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内容及要求
智造新城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研究
设计任务书
一、 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整合提升全省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在衢州市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明确智造新城在集聚区现状平台基础上,增加衢化片区、柯城东港工业园区、衢江经济开发区以及高家镇、石室乡部分区域,增加面积61.5平方公里,共计121平方公里。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聚力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在绿色产业集聚区现有基础上,通过改革整合提升,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创新、形成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集约高效、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高能级战略平台。
二、编制范围
(一) 规划范围
智造新城121K㎡范围,包括高新片25K㎡、东港片27.6K㎡、白沙片6.9K㎡、衢化片5K㎡、衢化生活区7.5K㎡、柯城东港9.1K㎡、衢江开发区13.8K㎡、高家片19.4K㎡、石室片4.7K㎡、坑西南片2.0K㎡。(见附图)
(二) 重点研究范围
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与服务开展研究,东港片区产业重点以医药和医疗器械、芯片及高端装备制造为主,高新片区以氟硅新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锂电池材料为主,白沙片区以建设宜居新城为主。具体范围为高新片区(高新片25K㎡、衢化片5K㎡、坑西南片2.0K㎡)、东港片区(东港片27.6K㎡、柯城东港9.1K㎡、衢江开发区13.8K㎡、高家片19.4K㎡、石室片4.7K㎡)、白沙片区6.9K㎡。(见附图)
三、编制技术要求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2019年为规划基期,近期年为202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专题研究、智造新城国土空间规划两部分。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专题研究
(1) 规划实施评估
对现有规划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规划实施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2) 用地情况一张图
在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征地范围、土地指标报批范围、已用地情况、剩余用地情况等,开展基础数据分析,形成用地情况一张图。
(3) 人口规模、结构、分布、需求的研究
重点研究产业人口规模、年龄构成、就业构成和人口流动情况,调查产业人口对居住和生活配套的需求,提出人口对空间供需的影响及对策。
(4) 区域融合发展研究
从市区一体、产城融合出发,研究公共服务设施、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研究城市发展重点、规模、时序。
(5) 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研究现状产业布局情况,低效用地情况,研究产业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研究生产性服务设施的布局,研究产业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配套的关联度,提出产业空间布局方案。
(6) 区域交通物流研究
从产业配套服务出发,分析交通、物流、仓储、停车等资源及需求,研究内外交通网络、物流体系,提出发挥资源联动效力的方案。
(7) 城市风貌管控研究
分析研究景观风貌特点,提出整体景观风貌格局,划出重点管控区域,将城市设计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提出景观风貌要素控制和引导要求。
2、国土空间规划主要编制内容
(1)落实主体功能定位
落实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国土空间格局;落实上位规划的约束性指标要求等。
(2)明确空间格局
完善区域协调格局,解决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产业空间和邻避设施布局等区域协同问题;确定生态保护空间;融合城乡发张空间;彰显地方特色空间;协同地上地下空间;明确战略预留区等。
(3)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耕地保有量等约束性指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落实水资源共需平衡方案;落实能源共需平衡方案;强化城市竖向设计和管控要求等。
(4)明确空间结构
明确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确定各类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人、城、产、交通一体化发展,融合成业园区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关系,保证发展实体经济的陈烨空间,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引导发展功能复合的产业社区,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明确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物流运输系统布局,增强交通网络服务能力;明确公共交通系统和设施布局等。
(5)明确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
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量和结构比例、布局;确定居住用地结构和布局、人均居住面积,改善职住关系;完善社区生活圈;确定城市道路网结构和布局;构建系统安全的慢行系统;确定蓝绿空间,划定控制线;确定绿地、开敞空间总量、人均用地面积和覆盖率指标等。
(6)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存
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划定保护范围;明确空间形态重点管控低丘,提出城市开发强度分区、容积率、密度等控制要求,高度、风貌、天际线等空间形态控制要求等。
(7)明确基础设施体系
形成各类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复合化、绿色化、智能化布局,提出交通、能源、水系统、信息、物流、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基础设施的规模和网络化布局要求,明确廊道控制要求;确定主要灾害类型的防灾减灾目标等;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构建城市健康安全单元,完善应急空间网络;预留一定应急用地和大型危险品存储用地,科学划定安全防护和缓冲空间;明确六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红线、橙线)
(8)推进城市更新
明确城市有机更新范围和更新类型,更新目标,提出更新方式、措施,制定城市更新时序安排,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
(9)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建立数据库,明确专项规划编制清单和近期行动计划。
3、深度要求
(1)确定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居住入口分布。人口容量、建筑高度、用地的容量控制等指标,列出用地平衡表。
(2)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3)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
(4)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管架的线路位置、管径,主要节点标高,并进行管线综合。
(5)确定城市道路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落实市区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4、图则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现状图
(2) 区域协同规划图
(3) 空间结构图
(4) 用地规划图
(5) 重要控制线规划图
(6) 蓝绿网络与公共空间布局图
(7) 道路交通规划图
(8)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9)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图
(10) 综合防灾规划图
(11) 地下空间规划图
(12) 历史文化保护范围图
(13) 产业空间布局图
(14) 城市更新规划图
(15) 城市设计及风貌管控引导图
(16) 社区生活圈、慢行系统、绿道等规划图
(17) 开发强度及开发时序引导图
(18) 近期重大项目规划图
(三)成果形式
需提交文字、图件、光盘、数据库等成果。具体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工作底图;
2、上述专题研究的报告;
3、规划成果(含文本、附表、图件、说明、专题研究报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等)
包括纸质文件和电子数据,其中电子数据包括各类文字报告、图件及各类删格和矢量数据。每个阶段的设计成果均应提交规划文本,汇报时须制作PPT等多媒体电子文件;最终成果须署单位名称并加盖单位公章。响应业主对提交中间稿、成果稿文本数量要求。
(四) 时间要求
计划2021年8底前完成。具体要求如下:
1、中标后2个月内完成基础调查,提供初方案;
2、初方案论证后,2个月内提交修改稿;
3、修改稿论证后,2个月内提交送审稿;
4、送审稿评审通过后,1个月内提交成果。
方案论证次数可按实际需求增减,响应业主对提交中间稿的时间要求。最终完成时间可由业主结合衢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情况调整。
四、其他约定
1、项目负责人:本项目原则上不得更换项目负责人,确因特殊原因需更换项目负责人的,须以书面形式报送采购人,经采购人同意后,方可更换,如未经允许擅自更换项目负责人,采购人有权立即终止合同,此条款为响应条款,凡参与投标活动的投标人均默认响应。
2、届时,因机构合并等政策原因,采购人与中标投标人签订合同时,采购人可按照当时最新机构名称进行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