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需求
一、海绵城市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海绵城市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98号)和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启动实施海绵城市标志性工程”要求,全面摸清镇海区海绵城市建设现状,高水平全域化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决定联合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评价。镇海区作为2018年度省优秀县(市、区),经过3年的系统建设,在组织机制、管理办法、项目建设、后期运维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现对镇海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评估。
二、招标内容
编制《海绵城市系统监测及技术咨询服务》及相关的后续相应服务。
三、技术要求
项目需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规划范围内的各法定规划,结合《宁波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并与中心城水系、排水、防洪排涝、道路、绿地等专项规划相衔接;项目技术深度按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执行,并满足国办、住建部等部委关于海绵城市发布的系列文件政策要求。
1.项目需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主要用地规划的依据,同时结合范围内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进行管控。
2.项目需结合《宁波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并与中心城水系、排水、防洪排涝、道路、绿地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3.项目需对国办、住建部、住建厅等部委发布的关于海绵城市的系列文件、政策进行解读,并用于指导本项目的编制。
4.项目需对镇海区2020年实际建设情况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并根据模型结果制定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四、规划内容
1.基本情况。研究内容为镇海区主要特点,在城市水系统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海绵城市建设确定的目标及落实情况;上级文件中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和目标落实情况,镇海区位落实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决策部署制定的主要政策。
2.工作进展。专项规划及区域实施方案编制和实施情况。城市建成区划分的排水分区边界、范围、面积等情况;本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地方法规或行政规范性文件,建立的工作机制,编制出台的地方技术标准和技术导则等,资金政策制定情况。
3.效果评估。海绵城市建设进展情况和建成区域效果评判(包括区域化边界、范围、面积情况,海绵城市建设的项目安排、建设进展和投资完成情况,监测数据分析过程,模型应用情况等)。
4.工作计划。2020年之后工作安排、中长期行动计划,对于海绵城市建设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课题研究依据
六、时间进度
1、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完成初步方案,提交采购人研讨及征询意见;
2、根据采购人修改意见,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修改完善,形成中间成果稿,提交二次审查;
3、根据审查意见,在10个工作日内修改完善,提交最终成果;
4、后续相应的规划服务至合同签订后的一年。
课题研究范围:宁波市镇海区行政范围内不包含贵驷街道的2020年城市建成区范围;
七、成果提供
提供《镇海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实施方案》成果稿、《镇海区老小区雨污分流专项规划实施方案》成果稿。
配合管理单位,对项目的规划服务进行动态跟踪。
成果要求:
1.成果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法规及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
2.需提供文本10套,电子光盘2套(含研究文本、图纸、电脑汇报文件)。
3.文本说明要求
文字说明要准确、完整,能表达规划方案的意图及内容。
第一部分 规划说明书
第二部分 规划图纸
第三部分 海绵评估模型
基本图纸包含:
01、2020年城市建成区范围图
02、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区域图及其项目分布图(ArcGIS shape file 或CAD),空间坐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03、正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区域图及其项目分布图(ArcGIS shape file 或CAD),空间坐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04、海绵城市建设前易涝点位置图
05、海绵城市生态岸线分布图
06、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