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明确提出“详细规划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43 号)要求,根据人口和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以规划单元统筹增量空间功能 布局、整体优化空间结构,促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和区域一体协调发展,避免增量空间无序、低效,强化详细规划编制管理的技术支撑,为确保吴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顺利实施,完善县城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配建,构建吴起县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体系,利于开展城区土地开发与管理的相关工作,保障各项建设项目使用土地时有法可依,现急需开展吴起县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吴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详规单元 33 个,现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组团分区 18 个。分别为贺石湾组团分区、老城区北片区组团分区、胜利山组团分区、宗湾子组团分区、开发区组团分区、趟湾子组团分区、走马台组团分区、窑店台组团分区、刘渠子组团分区、杨青川组团分区、鲍新庄组团分区、东园子组团分区、五谷城镇组团分区、吴仓堡镇组团分区、铁边城镇组团分区、长官庙镇组团分区、白豹镇组团分区、庙沟镇组团分区。
编制吴起县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地域特征、资源条件、环境保护、人文因素、公共安全、土地权属、公众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城镇基本生态与历史风貌,体现生态文明导向、高质量发展理念建设要求,符合上位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各类专项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研究并确定下列内容:
目标策略。结合上位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和职能,衔接相关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地区发展条件,明确规划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策略。
总体规模。根据上位规划和发展现状,合理确定服务管理人口,分析人口类型及相应的供给标准,结合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情况,明确总建筑面积。
空间结构。结合上位规划确定的总体空间结构和约束性指标,根据山水格局、资源条件、公共安全及建设情况等因素,明确规划空间结构,细化建设用地边界和公共蓝绿开敞空间,划分控制单元。
用地布局。结合规划空间结构,在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地块的特点和要求,对各类功能的用地和空间进行统一安排。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对以下内容进行专项统筹研究。
居住用地控制。根据总体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以及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居住用地比例,明确居住用地布局和规模。
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根据服务管理人口和居住社区分布,结合设施服务半径和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要求等,衔接相关专项规划成果,明确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及生活性商业服务业设施的分级、布局和规模。
绿地与开敞空间系统控制。结合绿地系统、游憩体系、绿道体系、视线通廊等内容,统筹联系城镇开发边界内特别用途区等非建设用地,提出相应的管制措施和开敞空间系统性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休闲游憩空间建设等相关要求。公用设施控制。根据服务管理人口和总建筑面积,落实上位规划,衔接相关
专项规划,明确公用设施用地和管线布局,提出各类市政设施的规划控制要求。
综合交通系统控制。规划统筹航空、轨道、公路、港口等各类交通组织方式, 确定城市道路分级和各级道路的红线宽度,明确各类交通设施场站的位置、数量、规模和要求,合理提出绿色交通和慢行优先措施。
历史文化保护。存在历史文化保护要素的区域,应明确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措施,结合功能引导和城市设计等内容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地下空间利用。有集中利用地下空间条件的区域,应明确地下空间发展原则、目标规模,协调地上地下空间的关系,促进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应同步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减缓对策和措施。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确定生态系统格局,落实生态保护目标和任务;明确绿色建筑、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综合防灾系统控制。结合对灾害风险的评估,提出应对洪涝、地震等各类灾害的措施,明确各类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布局、规模等,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的各项要求。
其他内容统筹。根据规划区域实际情况,可增加其他认为需要统筹的研究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件、数据库和附件。
规划文本应当明确图则所表示各类内容的控制要求,还应明确引导内容的执行规则。
规划图件由规划图集和管控图则两部分组成。
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汇编、审批文件与公众参与意见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