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及要求
一、工作目的
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调查泽雅镇工作区孕灾地质环境条件,识别地质灾害隐患或风险,总结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分析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成灾模式,研究引发地质灾害的降雨阈值;评价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害性,识别承载体及易损性,划定和评价地质灾害风险区和等级,提出风险管控对策措施,为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监测预警和应急避险,科学实施避让搬迁与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村镇规划与建设、重大工程布局等提供依据,全面支撑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
若部省出台关于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的新规程,新标准,新要求的,必须从其规程标准和要求.
二、工作任务
1.地质灾害孕灾地质环境条件调查。调查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斜坡结构、残坡积层和风化层厚度、地下水活动等孕灾地质条件和气象、水文、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因素。
2.地质灾害及隐患调查。调查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发育特征及危害情况,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评价其稳定性,提出监测预警、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等科学合理的处置建议。
3.承灾体调查。调查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构筑物、基础设施、经济活动、土地、资源、环境等基本信息。
4.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大雨、暴雨、大暴雨及特大暴雨等不同工况下的危险性和风险评价,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相关图件。
5.开展地质灾害降雨阈值研究,提出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降雨阈值建议。
6.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区,提出地质灾害防治与风险管控对策建议。
7.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数据库。
三、总体要求
1.应充分收集利用调查区及周边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勘查等已有成果资料,结合遥感解译成果,初步分析总结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和成灾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野外调查。
2.调查宜采用遥感调查(含无人机调查)、地面调查、测绘和勘查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开展。在精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用遥感调查等手段代替部分地面调查工作量。
3.地质灾害调查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查评价工作分三种精度进行。一般调查区,工作精度为1:10000比例尺;重点调查区,工作精度为1:2000比例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重要斜坡和小流域沟谷等区域(以下简称“重要地段”),工作精度为1:1000~1:500比例尺。
4.在重要地段,应布设适当的测绘、物探、钻探和山地工程等工作量,采集必要的岩土、水样。了解岩土体结构,获取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重要地段以外的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视情况可布设适量的测绘、物探、钻探、山地工程和岩土、水样测试等工作量。
三、工作范围
工作范围为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行政范围内。调查评价面积:145.2 k㎡
四、具体内容及工期要求:
按《浙江省乡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技术要求(1:2000)》在泽雅镇全区域实施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实施工作量最终解释权归采购人;本项目总的实施期限12个月。
五、预期成果
1.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报告;
2.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图集;
3.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数据库;
4.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