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1.项目说明
1.1本章内容是根据采购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的。
1.2供应商所报价格应为含税全包价,包含提供相关服务的所有费用,合同存续期间采购人不额外支付任何费用。
2.采购项目的技术规格、要求和数量
2.1.建设背景
自然资源数据整合是自然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我国过去自然资源管理长期存在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现象,其本质在于数出多门以及部门间数据运行管理机制不畅导致“信息孤岛”的存在。自然资源部成立后,从组织体制角度上看,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土地、矿产、地质调查、测绘、海洋、林业、草原、水资源等数据将进行整合,长期以来制约自然资源各专题数据在部门间流动、共享的体制障碍已经得到解决。
2019 年 1 月我市完成青岛第三次国土调查市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招标工作; 2019年 5 月,我市根据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调整为第三次国土调查的相关要求,印发了《青岛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根据国家方案“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整合相关自然资源专业信息”的要求,明确我市“建立全市自然资源框架数据成果”。原第三次国土调查市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在自然资源专业调查和管理方面不足以满足现有的使用要求,本次项目建设主要是在第三次国土调查市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基础上进行升级,以满足对自然资源监测监管、辅助决策及分析应用。
2.2.建设目标
为积极响应部、省自然资源工作建设要求,整理、整合各类自然资源信息数据,进一步完善青岛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建设,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市土地、林业、海洋等各类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准确记录资源开发利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信息,做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为今后青岛市自然资源监测监管、辅助决策、大数据应用分析等方面提供可靠数据支撑,为青岛市自然资源行业的远期发展建好坚实基础。
2.3.建设内容
1)自然资源框架目录体系框架建设
在国家、自然资源部和山东省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基础上,结合青岛市自然资源业务管理需求,进行自然资源数据分类目录及编码标准规范和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库结构设计、自然资源框架数据汇交规范的完善、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对照标准的新建。
2)自然资源框架数据整合建库
全面梳理土地、矿产、海洋、森林、湿地、水等自然资源等与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数据资源,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按照统一标准、空间参考和分类体系,按照现状数据、规划数据、权属信息进行组织,形成全面展示自然资源数据状况、辅助决策管理的“电子沙盘”,统一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工作。
3)三调数据库管理分析子系统升级改造建设
以自然资源框架数据为基础,在原青岛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市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三调数据库管理分析子系统基础上进行系统升级,将自然资源相关的数据进行统一展示,实现自然资源各类数据的现状、规划、权属一体化统计分析。
2.4.项目建设要求
1)自然资源框架目录体系框架建设
根据自然资源数据体系,按照数据类别、层次和关系,建立自然资源数据目录,形成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的索引。在国家、自然资源部和山东省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基础上,结合青岛市自然资源业务管理需求,完善数据分类编码、汇交、开放、共享服务与应用等数据标准、规范,确保统一数据组织规范、统一空间数据数学基础、统一数据分类代码及统一数据格式、命名规则、统计口径和服务方式,为形成和完善覆盖数据生产、数据管理和信息服务全过程的自然资源数据标准体系奠定基础。建设规范文档如下:
规范名称 |
主要内容 |
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分类目录及编码标准规范 |
基于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总体方案》中数据资源体系的建设规划,编制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分类目录及编码标准, 将原本划分为测绘专业、土地专业、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四种类型的国土资源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转换为基础地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湿地资源七大类,包含数据资源和数据服务资源,每类数据根据青岛市自然资源实际情况按照业务、专业、比例尺、时间等维度再详细分类。 |
自然资源框架数据 库结构设计 |
在原青岛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提取、拓展、完善形成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库结构设计文档;定义各类自然资源数据的数据库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
自然资源框架数据汇交规范 |
为适应新形势,在前期制定的国土资源数据汇交规范基础上, 编制自然资源数据汇交规范,指导青岛市各个管理单位在自然资源部门在履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职能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数字化成果的汇交,包含市局对分局数据的下发和分局对市局数据汇交两部分内容。本规范需根据数据类型、数据格式、数据大小等多维度,细分并明确数据汇交相关职责与汇交制度、汇交内容和格式、汇交方式、汇交流程、汇交要求等内容。 |
自然资源框架数据 对照关系 |
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为基础,梳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其它现状类数据之间的对照关系。 |
2)自然资源框架数据整合建库
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库涵盖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不同专业的多种数据,是一个“统一空间参考、统一数据标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框架数据库。建立全市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库,并满足以下要求:
(1)统一坐标系。数据库各类数据源采用的空间坐标系不统一,在建库前,需要确定统一坐标系,把各类数据进行坐标转换。
(2)数据的拼接。为满足的应用需求,对于各类空间数据,数据入库前必须按行政区划进行必要的拼接。
(3)统一基础底图。根据应用需求,建议选择系列比例尺基础底图,基础底图为基础层的数据。在统一底图上进行数据叠加和集成。
(4)统一数据存储环境。自然资源框架数据统一采用 Oracle+ArcGIS Server(原ArcSDE)管理模式,非空间数据统一采用 Oracle 存储管理。
(5)数据库建模。根据应用需求,对各类数据库进行梳理,利用可视化建模工具, 分别建立各类数据库的可视化要素模型,最终汇总成框架数据库建设模型。
(6)数据入库。根据数据库建设模型,在 Oracle+ArcSDE 环境中,建立数据库结构,导入各类数据。
(7)数据存储策略。采用 Oracle 分区技术,提高数据访问和获取速度,改善数据库的性能。
(8)ArcGIS Server 性能调整。建立合理空间索引和属性索引,提高数据查询效率。本次数据整合内容如下所示:
序号 |
分类 |
数据名称 |
范围 |
时间范围 |
整合方式 |
1 |
土地 资源 框架 数据 |
第三次国土调查框架数据 |
全市 |
2018 年 |
服务集成 |
2 |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框架数据 |
全市 |
2006-2020 年 |
服务集成 |
|
3 |
土地整治规划框架数据 |
全市 |
2016-2020 年 |
服务集成 |
|
4 |
永久基本农田框架数据 |
全市 |
2018 年 |
服务集成 |
|
5 |
生态控制红线框架数据 |
全市 |
2019 年 |
服务集成 |
|
6 |
自然保护地框架数据 |
全市 |
最新 |
整合建库 |
|
7 |
不动产登记宗地框架数据 |
全市 |
/ |
交换抽取 |
|
8 |
所有权框架数据 |
全市 |
2015 年 |
服务集成 |
9 |
矿产 资源 框架 数据 |
采矿权框架数据 |
全市 |
2020 年 |
整合建库 |
10 |
探矿权框架数据 |
全市 |
2020 年 |
服务集成 |
|
11 |
矿产资源储量框架数据 |
全市 |
2020 年 |
服务集成 |
|
12 |
矿产资源规划框架数据 |
全市 |
2016-2020 |
服务集成 |
|
13 |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数据 |
全市 |
2015-2025 |
服务集成 |
14 |
海洋 资源 框架 数据
|
海岸线框架数据 |
沿海区域 |
最新 |
整合建库 |
15 |
海岛框架数据 |
沿海区域 |
最新 |
整合建库 |
|
16 |
海岛湿地框架数据 |
沿海区域 |
最新 |
整合建库 |
|
17 |
海洋功能区划框架数据 |
沿海区域 |
最新 |
整合建库 |
|
18 |
海洋生态红线框架数据 |
沿海区域 |
最新 |
整合建库 |
|
19 |
海域使用管理框架数据 |
沿海区域 |
/ |
交换抽取 |
20 |
森林 资源框架数据 |
森林资源调查框架数据 |
全市 |
2018 年 |
整合建库 |
21 |
林业规划框架数据 |
全市 |
最新 |
整合建库 |
|
22 |
林权框架数据 |
全市 |
/ |
交换抽取 |
|
23 |
湿地资源框架 数据 |
湿地调查框架数据 |
全市 |
最新 |
整合建库 |
24 |
湿地保护规划框架数据 |
全市 |
最新 |
整合建库 |
|
25 |
水资源框架数 据 |
河流湖泊框架数据 |
全市 |
2019 年 |
整合建库 |
26 |
河流湖泊保护规划框架数据 |
全市 |
最新 |
整合建库 |
|
27 |
其他框架数据 |
基础地理框架数据 |
全市 |
/ |
服务集成 |
28 |
遥感影像框架数据 |
全市 |
2009 年-2020 年 |
服务集成 |
|
29 |
地名地址框架数据 |
全市 |
/ |
服务集成 |
3)三调数据库管理分析子系统升级改造建设
以自然资源框架数据为基础,在原青岛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市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三调数据库管理分析子系统基础上进行系统升级,将自然资源相关的数据进行统一展示,实现自然资源综合展示、联动展示、对比分析、空间分析;
综合展示:将各类自然资源数据按照统一空间定位基准层层叠加,分类分层展示全市自然资源的情况,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体化、沙盘式展示。
联动展示:实现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将数据目录、地图、属性、图例联动展示;
对比分析:从属性编码对照和空间范围两方面实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其它现状数据的对比分析;
空间分析:实现按照绘制范围或导入地块的现状、规划、权属一体化统计分析。
2.5.后期服务要求
(1)系统应提供 1 年免费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升级,产品维护期从通过验收之日算起。在产品维护期内,提供免费软件版本升级及技术支持服务。
★(2)成交人在接采购人通知后立即做出响应,2 小时内到达现场,4 小时内解决完毕。(1 年维护期内免费提供)
(3)提供电话热线 7×24 小时的技术咨询与服务;
(4)提供电子邮件形式的技术咨询与服务。
2.6.成果提交要求
2.6.1提交内容
成果提交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成果:
1)文字报告成果
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分类及编码标准规范自然资源框架数据汇交规范
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对照关系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库设计 工作总结报告
2)数据库成果
土地资源框架数据库矿产资源框架数据库海洋资源框架数据库森林资源框架数据库湿地资源框架数据库水资源框架数据库 其它资源框架数据库
3)软件成果
三调数据库管理分析子系统
2.6.2提交方式和要求
软件与源代码以光盘介质提供;
文档成果以光盘和纸介质两种方式提供; 所提供的文档需符合软件工程规范。
采购人允许偏离范围或者幅度如下:
序号 |
技术指标 |
允许偏离范围或者幅度 |
备注 |
1 |
/ |
/ |
/ |
3.商务条件
3.1服务期限:
从合同签订之日起,1 个月内完成需求调研、总体设计工作和自然资源目录体系建设,2 个月内完成数据库建设和系统软件开发工作,并提交用户试用,3 个月内完成试运行并交付最终成果。
3.2服务地点
采购人指定地点。
3.3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支付成交金额的 50%作为预付款,验收合格后付清余款。
3.4服务成果验收
服务期满或完成服务成果后,采购人对服务成果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检验。采购人有权限根据检验结果要求中标人立即更换或者提出索赔要求。
★3.5 服务响应时间
成交人在接采购人通知后立即做出响应,2 小时内到达现场,4 小时内解决完毕。注:上述要求以及标注中:
带“★”条款为实质性条款,供应商必须按照采购文件的要求做出实质性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