基于象山县海洋灾害应急管理预案,进行数字化、结构化处理,解析不同等级下风暴潮灾害应急响应的内容,进行响应步骤的编排,结合当前风暴潮事件等级展示对应应急预案内容,并自动提供流程化应急处置辅助。
⑧风暴潮防灾策略建议
综合考虑历史灾害数据、海洋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根据所收集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数据,设定不同的权重,分析海洋灾害发生时间、范围、影响区域、程度和人口,以及分析灾害疏散时间、地点和避险路径,结合结构化应急预案,加载策略建议模板,输出防灾策略建议。
⑨风暴潮会商资料管理
提供会商资料自动生成功能。用户可对会商材料生成时间、内容进行配置,支持自动生成的会商材料在线修订、导出。
(2)海浪灾害防控专题
海浪灾害防控专题模块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海浪、海风、海流等数据,提供精准的预警信息,展示受灾实况,综合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监测信息,评估各区域的灾害风险等级,并发出高危区提醒,支持渔船避险模拟和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并提供防灾策略建议模块和会商资料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包括海浪灾害监测预警、海浪灾害演进模拟、海浪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高危区提醒、渔船避台避浪模拟、灾害应急预案、防灾策略建议、会商资料管理等。
①海浪灾害监测预警
对接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海灾智防,获取海浪预警、应急响应信息,直观呈现当前象山县海浪区域预警数量,并联动地图定位展示预警区域,呈现省、市是否启动海浪灾害应急响应及响应等级,支持应急响应信息接收反馈;根据象山县海洋灾情信息员上报的各区域海浪灾害现场实况信息,系统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海浪灾害受灾实况;提供象山县二维地图、数字地球、三维沙盘3种不同展示形式直观展示象山县基础地理信息,以地图图层形式使用不同标识符叠加展示重点防御区、堤防信息、警戒潮位标识信息、承灾体信息、避灾点信息;提供要素告警统计,统计分析当前象山县海流、风、海流超限预警数量、区域以及高亮标识展示最高预警等级区域;提供渔船监测分析功能,对接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海灾智防,获取分析渔船信息,统计分析海浪灾害风险渔船数量及分布区域,支持风险渔船的定位;提供海浪监测分析功能,实现站点海浪监测分析、遥感海浪监测分析,为海浪防控提供重要的浪高信息和海面浪高变化情况;提供海风监测分析功能,实现站点海风监测分析、遥感风监测分析,为海浪防控提供重要的风信息和海面风向变化情况;提供海浪预报展示,在地图上叠加展示展示预期的浪高、浪向等信息;提供台风监测分析功能,实现以二维地图、三维地球、三维沙盘模式下叠加台风实时路径及预报路径实现台风演化过程动态展示。
②海浪灾害演进模拟
系统实现在三维数字沙盘、二维地图上仿真模拟海浪灾害过程,直观展示海浪灾害发生时海域相关海况、气象以及对海岸带的影响,仿真模拟灾害发展态势,以动画及数字标签形式展示海浪高度、预计可能持续时间等,对可能出现大浪区域提供预警,并提供灾害演进模拟结果分析。
③海浪灾害风险评估
系统实现海浪灾害时空变化过程中各空间风险区域数量统计,并联动地图展示风险区域分布位置和风险等级。空间风险区域包括养殖区、渔区。支持结合预报数据,动态分析未来72小时风险区域变化情况。
④灾害高危区提醒
系统实现海浪灾害高危区提醒,通过实时观测数据分析,标识提醒海浪灾害高危区域;通过海浪预报数据分析,标识提醒未来24小时内的海浪灾害高危区;通过历史海浪灾害时空频次特征,标识提醒历史海浪高危区。
⑤渔船避台避浪模拟
构建渔船避台避浪算法,通过渔船避灾规则如台风选择、台风、海浪预报数据选择、回港时间、航速、航线等相关信息设置,并根据渔船实时位置或人工标注位置,自动生成渔船躲避台风、大浪的路径,提供避灾航行建议。
⑥海浪灾害应急预案
系统基于象山县海洋灾害应急管理预案,进行数字化、结构化处理,解析不同等级下海浪灾害应急响应的内容,进行响应步骤的编排,结合当前海浪事件等级展示对应应急预案内容,并自动提供流程化应急处置辅助。
⑦海浪灾害防灾策略建议
系统综合考虑历史海浪灾害数据、海洋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根据所收集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数据,设定不同的权重,分析海浪灾害发生时间、范围、影响区域、海浪等级,结合结构化应急预案,加载策略建议模板,输出防灾策略建议。
⑧海浪灾害会商资料管理
提供会商资料自动生成功能。用户可对会商材料生成时间、内容进行配置,支持自动生成的会商材料在线修订、导出。会商材料生成内容包括台风、海浪实时监测数据、海浪灾害预报数据、灾害趋势分析、影响范围、重点防御区以及防灾策略建议。
(3)赤潮灾害防控专题
赤潮灾害防控专题结合象山县赤潮灾害预警监测项目开展情况,全面监测、预警、响应和管理赤潮灾害,提供全面的赤潮防控方案。该专题包含赤潮灾害监测预警、赤潮生消演进、赤潮规律分析与结果展示、近年海域赤潮情况信息、会商资料管理等功能。
①赤潮灾害监测预警
通过象山县赤潮灾害预警监测项目,获取赤潮灾害信息,提供赤潮预警、应急响应信息,直观呈现当前象山县赤潮发生区域预警数量,并联动地图定位展示预警区域,同时呈现省、市是否启动赤潮灾害应急响应及响应等级,支持应急响应信息接收反馈;根据象山县海洋灾情信息员上报的赤潮灾害现场实况信息,系统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赤潮受灾实况;提供要素告警统计功能,统计分析当前象山县赤潮事件数量、发生区域、毒性区域数量、赤潮持续事件、发生总面积,赤潮监测区水文气象要素、水体环境超限预警数量、区域以及高亮标识展示最高预警等级区域;提供赤潮月报展示功能,展示内容包括赤潮发现情况、赤潮监视监测工作情况;提供赤潮快报展示功能,展示内容包括赤潮分布区域、水色、面积、赤潮种、密度、是否鱼贝死亡现象、影响情况、监测期间水文气象情况以及赤潮发展与预测情况;系统实现象山县二维地图、数字地球2种不同展示形式直观展示象山县基础地理信息,并实现以图层叠加形式展示历次赤潮监测数据展示。
②赤潮生消演进
基于历次赤潮监测数据,按单次赤潮持续时间进行组织,提供动画和数字标签形式展示赤潮生成到消亡过程中面积变化、生物密度变化情况。
③赤潮规律分析与结果展示
根据赤潮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赤潮发生的规律,以图表形式展示近六年赤潮发生次数、近2年赤潮月度发生次数同比、近六年赤潮发生最大面积、近六年赤潮持续时间变化趋势、近六年赤潮优势种出现次数的分析结果。
⑤近年海域赤潮情况信息
系统实现以数据表形式展示近年赤潮发生情况,展示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海域、监测时间、监测方式、是否发生赤潮、赤潮优势种、赤潮毒性、最大生物密度、最大面积、持续时间。
⑥赤潮会商资料管理
提供会商资料自动生成功能。用户可对会商材料生成时间、内容进行配置,支持自动生成的会商材料在线修订、导出。会商材料生成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海域、监测时间、赤潮优势种、赤潮毒性、生物密度、面积、已持续时间、影响范围、重点防御区以及基于赤潮优势种、影响范围的防灾策略建议。
2.3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果展示子系统建设要求
系统基于象山县2022、2023年生态预警监测数据成果,以信息化专题形式全面展示象山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服务功能、系统安全的监测、评估信息。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果展示子系统包括象山海洋生态”一张图“、海洋生态系统质量监测与评价、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监测与评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价、海洋生态系统安全监测与评价、海洋生态综合评价功能模块。
(1)象山海洋生态“一张图”
基于GIS地图将象山县海洋生态系统的各类信息集中展示在一张地图上,通过可视化手段直观呈现区域生态状况,包括基础地理信息、低氧站位分别、岸线分别、生态系统分别、生态保护区分别以及海域富营养化状况展示。用户可以通过图层切换、放大缩小等操作,详细查看不同区域和要素的生态数据。
(2)海洋生态系统质量监测与评价
系统支持海洋生态系统质量监测结果、现状评价和趋势评价结果以图文形式展示。系统提供海水质量、沉积物质量、生物生态状况、潮间带生物监测结果展示功能;提供各类水体面积、酸可挥发性硫化物含量、总有机碳含量、初级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评价结果和趋势分析结果展示功能。
(3)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监测与评价
系统支持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监测结果、现状评价和趋势评价结果以图文形式展示。系统提供水环境稳定性、生物资源稳定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状况监测结果展示功能;提供富营养化、氮磷比、生物资源密度、海岸线生态修复长途、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个数、保护类空间状况的现状评价结果和趋势分析结果展示功能。
(4)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价
系统支持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结果、现状评价和趋势评价结果以图文形式展示。系统提供自然岸线、砂质岸线分布、长度及变化情况、潮间带面积、海域和海岛使用面积等空间服务功能监测结果展示功能;提供自然岸线长度、砂质岸线长度、潮间带面积、海域和海岛使用面积、无居民海岛植被覆盖率的现状评价结果和趋势分析结果展示功能。
(5)海洋生态系统安全监测与评价
系统支持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结果、现状评价和趋势评价结果以图文形式展示。系统提供生态灾害状况、潜在风险状况监测结果展示功能;提供有毒有害赤潮影响面积占比、互花米草入侵面积、底层溶解氧含量、酸碱度、潮位变化的评价结果展示和趋势分析结果展示功能。
(6)海洋生态综合评价
系统通过历史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提供海洋生态系统质量、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海洋生态系统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结果、变化趋势评价结果展示功能。
3、中国海洋灾害历史资料象山子平台建设要求
中国海洋灾害历史资料象山子平台自动采集、存储、管理历史海洋灾害过程数据、信息、照片、影像等数据信息,为“海洋灾害历史过程数字孪生场景”、“海洋灾害与海岸带相互作用研究”、“海洋灾害损失评估和灾后重建报批”提供内容和数据,同时该子平台成果为象山线下预警技术应用中心的“海洋灾害知识与风险评估成果应用专题区”提供内容。中国海洋灾害历史资料象山子平台包括灾害数据总览、灾害数据归档管理、灾害数据综合展示、历史灾害专题分析模块内容。
3.1灾害数据总览
系统提供灾害数据总览,包括收录数量统计、数据归档监控、归档数据简析、归档事件一览表功能。通过统计、监控和分析归档的灾害数据,便于掌握历史灾害数据整体情况。
3.2灾害数据归档管理
海洋灾害数据归档管理支持通过API接口调用、数据集成工具等侦测归集手段自动采集、存储、管理历史海洋灾害过程数据、信息、照片、影像等数据信息,同时提供数据手动导入、导出、删除等功能。
3.3灾害数据综合展示
系统提供海洋灾害资料的展示,以列表形式呈现,支持文档、图片等类型在线浏览数据详情,包括灾害过程的观测数据、预报数据以及管控措施资料等。
3.4历史灾害专题分析
按台风、风暴潮、海浪、海啸、赤潮等不同灾害类型,进行专题分析,充分解析象山海洋灾害历史情况,总结过往经验,挖掘历史灾害数据价值,为灾害防控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台风专题分析:统计分析历史台风数据,包括台风频率变化特征及其分布分析、台风灾害影响统计分析、台风之最统计分析。
风暴潮专题分析:统计分析历史风暴潮灾害数据,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风暴潮经济损失分析、风暴潮人员伤亡分析、风暴潮之最统计分析。
海浪专题分析:统计分析历史海浪灾害数据,包括海浪灾害热点区域分析、海浪灾害经济损失分析、海浪灾害人员伤亡分析、海浪灾害之最统计分析。
海啸专题分析:统计分析历史海啸灾害数据,包括海啸频次变化特征分析、海啸灾害经济损失分析、海啸灾害人员伤亡分析、海啸灾害之最统计分析。
赤潮专题分析:统计分项赤潮灾害数据,包括赤潮热点区域分析、赤潮经济损失分析、赤潮优势种分析、赤潮之最统计分析。
4、数据资源建设要求
通过API接口、ETL、FTP、人工整编导入等方式,汇聚、收集海洋灾害监测、预报、调查、风险评估和海洋灾害基础知识、海洋防灾减灾技术等数据资源;通过构建海洋灾害数据库和多源海洋数据汇聚处理子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汇聚、人工批量导入、标准化处理、规范化存储和多条件检索管理。
4.1数据收集与整编入库
根据国家相关数据标准对数据进行整理,形成能够批量录入的格式;根据不同数据的数据标准体系对收集到的表格、文档等资料进行整理,并建立对照表,形成能够批量录入的格式,并导入平台数据库。
(1)象山线下预警技术应用中心全景拍摄、制作、入库
基于象山线下预警技术应用中心规划布局拍摄全景图像,并进行图像处理,制作全景地图,添加交互热点,如导航标记、信息标记等,增加用户的体验感和便利性。
(2)象山县数字孪生海岸带三维建模、入库
基于象山县海岸带的高程信息和卫星遥感影像,构建象山县数字孪生海岸带底座;完成涂茨镇、石浦镇、鹤浦镇等3个风暴潮重点防控区海岸和松兰山旅游度假区海岸(海洋灾害承灾体)倾斜摄影工作,水平空间分辨率≤5cm,并对各区域及其观测设备进行精细化三维建模,完成渲染后数据入库。
①涂茨镇倾斜摄影区域
涂茨镇倾斜摄影区域面积约0.7平方千米,沿海岸线长约3.1千米,区域范围如下图:
②石浦镇倾斜摄影区域
石浦镇倾斜摄影区域面积约4.7平方千米,沿海岸线长约21.5千米,区域范围如下图:
③鹤浦镇倾斜摄影区域
鹤浦镇倾斜摄影区域面积约2.1平方千米,沿海岸线长约10千米,区域范围如下图:
④松兰山倾斜摄影区域
松兰山倾斜摄影区域面积约3.6平方千米,沿海岸线长约31千米,区域范围如下图:
(3)历史典型海洋灾害资料收集
收集历史台风资料、历史风暴潮灾害资料、历史海浪灾害资料、历史海啸灾害资料、历史赤潮灾害资料等历史典型海洋灾害资料,包括监测数据、预报数据、预警报产品、灾损数据、灾害影像、新闻报道等信息,本项目至少收集5个典型海洋灾害资料。
(4)海洋科普知识资料收集
收集海洋科普知识资料,包含文本、图片、视频等类型。
(5)防灾减灾技术资料收集
收集海洋防灾减灾技术资料,包含文本、图片、视频等类型。
(6)象山县海洋预警监测和海洋灾害防御项目工作报告内容数字化处理、入库
根据收集的22年、23年象山县海洋预警监测和海洋灾害防御项目工作报告内容进行解读、提炼,形成结构化数据和各类图件,并将数据规范化处理后存入数据库。
4.2数据接口设计与开发
根据本项目数据资源需求与数据共享需求,需设计与开发相关数据接口实现本项目所需数据资源接入,为可开放共享数据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本项目需要设计与开发相应数据接口,实现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管理内部业务系统数据、国家级/省级/市级海洋环境预报机构相关预报数据、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遥感数据接入,实现象山县预警预报数据推送至象山县应急防汛一张图以及短信服务平台;同时预留相应数据接口,为省级海洋灾害数据资料库提供象山县海洋灾害数据资料,为省级海洋灾害综合防治平台提供象山县海洋灾害综合防治数据资料。
4.3海洋灾害数据库建设
海洋灾害数据库根据汇聚的数据资源情况,对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按数据汇聚应用的逻辑结构进行划分,建设资源库、主题库和专题库。
4.4多源观测数据汇聚处理子系统
多源海洋数据汇聚处理子系统提供已建观监测站点数据、海洋预警预报数据、承灾体调查数据、风险评估成果数据等数据的汇聚、处理和查询管理,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汇聚、标准化处理、规范化存储和多条件检索管理。
(1)数据汇聚
数据汇聚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汇聚配置,自动化、标准化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并提供数据查询和汇聚情况的监控功能。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主要是针对数据接入系统汇聚的结构化数据记录、半结构化文本等具体数据内容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模式,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资源池中,支持遥感数据自动处理、预报数据自动处理、再分析数据自动处理。
(3)数据查询
数据查询模块提供便捷的多源观测数据查询功能,包括条件组合查询、结果列表展示、结果数据详情查看等,为管理人员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5、应用支撑建设要求
应用支撑建设将充分调用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相关能力资源,租赁短信服务平台,搭建统一后台管理支撑服务,为预警技术应用信息平台的应用场景提供工具和业务服务支撑。
5.1调用组件和产生组件
项目将充分调用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相关能力资源。具体拟调用组件包括电子印章、可信身份认证、组织架构和用户体系(浙政钉)、消息通知(浙政钉)等。
5.2短信服务平台
项目通过购买短信服务平台套餐的形式,提供三年短信服务平台通道服务费,至少包含2万条/年短信。通过开通短信服务平台账户,充分利用第三方短信服务平台向近岸公众的移动、联通、电信手机用户群发海洋预警短信。通过API接口调用进行短信服务平台接入预警技术应用信息平台。
5.3统一后台管理
构建象山线上预警技术应用信息平台统一后台管理,提供各子平台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权限配置和用户信息维护管理,提供各系统使用日志的记录、查阅。
三、建设清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数量 |
单位 |
1 |
“象山预警技术应用中心”网站平台 |
1 |
套 |
2 |
中国海洋预报数据应用象山子平台(象山县海洋灾害防控决策辅助平台) |
1 |
套 |
2.1 |
海洋预警报产品多端推送子系统 |
1 |
套 |
2.2 |
海洋灾害防控子系统 |
1 |
套 |
2.3 |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果展示子系统 |
1 |
套 |
3 |
中国海洋灾害历史资料象山子平台 |
1 |
套 |
4 |
数据资源建设 |
1 |
套 |
4.1 |
数据收集与整编 |
1 |
项 |
4.2 |
数据接口设计与开发 |
1 |
项 |
4.3 |
海洋灾害数据库建设 |
1 |
项 |
4.4 |
多源海洋数据汇聚处理子系统 |
1 |
套 |
5 |
应用支撑建设 |
1 |
套 |
5.1 |
统一后台管理 |
1 |
套 |
5.2 |
三年短信服务平台服务费(含2万条/年短信) |
1 |
项 |
四、售后服务及其他要求
1、售后服务要求
1.1售后服务团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部门的人员(包括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能够清晰地表达技术观点和解决方案,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1.2在质保期内,提供7x24小时通过远程、电话、E-mai1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免费售后技术咨询服务;
1.3系统运维:投标人应具备与本项目内容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提供7x24小时响应服务,免费解决各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修补安全漏洞等服务。提供运维方案,包括运维内容、技术支持方式、故障解决方式待。
1.4响应时间:当平台运行中出现故障时,一般问题(不危及运行)在2小时内响应,重大问题(危及运行)在1小时内响应;特大问题(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在1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解决。
1.5质保期结束后,成交供应商为采购人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服务。
2、培训要求
2.1需提供全面的系统操作、运行、管理、维护方面的培训,使相关应用人员掌握系统,对业务系统能够正常、有效地使用;
2.2培训计划:投标人应在磋商响应文件中提交培训计划,成交供应商应免费提供详细的培训教材(含使用手册)和经验丰富的培训老师能全面指导培训工作。
2.3培训内容
了解系统基本组成及原理、掌握系统功能的操作与运行管理、权限、用户配置等系统管理、一般故障的排除。
2.4培训时间、地点、场次在签订合同时采购人与供应商自行协商。
3、验收要求
3.1项目成果要求:所有交付的成果需满足竞争性磋商文件、合同中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成果应完整、无遗漏,包括但不限于文档、报告、软件产品等。交付成果应符合行业标准。
3.2实施过程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日志、会议纪要、变更管理记录等。成交供应商应定期向采购人提交项目状态报告,以确保采购人了解项目进度和潜在风险。
3.3组织验收:项目完成后由采购人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标准应符合竞争性磋商文件、磋商响应文件内容要求。
五、演示要求
1、评审现场需对系统进行功能演示(系统软件演示或系统软件Demo演示或系统软件视频演示),演示仅作为评分项,评委根据供应商各功能项演示情况进行评议,未进行演示的,演示分为零分,演示内容不符合竞争性磋商文件要求的,按《商务技术评分表》规定扣减得分;演示顺序以政采云网站开标记录表顺序为准,演示时长不超过10分钟;
2、演示工具(系统软件演示或系统软件Demo演示或系统软件视频演示)于磋商当天在响应截止时间前连同响应文件电子备份送达开标地点;供应商可自行配置电脑、投影转接头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