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 商 需 求
一、 项目概况
1 项目背景
浙江省启动“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经过多年发展,我省数字化转型已进入了全面升级阶段。《袁家军省长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第六次专题会议上的讲话要点》(浙江政办通报9期,2019年5月15日)要求,省政府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应用要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部署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以“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两大模型建设为重点,全省“一盘棋”。丽水市正度也相应提出要求,需数字化转型工作横向协同,上下联动,同步推进,构建共建共管共享数字政府体系,并将自然资源管理纳入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领域。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进,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作风贯穿到城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紧紧围绕“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建设高能级的城市、数字化的城市。
建设丽水市小流域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平台,是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时代的重要举措,对全面提升丽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力,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必要且迫切。
按照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小流域灾害预警系统推广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缙云县区域情况,经过市应急局、县应急局、县自规局、县水利局以及丽水移动公司联合对缙云县区域联合踏勘,确定本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分别为方溪村自然灾害隐患点建设1套降雨量监测站, 1套自动化水位计监测站,2套声光报警站,1套预警广播以及1套视频监控站;壶镇镇金竹行政村自然灾害隐患点建设1套降雨量监测站, 1套自动化水位计监测站,2套声光报警站,1套预警广播以及1套视频监控站;东渡镇黄山脚行政村自然灾害隐患点建设1套降雨量监测站, 1套自动化水位计监测站,2套声光报警站以及4套多功能监测站,并将系统建设完成后的监测数据接入到丽水市小流域自然灾害预警平台中。
2 监测目的、设计原则及监测项目
2.1 监测目的
鉴于当地地理环境及气象情况,该区域气象灾害的多发和频发区,气象灾害种类多,每年暴雨、台风、寒潮、大雪、低温、大风、冰雹、雷击、高温、干旱等各类气象灾害都会发生,容易引发流域洪涝、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次生或衍生灾害。该区域的水文,气象,形变安全监测的意义重大,通过对缙云县三支流域灾害隐患点流域水位、雨量及其沿岸风险边坡形变等全天候在线监测,和视频系统实时动态影像监控,实现流域、边坡无人值守状态下的24小时连续监测,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予以自动报警应急处置,从而保障隐患点区域人员财产安全。对区域的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
2.2 监测设计原则
(1)整体规划,明确重点
考虑工程特点,对各流域进行雨量和水位的监测,对隐患点区域流域水位和避灾通道或避灾点采用视频监控。从监控工程的安全出发,分层合理布设监测断面(部位)和测点(墩),形成整体监测网络。
(2)先进可靠,稳定耐久
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选用稳定可靠的仪器及设备,配有长期的备品和技术服务支持,确保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使其能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长时间地正常运行。
(3)实用高效,管理简便
监测仪器埋设安装后,线缆集中牵引至现场监测站,通过MCU实现数据采集,再将数据无线传输至后方监测管理中心站,并由中心站实现统一管理。该系统层次分层、结构简单、运行高效、方便维护、利于管理。
2.3 主要监测项目及内容
根据相关规范和现场实际地质情况,确定的主要监测项目有:
(1)降雨量监测:监测自然灾害隐患点区域降雨量情况;
(2)地表变形:通过多功能监测仪监测边坡地表震动加速度和倾角变化;
(3)视频监控:对自然灾害隐患点区域紧急避险要道或避灾点以及附近小流域水位的实时画面进行监控;
(4)水位监测:通过水位标尺或者自动化水位计对小流域水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5)报警广播装置:报警广播装置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监测区的声光报警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监测数据达到报警条件后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器提醒监测区附近的活动人员紧急避险,第二类是预警广播站,这个广播站主要是用来通知附近居住和活动的人员即将有险情,通知他们采取对应的应急措施。
三、 采购清单
序号 |
监测设备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一、方溪村自然灾害隐患点 |
|||||||||||||||||||||||||||||||||
1 |
视频监控 |
1 |
套 |
用于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实时将避灾要道路口画面回传到后方平台中,方便决策者判断指挥,同时保存重要历史录像。 |
|||||||||||||||||||||||||||||
2 |
水位计监测设备 |
1 |
套 |
监测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
|||||||||||||||||||||||||||||
3 |
声光报警器 |
2 |
套 |
用于在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中传感器监测到数据超过预警阈值后自动触发发出声光预警信号,提醒附近居民有灾情隐患。 |
|||||||||||||||||||||||||||||
4 |
无线预警广播 |
1 |
套 |
用于在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中出现预警情况下,用于相关人员应急广播指挥 |
|||||||||||||||||||||||||||||
5 |
雨量监测设备 |
1 |
套 |
实时监测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降雨量情况 |
|||||||||||||||||||||||||||||
二、壶镇镇金竹行政村自然灾害隐患点 |
|||||||||||||||||||||||||||||||||
1 |
视频监控 |
1 |
套 |
用于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实时将避灾要道路口画面回传到后方平台中,方便决策者判断指挥,同时保存重要历史录像。 |
|||||||||||||||||||||||||||||
2 |
水位计监测设备 |
1 |
套 |
监测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
|||||||||||||||||||||||||||||
3 |
声光报警器 |
2 |
套 |
用于在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中传感器监测到数据超过预警阈值后自动触发发出声光预警信号,提醒附近居民有灾情隐患。 |
|||||||||||||||||||||||||||||
4 |
无线预警广播 |
1 |
套 |
用于在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中出现预警情况下,用于相关人员应急广播指挥 |
|||||||||||||||||||||||||||||
5 |
雨量监测设备 |
1 |
套 |
实时监测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降雨量情况 |
|||||||||||||||||||||||||||||
三、东渡镇黄山脚行政村自然灾害隐患点 |
|||||||||||||||||||||||||||||||||
1 |
水位计监测设备 |
1 |
套 |
监测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
|||||||||||||||||||||||||||||
2 |
声光报警器 |
2 |
套 |
用于在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中传感器监测到数据超过预警阈值后自动触发发出声光预警信号,提醒附近居民有灾情隐患。 |
|||||||||||||||||||||||||||||
3 |
雨量监测设备 |
1 |
套 |
实时监测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降雨量情况 |
|||||||||||||||||||||||||||||
4 |
倾角、震动加速度监测 |
1 |
套 |
监测小流域灾害隐患点区域对人员聚集区威胁到的滑坡体等地表变动产生的三向倾角和震动加速度变化情况 |
|||||||||||||||||||||||||||||
四、系统平台 |
|||||||||||||||||||||||||||||||||
1 |
IVR外呼 |
1 |
套 |
通过平台对接,实现灾害预警时的智能外呼,通过预设录音,提醒群众尽快撤离。 |
|||||||||||||||||||||||||||||
2 |
智能短信 |
1 |
项 |
通过平台对接,实现灾害预警时的短信智能发送,通过预设短信,提醒群众尽快撤离。 |
|||||||||||||||||||||||||||||
3 |
物联网卡 |
1 |
项 |
用于前端设备传输 |
|||||||||||||||||||||||||||||
4 |
三维建模 |
3 |
平方公里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三维建模; |
|||||||||||||||||||||||||||||
五、集成、维护 |
|||||||||||||||||||||||||||||||||
1 |
安装集成 |
1 |
项 |
前端设备的安装集成 |
|||||||||||||||||||||||||||||
2 |
维护 |
1 |
项 |
系统维护包括前端设备、系统数据、与丽水市小流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实时传输 |
四、 系统详细技术要求
序号 |
名称 |
参数要求 |
|||||||||||||||||||||||||||||||
一、方溪村自然灾害隐患点 |
|||||||||||||||||||||||||||||||||
1 |
视频监控 |
1/2.8英寸CMOS;200万;1920×1080;最低照度彩色:0.005Lux@F1.6 |
|||||||||||||||||||||||||||||||
2 |
水位计监测设备 |
1)量程:15米;2)误差:±0.3%FS;3)持续阴雨天15天; |
|||||||||||||||||||||||||||||||
3 |
声光报警器 |
1)喇叭工作功率:25W;2)喇叭分贝:≤130dB;3)音调可调(警笛、防空、工程、消防、汽笛等);4)持续阴雨天续航时间40天; |
|||||||||||||||||||||||||||||||
4 |
无线预警广播 |
1)具有本地麦克风、预置预警信息、本低对讲机、远程电话、远程短信等多种预警方式;2)系统具备UPS功能;3)支持4G全网通 |
|||||||||||||||||||||||||||||||
5 |
雨量监测设备 |
1)分辨率 0.1mm |
|||||||||||||||||||||||||||||||
二、壶镇镇金竹行政村自然灾害隐患点 |
|||||||||||||||||||||||||||||||||
1 |
视频监控 |
1/2.8英寸CMOS;200万;1920×1080;最低照度彩色:0.005Lux@F1.6 |
|||||||||||||||||||||||||||||||
2 |
水位计监测设备 |
1)量程:15米;2)误差:±0.3%FS;3)持续阴雨天15天; |
|||||||||||||||||||||||||||||||
3 |
声光报警器 |
1)喇叭工作功率:25W;2)喇叭分贝:≤130dB;3)音调可调(警笛、防空、工程、消防、汽笛等);4)持续阴雨天续航时间40天; |
|||||||||||||||||||||||||||||||
4 |
无线预警广播 |
1)具有本地麦克风、预置预警信息、本低对讲机、远程电话、远程短信等多种预警方式;2)系统具备UPS功能;3)支持4G全网通 |
|||||||||||||||||||||||||||||||
5 |
雨量监测设备 |
1)分辨率 0.1mm |
|||||||||||||||||||||||||||||||
三、东渡镇黄山脚行政村自然灾害隐患点 |
|||||||||||||||||||||||||||||||||
1 |
水位计监测设备 |
1)量程:15米;2)误差:±0.3%FS;3)持续阴雨天15天; |
|||||||||||||||||||||||||||||||
2 |
声光报警器 |
1)喇叭工作功率:25W;2)喇叭分贝:≤130dB;3)音调可调(警笛、防空、工程、消防、汽笛等);4)持续阴雨天续航时间40天; |
|||||||||||||||||||||||||||||||
3 |
雨量监测设备 |
1)分辨率 0.1mm |
|||||||||||||||||||||||||||||||
4 |
倾角、震动加速度监测 |
1)上报数据:三轴加速度、三轴角度、微位移、方位角、位置信息、状态信息;2)测量精度:加速度1mg、角度0.1°、方位角1°;3)免维护时间: 免维护3 年 |
|||||||||||||||||||||||||||||||
四、系统平台 |
|||||||||||||||||||||||||||||||||
1 |
IVR外呼 |
当有预警信息发布时,指挥中心启用群呼功能,系统采用信令扫描方式,对预警区域内的移动、电信、联通在内的所有手机用户进行群体呼叫,直至手机接通并语音报警。(含3年服务费) |
|||||||||||||||||||||||||||||||
2 |
智能短信 |
通过短信系统与小流域自然灾害预警平台对接方式,实现灾害预警时的预警短信智能发送,即时送达,提醒群众尽快撤离。具备短信预设功能,支持短信快速编辑功能。(含3年服务费) |
|||||||||||||||||||||||||||||||
3 |
物联网卡 |
用于前端设备数据传输,支持移动、电信、联通2/3/4G信号;每个设备配一张卡,每张卡每月不低于2G流量。(含3年服务费) |
|||||||||||||||||||||||||||||||
4 |
三维建模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三维建模; |
|||||||||||||||||||||||||||||||
五、集成、维护 |
|||||||||||||||||||||||||||||||||
1 |
安装集成 |
包括前端设备的运输、安装、集成 |
|||||||||||||||||||||||||||||||
2 |
维护 |
系统维护包括前端设备、系统数据、与丽水市小流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实时传输 |
主要设计规程规范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 《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指南》(试运行)
5)《山洪灾害预警设备技术条件》(SL762-2018);
6)《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SL666-2014);
7)《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8)《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导则》(SL675-2014);
9)《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2010)
10)《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
11)《降雨量监测规范》(SL21-2006)
12)《水文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GB/T 18185-2000)
13)《水文基础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95-98)
14) 《山洪灾害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SL767-2018)
15)《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SL653-2013)
16)《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551-2012);
遵循以下文件要求:
1)《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2)《袁家军省长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第六次专题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3)《丽水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4)《中共丽水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
4.1 降雨量监测
专业型监测站雨水由承水器收集—经过进水阀—进入贮水室—水位上升—浮子上升—传感器读取数据—微机控制电路输出无源脉冲(每当降雨量0.1毫米时,集电极开路电路导通一次,即输出一个脉冲:宽度320mm,电平由后面连接的采集器输入电路决定)。如果连续降雨,贮水室的水位继续上升到特定水位的时候,进水电动阀关闭、而后排水电动阀打开,开始放水(放水过程大概12秒钟);待放水完毕,排水电动阀关闭,同时进水电动阀打开,继续降雨计量。分辨率优于0. 1mm。最大降雨强度不少于8mm/分钟。
4.2多功能监测站(倾角、震动加速度)
多功能监测仪是基于低功耗物联网通信技术、采用低功耗LoRa/NB-IOT传输技术研制的小型化智能监测设备,内置高性能锂亚电池供电,能够在野外无源供电的情况下持续运行3年以上,设备小巧,易于携带、安装简便、即装即用。设备具备高精度角度、加速度、北斗、方位角、裂缝(可选)等多种传感器与Lora/NB-IOT两种通信模块,具有微功耗、超长工作时间、性价比高,体积小巧,无须后期维护等核心特点。特别适用于对光照不足、安装条件恶劣的环境下进行震动、倾斜、裂缝等多种监测。
4.3 视频监控
视频监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监测手段,具有监测效果明显、直观、不受昼夜限制等优点。视频监控系统由工业级防水摄像头、图像采集和压缩功能智能嵌入式数字解码器系统、传输系统、供电系统组成。视频监测设备专网专线光纤通信配合使用,可通过本地或实时传输监测站存储的图片及画面,支持远程图片抓拍、管理、命令下发等功能,供电方式为光电互补双模供电方式,确保视频监控设备在市电断电后24个小时内不间断持续正常稳定工作。红外网络球型摄像机,主要技术指标:1/2.8英寸CMOS;200万;1920×1080;最低照度彩色:0.005Lux@F1.6,黑白:0.0005Lux@F1.6,0Lux(红外灯开启);150m(红外);镜头焦距5.0mm~115mm;23倍;可视域功能支持;支持绊线入侵;支持区域入侵;支持穿越围栏;支持徘徊检测;支持物品遗留;支持物品搬移;支持快速移动;支持停车检测;支持人员聚集;支持联动跟踪;电子防抖;电子透雾;音频输入1路(LINE IN;裸线);音频输出1路(LINE OUT;裸线);报警接口2进1出;语音对讲支持;报警输入2路,开关量输入(0~5V DC);供电方式AC24V/2.2A±10%(标配);接口类型RJ45接口。网络硬盘录像机,主要技术指标:HDMI1路;HDMI1 (画面分割)1、4、8、9分割;IPC分辨率6M/5M/4M/3M/1080P/1.3M/720P;USB接口2个后置USB2.0接口;VGA1路;操作界面WEB、本地GUI;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实时操作系统;多路回放最大支持8路回放;后智能不支持;解码能力1×6M/4×3M/6×1080P/12×720P/24×D1;盘位1;视频输出1路VGA,1路HDMI,支持VGA/HDMI视频同源输出;天线单天线,4G全网通,1个UIM卡插槽;网络带宽接入56Mbps,储存56Mbps,转发56Mbps;网络接口1个百兆以太网口;网络视频接入8路;网络协议IPv4、IPv6、ONVIF(不支持ONVIF Server)、HTTP、DHCP、UPnP、NTP、SNMP、PPPoE、DDNS、FTP;音频接口1路,支持IPC音频输入/1路,支持语音对讲输出;硬盘接口1个内置SATA接口,单盘容量支持6T;主处理器工业级嵌入式微控制器。
4.4 水位监测
水位计监测站选用一体化结构,精确实时采集小流域河道液面的变化,可选用GPRS/CDMA/SMS / 北斗卫星等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可通过本地或远程读取监测站存储的数据,支持远程管理、命令下发等功能。监测站由太阳能电池板、遥测终端机、水位计、防护箱及一体化安装支架组成。水位计由于采用非接触的测量,被测介质几乎不受限制,可广泛用于各种液体和固体物料高度的测量。提供多种电源管理模式,可实现低功耗工作模式下的双向通信。
4.5 声光报警系统
现场需要设置声光报警装置,在灾害发生时发出现场自动化声光信号,提示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及时逃生。声音强度需达到130dB,闪光次数不低于150次/min。
4.6 无线预警广播站
无线预警广播站主要布置在受附近灾害源威胁的附近居民点或者其他人员聚集区域,主要是用来自动提醒或者人员播报提醒即将有险情发生,可实时远程指挥现场应急工作,对后方掌握现场情况有非常有效的作用,通知相关受威胁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紧急避险。安装位置一般选择在避灾点或者重要的避灾要道上。主要技术要求:1)具有本地麦克风、预置预警信息、本低对讲、远程电话语音、远程短信等多种预警方式;2)支持4G全网通;3)统具备在外接电源断电后确保不小于48小时持续供电;4)无线预警广播系统须接入丽水市小流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系统监测的数据达到预警条件后自动触发或者手动触发广播预警信息播放。
五、 工期及地点
工期:合同签订后10日历天内完成开发建设并部安装调试。
地点:按业主要求。
六、 服务期
服务年限:3年。
十、培训
1.培训内容
1.1 操作演示培训
1.2 系统基本知识培训
2.培训目标
参与培训人员应能掌握如下技能:
充分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熟练操作平台的各项功能;
懂得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基本故障判断;
安装系统,能进行功能、参数的设置;
不合格者需要重新学习、培训,直至符合上岗操作要求。
3. 培训相关手册
项目技术实施单位用户培训组为业主提供简明易懂的培训资料和讲义,所有资料以中文形式提供。
十一、售后服务
1小时响应提供解决方案,4小时赶到现场,24小时内解决问题。
十二、付款方式
在合同签订后7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40%的合同款,安装调试完成并验收合格后7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60%的合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