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需求说明
1、项目建设背景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市森林防火监测手段仍比较落后,各地防火监测还基本依赖人工巡护与瞭望,无法适应新时期森林防火早发现、早扑灭的基本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2019年,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强调“要抓紧规划建设集防御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于一体的防护系统,进一步提高防御各类灾害的能力”。开展宁波市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就是建设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以森林防火智能监管平台替代大量巡护工作,推行科技防火和资源保护,既是提高我市森林防火工作水平的迫切需求,也是构筑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
2、项目建设目标
利用全方位智能监测手段,结合烟火自动识别、红外热感探测双光谱、语音宣传、视频监控、GIS可视化等技术,围绕森林防火扑救工作,开展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系统建设,建立森林资源“天上看、地上管、网上查”三位一体立体监管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森林管理难题,提高森林资源动态监管、预警响应和应急调度指挥能力。
3、项目建设范围
本项目林场监测范围包括宁波市林场和周公宅林区两部分,其中宁波市林场占地面积68932.27亩,占监测范围的69.81%;周公宅林区占地面积为29812.33亩,占监测范围的30.19%。
4、项目建设内容
(1)宁波市林场森林防火电子瞭望台规划选址研究;
(2)宁波市林场森林防火电子瞭望台建设,包括前端电子瞭望台设计、电子瞭望台施工(含设备采购、集成安装、电路和网络铺设等);
(3)森林防火智能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包括数据库建设和系统开发;
(4)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系统指挥中心硬件建设等,包括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屏系统采购及现场安装、市林场电子屏设备采购等。
5、具体建设要求
主要功能应包含以下内容:
(1)宁波市林场森林防火电子瞭望台规划选址研究
需充分征求建设地宁波市林场相关人员建议,通过实地踏勘,并辅以电子地图、POI地名地址、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图、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GIS技术完成电子瞭望台规划选址。
(2)宁波市林场森林防火电子瞭望台建设
包括前端电子瞭望台设计、电子瞭望台施工(含设备采购、集成安装、电路和网络铺设等)。
①前端电子瞭望台设计:
根据规划选址方案,通过实地踏勘,完成电子瞭望台选址地现场勘察并出具相关设计图纸(设计图纸需包含瞭望台基础、瞭望台、防雷接地等图纸)。
②电子瞭望台施工建设
依据现场情况和设计图纸完成电子瞭望台的硬件采购、集成安装、施工等建设内容。依据“资源共享,就近取电和网络”原则,通过实地踏勘,充分征求建设地林场相关人员建议,完成供电电路和网络铺设,实现电子瞭望台通电、通网络,保证电子瞭望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传输。依据《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完成电子瞭望台智能监测终端、环境监控设备、门禁等设备安装集成、调试,并完成配套的防雷接地、网络传输和供电等设备的安装集成和调试,确保前端采集的信息稳定传送到后端平台。
电子瞭望台整体建设(不含设计)的暂估价为275万元。投标报价必须包含电子瞭望台整体建设(不含设计)的暂估价,且在开标一览表的投标人申明中对电子瞭望台整体建设(不含设计)以暂估价的形式进行明确。同时根据电子瞭望台设备清单的报价要求提供单价。清单中的数量为暂估数,最终按单价据实结算。
未在开标一览表中列出暂估价的投标文件作无效标处理。
电子瞭望台设备清单:
序号 |
名称 |
简要技术参数 |
数量 |
报价要求 |
|
1 |
前端电子瞭望台设备 |
前端电子瞭望台设备 |
提供火情监测智能终端(识别半径不低于10km,集成可见光采集单元、红外采集单元、烟火识别模块)、瞭望台安防监控(能对移动目标进行自动跟踪)、工业交换机(交换容量≥128Gbps)、一体式气象站(能够测量大气温度、大气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雨量)、稳压电源、拾音器、扬声器、室外设备箱、其他材料(网线、电缆、保温材料等)。 |
不少于6套 |
报1套的单价 |
核心交换机 |
交换容量5.98Tbps;支持至少2个业务扩展槽,支持光模块; |
不少于1套 |
报1套的单价 |
||
2 |
电路和网络铺设 |
提供2芯16平方铠装铝芯电缆线、12芯室外铠装光缆,同时提供室外电路和网络铺设服务 |
视项目建设具体情况而定 |
报1米综合服务单价 |
|
3 |
瞭望台址基础建设 |
提供瞭望台基站铁塔建设(铁塔高度视具体情况,施工前提供施工改造图纸)、电控锁、自动语音警示器(支持触发抓拍、定时抓拍并实时上传,警示语音后台实时更换)、瞭望台安全围栏 |
不少于 6套 |
报1套的单价 |
|
4 |
其他 |
VPN专用网络建设,包括前端电子瞭望台到市林场指挥中心机房(带宽50M)、市林场到大数据局中心机房(1000M)、大数据局到市自然和资源局指挥中心(1000M)、大数据局到市应急局指挥中心专线(1000M)。 |
视项目建设具体情况而定 |
对50M和1000M带宽分别报1条链路的单价 |
(3)森林防火智能监测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内容包含数据库和系统两部分,相关建设人员需具备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知识背景及数据库和软件系统建设经验。
1) 数据库建设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需提供电子地图、影像数据、POI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地形地貌数据等,平面采用CGCS2000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森林资源信息的利用提供地理可视化基础。
2森林防火数据库
需提供宁波市林场各类森林资源数据整理入库服务,包括森林资源信息、物资储备、重点防护目标、历史火灾档案等。各类数据建设内容如下,具体以实际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方提供的数据为准。
序号 |
数据类型 |
数据内容 |
1 |
森林资源数据 |
包括二类小班、生态公益林、林场、林班、林带、树带等 |
2 |
物资储备数据 |
包括消防队伍、引水上山工程、物资储备库、物资信息、山区水管、山区消防栓、蓄水池、重点保护源、重点保护区域 |
3 |
重点防火目标 |
古树名木(按古树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古树名木群数据 |
4 |
历史火灾信息 |
包括全市历史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程度、经济损失等信息 |
各类数据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统一空间参考(平面采用CGCS2000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入库检查、建设元数据库等。
2) 系统建设
①森林防火一张图
构建林场三维一张图,通过二维、三维地图及专题图等全面展示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和森林资源,并以地图实时动态展示前端的监控设备信息、环境信息,统计报表信息等,可视化纵览全局,为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和决策支持提供一张图支撑。具体功能要求如下:
a.地图浏览服务
提供地图放大、缩小、漫游、鹰眼、全图、测距、量面等基本地图浏览功能。
b.林业资源可视化
满足林业信息的可视化展示需求,提供各类数据资源的叠加显示,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切换展示等功能。
c.监测数据可视化
提供各类监测数据的上图展示功能,能够实时的接入各类硬件监测数据与相应的实时的大数据信息,为火情推演和火险等级分布提供计算依据。
d.通视性分析
对各个基站在地图上的可视范围进行标注,利用不同的色彩对可视和盲区范围进行标注。
e.三维地图展示
提供全市林区三维数据,在此基础上叠加林业资源数据,并提供基础的地图浏览、检索、标绘等功能服务。
②火情预警识别系统
基于林区烟火自动识别+红外热感探测双光谱智能监测手段,同时发现火点和热点,远程监控林区现场情况,一旦发现林火,自动识别并向监控指挥中心发送报警信息、自动定位林火位置,达到全年全天候的高效智能预警。
a.烟火智能识别
系统自动识别烟火信息,一旦发现疑似烟火,立即向监控中心发送警报信号。
b.火险自动报警
火情警报发送至指挥中心后,系统会自动弹出报警,同时发出警报提醒值班人员。
c.火灾热点管理
提供火灾热点在地图上的展示与后台档案管理功能,对火灾热点分析,提供林火智能监控与定位无缝集成服务。
d.林火自动定位
系统根据火情报警,提供火点位置计算分析功能,及时将计算结果在地图中标绘。
③应急预案管理系统
通过与火情预警识别系统的联动控制,评估森林资源灾损结果,为决策部门提供基础档案资料。
a.周边资源展示
提供在地图上以火点为圆心、设定距离内的周边各类森林防火消防数据对象的分布情况。
b.应急作战部署
系统提供大屏上实时的火情发展态势,辅助决策者对扑火工作进行作战部署。
c.灾损评估
针对林火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及档案整理,评估森林资源损失,为决策部门提供基础档案资料。
(4)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系统指挥中心硬件建设
包括市局大屏系统采购及现场安装、市林场电子屏设备采购等。具体硬件设备参数要求如下。
序号 |
名称 |
简要技术参数 |
数量 |
1 |
大屏系统 |
55寸0.88mm拼缝高亮拼接屏3*3块;含大屏控制器、控制软件、4路HDMI大屏输入、12路HDMI大屏输出,电视背景墙装饰及安装辅材等。 |
1 |
2 |
市林场电子屏设备 |
55寸,投屏器+智能笔;无线投屏,内置音箱,触控,可壁挂;HDMI,VGA,USB扩展/充电 |
1 |
要求:厂商相关人员能够驻扎现场,直至设备安装调试完毕。
6、其他要求
(1)实施工期要求
在签订合同后20天内,中标供应商提交森林防火电子瞭望台规划选址研究报告;在签订合同后1年内,中标供应商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2)验收要求
项目成果建设完成后,要求提供完整的项目建设资料(具体资料清单如下),组织专家验收,提供项目建设成果的展示汇报。
序号 |
成果资料名称 |
1 |
宁波市森林防火监测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
2 |
宁波市森林防火监测系统项目技术总结 |
3 |
宁波市森林防火电子瞭望台规划选址研究报告 |
4 |
宁波市森林防火智能监测信息系统软件测试方案 |
5 |
宁波市森林防火智能监测信息系统软件测试报告 |
6 |
宁波市森林防火智能监测信息系统用户手册 |
(3)驻场要求
前端瞭望台及指挥中心硬件建设过程中,中标方需安排现场驻扎人员,直至现场硬件建设调试完成;森林防火智能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中标方需提供7*24应急响应服务。
(4)项目质保期
项目验收通过后,应提供不少于2年的硬件原厂维保期,不少于1年的系统质保与更新维护。
(5)培训要求
要求提供现场培训,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项目日常运维中,提供网上培训、答疑和技术支持。
(6)资金支付
合同签订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采购方向中标供应商支付合同总价的50%作为预付款,交货及安装完成后十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价的30%,经采购方测试验收通过且签字确认十个工作日内付清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