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政府采购预算金额为人民币壹仟叁佰零陆万元整(¥13060000.00 元)(其中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总报告成果编制为 758 万元,11 个专题研究报告编制共 528 万元,市级规划数据库建 设为 20 万元),超出采购预算金额,采购人不能支付的将被视为无效投标处理。 |
|||
一、项目要求及技术需求 |
|||
项号 |
服务 内容 |
数量 |
技术参数要求(包含功能目标、技术指标) |
1 |
来 宾 市 国 土 空 间 总 体 规划 ( 202 0-203 5 年) |
1 项 |
采购范围及内容:来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编制工作 一、项目背景 《来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年)》为来宾市土地管理和城乡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促进了耕地的保护和城市的发展。新时期,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提出和广西“双核驱动”、“南向、北联、东融、西拓”等战略实施, 来宾市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迫切需要在新发展理念下对来宾市战略定位、城市性质、产业结构等进行重构。 为全面贯彻《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通知》(桂自然资发〔2019〕8 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启动编制本规划。 二、项目类型: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 2020 年至 2035 年。基期年为 2019 年,近期到 2025 年,远期至 2035 年。四、编制依据 (1)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2) 《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 号); (3)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通知》(桂自然资 发〔2019〕8 号); |
|
|
|
(4)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快开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的通知》(桂自然资办[2019]215 号); (5)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广西村庄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桂自然资办[2019]216 号)。五、规划编制要求 (一)规划编制范围 市域规划范围:含兴宾区、合山市、忻城县、象州县、金秀县、武宣县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市域指标分解、市域重点功能区域划分、交通体系、产业体系、重大项目布局等内容。 市区规划范围:含兴宾区行政辖区范围。主要包括中心城、工业园区及重点镇等。 (二)规划重点任务 1、理清现状优劣势,评估空间规划实施情况。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以下简称“双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研究基础上,摸清来宾市两规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明确区域发展的优势资源和短板因素。 2、明确城市发展目标,确定城市发展战略 在充分的区域分析基础上,科学研判城市职能以及区域定位, 以上位规划为依据,明确来宾新时期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明确重大指标目标。 3、优化市域空间格局,规划城镇体系 构建来宾市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格局、生态保护格局、历史文化保护格局。在确定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格局框架内, 统筹划定三区三线。科学规划城镇体系,明确区县职能和规模控制要求。 4、强化市区核心集聚,推动市区高质量发展 明确城市性质与职能,强化市区核心集聚。厘清存量用地和低效用地,提出城市精明增长和更新路径,优化市区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市区公共中心体系、塑造来宾特色文化风貌, 结合总体城市设计,推动市区高质量发展。 5、强化基础支撑体系,整治修复国土空间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蓝绿网络等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安全韧性城市。优化要素配置,明确国 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目标,制定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实施 |
|
|
|
路径。 6、加强规划实施管理,明确规划传导机制 充分对接城市近中远期发展意图,明确分阶段分步骤的规划实施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下位规划需要落实的管控指标、边界、传导机制,并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三)规划成果内容 1、空间规划总报告内容 (1) 基础和形势 总结分析来宾市基本概况、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和面临的机遇挑战。 (2) 目标与战略 阐述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明确来宾市战略定位、空间格局,以及各县区域定位、国土利用引导和主要约束性指标。 (3) 国土空间格局 深入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来宾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明确提出城镇开发格局、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以及国土综合整治格局。 (4) 实施国土空间分类保护 研究确定生态空间规模和布局,确定到 2025 年和 2035 年全市生态空间规模、重点布局区域。加强生态空间分类保护和修复, 提升关键生态区生态服务功能,增强河流廊道生态调节功能。明确自然保护地范围,提出生态保护修复要求,提高生态空间系统性和完整性。明确生态保护空间准入规则和用途转换管制规则。依据国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生态空间用途管控规则和要求。研究建立生态空间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明确生态空间准入负面清单。科学确定农业空间规模和布局,确定到 2025 年 和 2035 年的全市农业空间规模、重点布局区域。加强农业空间保护和管理,稳定优质耕地布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协调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空间布局,促进农业空间绿色高效发展。明确农业发展空间准入规则和用途转换管制规则。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实施农业空间用途管控,探索基本农田分级保护。 (5) 促进国土空间集聚开发 以双评价为基础,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存量与增量、协 |
|
|
|
同地上与地下空间的思路,充分考虑城镇化、工业化等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求,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等级。构建全市域城镇体系,科学确定城镇空间规模和布局,提出城镇空间引导调控要求。研究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提出 2025 年和 2035 年全市城镇开发边界规模及空间拓展方向,提出城镇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和措施, 提出强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引导措施。明确城镇发展空间准入规则和用途转换管制规则。研究提出规划“留白”空间,增加规划弹性空间,应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布局、增速与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打造结构升级、分布合理、功能互补的二、三产业空间,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园区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 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向重点园区集中,发挥规模效益,提高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分别提出全市和各区县工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及发展类型、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引导方向,加强工业差异化发展引导。提出重点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向、用地规模和主导产业。 (6)推动高品质城市发展 在“双评价”基础上,统筹协调生态、农业、城镇三个空间, 坚守生态保护底线,坚持底线约束、绿色发展原则,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在适宜建设空间内明确城市拓展方向。 结合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上级下达建设用地指标、存量用地规模等结论,确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规模。基于“双评价” 结论和城市发展方向,依托已建成区基础,系统考虑城市整体功能,在适宜建设空间内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确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管控规则。研究提出规划“留白”空间,提高规划韧性, 给地方规划事权留有弹性空间,应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研究确定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明确功能区块划分。明确中心城区居住生活、综合服务、工业物流、交通枢纽等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和比重,制定各类分区规划指导原则。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定中心城区各级公共中心位置及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营造生态宜居的 15 分钟生活圈,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明确城 市保障性住房要求;明确城市更新范围,提出城市更新总体目标 |
|
|
|
和基本原则;通过总体城市设计,融入来宾特色地域要素、构建城市特色风貌、构建来宾城区空间秩序、营造便捷舒适的公共空间网络。 (7) 构建和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统筹安排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及综合防灾体系布局,提升市域综合交通能力,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市安全体系。 (8) 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 积极推进城镇地区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积极推进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 及时复垦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建设,强化农田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生产建设损毁土地复垦和及时开展自然灾毁土地复垦,合理开发宜农未利用地,有序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明确补充耕地集中整备区规模和布局。明确农业农村地区国土综合整治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明确重大工程的规模、布局和时序。 贯彻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土地生态环境整治,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推进国土生态环境分类治理,实施国土生态空间整治重大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提出国土生态空间修复和保护重大工程的规模、布局和时序。明确自然灾害防治主要目标和措施。 (9) 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实施,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推进南向开发开放新空间,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区域协同均衡发展。 (10) 规划实施管理和配套政策 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建议,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2、空间规划专题研究内容 (1) 《来宾市现行空间性规划实施评估报告》。总结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空间性规划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和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梳理问题、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提供治理方案。 (2) 《来宾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明确区域资源环境优势和短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 |
|
|
|
开展生态重要性、农业适宜性和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案和对策建议。 (3) 《来宾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研究》。以规划区优质耕地评价为基础,保障粮食安全为根本要求,科学测算全市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优化耕地空间保护格局; 基于双评价及主体功能区划研究,套合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在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按照耕地占补平衡新要求,结合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估规划区新增耕地主要来源、数量和空间分布,研究区域占补平衡实现路径。 (4) 《来宾市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针对来宾市城镇地区、农村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等区域,实施整体性整治、保护与修复。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有针对性提出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实施路径和手段。 (5) 《来宾市中心城区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根据来宾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评价结果,围绕建设适度、宜居、美丽的生活空间目标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并研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和内部结构优化。 (6) 《来宾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与优化研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生态系统功能重要区和生态系统功能敏感区的基础上,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7) 《来宾市市区村庄布局研究》。分类研究市区村庄发展趋势,明确村庄发展定位,按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市区村庄布点优化方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8) 《来宾市域综合交通体系研究》。分析来宾市城市交通发展背景条件,评价来宾现状交通特征、问题与症结,尊重城市交通发展规律,制定来宾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研究高铁站对城市发展的带动力,合理选址,梳理整合交通廊道,实现客运站“多中心、小枢纽”差异化布局。结合来宾北流一体化趋势和来宾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道路网、公共交通等系统)支撑,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布局。建立来宾市中心城区交通模型,研究交通需求预测,基于来宾城市规划方案进行交通承载力分析,并反馈调整方案。 (9) 《来宾市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发展研究》。分析来 |
|
|
|
宾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成就、存在的瓶颈问题,以及与周边城市的差距和优势,研判国际国内、区内外环境、国家政策、区域发展战略等带给来宾市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对来宾市未来规划期内的产业布局、城乡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战略格局进行重塑,研究提出未来规划期来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和建议。 (10) 《来宾市国土空间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一是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调查、城镇低效用地调查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监管系统数据,摸清来宾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等存量土地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提出存量时代下的空间挖潜措施和建议,为来宾市用地空间布局提供参考。二是对空间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用地结构、空间统筹利用等提出优化意见和建议。 (11) 《矿产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研究》。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在综合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科学研究来宾市未来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时序,在空间上对矿产资源开发时序作出合理安排,并提出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建议,对矿山环境整治修复提出措施建议。 (四)规划成果形式 1、《来宾市现行空间性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等 11 个专题研究报告和《来宾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 2、《来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规划成果, 包括规划文本、说明、图件、数据库。 3、规划方案多媒体介绍宣传片(不少于 10 分钟)。 4、编制成果满足国家、自治区及相关部门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 六、成果要求 全部成果均应提供电子文件和纸质文本(具体份数由双方协定),文图表的内容应一致。电子文本采用 Microsoft Word 格式文件,附表采用 Microsoft Excel 格式文件:绘制规划附图采用 ArcGIS 或 Photoshop:电子图形文件包括符合数据库要求的标准 矢量格式和JPG 格式。 |
|
二、商务条款 |
||||
成果交付时间及地点 |
1、专题成果提交时间:2020 年 12 月 30 日前提交规划成果,按照自 |
|||
|
然资源部和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时间要求完成上报审查审批工作。 交付地点:来宾市采购人指定地点。 |
质量要求 |
符合自然资源部以及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要求,并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查验收。 |
付款条件 |
分四期支付: 第一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支付中标金额的 30%; 第二期:提交规划成果初稿后 5 个工作日内支付中标金额的 40%; 第三期:规划成果通过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后 5 个工作日内支付中标金额的 20%。 第四期:规划成果通过审批后 5 个工作日内支付中标金额的 10%。 |
售后服务 |
自成果交付后提供一年后续服务,应甲方需求 1 小时以内响应,在 3 小时以内到达指定现场,8 小时以内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予以解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