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2019年1月21日,根据《连云港市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连云港市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标志着连云港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新时代应急管理对应急资源布局和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大应急”背景下应急资源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定位,充分认识应急资源建设在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此,市应急管理局决定开展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现状调查,并结合本市突发事件的特点,提出全市应急资源的科学布局和建设原则,以提高本市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应急专家队伍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应急队伍的能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建设全市应急物资和救援装备的储备和调配。
二、项目概况:
为采购人提供连云港市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布局服务:在合同签订后120日内,完成《连云港市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连云港市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连云港市应急资源布局报告》的编制工作。
三、服务技术要求及其他:
主要内容:
为有力推动连云港市的整体安全发展,贯彻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精神,项目以连云港市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评估为基础,进一步夯实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体系,通过排查连云港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安全风险,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与此同时,通过对全市应急资源的现状调查、科学合理布局,完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形成城市应急资源的常态化、制度化、目标化管理,切实增强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全面提升连云港市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一)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深入开展连云港全市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风险现状调研、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城市安全风险“一张图”,综合反映连云港市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风险的总体情况、风险类别、风险分布、风险等级、防控措施等。
(二)开展应急资源调查工作
充分调查连云港市现有的应急资源情况,主要包括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的建设及资金储备等情况。
(三)开展应急资源能力评估与布局工作
根据连云港市存在的城市安全风险和现有的应急资源情况,针对应急资源的不足和需求,结合连云港突发事件的特点,提出全市应急资源整体规划框架,为进一步开展应急资源建设和管理专项工作奠定基础。
项目成果:
该项目完成专家评审和修订工作后,形成以下三份书面报告:
《连云港市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连云港市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连云港市应急资源布局报告》。
项目实施进度:
(1)项目启动后10日内提交具体实施工作方案。
(2)现场考察时间不少于15日。项目实施单位和市应急管理局应共同组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在全市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针对重点区县和部门开展实地考察,赴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收集基础数据,形成调研报告。
(3)项目启动后80日内,提交《连云港市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连云港市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初稿。
(4)项目启动后100日内,提交《连云港市应急资源布局报告》初稿。
(5)项目启动后120日内,完成项目成果的专家评审,并修改形成终稿。
四、报价要求:
本项目投标报价不得超过预算金额。
本项目采用固定总价报价,投标人的报价须包括本项目现场调查费、监测费、咨询费、踏勘、人工、差旅、专家评审费、印刷装订、税金等直至提交最终成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费用。投标人应采用分项报价最终汇总的方式进行,标明拟提供服务的单价和总价,详细分析各项费用组成(表格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