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内容与技术需求
一、项目说明
近年来宁波杭州湾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发展迅速,基础建设、公共设施、房地产等项目实施使得新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呈现出快速变化的趋势。为满足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需要,为全面提升新区地理国情信息保障能力,增强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发的《关于做好2020年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0年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19年全市房屋与建筑物实体数据生产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计划开展新区2020年度地理国情监测及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具体包括地理国情监测(省情市情)、天地图数据更新融合、房屋与建筑物实体建设、遥感影像获取与制作四方面内容。
二、测绘范围
本项目数据更新范围为新区全部范围,总面积约353km2。
三、项目内容
本项目包括地理国情监测(省情市情)、天地图数据更新融合、房屋与建筑物实体建设、遥感影像获取与制作四方面内容。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地理国情监测(省情、市情)
基于新区已有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以2020年12月31日为监测更新时间点,完成新区两项省情监测(城市建成区监测、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监测)和一项市情监测(建成区建筑物监测),同时完成新区监测成果数据汇交、入库、更新,最终监测成果需通过省、市两级相关部门验收。
(二)天地图融合更新工作
新区天地图数据融合更新工作,包括电子地图、POI数据、地名地址库的融合更新。根据已有的省级节点数据,结合最新影像、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竣工数据等多种更新数据,严格参照《浙江省天地图省、市(县)级数据融合技术方案(2020版)》对新区天地图数据进行融合更新,最终通过省级相关部门验收。
(三)房屋与建筑物实体建设
根据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竣工数据、电子地图、POI数据以及地名地址数据,按照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房屋与建筑物实体数据建设技术指南》要求,开展新区房屋与建筑物实体建设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实体制作、建筑物实体制作及建筑物实体数据与地名地址数据关联。
(四)遥感影像获取与制作
1次高清无云遥感影像,拍摄季节要求为5-10月,编制领导工作用图挂图,制作裱框挂图20幅。
四、成果指标要求
(一)地理国情监测(省情、市情)
1、空间参考
平面坐标系统:宁波市2000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中央经线为东经123度)。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2、数据内容
城市建成区监测、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监测、建成区建筑物监测。
3、数据格式
采用ArcGIS File GeoDataBase(.GDB)文件格式。
(二)天地图更新融合
1、空间参考
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经纬度地理坐标存储数据坐标,坐标单位采用度。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2、数据内容
电子地图、地名地址数据、POI数据。
3、数据格式
采用ArcGIS File GeoDataBase(.GDB)文件格式。
(三)房屋与建筑物实体建设
1、空间参考
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经纬度地理坐标存储数据坐标,坐标单位采用度。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2、数据内容
房屋实体数据、建筑物实体数据。
3、数据格式
采用ArcGIS File GeoDataBase(.GDB)文件格式。
(四)遥感影像
1、空间参考
平面坐标系统:宁波市2000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数据内容
新区遥感影像。
3、数据格式
采用.SID或.TIF文件格式。
五、执行技术标准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
2、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3、浙江省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DB33/T552-2014
4、宁波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测量技术规程,DB3302/T 1004-2010
5、宁波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程,DB3302/T 1005-2010
6、宁波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程和宁波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测量技术规程(补充规定),甬规字[2012]78号
7、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17
8、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GB/T 25344-2010
9、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2005
1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11、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12、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
13、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
14、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GB/T 30318-2013
15、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CH/Z 9001-2007
16、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 9010-2011
17、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 9011-2011
18、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B33/T 817—2010
19、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测法字(2003)1号
20、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测图字[2009]2号
21、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0]8号
22、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国测信发[2015]3号
23、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2020),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4、天地图电子地图符号与注记(2018),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5、城市建筑高度普查技术规程,NBGP J02-2014
26、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汇交与归档基本要求,NBGP J05-2014
27、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查验收与质量评价规定,NBGP J07-2014
28、《浙江省城镇建成区调查技术规程》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浙江大学 2014.3
29、《浙江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调查技术规程》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浙江大学 2015.3
30、《浙江省城市建成区调查、浙江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调查成果资料汇交基本要求》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12
31、《城镇建成区调查技术规范》,DB33/T 2151-2018
32、宁波市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程
33、甬地普办[2015]10号《城市建筑高度普查技术规程》补充说明
34、2020年宁波市地理国情监测实施方案(2020),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5、 房屋与建筑物实体数据建设技术指南(2018),宁波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36、 遥感影像平面制作规范 GB/T15968-2008
本次项目实施技术应符合上述最新版本的标准(包含但不限于所列标准/规范),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有更新,按最新标准执行。
六、进度要求
地理国情监测(省情、市情)成果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完成成果移交;天地图数据在2020年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更新并通过相关质量检验机构验收;房屋与建筑实体数据、遥感影像图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成果移交。
七、成果要求
1、地理省、市情监测:项目设计书、项目总结、监测库体数据、统计报表等、元数据;
2、天地图融合更新:项目总结、原始搜集资料、检验报告、电子地图数据、POI数据、地址数据;
3、房屋实体与建筑物实体建设:项目总结、原始搜集资料、房屋实体数据、建筑物实体数据。
4、遥感影像图:影像原图、影像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