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2018年7月,浙江省发布浙江大湾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将浙江大湾区打造成为“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19年4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发文同意设立湖州南太湖新区,与杭州江东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共同组成浙江大湾区的核心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南太湖新区的建设,助推湖州市的能级提升;如何科学践行“两山”理论、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如果精准确定战略定位、充分衔接新一轮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本次南太湖新区全域规划亟待回答的重点议题。同时,南太湖新区作为一个全新的行政主体,亟需通过本次全域规划的编制,统筹区域空间资源配置、协调整体功能与基础设施布局。
二、规划范围
湖州南太湖新区规划控制总面积225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现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全部区域,湖州市吴兴区环渚街道5个村,以及长兴县境内的部分弁山山体。
三、规划主要内容
1、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详实的现状调研,重点就南太湖新区现状的区域协调、人口发展、土地利用、绿地广场、建筑风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分析,归纳总结南太湖新区现状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
2、区域格局研判
从多个层次对区域发展格局进行科学研判,重点从长三角地区、浙江大湾区、环太湖地区、湖苏沪发展走廊、G60科创走廊以及湖州市等各个区域层次的角度,深入研究南太湖新区的发展优势与机遇。同时,对浙江大湾区四大新区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南太湖新区的比较优势,明确南太湖新区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职能角色与时代使命。
3、战略定位研究
基于区域发展格局的研判,从融入区域格局、提升湖州能级、践行“两山”理论等角度,协调旅游度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仁皇山片区等各个功能板块,提出南太湖新区总体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明确各功能板块的具体职能。
4、产业发展研究
分析南太湖新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就工业、物流业、房地产、旅游产业以及新经济产业等提出发展战略与规划建议。
5、相关案例借鉴
研究国内外相关可借鉴的新区发展案例,重点研究周边区域以及特征类似的国内新区,如苏州工业园区、成都天府新区等。
6、发展规模测算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结合本次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以城市2035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基础,衔接新一轮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国土空间生态适宜性与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前提下,测算南太湖新区的发展规模,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7、全域国土空间布局
根据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案与建设规模,整合协调城市2035总体规划、已有的城市设计、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类相关规划,提出全域国土空间布局概念方案、分区功能布局方案以及村庄规划引导方案。
8、全域支撑体系规划
在全域国土空间布局概念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就公共服务体系、综合交通体系、市政公用设施、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体系、历史文化空间布局体系以及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等支撑体系内容,提出相应的规划引导建议与方案。
9、存量空间梳理及引导建议
对南太湖新区内的存量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进行综合评价,详细梳理存量空间,提出存量空间再利用的控制原则与规划建议。
四、成果形式
规划设计成果的内容必须符合规划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设计内容清晰完整,规划说明应准确、完整阐述规划意图和内容,规划图纸内容全面。
规划设计城包括图纸、规划总报告两部分
1、主要图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包括区位图、用地现状图、区域战略格局分析图、全域空间规划结构图、全域空间功能分区图、全域产业布局图、全域三区三线划定图、全域空间布局图、全域综合交通规划图、全域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图、全域公共服务设施专项布局图、全域水绿系统规划图、全域公共空间布局图、全域空间景观引导图。
2、规划总报告
主要包括项目概况、现状问题分析、区域格局研判、战略定位研究、产业发展研究、相关案例借鉴、发展规模测算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全域国土空间布局、全域支撑体系规划、存量空间梳理及引导建议等内容。
3、其他
提交成果包括纸质文件及相应的电子文件。具体内容为:规划成果图册8套(A3规格)、电子文件(包括规划总报告文档文件,汇报PPT、图片文件和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