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用户需求书中带“★”为不可偏离的实质性条款,如不能满足,将按无效响应处理。
★商务需求明细:
序号 |
条款名称 |
说 明 |
1 |
完工期 |
签订合同之日起60天内完成工作成果。如因工作内容或范围变化原因,工期相应后延,直到完成项目。 |
2 |
付款方法和条件 |
本项目款项以人民币转账方式支付,分四期支付: 第一期:双方签订合同后,采购人在收到成交供应商提交的完整请款资料(含正规发票)后10个工作日支付30%合同款; 第二期:成交供应商提交中期成果,采购人在收到成交供应商提交的完整请款资料(含正规发票)后10个工作日支付40%合同款; 第三期:成交供应商提交送审版成果,采购人在收到成交供应商提交的完整请款资料(含正规发票)后10个工作日支付20%合同款; 第四期:成交供应商提交最终成果并通过主管部门审核批复,采购人在收到成交供应商提交的完整请款资料(含正规发票)后10个工作日支付10%合同款。 |
3 |
项目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4 |
报价 |
1、投标报价应包括一切与本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内容相关的费用,供应商提供报价详细清单,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现场调研、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图册制作、专家咨询会、专家评审会、成果打印、各种税金等项费用。 2、报价应以人民币为结算单位。 |
5 |
合同条款 |
供应商实质响应合同各条款。 |
6 |
磋商有效期 |
在提交响应文件截止日后的90天内保持有效。 |
技术需求明细:
一、项目名称
东莞市轨道站点交通接驳设施改善研究及实施规划
二、项目背景
轨道交通是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我市大力推进轨道建设,陆续开通了轨道2号线一、二期,莞惠城际东莞西站至惠州小金口站,穗莞深城际新塘南站至深圳机场段;正在建设的佛莞城际、轨道1号线亦将于近期投入使用。另一方面,我市在轨道周边形成了市民服务中心、东城世博商圈、西平社区、南城总部基地,规划了中央商务区、东莞西站商务区、松山湖北综合功能区等重要功能区,充分体现了“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发展理念。
轨道接驳是提升城市品质与公共交通品质的重要内容。轨道2号线通车4年以来,客流规模已从9.8万人次/日上升至14.5万人次/日,2号线客流大幅上涨是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建设、配套设施改善提升、常规公交与共享单车持续投入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常规公交客流持续下降、道路交通拥堵日趋加剧,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交骨干的作用日趋明显。东莞正处于城市发展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的关键时期,单一的道路交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亟待转变交通供给方式,优化出行结构,构筑一体化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城市空间的“内优外扩”和转型升级。
目前,我市轨道交通与其他出行方式接驳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与常规公交衔接不够紧密、出租车(网约车)无序停靠、慢行设施不连续、非机动车停放缺乏有效管理等。为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的辐射范围和服务水平,最大程度发挥轨道交通的客运效益,同时提高常规公交和慢行系统的整体水平,有必要开展《东莞市轨道站点交通接驳设施改善研究及实施规划项目》编制工作,推动公交、轨道、慢行三网融合,以点带面强化城市轨道的公共资源辐射能力,有效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撑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本次研究以穗深城际、莞惠城际、佛莞城际、轨道交通2号线各站点为研究对象,轨道站点共计34个,主要研究站点周边500米范围交通配套设施现状情况及问题症结,进一步制定完善提升方案。
穗深城际:中堂站、望牛墩站、东莞西站、洪梅站、东莞港站、厚街站、虎门北站、虎门东站、长安西站、长安站。
莞惠城际:道滘站、西平西站、东城南站、寮步站、松山湖北站、大朗镇站、常平南站、常平东站、樟木头东站、银瓶站。
佛莞城际:麻涌站。
轨道2号线:展览中心站、珊美站、寮厦站、陈屋站、蛤地站、鸿福路站、旗峰公园站、东城站、天宝站、下桥站、榴花公园站、茶山站、东莞火车站。
四、研究内容
本项目研究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一)轨道站点交通接驳现状调查与评估
1、现状交通配套设施调查
调查穗深城际、莞惠城际以及轨道2号线等34个站点沿线土地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公共交通、停车设施和慢行基础设施的现状情况,总结分析轨道站点交通配套设施实施情况。收集(调查)34个轨道站点现状客流集散量。
2、公众需求调研
调查穗深城际、莞惠城际(东莞段)以及轨道2号线沿线及站点周边居民出行时空分布特征及客流特征,确定各种交通衔接方式构成情况,分析步行、非机动车、常规公交、小汽车等交通衔接方式的客流情况,为进行科学需求预测和合理确定各交通衔接配套设施需求规模提供参考。
3、既有规划评估与问题分析
梳理穗深城际、莞惠城际(东莞段)以及轨道2号线相关的交通配套设施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总结既有规划及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配套设施完善提升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导。
4、轨道站点交通配套设施完善提升对策
按照城市发展对穗深城际、莞惠城际(东莞段)以及轨道2号线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沿线走廊的用地和交通差异性特征,针对性的提出轨道沿线交通配套设施规划提升对策,指导现状轨道站点交通衔接配套设施完善提升方案的制定。
(二)轨道站点交通接驳改善的实施方案
5、交通配套设施需求分析
在客流预测基础上,依托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轨道发展情况,整合沿线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未来沿线用地的发展变化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方法及定量分析,对各站点分方式的交通衔接配套设施需求进行测算,根据各站点交通功站点区位、交通功能、用地条件因素,合理确定交通配套设施规划标准,为制定站点配套设施布局方案提供定量依据。
6、典型站点周边交通高质量提升规划
基于现状调研及评估分析基础上,选取穗深城际、莞惠城际(东莞段)及轨道2号线沿线中10个(具体数量以采购人要求为准)典型站点进行高品质规划设计,以公交优先、慢行友好为原则,以慢行品质提升、机动化出行畅达目标,实施精细化、品质化改善提升方案设计(规划设计方案达到详细规划深度),主要交通配套设施如下:
常规公交衔接设施(公交总站、公交首末站、公交停靠站、公交线路等)
步行接驳设施(人行道、风雨连廊、过街设施、集散广场等)
非机动车接驳设施(非机动车专用道、非机动车停车场等)
无障碍接驳设施(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等)
出租车衔接设施(出租上落客点、停车候客区、K+R停靠位等)
P+R停车场设施
7、交通配套设施用地规划控制建议
对规划的公交总站设施用地、P+R停车场用地、非机动车存车场用地、人行集散广场用地进行规划符合性核查,并提出规划控制建议,以便纳入相关地区城市控规或在修编时进行控制,促进轨道交通站点交通配套设施完善提升规划成果落实。
8、实施计划及保障措施
为合理地利用建设资金、保障线路功能有效发挥、带动城市发展,制定适时、适地的交通配套设施近期建设实施计划。为促进交通配套设施的实施,进行初步投融资分析并从规划审批监督机制、规划实施建设运营主体等角度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建议。
五、工作成果与要求
(一)深度要求
成果深度应达到国家、省市有关规范和技术指引的深度要求,典型站点(10个,具体数量以采购人要求为准)提升规划方案达到详细规划深度,能够指导下一阶段设计工作。
(二)成果内容
1.《东莞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配套设施现状调研报告》文本及图集。
2.《东莞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配套设施改善提升规划》文本及图集,成果包含不少于10个(具体数量以采购人要求为准)典型站点周边高质量提升规划方案。
(三)格式要求
1、纸质文件统一采用 A4(或A3) 格式,研究报告与附件采用 A4(或A3) 双面打印,图集采用 A3 单面打印。
2、电子文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所有 CAD 文件一律采用 AuotCAD文件格式,文件后缀为*.dwg;
(2)所有图像文件一般采用 JPEG 文件格式,文件后缀为*.jpg;
(3)所有文本文件一律采用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件格式,文件后缀为*.doc;
(4)所有表格文件一律采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文件格式,文件后缀为*.xls;
(5)汇报演示文件采用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文件格式,文件后缀为*.ppt;
3、成果数量
(1)纸质文件:提交研究报告、图集、附件的纸质成果共两套;
(2)电子文件:提交研究报告、图集、附件的电子成果两份,以光盘的形式提交。
六、其它要求
1、★供应商成交后不得变更报价时所拟派的实施人员(即项目负责人、主要技术管理团队简历表中的人员),如与实际的不符,采购人将取消报价人的成交资格。如确需变更项目人员,须征得采购人书面同意。
2、为了便于服务,报价人应在成交后在东莞市区设置固定办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