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述
2017 年以来,拱墅区大力推进智慧安防小区(以下简称“智安小区”)建设工作,
现全区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 125 个,并计划 2020 年新建 120 个,2021 年新建 120 个。根据杭州市委政法委《关于印发<杭州市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及拱墅区委政法委《拱墅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须将全区各智安小区有关数据按照标准规范归集至市区统一平台并实现智慧应用,以更好的发挥智安小区在服务全区政治、经济、民生、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和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项目要求中标供应商按照采购人的要求完成“拱墅区智慧安防统一接入综合应用平台”的建设,并将拱墅区范围内已具备接入条件的智慧安防小区、楼宇、单位、工地等数据按照规范标准接入上述平台后,交付采购人使用,合同期限一年。
二、项目服务要求
本项目采购内容为杭州市拱墅区“智慧安防统一接入综合应用平台”(以下简称“区智安云平台”)的租赁及配套服务,大致服务内容要求如下:
三、承租平台总体要求
3.1.1“区智安云平台”须同时运行在区社会面监控专网和区电子政务外网两个网络内。区社会面监控专网内平台主要负责为小区、楼宇、工地、单位等提供智慧安防基础服务(包含前端设备和数据汇聚接入,门禁开卡、车闸人闸登记管理、视频监控浏览、基础数据可视化、基础社区应用服务等功能);区电子政务外网内平台主要负责区、街道、社区层面分层级分权限开展智慧安防应用管理服务,在包含社会面专网平台全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智慧民生、平安拱墅创建等应用服务模块,且支持后续应用扩展升级。
用于接入其他用户指定的特别数据;拱墅区治安动态监控专网需采用 PON(注: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 源 光 纤 网 络 ) 技 术 , 采 用 独 立 的 PON-OTN
(OpticalTransportNetwork:光传输网)-ONU (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 模式;视频监控专网的的骨干机房设备间需提供物理双路由环网保护。
用于接入各单位本地视频监控、人脸抓拍监控的视频流数据,汇聚至拱墅区社会面监控专网平台,并推送至区公安治安动态监控专网平台和拱墅区数字巡防平台;各接入单位人脸抓拍监控的图片流数据,汇聚至拱墅区社会面监控专网平台,并推送至区公安治安动态监控专网平台后,进入公安内网大数据平台。
拱墅区社会面监控专网需采用 MPLS-VPN 城域网组网技术,使用物理完全独立 VPN 承载网承载本业务。专网中的骨干机房设备间需提供双路由环网保护。且结合独立的 VRF 隔离业务,保障专网专用;承载网采用核心双星型高冗余组网,网络可靠性≥99.99%, 骨干链路全部采用 10G 裸光缆,总骨干链路带宽超过 200G。
同时应具备非常良好的带宽可扩展能力;应通过 IP 网的复用技术和 MPLS VPN 的 QOS 保证机制,保证网络带宽。
(1)网络性能要求:平台。
用于接入各单位门禁、人员通道、车辆道闸等非视频类数据及物联网传感器数据, 并安全汇聚至本地汇聚点;采用本地局域网组网方式,独立组网,需物理隔离互联网环境和其他无关接入网络。
“区智安云平台”需采用云服务架构,实现在不影响平台整体运转的情况下,针对单独的服务单元进行热更新部署,当某个服务单元遇到性能瓶颈时,可以独立横向扩容, 或者拆分成更细粒度的服务单元,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接入需求。
30 个。
平台性能应达到以下指标:
功能模块或实体名称 |
指标说明 |
条件 |
性能要求 |
备注 |
南向接口 |
接入(在线)终端最大 TCP 并发连接数 |
单节点配置 |
不少于 5000 个 |
(1) 同一个时刻可建立的最大 TCP 连接数; (2) 支持多节点线性扩展。 |
南向接口 |
接入(在线)终端最大 TCP 收发消息速率 |
单节点配置 |
不少于 1000 条/秒 |
(1) 转发消息包不低于 2K,收到并转出算一次; (2) 支持多节点线性扩展。 |
南向接口 |
接入(在线)终端最大 HTTP 收发消息速率 |
单节点配置 |
不少于 2000 条/秒 |
支持多节点线性扩展。 |
南向接口 |
实时性事务处理时延 |
系统 |
小于 1 秒 |
时延定义:平台南向收到终端或应用上报的消息或数据为开始,经处理到由北向订阅接口成功推送为止(反之 亦然)。 |
北向接口 |
支持的 API 最大个数 |
系统 |
不少于 500 个 |
/ |
北向接口 |
最大 API 调用速率 |
单节点配置 |
不少于 800 条/秒 |
支持多节点线性扩展。 |
北向接口 |
API 调用响应时延 |
系统 |
小于 1 秒 |
在北向系统时延、网络正常情况下, 从平台收到应用发出的调用请求,到 平台发出响应消息为止的时延。 |
北向接口 |
最大实时信息推送能力 |
单节点配置 |
不少于 500 条/秒 |
(1) 支持多节点线性扩展; (2) 默认应用侧处理能力足够。 |
规则引擎 |
规则引擎可支持的最大 规则条目数 |
系统 |
不少于 10000 条 |
/ |
系统 |
最大 IoT 应用个数 |
系统 |
不少于 1000 个 |
/ |
系统 |
可保存的用户数据最大 空间 |
系统 |
至少支持 P 级 |
/ |
平台支持平滑升级。系统应当支持并发用户数不小于 5000 个,系统支持同时在线用户数大于 10 万人;同时,网络带宽需要 100M 以上;
3.4.4 可靠性指标要求
车位占用管理,在监控设备支持的情况下,支持车位占用的告警,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各节点服务器必须使用主备、集群等技术实现高可靠性;
对汇聚到“区智安云平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展示、查询、分析,便于管理者宏观掌握区、街道、社区、小区整体概况。
支持提供 2D 的运营驾驶舱大屏,包括基础模块:基本信息、预警、人行、车行、监控、设备。系统支持提供标准页面模版,对接数据。
市、区、街道、社区、小区数据屏包含总体的设备统计和排名、门禁车闸电梯的设备数量以及在线率、预警、应急管理数据、监控、消防设备情况统计和排名;小区数据屏包含设备统计、预警信息、消防、监控设备状态情况,以及人行、车行数据趋势等。
系统支持区、街道、社区、小区多层级用户根据自身配置的数据查看范围,选择查看的项目数据。
平台支持接入各个单位和小区的不同品牌类型的人行系统数据,完成业主、访客、陌生人全方位的人员管理服务,支持采集人员的身份、人脸、门禁设备、通行点位信息、通行时间等记录数据。支持各管理权级用户登录,可对人员通行数据进行筛选,查看详细人员通行数据,显示抓拍图片。
通过对接人行系统,完成小区智能化功能提升,访客二维码预约,业主人脸识别/ 蓝牙开门,完善小区的智能化水平,配合小程序提升业主的居住满意度。
平台支持接入不同品牌类型的停车道闸系统,对出入车牌号码、车辆照片信息、车辆出入流量、车辆的归属信息等的采集和按需分发。通过车行监测设备获取并展现当前小区进出车辆的详细记录,支持各管理权级用户登录,可对车辆通行数据进行筛选,查看详细车辆通行数据,显示抓拍图片。
支持各管理权级用户登录,对视频监控数据进行筛选,查看所选视频监控设备的实时监控内容,查看所选视频监控设备的回放内容,点击弹出播放窗、退出播放、关闭弹窗等,支持回放时段选择,支持通过平台页面,同时查看多个监控画面。
具有支持低功耗广域网物联网接入平台,包括能效管理,支持对接智能设备,对用电情况进行分析;环境监测,支持对接环境监测设备,监测和记录环境监测数据;消防系统,支持对接消防设备,监测和记录消防设备数据,例如烟感、可燃气等。
智能设备的预警信息,包括设备离线、设备异常、设备监测到的预警情况(如火警等)。
通过手机端应用,业主或者园区员工、物业上报的事件。
针对区、街道、社区、小区的管理层级,可以订阅自己关注的事件类型,通过事件订阅中查看到所有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自己订阅的条件匹配的事件。
提供快捷入口便于管理者查看所有预警信息及处理状况,具备接入物联网设备预警信息、设备异常信息,事件支持多级联动,自动上报,及时监管隐患等功能。
为了充分发挥统一接入平台的服务价值,针对小区业主及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以小程序的形式提供如下应用服务:
业主端的应用包括在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应用中,为社区与群众建立统一移动端互动通道。
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重要人员进行人脸实时抓拍, 并结合出入数据的记录、分析,制定应用模型,为社区工作提供研判和分析能力,形成新型智能管理模式。
具备对接到城市大脑的能力,大脑的数据能力及符合开发规范,提供服务民生综合管理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如可支持实现车位剩余信息开放,并基于平台与杭州城市大脑服务民生综合管理平台的对接能力,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
对人员实施标签化管理,按照业主填报、部门统计、社区标准等方式,对小区人员实施重点人员、党员等进行管理类型;公务员、企业职工、医生、教师等职业类型进行标注,并实现人员统计分析展示功能。并按照区、街道、社区、小区实际需求进行分类展示。
在民生服务中,构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施护理服务互联网申请和上门照护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
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门禁系统数据、出入口人闸系统数据、车辆进出数据,人脸抓拍数据,对老人的出入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建立服务应用模型;对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实现智能化服务。
日常照料智能服务系统主要为养老服务日常照料机构提供系统支撑,在日常照料机构安装智能识别设备后,老人通过身份证读取自动完成建档、之后通过人脸门禁自助开门、老人食堂刷脸支付、自动生成台账上报每天人流量和活动参与人、进入活动区域摄像头自动捕捉、记录老人活动轨迹,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建立服务应用模型,实现智能化服务。
通过垃圾房或智能垃圾箱前端安装智能识别设备,通过智慧小区平台的 AI 智能识别能力,对于厨余垃圾桶内的内容进行识别,并将投递者的信息以及投递是否合规进行记录,为管理单位提供查看不合规的投递行为的人员信息,以及调度垃圾桶的清运工作。
在平台中,提供精神文化建设模块,提供可发布包括文化礼堂、全民阅读、健身养生等生活板块内容,通过企业的服务优势,不断引入和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内容。
安全建设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软件漏洞扫描、安全检测、用户异常操作日志监测报警,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应用和共享过程中的数据安全等。平台各功能系统所在网络环境要求部署网闸、网络防火墙、日志审计系统、IDS 防入侵检测设备、防病毒软件、防篡改系统、准入控制系统等网络安全硬件设施。
平台应基于账号及序列号对接入的网关进行认证以及唯一身份确认,并对管理通道和数据通道进行加密。
平台应对不同用户,不同项目的数据进行隔离,确保用户只能访问本人数据,支持对不同用户可灵活配置各自可访问的数据,敏感数据需要进行加密和脱敏。
3.9.6 方案设计相关依据及标准
3.9.6.1 平台设计须符合如下国家及行业标准:
24 小时内完成故障修复。
针对本项目建立维护制度和流程的管理。在日常维护中,提供运维监控和分析,提供分析报表。
每月对线路进行例行维护,监控,针对配置、数据变更、备份,等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将形成操作文档规范。每月出汇总报表。并定期发送到招标人。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投标人需立即排查故障原因,并派工程师到现场,协助信息中心人员启用备用方案。
投标方需负责线路的维护工作,并且承诺做好与各单位用户的沟通工作。
每半年投标方需组织招标主及各单位进行一次工作交流会,总结上阶段的问题以及合理的解决办法。
平台总体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