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湖南省新化县白石岭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查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412170001588175 发布时间:2024-12-17 文档页数:63页 所需下载券:10
湖南省新化县白石岭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查项目

采购需求

一、采购项目:湖南省新化县白石岭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查项目

二、工作方法及采购要求:

1、工作方法

根据区内既有工作程度,采用综合研究与工程控制相结合,浅表控制与中深部控制相结合的手段开展工作。主要采用1:2000地质填图、槽探、钻探、取样测试及工程测量等技术方法开展本次工作。

地表主要采用1:2000地质填图、槽探、取样测试等工作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查明矿体的分布、产状、规模、矿化情况、矿石组构等特征,分析矿体与地层岩性、构造的关系,为深部工程控制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中深部控制主要在地表工作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钻探的手段,对主要的目标矿体进行控制。

2、测量工作

2.1、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工作平面采用2000坐标系统,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依据《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CB/T 18341-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2989-2009)等规范规程要求。精度为正测。

本次地形测量采用野外碎部测量方法,野外碎部点采集用仪器为国家检测标准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设备要求性能稳定,读数精度高,利用湖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公共服务平台(NHCORS)施测,工程测量点位最大平面中误差为3.9cm(小于±5cm),高程最大中误差为4.8cm(小于±10cm),其精度能满足测量技术规范的要求。

测量成果图所采用的成图软件为基于AutoCAD平台的南方CASS9.1制图软件,提交1:2000数字化地形图。

2.2、工程点测量

工程点测量主要是对所有施工验证的钻孔孔口、槽探起点与终点进行测量。

工程点测量采用GPS技术,仪器为国家检测标准的仪器设备(包括GPS、接收机、全站仪等)。测量时要求:

2.2.1、选用国家3等以上的大地控制坐标和水准点为已知点。平面采用2000坐标系统,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2.2、15°截止角高度的空间不应有障碍物。采集时间间隔30秒,采集时间视测点间距控制在45~100分钟。

2.2.3、测量分隔为E级。常量分级10mm,比例误差<10-6,相邻点距离1~10km,相邻点平均距离2~5km,具体要求按GB/T184341—200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9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执行。

3、地质测量

地形底图采用本次实测的1∶2000地形图,测量精度为正测。填图以追索法为主,辅以穿越法,填图单元划分到岩性层,点距一般20~30m,其点、线密度原则上以能控制地质界线、构造线以及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为准。地质观测点采用地质填图卡片详细记录,并在实地用红油漆作好标记,野外观察点同步采用RTK配合地物定位。填图范围涵盖详查区及300m外延,设计地质测量面积1.0km2。

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测量精度为正测。主要开展地下水出露点、岩溶、地表水体点调查;开展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进行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和终孔稳定水位测定;开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等工作,搜集矿区及其外围地质灾害等有关地质环境资料,基本查明详查区含(隔)水层及岩溶发育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基本查明地下水水文地质参数;基本查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5槽探

槽探大致垂直矿层(体)走向布置。槽底宽一般1.0~1.2m。两壁坡度按土质和深浅而定,一般为60~80°,深度不超过3m,揭露基岩0.3m或能测量到地质产状要素及满足采样要求为止。

6、钻探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10月27日发布的地质钻探钻孔质量暂行要求执行。其技术要求如下:

6.1、岩矿心采取率与整理

6.1.1、终孔孔径不得小于75mm,岩心直径能满足样品分析要求即可。

6.1.2、地质要求取心的岩层、钻孔平均岩心采取率不得低于80%

6.1.3、取出的岩矿心,应洗净后自上而下按次序装箱,不得颠倒或任意拉长,岩心应按规定编号,每回次应填放岩心票(包括没有岩心的回次),岩心箱应进行编号,箱子规格要符合要求且结实;

6.2钻孔弯曲与测量间距

6.2.1、斜孔允许顶角每100m弯曲3度,按孔深累计计算;

6.2.2、本次设计为斜孔,应开孔前检查及校正孔斜;

6.2.3、校正孔斜每50m和终孔各测一次;

6.2.4、终孔测斜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

6.3简易水文观测

6.3.1、在以清水为冲洗液的钻孔每班至少要测1~2次孔内水位,未下好井口管的孔段和泥浆钻进的钻孔可以不测;

6.3.2、每次观测应在提钻后、下钻前各测量一次,其间隔时间应大于5min;

6.3.3、钻进时遇有涌水、漏水、溶洞等现象应及时记录其孔深。

6.4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

6.4.1、每钻进到100m、钻进到进出石炭系壶天群(CPH)标志层和终孔各要进行一次孔深测量,误差小于千分之一者可不修正孔深;超过千分之一要检查原因后改正;

6.4.2、测量要使用经过校正的钢尺;

6.4.3、见矿与终孔校正,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

6.5原始班报表

6.5.1、要在现场用钢笔及时填写,要真实准确;

6.5.2、交接班班长和机长要亲笔签字,不得代签;

6.5.3、要整洁,终孔后装订成册。

6.6封孔

6.6.1、要用泥球全孔封孔,井口用水泥立桩(长50cm、宽50cm、高20cm);

6.6.2、水泥立桩要用325号以上未过期的水泥,水灰比要符合设计要求;

6.6.3、井口桩上应标记上孔号、开孔及终孔日期、终孔孔深、施工单位。

7采样测试

样品采集的总的分样原则是:分层、分段采取。

7.1、化学样

按工程及矿石类型采集有代表性硫酸盐及硫化物分析样品、化学全分析样品。主要于钻孔岩心、槽探中打块采集,分析工作由具有相关分析资质单位承担,分析质量需符合规范要求。化学全分析样分析项目:氧化钙(CaO)、氧化镁(MgO)、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二铁(Fe2O3)、K2O(氧化钾)、Na2O(氧化钠)、三氧化硫(SO3)、五氧化二磷(P2O5)、灼矢量、氯(Cl-)。

7.2、物理性能样

物性样原则上成套采取,采取位置一般选在槽探揭露槽底、钻孔岩心、自然露头。每个采样点共采6块,组成1组物性分析样,确保地表样品切割后能达到5×5×5cm立方体规格,钻孔采样规格为直径56mm×长度100mm。

分析项目:水饱和抗压强度、表观密度、吸水率、坚固性、压碎指标、块体密度等6项指标。分析工作由具有相关分析资质单位承担,分析质量需符合规范要求。

7.3、小体重样

小体重样原则上成套采取,采取位置一般选在槽探揭露槽底、钻孔岩心、自然露头。确保地表样品切割后能达到5×5×5cm立方体规格,钻孔样φ56mm×长度50mm。

7.4、土壤样(覆盖层和夹层)

分析项目:氧化钙(CaO)、氧化镁(MgO)、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二铁(Fe2O3)、五氧化二磷(P2O5)、K2O(氧化钾)、Na2O(氧化钠)、三氧化硫(SO3)、氯(Cl-)、烧失量等。

7.5、有毒有害元素分析样(矿石类型、覆盖层各一组)

分析项目:铅、汞、砷、镉、6价铬、铊、PH值。

7.6、碱活性分析样(每一矿石类型各一组)

均需采取新鲜岩石,采用快速砂浆棒法进行测试。

7.7、放射性样

依据不同矿石类型分别采取,每一矿石类型采取3件,测试IRa、Ir值。

8、地质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地质观察点记录及钻探工程、槽探(剥土)工程、采场编录必须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地质现象。工程、观察点及其相关样品在野外用红油漆标注。野外工作收集的资料必须及时检查、核对、整理、汇总、综合,在自、互检的基础上,经矿区组长检查验收后提交相应的原始地质编录资料,一经形成,不得随意修改。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必须贯穿于地质详查工作的始终,及时总结矿体赋存规律,指导施工。以上工作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20)、《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原始编录规程》(DZ/T0078—2015)、《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2015)、《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石灰岩、水泥用粘土质和硅质原料)》(DZ/T0213—2020)、《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建筑用石料类》(DZ/T0341-2020)、《建设用砂》(GB/T14684—2022)、《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22)以及其他有关规范、规程。

9、绿色勘查

根据DZ/T 0374-2021《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区实际情况,本次工作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勘查

9.1土地占用与地表开挖控制

9.1.1车辆运输、大型设备运输不得任意选择路线,要尽可能地沿着无植被或植被稀疏的区域,并坚持使用一条道路的原则。

9.1.2工作区内修路开挖要尽可能绕行草地和其他植被,路宽以满足安全使用为原则,不得随意加宽。

9.1.3宿营区、施工现场布置要紧凑、合理,钻机布设尽量采用一基多孔,减少机台占地。

9.1.4钻机机场修筑开挖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原则,不得随意扩大,尽可能避免利用大型机械设备修筑施工场地、开挖泥浆坑。修筑施工场地应当结合现场环境条件,合理选择人工结合机械或人工方法。

9.1.5钻机施工所需的泥浆坑、沉淀坑、循环槽尽可能采用能够重复利用的聚酯材料,控制钻井液的渗透影响。

9.1.6钻机等设备安装应结合现场环境条件合理规划,力求场地紧凑、整洁有序,尽可能地控制占用面积。

9.2预防营区与施工现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9.2.1明确垃圾分类:主要分生活垃圾和工业用品垃圾两类。包括废弃电池、煤粉、白色污染源(塑料包装袋、塑料绳索等塑料制品)、浆液、废弃橡胶(废旧皮带、轮胎)、沥青、玻璃、废弃油料、废弃泥浆材料、废弃钢丝绳、报废管材、破损报废的帆布帐篷等。

9.2.2明确影响和污染环境的形式:垃圾任意废弃,经分解后会污染土壤、污染水体。可燃性垃圾焚烧处理,会产生有毒气体并污染空气,也可能引起火灾。

9.2.3施工废弃材料不得任意丢弃,应及时运回宿营区集中分类处理。废弃金属物品运至废品收购站处理。

9.3、钻井液排放及环保材料的应用措施

9.3.1不得选择有毒、有害的钻井液材料。

9.3.2钻井液不能直接排入水系,废弃浆液要集中存储,工程结束后进行降解和无害化处理。

9.4、坑探废石堆放措施

坑探施工废石废渣应选择相对平坦的缓坡堆积,必要时砌挡土墙防止废石堆引发的滑坡泥石流。施工结束后废石堆应覆土绿化。

9.5、文明勘查、和谐勘查

9.5.1勘查实施过程当中,作业单位应宣传绿色勘查理念,争取当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9.5.2规范作业人员的勘查活动,言行文明有礼,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遵守勘查区所在地的乡约民俗。

9.5.3加强与矿产勘查区的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互动,正确处理好社会关系,避免产生矛盾,及时化解纠纷。

9.5.4接受社会监督,建立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事件的申诉-回应机制。

10设计工作量

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如下:

矿区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表

工作手段名称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2000地形测量(正测)

km2

1.0

地形困难级别Ⅱ级

工程点测量

17

 

GPS控制点测量(E级)

3

地形困难级别Ⅱ级

1∶2000地质测量(正测)

km2

1.0

地质复杂程度Ⅱ级

1∶1000地质剖面测量

km

0.50

 

1∶1000勘探线测量

km

1.20

 

1∶2000专项水工环地质测量(正测)

km2

1.50

地质复杂程度Ⅱ级

钻探

m

400

Ⅳ级岩石,20°斜孔

浅钻

m

90

Ⅱ级岩石,90°直孔

槽探

m3

1000

<3m土石方

岩矿鉴定样

10

薄片

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分析样

10

 

化学全分析

10

 

土壤基本分析样

6

 

抗压强度分析样

70

 

表观密度分析样

70

 

吸水率分析样

70

 

坚固性分析样

70

 

压碎指标分析样

70

 

块体密度样

70

 

小体重样

32

 

碱集料反应样

24

快速砂浆棒法

水质分析样

2

一般水样全分析

放射性样

12

 

有毒有害元素分析样

10

 

钻孔编录

m

490

 

槽探及采场编录

m

960

 

详查成果报告

1

 

11预期成果

11.1、提交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控制+推断)约500万t(含采矿权范围内保有资源量)。

11.2、提交《湖南省新化县白石岭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详查报告》及相关附图、附表、附件。

12、资源量预估算

12.1工业指标的确定

采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建筑用石料类》(DZ/T0341—2020)的工业指标,具体指标见下表:

普通建筑用砂石矿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一般要求

项目

等级指标

Ⅰ类

Ⅱ类

Ⅲ类

抗压强度

(水饱和)MPa

沉积岩

≥45

碱活性

集料岩相法碱活性检验被评定为非碱活性时,作为最终结论;若评定为碱活性或可疑时,应作测长法检验,检验后试件应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膨胀率应小于0.10%。

压碎指标(%)

碎石

≤10

≤20

≤30

卵石

≤12

≤14

≤16

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

≤0.5

≤1.0

≤1.0

12.1.1开采技术条件:

a、最小可采厚度3m,夹石剔除厚度2m;

B、最终边坡角55°;松散状最终边坡角45°;

C、剥采比≤0.5:1(m3/m3);

D、最小底盘宽度40m。

12.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为详查区范围(见表1-3),估算对象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灰岩、含燧石条带灰岩、含硅质结核灰岩)、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岩;根据现矿山的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周围300m范围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本次详查深度初步设定为:+500m~+345m。

12.3资源量预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本次详查矿体厚度较大且较稳定,形态较简单,采用平行垂直剖面法进行资源量预估算,估算公式如下:

(1)V=(S1+S2)×L/2

(2)V=(S1+S2+)×L/3

(3)V=S×L/3

(4)V=S×L/2

式中:V—块段矿石体积(万m3)S—块段边界剖面矿块面积(m2)

L—两相邻剖面平均距离(m)

当同一块段相邻两剖面矿块面积差不超过40%时,采用公式(1),当同一块段两相邻剖面矿块面积相差40%以上时,采用公式(2),当同一块段两相邻剖面,其中一个剖面为有效面积,另一剖面呈点状尖灭时,采用公式(3),当同一块段只有一个剖面为有效面积,另一剖面呈线形尖灭时,采用公式(4)。

12.4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的确定

12.4.1矿体断面面积(S1、S2)的确定

块段剖面面积利用Mapgis软件在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上分别量取得出。

112.4.2剖面间距离(L)

两断剖面控制距离,在平面图上直接量取。

12.4.3矿石平均体重(D)

暂时采用2020年资源储量核实采集物理力学性质实验的块体密度2.70t/m3,详查结束后采用小体重样的平均值。

12.5资源量预算结果

预算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控制+推断)约500万t,其中控制(KZ)资源量约300万t,占比60%。具体资源量预算详见下表。

 

新化县白石岭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估算结果表

原始保有量(累探量)

总采

损量

(万t)

剩余保有量

(万t)

备注

块段

编号

资源量类别

块段

位置

面积(m2

剖面间距(m)

估算

公式

体积(m3)

体重(t/m3

资源量

(万t)

S1

S2

1

TD

1线以北

0

3720

20

4

37200

2.70

10.0

白石岭134.7

527.2

剩余保有量含原白石岭采矿权界内剩余保有量83.9万吨

2

KZ

1线~2线

3109

3896

170

1

595425

2.70

160.8

3

TD

1线~2线

611

1996

170

2

210309

2.70

56.8

4

KZ

2线~3线

3896

6629

215

2

1118500

2.70

302.0

龙山

建材79.6

5

TD

2线~3线

1996

1657

215

1

392698

2.70

106.0

6

TD

3线以南

0

8286

142

3

392204

2.70

105.9

小计

KZ

 

 

 

 

 

1713925

2.70

462.8

 

TD

 

 

 

 

 

1032411

2.70

278.7

合计

KZ+TD

 

 

 

 

 

2746336

 

741.5

 

四、合同履行期限:180日历天

五、付款方式:签订合同时另行约定。

六、其他未尽事宜双方签订合同时约定。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