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2025年全省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503110001606715 发布时间:2025-03-11 文档页数:78页 所需下载券:10
2025年全省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

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一)总体目标

对全省在役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技术状况实施2025年全覆盖检测。以科学、客观的方式评价全省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水平,查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引导全省干线公路进一步规范化养护管理,提升省内在役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成效水平。将21个地级以上市划分东、西两个片区。

1.全省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全覆盖检测评价

参照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 5210-2018)》,应用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按上行或下行单向一条主车道,组织省内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全覆盖检测评价。据2023年全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西片区高速公路需检测通车路段约7222公里,东片区高速公路需检测通车路段约4259公里。

(1)外业现场检测:采用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组织实施路况外业现场检测。检测指标包含路面损坏状况(PCI)、路面行驶质量(RQI)、沥青路面车辙深度(RDI)、路面跳车(PBI)和路面磨耗(PWI)等5项性能指标,同步采集前方景观和空间定位信息。在现场检测前,需完成检测设备一致性校验、设备性能测试及维护。

(2)内业数据处理及评价分析:熟练运用计算机自动识别软件,及时对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检测采集的路面破损图片组织路面病害识别处理;处理分析所检测的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跳车、磨耗等指标检测数据;按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 5210-2018)》要求,进行全省在役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及其分项指标评价。在此基础上,编制提交全省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价报告,相关成果纳入年度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行业监督管理等范畴。

2.全省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按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3671-2021)》《公路养护技术标准(JTG5110-2023)》《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5220-2020)》《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等行业规范、标准,省内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应保持完好,功能齐全;损坏的交通安全设施应按设计要求修复或更换,且应符合相关规定。

(1)全省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按每个地级以上市抽检200公里计,即总抽检评价里程约4200公里(其中西片区12个地级以上市约2400公里,东片区9个地级以上市约1800公里)。结合路面技术状况检测采集的前方图像,评价全部抽检路段的标志、标线、绿化、防护设施等完备性,明晰本项技术状况;

(2)按前方图像抽检路段20%的比例,现场抽检评价标线逆反射系数、波形梁防护栏中心高度、螺栓缺失等重要附属设施的关键技术指标。分析抽检在役高速公路既有关键安全设施的技术状况和完备性,提出优化完善的合理化建议,为提升在役高速公路安全设施养护科学决策水平提供依据。每个地级以上市抽检40公里,地级以上市总现场抽检里程约840公里;其中,西片区480公里,东片区360公里。

3.全省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

全省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抽检根据最新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数据,按所属线路、桥型、桥龄、交通量等原则,选取省内在役干线公路45座桥梁完成抽检和巡查后,编制相应成果报告。主要内容是评估沿线桥梁养护管理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督促加强桥梁养护管理的规范性;通过抽查检测关键受力构件、结构易损部位,评估结构的安全状况,最大程度防范重大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桥梁结构的检测(查),评估其技术状况,对结构存在的病害提出处治建议。通过抽检和巡查,督促各地提升在役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并为省级强化全省在役干线公路长大桥梁的监督管理、窗口指导、政策制定等,提供技术支持。

全省在役干线公路隧道根据最新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数据,按所属线路和区位地理地质环境条件、隧龄和结构类型、交通量、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等原则,选取省内在役干线公路4座隧道完成抽检和巡查后,编制相应成果报告。主要内容是抽检和巡查4座隧道的土建结构及其机电设施,并专项检测需进一步查明缺损或病害详细情况的重点部位,评估隧道的总体技术状况。通过对隧道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检查,评估隧道的安全运行状况,检查相关管养单位对隧道养护管理规范、制度的执行情况,督促各地提升在役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并为省级强化全省在役干线公路隧道的监督管理、窗口指导、政策制定等,提供技术支持。

抽检上述桥梁(或隧道)时,就近现场复核沿线1道涵洞;共计42道涵洞。

4.全省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对照公路养护规范和行业管理相关要求,系统性抽检各地干线公路的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复核所抽检干线公路沿线边坡防护工程养护管理执行情况,评价边坡形态和关键部位病害、边坡稳定性等。每个地级以上市现场抽检复核在役高速公路边坡5处、普通国省道边坡5处(均应包含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共计210处边坡;其中,东片区9个地级以上市,90处边坡;西片区12个地级以上市,120处边边坡。结合实际,在所抽检的边坡防护或相邻路段上选取路基抽检排水设施技术状况,共计210个路段;其中,东片区9个地级以上市90段排水设施;西片区12个地级以上市120段排水设施。

主要内容是排查沿线高边坡(尤其是高路堤),填平区段、半填半挖段、临水临崖路段的斜(陡)路堤边坡,危岩体边坡,易滑岩土层路堑边披,地下水富集区域的路堤边坡,建设、运营期间发生过滑塌病害的边坡稳定性研判;以及所抽检的边坡防护或相邻路段的边沟、截水沟、排水沟和防护及支挡结构物泄水孔等设施是否完好、畅通、顺接,并提出科学养护建议。

(二)招标内容

本次招标内容如下:

包号

序号

主要内容

单项预算金额

(万元)

预算总金额

(万元)

采购包1(2025年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

1

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

技术状况全覆盖外业现场检测

190

920

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况

检测数据内业处理及评价分析

125

2

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

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160

3

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

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

215

4

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

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230

采购包2(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

1

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

技术状况全覆盖外业现场检测

130

600

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况

检测数据内业处理及评价分析

55

2

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

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110

3

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

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

135

4

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

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170

投标供应商对所投包组报价时须自行报出所投采购包投标总报价及该包组各单项报价组成。所投包组投标总报价不得超出该包组预算总金额,该包组各单项报价不得超出该包组各单项预算金额。凡超出单项预算金额或预算总金额的,一律视为无效报价。

(三)本采购项目属性为服务类,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其他未列明行业。本项目兼投不兼中。评标时按包组一至包组二的顺序进行,已被评标委员会推荐为包组一的第一中标候选人的投标人(含联合体成员单位),不再进入后续包组二的详细评审(即不通过符合性审查)。

(四)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关于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通知》(财库〔2022〕19号)、《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粤财采购〔2019〕2号),等。

采购包1(2025年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签订合同后即开展外业现场检测,中标人按要求定期提交检测成果;合同服务期至2025年12月,采购人视中标人成果提交情况,组织项目验收。

标的提供的地点

采购人指定地点。

 
 

付款方式

第1期为(预付款):支付比例60%,合同书签订并收到中标人提交了相应金额的国家正式发票后,采购人向中标人预付本期合同金额。。

第2期为(尾款):支付比例40%,中标人提交全部成果资料,经过采购人验收合格并提交相应金额的国家正式发票后,采购人内向中标人支付本期合同金额。 支付时间:采购人在收到中标人付款申请,确认满足支付条件后,10个工作日内办理支付手续。(不含政府财政支付部门审查的时间)。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验收要求

1期:(1)由采购人负责组织。中标人需按本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及合同约定按期完成各项内容,提交完整资料,做好项目验收各项准备,并向采购人提交验收申请。具体验收方式、标准按有关办法和采购人规定执行。验收的主要依据包括本招标文件需求书、投标文件、合同文件,以及用户需求说明书等资料。中标人需按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和合同约定按期完成现场检测等。 (2)中标人提供的检测成果质量不合格,应负责无偿给予重新检测或采取补救措施,直至达到质量要求。因检测成果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造成后果时,中标人应对由此造成的直接损失负赔偿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履约保证金

不收取

其他

一、报价方式,本项目所报服务费为包干价,包含中标人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服务人员劳务费、材料设备费、成本及利润、税金、差旅费等一切可预见及不可预见费用,包含在项目服务期内,为采购人提供与项目相关的养护管理技术咨询(质量回溯)所发生的费用。同时因国家和省等上级政策变化而引起的调整、修改工作由中标人按要求完成,所有费用包含在总报价中,服务期内不另行收费。报价时应充分考虑采购文件的要求、市场环境、工作数量、现场情况、交通运输、天气、占道审批等因素,纳入采取相关措施的费用,根据实际情况报价。

二、项目管理及相关服务要求,(1)实施计划:中标人须制定具体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2)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要求:中标人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承担现场外业检测,包括仪器设备的标定自检、检测人员培训上岗、检测过程中的记录需规范工整,等。 (3)质量保证:中标人须根据本项目需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质量保证制度、措施和计划。中标人须确保检测评价成果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要求以及本项具体需求。 (4)服务要求:中标人须提供完整的服务,包括检查检测成果质量保障服务,等。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品目名称

标的名称

单位

数量

分项预算单价(元)

分项预算总价(元)

所属行业

技术要求

1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2025年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

1.00

9,200,000.00

9,200,000.00

其他未列明行业

详见附表一

附表一:2025年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

参数性质

序号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1

(一)具体内容:

序号

分项名称

服务主要内容

1

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全覆盖现场检测及数据处理评价分析

中标人制订该专项相关评价标准,负责编制整体实施方案和总报告成果。(1)负责完成省内西片区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共7222公里单向全覆盖外业现场检测;(2)负责完成西片区内业路面技术状况数据处理分析评价,提交相应成果报告。

2

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中标人制订该专项相关评价标准,负责编制实施方案和专项报告成果。具体负责并完成省内西片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抽检评价,共计12个地级以上市,约2400公里,提交相应成果报告

3

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

中标人制订该专项相关评价标准,负责编制实施方案和专项报告成果。具体负责完成抽检复核省内西片区(12个地级以上市:广州、珠海、佛山、韶关、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云浮)所辖干线公路沿线桥梁(涵洞)、隧道等结构物技术状况和养护管理执行情况。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现场抽检1座高速公路桥梁(或隧道)、就近现场复核1座高速公路涵洞,至少现场抽检1座普通国省道桥梁(或隧道)、就近现场复核1座普通国省道涵洞。共计28座桥梁、2座隧道、24道涵洞。编制完成所抽检项的分报告。

4

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中标人制订该专项相关评价标准,负责编制实施方案和专项报告成果。具体负责完成省内西片区现场抽检,提交相应成果报告。

片区干线公路路基(边坡和排水设施)抽检评价,共120处边坡、120段排水设施。

 

 

2

(二)主要内容:

中标人(若联合体中标,由联合体牵头单位)按采购人要求,负责全省整体实施方案与总报告编制工作(含东西片区)。

1.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全覆盖现场检测及数据处理评价分析

(1)中标人(若联合体中标,由联合体牵头单位)负责数据处理工作的单位按照采购人要求,整合全省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和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成果,编制《2025年全省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实施总体情况、所检测的整体路面技术状况概述、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水平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提高全省干线公路技术状况相关建议等内容。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价指标要求

根据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GB/T26764-2024)》《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等有关规定,检测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损坏状况(PCI)、路面行驶质量(RQI)、沥青路面车辙深度(RDI)、路面跳车(PBI)和路面磨耗(PWI)五项指标,同步采集前方景观和空间定位信息。

(2.1)路面损坏状况检测

利用各种图像传感装置,以车流速度自动检测并存储包含裂缝等损坏信息的路面图像,通过路面图像损坏识别分析,获得路面损坏数据。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路面损坏检测设备采用技术成熟的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

②应能检测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不同类型路面的各类裂缝;

③路面图像应采用纵向连续检测,横向检测宽度应不低于车道宽度的70%;

④路面图像应以正视展现,具有准确的位置信息,能分辨1.0mm及以上的路面裂缝,检测图像应纹理清晰、亮度均匀,可用于机器自动损坏识别;

⑤路面原始图像数据应能长期保存;

⑥检测设备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6.3准确性验证”各项要求。

(2.2)路面行驶质量检测

利用激光传感器等各种距离测量装置,以车流速度自动检测并存储路面纵断面高程变化信息,通过纵断面信息处理获得路面平整度数据。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应能检测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类型的路面平整度;

②检测位置为左或右轮迹带中心线,采样点间距应不大于100mm,最大检测能力(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应不小于10m/km,纵断面高程传感器分辨率应不大于0.5mm;

③检测设备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7.3准确性验证”各项要求和“7.2设备要求”。

(2.3)沥青路面车辙深度检测

路面车辙自动化检测可采用梁式多传感器、扫描式激光传感器或光学影像传感器等不同装置,以车流速度自动检测并存储路面横断面高程变化信息,通过横断面信息处理获得路面车辙数据。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横向有效检测宽度不应小于3500mm,横向平均采样间距不应大于300mm;

②纵向断面采样间距宜采用100mm,不应大于200mm;

③检测设备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8.3准确性验证”各项要求和“8.2设备要求”。

(2.4)路面跳车检测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传感器:激光断面仪辅以纵向加速度计;

②激光发射器频率:不小于16KHz/s;

③有效检测速度:20-100km/h;

④数据处理方式:实时处理。

(2.5)路面磨耗检测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传感器频率:8-20KHz/s;

②传感器分辨率:≤0.05mm;

③纵向检测间距:≤2mm;

④路面横断面及路面构造深度值:实时计算、显示、存储;存储格式为TXT文本;

⑤有效检测速度:0-100km/h;

⑥数据保存方式:满足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要求。

(2.6)前方图像采集

利用各种图像信息检测装置,以车流速度自动检测并存储路段前方图像。沿线视频以公路中心线为中心,辐射路段两侧170度范围。包含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构造物和交通安全设施等路段前方的可视信息。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图像格式:面扫相机,高分辨率彩色图像,JPEG存储;

②图像分辨率:不小于1600象素(宽)×1200象素(高);

③检测频率:50-100桢/公里;

④检测速度:0-100km/h;

(2.7)空间定位信息采集装置

可采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北斗)装置采集,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允许误差:当卫星信号覆盖率(可接收有效卫星信号路段长度之和占检测路段总长的百分比)大于等于70%时,95%的测点平面定位允许误差应达到2m以内;当卫星信号覆盖率小于70%时,95%的测点平面定位允许误差应达到10m以内;

②数据保存方式:能将坐标信息与里程信息自动关联,采集的定位数据应以5m为单位记录保存。

(3)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技术要求

检测设备应采用采购人认可的、满足部颁《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GB/T26764-2024)》的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即能以车流速度(非稳态速度)自动检测路面平整度、路面破损、路面车辙、路面跳车、路面磨耗、前方图像、空间定位的采集功能。

具体完成内容如下:

(3.1)中标人应负责编制《2025年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价实施组织计划》,明确任务内容,确定组织方式,细化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确定各板块成果的编制模板。制定质量、安全等保障措施,严格组织纪律。

(3.2)中标人负责一致性校验:检测实施前,中标人按照采购人要求,对本项目(含包2)所有路面检测设备进行一致性校验。所有参与本项目的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在采购人指定地点集中进行设备一致性校验。

(3.3)中标人还需完成相关工作人员培训、软件升级、安全保障、组织计划等事项,保障本项目顺利开展。

(3.4)完成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数据采集,结果满足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规定。

(4)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原则

根据最新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对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全覆盖单向检测评价。

(5)路面技术状况现场检测要求

(5.1)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按上行或下行单向一条主车道全覆盖检测。

(5.2)双向四车道路段,原则上选择外侧行车道检测;双向六车道路段,原则上选择中间车道检测;双向八车道及以上路段,原则上选择中央分隔带向外第二条车道检测。

(5.3)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时,车速宜保持匀速行驶状态,避免急加减速、快速过弯,最高检测时速不宜超过80km,检测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行驶车道。长距离、长时间检测时速超过80km时,造成的数据异常时,应尽快重新检测。

(5.4)现场检测过程中,如遇施工、限高限宽、拟建路段等使检测车无法进入检测的情况,需进行现场拍照取证记录,最终形成无法检测路段表。

(5.5)若遇下雨天气、路面潮湿或有水渍时,路况检测操作人员应停止检测,待天气转晴且路面干燥后,方可重新开始。

(5.6)应妥善安排行程,禁止天黑后检测,应妥善安排检测行程,确保检测质量。

(5.7)检测过程中,应实时关注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操作时,应避免频繁重启设备等操作;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排除一般性故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8)检测时需同步复核最新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路线基础信息中的路面类型和车道数与现场实际是否一致。如明显不一致,则详细记录路线编码里程桩号和现场情况照片,记录整理形成不符清单。

(6)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设备

检测车主要技术性能应满足部颁《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GB/T26764-2024)》标准。技术标准—检测设备应能够分辨1mm及以上的路面裂缝,检测结果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检测时同步采集路段前方图像和空间定位信息,前方图像数据能与检测数据相关联。

(7)检测数据处理各项指标要求

根据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等有关规定,应用相关软件对采集的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损坏状况(PCI)、路面行驶质量(RQI)、沥青路面车辙深度(RDI)、路面跳车(PBI)和路面磨耗(PWI)五项指标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评判。

(7.1)路面破损状况处理软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7.1.1)能够识别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各类裂缝;

(7.1.2)能剔除路面污渍、标线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纵横向接缝、刻槽等非路面病害;

(7.1.3)正常路面的裂缝自动识别准确率应达到90%以上;

(7.1.4)路面裂缝率计算结果及相关数据应以10m为单位记录,路面原始图像及识别结果标注图应能长期保存。

(7.1.5)原始数据格式和数据处理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6.5数据处理”各项要求。

(7.2)路面行驶质量和路面跳车数据处理软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有设置检测路线、起点里程和桩号、检测方向、采样间距、保存位置和显示方式等参数的功能,能与检测过程中采集的里程桩号校准与核对;

能显示并保存路面纵断面高程等原始检测数据及10m平整度、跳车计算结果;

原始数据格式和数据处理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7.5数据处理”各项要求。

(7.3)沥青路面车辙深度和路面磨耗数据处理软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有设置检测路线、起点里程桩号、检测方向、采样间距、保存位置和显示方式等参数的功能,能与检测过程中采集的里程桩号进行校准与核对;

能显示并保存路面横断面高程、车辙深度、10m平均车辙、磨耗等数据;

原始数据格式及数据处理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8.5数据处理”各项要求。

2.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1)中标人应负责编制《2025年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实施组织计划》,形成《2025年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评价报告》。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项目整体组织和实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评价技术状况总体评价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的养护建议等。

中标人(若联合体中标,由联合体成员中负责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的成员方)需按采购人要求,整合全省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结果,按采购人要求编制《2025年全省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评价报告》等成果。

(2)交通安全设施检测要求

按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3671—2021)》《公路养护技术标准(JTG5110-2023)》《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5220-2020)》《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等技术规范、标准,交通安全设施应保持完好,功能齐全;损坏的交通安全设施应按设计要求修复或更换,且应符合相关规定。

全省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按每个地级以上市抽检200公里计,即总抽检评价里程西片区12个地级以上市约2400公里。结合路面技术状况检测采集的前方图像,评价全部抽检路段的标志、标线、绿化、沿线防护设施等技术状况的完备性。

(3)交通安全设施抽检内容

中标人根据省内西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所采集的前方图像,评估各抽检路段沿线交通安全设施的技术状况和完备性。按前方图像抽检路段20%的比例计,即每个地级以上市抽检40公里,现场抽检里程约480公里,评价标线逆反射系数、波形梁护栏中心高度、螺栓缺失等重要附属设施的关键技术指标。分析抽检在役高速公路的既有关键安全设施的技术状况和完备性,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为提升在役高速公路安全设施养护科学决策水平提供依据。

(4)交通安全设施抽检原则

抽检综合考虑区域公路网结构、交通量等综合因素,优先选取国家高速公路粤境段、通车年限较长等路段;同时兼顾涵盖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二级高速公路运营单位。

(5)交通安全设施检测设备

中标人使用路况现场检测时同步采集的抽选路段的公路图像和定位信息,图像数据要求具备准确的路线编码和里程桩号信息。鼓励中标人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手段。

3.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

中标人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四五”干线公路管理暨“平安公路”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交基〔2021〕172号),抽检复核全省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具体内容如下:

(1)中标人应负责编制《2025年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实施组织计划》,形成《2025年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评价报告》。

中标人(若联合体中标,由联合体中负责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工作的成员方)需按采购人要求,整合全省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检测结果,按采购人要求编制《2025年全省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评价报告》等成果。

(2)养护管理状况检查

中标人根据部颁《国家公路网重点桥梁和隧道监测评价规程(T/CECSG:E41-04-2019)》等相关技术要求,检查桥梁隧道养护管养单位执行管理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的情况,包括管养单位责权划分、养护管理工程师制度执行、信息公开、养护资金的落实、桥梁隧道检查与评价、养护工程管理、应急处置管理、定期培训、技术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内容;检查管养单位执行涵洞的技术管理执行情况,包括基础资料、管理资料、检查与评价、养护维修资料、特殊情况资料等内容。检查沿线抽取的桥梁(涵洞)、隧道的检查、检测、技术状况评价等资料,重点核实报告的广度和深度是否满足规范和标准要求。

(3)技术状况抽检与复核

中标人对抽取的桥梁(涵洞)、隧道进行抽检与复核,重点现场复核桥梁关键受力部位、结构易损构件、存在结构性病害部位的治理情况,并对养护管理中发现的重大或突出问题进行复查,对桥梁(涵洞)、隧道最近一次定期检查与技术状况评价进行复核。

(4)抽检原则

抽检综合统筹区域公路网结构、交通量、桥型、运营年限等多方面因素,优先遴选沿线重要结构物;兼顾涵盖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二级高速公路运营单位。

其中,干线公路桥梁抽取原则如下:优先抽取特大桥或大桥;优先抽取运营10年及以上,且近3年内没有实施过(不包括桥面系)改造工程;桥型结构应具有代表性。隧道抽取原则如下:优先抽取运营5年及以上且近1年未实施养护工程者;其中,高速公路优先抽取特长隧道或长隧道;普通国省道优先抽取中等及以上隧道。

(5)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数据核实

中标人根据最新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现场核实抽检的沿线桥梁、隧道基础数据,按采购人要求提交《2025年省内西片区公路桥梁隧道基础数据核查报告》。并按采购人要求整合成《2025年全省公路桥梁隧道基础数据核查报告》。

(6)反馈意见

根据上述开展情况,中标人及时向采购人反馈意见。

(7)后期动态跟踪

动态跟踪现场检测的沿线桥梁隧道督办事项整改落实进展,并及时上报。

4.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遵循部颁《公路养护技术标准(JTG 5110-2023)》《公路路基养护技术规范(JTG5150-2020)》,及《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公路路堤边坡防护及排水隐患排查工作指引(试行)>和<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及排水隐患排查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粤交基〔2024〕417号)等相关规范和制度,具体完成如下工作:

(1)中标人负责编制《2025年省内西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报告》,成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项目整体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路基边坡防护设施及排水设施养护管理现状的主要问题梳理;抽检路段技术状况评价(包括稳定性、完整性等);相应的意见建议,同时具体负责并完成片区抽检,提交相应《2025年省内西片区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报告》。

中标人(若联合体中标,由联合体成员中负责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的成员方)还需按照采购人要求,整合全省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检测结果,按采购人要求编制《2025年全省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评价报告》等成果。

(2)中标人负责制订《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实施组织计划》,明确具体任务,确定组织方式和执行纪律,细化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制定质量、安全等保障措施。

(3)中标人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公路路堤边坡防护及排水隐患排查工作指引(试行)>和<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及排水隐患排查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粤交基〔2024〕417号)等要求,开展内业、外业检查,并对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检查反馈的隐患,提出相应处治建议;并配合采购人督促跟踪抽检发现的沿线高风险边坡和排水设施缺陷路段整改进展。

(4)抽检内容

复核所抽检干线公路沿线边坡防护工程养护管理执行情况,评价边坡形态及关键部位病害,复核边坡稳定性等。

(5)抽检原则:

考虑区域公路网结构、交通量、边坡风险等级防护类型等综合因素,优先选取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安全风险隐患较大路段的深路堑和高边坡;兼顾涵盖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二级高速公路运营单位。

说明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打“▲”号条款为重要技术参数,若有部分“▲”条款未响应或不满足,将导致其响应性评审加重扣分,但不作为无效投标条款。

采购包2(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签订合同后即开展外业现场检测,中标人按要求定期提交检测成果;合同服务期至2025年12月,采购人视中标人成果提交情况,组织项目验收。

标的提供的地点

采购人指定地点。

 
 

付款方式

第1期为(预付款):支付比例60%,合同书签订并收到中标人提交了相应金额的国家正式发票后,采购人向中标人预付本期合同金额。。

第2期为(尾款):支付比例40%,中标人提交全部成果资料,经过采购人验收合格并提交相应金额的国家正式发票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本期合同金额。 支付时间:采购人在收到中标人付款申请,确认满足支付条件后,10个工作日内办理支付手续。(不含政府财政支付部门审查的时间)。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验收要求

1期:(1)由采购人负责组织。中标人需按本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及合同约定按期完成各项内容,提交完整资料,做好项目验收各项准备,并向采购人提交验收申请。具体验收方式、标准按有关办法和采购人规定执行。验收的主要依据包括本招标文件需求书、投标文件、合同文件,以及用户需求说明书等资料。中标人需按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和合同约定按期完成现场检测等。 (2)中标人提供的检测成果质量不合格,应负责无偿给予重新检测或采取补救措施,直至达到质量要求。因检测成果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造成后果时,中标人应对由此造成的直接损失负赔偿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履约保证金

不收取

其他

一、报价方式,本项目所报服务费为包干价,包含中标人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服务人员劳务费、材料设备费、成本及利润、税金、差旅费等一切可预见及不可预见费用,包含在项目服务期内,为采购人提供与项目相关的养护管理技术咨询(质量回溯)所发生的费用。同时因国家和省等上级政策变化而引起的调整、修改工作由中标人按要求完成,所有费用包含在总报价中,服务期内不另行收费。报价时应充分考虑采购文件的要求、市场环境、工作数量、现场情况、交通运输、天气、占道审批等因素,纳入采取相关措施的费用,根据实际情况报价。

二、项目管理及相关服务要求,(1)实施计划:中标人须制定具体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2)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要求:中标人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承担现场外业检测,包括仪器设备的标定自检、检测人员培训上岗、检测过程中的记录需规范工整等。 (3)质量保证:中标人须根据本项目需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质量保证制度、措施和计划。中标人须确保检测评价成果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要求以及本项具体需求。 (4)服务要求:中标人须提供完整的服务,包括检查检测成果质量保障服务,等。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品目名称

标的名称

单位

数量

分项预算单价(元)

分项预算总价(元)

所属行业

技术要求

1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

1.00

6,000,000.00

6,000,000.00

其他未列明行业

详见附表一

附表一: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

参数性质

序号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1

(一)具体内容:

序号

分项名称

服务主要内容

1

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全覆盖现场检测及路况数据处理评价分析

中标人制订该专项相关评价标准,配合编制整体实施方案和总报告成果。(1)具体负责完成东片区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共4259公里单向全覆盖外业现场检测;(2)具体负责完成东片区内业路况数据处理分析评价,提交相应成果报告

2

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中标人制订该专项相关评价标准,配合编制整体实施方案和专项报告成果。具体负责并完成省内东片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抽检评价,共计9个地级以上市,约1800公里,提交相应成果报告

3

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

中标人制订该专项相关评价标准,配合编制整体实施方案和专项报告成果。具体负责完成抽检复核省内东片区(9个地级以上市:深圳、汕头、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潮州、揭阳)所辖干线公路沿线桥梁(涵洞)、隧道等结构物技术状况和养护管理执行情况。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现场抽检1座高速公路桥梁(或隧道)、就近现场复核1座高速公路涵洞,至少现场抽检1座普通国省道桥梁(或隧道)、就近现场复核1座普通国省道涵洞。共计17座桥梁、2座隧道、18道涵洞。编制完成所抽检项的分报告。

4

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中标人制订该专项相关评价标准,配合编制整体实施方案和专项报告成果。具体负责并完成省内东片区现场抽检,提交相应成果报告:

片区的干线公路路基(边坡和排水设施)抽检评价,共90处边坡、90段排水设施。

 

 

2

(二)主要内容:

1.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全覆盖现场检测及路况数据处理评价分析

(1)中标人需负责片区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价。中标人(若联合体中标,由联合体成员中负责数据处理工作的成员方)按采购人要求,编制《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报告》;并整合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及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结果,按采购人要求,配合包1中标人编制《2025年全省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实施总体情况、所检测的整体路面技术状况概述、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水平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提高全省干线公路技术状况相关建议等内容。

(2)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价指标要求

根据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GB/T26764-2024)》《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等有关规定,检测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损坏状况(PCI)、路面行驶质量(RQI)、沥青路面车辙深度(RDI)、路面跳车(PBI)和路面磨耗(PWI)五项指标,同步采集前方景观和空间定位信息。

(2.1)路面损坏状况检测

利用各种图像传感装置,以车流速度自动检测并存储包含裂缝等损坏信息的路面图像,通过路面图像损坏识别分析,获得路面损坏数据。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路面损坏检测设备采用技术成熟的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

②应能检测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不同类型路面的各类裂缝;

③路面图像应采用纵向连续检测,横向检测宽度应不低于车道宽度的70%;

④路面图像应以正视展现,具有准确的位置信息,能分辨1.0mm及以上的路面裂缝,路面图像应具有准确的位置信息,检测图像应纹理清晰、亮度均匀,可用于机器自动损坏识别;

⑤路面原始图像数据应能长期保存;

⑥检测设备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6.3准确性验证”各项要求。

(2.2)路面行驶质量检测

利用激光传感器等各种距离测量装置,以车流速度自动检测并存储路面纵断面高程变化信息,通过纵断面信息处理获得路面平整度数据。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应能检测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类型的路面平整度;

②检测位置为左或右轮迹带中心线,采样点间距应不大于100mm,最大检测能力(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应不小于10m/km,纵断面高程传感器分辨率应不大于0.5mm;

③检测设备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7.3准确性验证”各项要求和“7.2设备要求”。

(2.3)沥青路面车辙深度检测

路面车辙自动化检测可采用梁式多传感器、扫描式激光传感器或光学影像传感器等不同装置,以车流速度自动检测并存储路面横断面高程变化信息,通过横断面信息处理获得路面车辙数据。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横向有效检测宽度不应小于3500mm,横向平均采样间距不应大于300mm;

②纵向断面采样间距宜采用100mm,不应大于200mm;

③检测设备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8.3准确性验证”各项要求和“8.2设备要求”。

(2.4)路面跳车检测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传感器:激光断面仪辅以纵向加速度计;

②激光发射器频率:不小于16KHz/s;

③有效检测速度:20-100km/h;

④数据处理方式:实时处理。

(2.5)路面磨耗检测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传感器频率:8-20KHz/s;

②传感器分辨率:≤0.05mm;

③纵向检测间距:≤2mm;

④路面横断面及路面构造深度值:实时计算、显示、存储;存储格式为TXT文本;

⑤有效检测速度:0-100km/h;

⑥数据保存方式:满足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要求。

(2.6)前方图像采集

利用各种图像信息检测装置,以车流速度自动检测并存储路段前方图像。沿线视频以公路中心线为中心,辐射路段两侧170度范围。包含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构造物和交通安全设施等路段前方的可视信息。

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图像格式:面扫相机,高分辨率彩色图像,JPEG存储;

②图像分辨率:不小于1600象素(宽)×1200象素(高);

③检测频率:50-100桢/公里;

④检测速度:0-100km/h;

(2.7)空间定位信息采集装置

可采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北斗)装置采集,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允许误差:当卫星信号覆盖率(可接收有效卫星信号路段长度之和占检测路段总长的百分比)大于等于70%时,95%的测点平面定位允许误差应达到2m以内;当卫星信号覆盖率小于70%时,95%的测点平面定位允许误差应达到10m以内;

②数据保存方式:能将坐标信息与里程信息自动关联,采集的定位数据应以5m为单位记录保存。

(3)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技术要求

检测设备应采用采购人认可的、满足国标《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GB/T26764-2024)》的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即能以车流速度(非稳态速度)自动检测路面平整度、路面破损、路面车辙、路面跳车、路面磨耗、前方图像、空间定位的采集功能。

具体完成工作内容如下:

(3.1)中标人应负责编制《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价项目实施组织计划》,明确任务内容,确定组织方式,细化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确定各板块成果的编制模板。制定质量、安全等保障措施,严格组织纪律。

(3.2)中标人需配合参与一致性校验:检测实施前,中标人按照采购人要求,对本项目所有路面检测设备进行一致性校验。所有参与本项目的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在采购人指定地点集中进行设备一致性校验。

(3.3)中标人还需完成相关工作人员培训、软件升级、安全保障、组织计划等事项,保障本项目顺利开展。

(3.4)完成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技术状况检测数据采集,结果满足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规定。

(4)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原则

根据最新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对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全覆盖单向检测评价。

(5)路面技术状况现场检测要求

(5.1)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按上行或下行单向一条主车道全覆盖检测。

(5.2)双向四车道路段,原则上选择外侧行车道检测;双向六车道路段,原则上选择中间车道检测;双向八车道及以上路段,原则上选择中央分隔带向外第二条车道检测。

(5.3)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时,车速宜保持匀速行驶状态,避免急加减速、快速过弯,最高检测时速不宜超过80km,检测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行驶车道。长距离、长时间检测时速超过80km时,造成数据异常时,应尽快重新检测。

(5.4)现场检测过程中,如遇施工、限高限宽、拟建路段等使检测车无法进入检测的情况,需进行现场拍照取证记录,最终形成无法检测路段表。

(5.5)若遇下雨天气、路面潮湿或有水渍时,路况检测操作人员应停止检测,待天气转晴且路面干燥后,方可重新开始。

(5.6)应妥善安排行程,禁止天黑后检测,应妥善安排检测行程,确保检测质量。

(5.7)检测过程中,应实时关注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操作时,应避免频繁重启设备等操作;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排除一般性故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8)检测需同步复核最新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路线路线基础信息中的路面类型和车道数与现场实际是否一致。如明显不一致,则详细记录路线编码里程桩号和现场情况照片,记录整理形成不符清单。

(6)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设备

检测车主要技术性能应满足部颁《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GB/T26764-2024)》标准。技术标准—检测设备应能够分辨1mm及以上的路面裂缝,检测结果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检测时同步采集路段前方图像和空间定位信息,前方图像数据能与检测数据相关联。

(7)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数据处理各项指标要求

根据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等有关规定,应用相关软件对采集的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损坏状况(PCI)、路面行驶质量(RQI)、沥青路面车辙深度(RDI)、路面跳车(PBI)和路面磨耗(PWI)五项指标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评判。

(7.1)路面破损状况处理软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7.1.1)能够识别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各类裂缝;

(7.1.2)能剔除路面污渍、标线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纵横向接缝、刻槽等非路面病害;

(7.1.3)正常路面的裂缝自动识别准确率应达到90%以上;

(7.1.4)路面裂缝率计算结果及相关数据应以10m为单位记录,路面原始图像及识别结果标注图应能长期保存。

(7.1.5)原始数据格式和数据处理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6.5数据处理”各项要求。

(7.2)路面行驶质量和路面跳车数据处理软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有设置检测路线、起点里程桩号、检测方向、采样间距、保存位置和显示方式等参数的功能,能与检测过程中采集的里程桩号校准与核对;

能显示并保存路面纵断面高程等原始检测数据及10m平整度、跳车计算结果;

原始数据格式和数据处理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7.5数据处理”各项要求。

(7.3)路面车辙和路面磨耗数据处理软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有设置检测路线、起点里程和桩号、检测方向、采样间距、保存位置和显示方式等参数的功能,能与检测过程中采集的里程桩号进行校准与核对;

能显示并保存路面横断面高程、车辙深度、10m平均车辙、磨耗等数据;

原始数据格式及数据处理应满足部颁《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E61-2014)》“8.5数据处理”各项要求。

2.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1)中标人应负责编制《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实施组织计划》,形成《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评价报告》。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项目整体组织和实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评价技术状况总体评价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的养护建议等。

中标人(若联合体中标,由联合体成员中负责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的成员方)按照采购人要求,整合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结果,按采购人要求配合包1中标人参与编制《2025年全省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状况抽检评价报告》等成果。

(2)交通安全设施检测要求

按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3671—2021)》《公路养护技术标准(JTG5110-2023)》《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5220-2020)》《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JTG5210-2018)》等技术规范、标准,交通安全设施应保持完好,功能齐全;损坏的交通安全设施应按设计要求修复或更换,且应符合相关规定。

全省在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按每个地级以上市抽检200公里计,即总抽检评价里程东片区9个地级以上市约1800公里。结合路面技术状况检测采集的前方图像,评价全部抽检路段的标志、标线、绿化、沿线防护设施等技术状况的完备性。

(3)交通安全设施抽检内容

中标人根据省内东片区在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所采集的前方图像,评估各抽检路段沿线交通安全设施的技术状况和完备性。按前方图像抽检路段20%的比例计,即每个地级以上市抽检40公里,现场抽检里程约360公里,评价标线逆反射系数、波形梁护栏中心高度、螺栓缺失等重要附属设施的关键技术指标。分析抽检在役高速公路的既有关键安全设施的技术状况和完备性,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为提升在役高速公路安全设施养护科学决策水平提供依据。

(4)交通安全设施抽检原则

抽检综合考虑区域公路网结构、交通量等综合因素,优先选取国家高速公路粤境段、通车年限较长等路段;同时兼顾涵盖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二级高速公路运营单位。

(5)交通安全设施检测设备

中标人使用路况现场检测时同步采集的抽选路段的公路图像和定位信息,图像数据要求具备准确的路线编码和里程桩号信息。鼓励中标人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手段。

3.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

中标人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四五”干线公路管理暨“平安公路”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交基〔2021〕172号),抽检复核全省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具体内容如下:

(1)中标人应负责编制《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实施组织计划》,形成《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评价报告》。

中标人(若联合体中标,由联合体中负责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工作的成员方)需按采购人要求,整合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检测结果,并按采购人要求配合包1中标人编制《2025年全省在役干线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技术状况抽检评价报告》等成果。

(2)养护管理状况检查

中标人根据部颁《国家公路网重点桥梁和隧道监测评价规程(T/CECSG:E41-04-2019)》等相关技术要求,检查桥梁隧道养护管养单位执行管理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的情况,包括管养单位责权划分、养护管理工程师制度执行、信息公开、养护资金的落实、桥梁隧道检查与评价、养护工程管理、应急处置管理、定期培训、技术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内容;检查沿线涵洞的技术管理执行情况,包括基础资料、管理资料、检查与评价、养护维修资料、特殊情况资料等内容。检查沿线抽取的桥梁(涵洞)、隧道的检查、检测、技术状况评价等资料,重点核实报告的广度和深度是否满足规范和标准要求。

(3)技术状况抽检与复核

中标人对抽取的桥梁(涵洞)、隧道进行抽检与复核,重点现场复核桥梁关键受力部位、结构易损构件、存在结构性病害部位的治理情况,并对养护管理中发现的重大或突出问题进行复查,对桥梁(涵洞)、隧道最近一次定期检查与技术状况评价进行复核。

(4)抽检原则

抽检综合统筹区域公路网结构、交通量、桥型、运营年限等多方面因素,优先遴选沿线重要结构物;兼顾涵盖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二级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其中,干线公路桥梁抽取原则如下:优先抽取特大桥或大桥;优先抽取运营10年及以上,且近3年内没有实施过(不包括桥面系)改造工程;桥型结构应具有代表性。隧道抽取原则如下:优先抽取运营5年及以上且近1年未实施养护工程者;其中,高速公路优先抽取特长隧道或长隧道;普通国省道优先抽取中等及以上隧道。

(5)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数据核实

中标人根据最新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现场核实抽检的沿线桥梁、隧道基础数据,按采购人要求形成《2025年省内东片区公路桥梁隧道基础数据核查报告》。并按采购人要求配合包1中标人编制《2025年全省公路桥梁隧道基础数据核查报告》。

(6)反馈意见建议

根据上述开展情况,中标人及时向采购人反馈意见。

(7)后期动态跟踪

动态跟踪所实施现场检测的沿线桥梁隧道督办事项整改落实进展,并及时上报。

4.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

遵循部颁《公路养护技术标准(JTG 5110-2023)》《公路路基养护技术规范(JTG5150-2020)》,及《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公路路堤边坡防护及排水隐患排查工作指引(试行)>和<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及排水隐患排查工作指引(试行)>》(粤交基〔2024〕417号)等相关规范和制度要求,具体完成如下工作:

(1)中标人负责编制《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报告》,成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项目整体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路基边坡防护设施及排水设施养护管理现状的主要问题梳理;抽检路段技术状况评价(包括稳定性、完整性等);相应的意见建议。同时,具体负责并完成片区抽检,提交相应《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分项报告》。

中标人(若联合体中标,由联合体成员中负责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的成员方)还需按照采购人要求,整合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检测结果,按采购人要求配合包1中标人参与编制《2025年全省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评价报告》等成果。

(2)中标人负责制订《2025年省内东片区在役干线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抽检实施组织计划》,明确具体任务,确定组织方式和执行纪律,细化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制定质量、安全等保障措施。

(3)中标人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公路路堤边坡防护及排水隐患排查工作指引(试行)>和<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及排水隐患排查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粤交基〔2024〕417号)等要求,开展内业、外业检查,并对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检查反馈的隐患,提出相应处治建议;并配合采购人督促跟踪抽检发现的沿线高风险边坡和排水设施缺陷路段整改进展。

(4)抽检内容

复核所抽检干线公路沿线边坡防护工程养护管理执行情况,评价边坡形态及关键部位病害,复核边坡稳定性等。

(5)抽检原则:

考虑区域公路网结构、交通量、边坡风险等级防护类型等综合因素,优先选取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安全风险隐患较大路段的深路堑和高边坡;兼顾涵盖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二级高速公路运营单位。

说明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打“▲”号条款为重要技术参数,若有部分“▲”条款未响应或不满足,将导致其响应性评审加重扣分,但不作为无效投标条款。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