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为更好地落实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省委省政府要求强化乡村规划引领,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以县(区)为单位抓紧优化完善镇村布局规划,推进镇村布局规划实施。 同时随着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形成,镇村布局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专项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依据。
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镇村布局优化完善工作 支持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通知》精神和《关于近期加强乡村地区规划工作的通知》(宁规划资源〔2019〕
416 号)有关要求,结合雨花台区实际,开展镇村布局优化完善工作。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南京市雨花台区行政范围约 132.39 平方公里,以乡镇(涉农街道)为
基本编制单元。规划期限为 2019-2035 年。三、规划主要内容
本次规划依据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技术指南(试行)》(2019 年版)(苏自然资发〔2019〕102 号)和《关于近期加强乡村地区规划工作的通知》(宁规划资源〔2019〕416 号)的相关要求,结合雨花台区发展实际,进行编制。具体内容包含:
1、现状乡村现状分析
2、制定全区统筹的镇村布局策略
研究制定雨花台区镇村布局总体原则和策略,明确总体规划目标,按照“多规合一”的 要求,明确村庄分类细则和布局原则要求。
貌保护等相关规划要求,明确不同空间地域、街道的村庄分类细则。
3、村庄分类与布局方案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将现状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城郊 融合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和“其它一般村庄”。由街道和村共同酝酿,汇总形成全 区村庄分类方案。方案酝酿过程需对村两委提供技术解释和方案引导,并对全区分类和布局 方案进行统筹、校核。
4、服务设施配套引导
根据村庄分类方案,对公共服务和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进行引导。
5、村庄特色保护与引导
结合雨花台区的特点,对区乡村特色进行挖掘与保护,并加强新建村庄规划选址和特色 塑造。特色保护包含传统历史文化型、自然山水型、产业特色型、建筑特色型等类型。
6、村庄建设引导
以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原则,统筹土地利用关 系,明确各类村庄建设标准,对住房建设、村庄形态、景观风貌等内容提出引导策略。
7、近期(2022 年)建设引导
根据实际需求,统筹安排雨花台区镇村布局规划实施时序,明确近期建设要求。以推进 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逐步提高农村建设用地 使用效率为总体方向,结合城市建设、土地增减挂钩推进要求,明确雨花台区近期方案;结 合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推进,明确近期减量化目标。
四、成果要求
根据镇村布局规划工作要求,镇村布局规划成果汇总形成一个 GIS 数据库文件上报省厅, 为实现国土空间“一张图”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规划成果包含文本、图纸和数据库,以及必要的规划说明,具体要求参照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技术指南(试行)2019 年版。
1、规划文本
包括区域乡村发展总体目标、村庄分类及布局、村庄规划引导、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实 施措施等内容。规划说明除了对文本和图纸的简要说明外,还可包含乡村现状调查、与相关 规划衔接等内容。
2、规划图纸
规划图纸至少包括村庄布局现状图、村庄布局规划图、近期规划图,注重加强图纸美化 表达。
3、数据库
包括村庄分类信息和近期规划村庄信息。五、时间安排
2019 年 10 月底完成该项目编制工作。具体时间安排:
1、2019 年 9 月上旬:现状调研及分析。
2、2019 年 9 月底:完成初步成果。
3、2019 年 10 月上旬:完成专家论证。
4、2019 年 10 月下旬:形成中间成果并上报。六、付款方式
1、合同签定后,甲方支付乙方设计费用 30% 。
2、通过专家评审后,甲方支付乙方设计费用 40%。
3、成果验收归档后,甲方支付乙方项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