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工业园区区域空间规划编制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01080000134773 文档页数:65页 所需下载券:10
北川工业园区区域空间规划编制项目

 项目概况及服务要求

(一)投标要求

1.投标说明

1.1投标人可以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包号选择投标,但必须对所投包号中的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投标,不能拆分或少报。否则,投标无效。

1.2项目中标后分包情况:不允许。

2、商务要求

2.1.服务期:签订合同后90天。

2.2.服务地点:大通县

2.3.成果提交方式及数量:按照采购单位要求

(二)项目概况及服务要求

一、项目概况

大通县北川产业园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北川河谷平原地带,北接大通县城,中间横跨黄家寨镇、长宁镇,南靠青海省会城市——西宁市市区,总占地面积约 70.14 平方公里。

园区交通优势明显,宁大铁路、宁张公路、宁大高速、兰新铁路二线贯穿园区南北,省道 S102 横穿园区中部。地貌为河谷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走向大体南低北高, 平均海拔为 2300 米,用地条件良好。产业园东侧有黄河重要支流——北川河蜿蜒流过。

近年来,随着园区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入驻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包括盈吉中小企业创业园、黄河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入驻园区,园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建材业等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格局。

 

二、项目背景

2020 年青海省政府报告提出全力推进变形镁合金、钛合金等新材料项目,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培育创新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

2020 年西宁市政府报告提出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

大通县工业与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以建设“工业强县”为发展目标,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抓手,构建全县工业“园区为主, 区外补充,集群发展”的总体布局。

2019 年 12 月 20 日产业园内西宁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规划面积 0.92 平方公里,功能以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为主,拓展研发设计、检测维修、保税贸易展示等功能。同时,结合西宁市特色优势产业和承接转移的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藏毯绒纺、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现代物流、新型服务业五大产业。

西宁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以及西宁城市空间的北拓为北川产业园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产业园急需做出相应调整,重新梳理产业定位与功能布局,适应新时代发展。

三、园区目前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1、产业升级与产城融合

随着产业园区的更新迭代,产业园不再单单是成片、粗放的工业厂房,已发展成为集办公、商业、居住、银行、教育、医疗、休闲场所等完善配套的大型综合型多产业总部基地。北川产业园原有的功能配备与发展模式已不适合新时代要求。北川产业园应结合自身优势产业和政策、区位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 统筹产业园区、科研办公区、商贸物流区和生活配套区的关系,积极打造功能混合、产城融合的综合产业新城。

2、生态保护与土地整理

北川河流域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也是西宁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北川河沿线区域生态保护要求较高,如何处理好产业园开发与沿河生态保护,通过北川河生态治理和土地整理,腾出更多园区发展用地,实现园区发展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北川产业园工作的重点。

3、西宁城市北拓与西宁——大通经济走廊的功能承载

北川产业园处于西宁北拓的城市发展空间廊道上,是西宁市服务辐射西北腹地的重要门户地区,是西宁城市空间拓展与产业功能布局的重点地区。随着西宁空间与功能的北拓,北川产业园区在城市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现有北川产业园的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对该区域功能承载的要求,园区面临着工业用地更新、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导向选择等多种发展诉求。

四、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的谋划北川产业的发展与空间布局,需要重点进行园区产业发展定位研究、北川河生态保护与土地整理专项研究、产业园空间布局规划优化三方面重点内容。

(一)园区产业发展定位研究——为园区发展指明方向

(1)现状摸底与问题分析

现状摸底:访谈园区企业及主要企业负责人,了解不同板块企业的功能与空间需求。通过产业数据分析,梳理园区潜力企业及现状支柱产业,分析制约企业及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2)区域格局研究:从西宁市的总体发展格局以及大通县整体发展布局出发,厘清产业园区在区位发展和经济廊道中应当承载的产业功能。

(3)战略机遇研判:结合国家宏观发展导向、西兰城市群发展及西宁综合保税区的发展要求,研判产业园应当抓住的机遇、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4)案例对标借鉴:对标国内外类似产业的园区发展案例,谋划北川园区未来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实施路径和空间安排,逐步吸引相关产业上下游企业布局。

(5)产业体系构建: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中长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定位,形成优势突出、配套完善、错位发展的总体产业体系布局,筛选出重点产业门类、细化产业引入方式为园区招商提供依据与指导。作为指导总体规划设计的战略纲领,细化园区发展的路径与方向。

(二)北川河生态保护与土地整理专项研究——为园区生态保护与土地整理提供策略

(1)生态承载力研究:基于产业园周边现有自然资源及北川河现有生态条件,研究生态保护边界与开发适宜性评价,划定生态保护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等。

(2)沿河生态廊道的划定:通过对北川河沿线自然资源和景观进行梳理,确定重要生态景观节点,提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指导方案和原则策略。

(3)土地腾退与土地整理策略研究:结合北川产业园现有产业布局,基于产业园未来功能定位及西宁城市此中心发展需求,提出“理、留、迁、拆、腾、引”“六字方针”策略,为产业园梳理现状产业、保留优势产业、搬迁非本区主导产业、拆除重污染低效企业、腾退闲置用地、引入上下游产业和相关科技研发企业提出工作路径。

(三)产业园空间布局规划——为园区未来项目落地与园区建设指明路径

(1)空间摸底与梳理:梳理园区开发条件与空间资源,对园区交通、生态、产业、配套及基础设施等重大系统进行 SWOT 分析,理清优势与与问题,做好空间布局谋划的基础工作。

(2)明确空间总体布局:以产城融合为目标,结合西宁城市次中心、综合保税区及镁铝产业发展需求,综合布局总部基地、科技研发、商务金融、居住配套、医疗文教等性质用地,形成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蓝绿空间本底网络,以公共空间为纽带的高品质产城融合园区发展新模式,形成远近有序、多点起步、渐进开发的建设新部署。

(3)推动存量产业用地更新和布局优化。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尊重产业转型节奏, 重视产业生命周期,结合园区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导向、企业竞争力等条件构建园区企业腾退更新分期用地规划,合理确定保留、清退、转型产业用地。

(3)提升园区总体风貌与形象:为体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间品质,结合河湟地区建筑风貌特色,针对不同功能城市节点提出特色化、人性化的整体风貌指引。包含轴带空间的重点设计、整体风貌指引、建筑设计指引等内容。

 

五、成果内容

主要包含《北川产业园产业发展定位专项研究》、《北川河生态保护与土地整理专项研究》及《北川产业园空间布局概念规划》三方面重点内容。成果核心图件如下:

1、北川产业园产业功能定位专项研究

2、北川河生态保护与土地整理专项研究

3、区位图

4、用地布局现状图

5、用地评价图

6、用地布局规划图

7、区域交通衔接图

8、综合交通规划图

9、园区土地整理指引图

10、产业更新腾退指引图

11、产业布局规划图

12、园区生态景观规划图

13、近期规划图

14、其他重点城市节点示意图及相关文字和图表说明等。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