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及相关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心城区“12335”建设思路和实施意见》,高标准规划建设夹河生态景观带,组织开展《生态夹河·水城融合—烟台大沽夹河生态保护及综合开发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区实施、有序推进”的思路,全面落实水资源保障和水源地保护要求,塑造城市品质、优化空间布局, 将夹河由区域分界线建设成融合区域发展、丰富城市形态、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关键廊道。
一、编制范围
分为研究范围和核心范围两个层级。(详见附件)
研究范围:考虑与周边城市功能的衔接划定研究范围,北起入海口,南至老岚水库(在建),包括河道两侧 500-3000 米、水库周边 500 米内的范围,总面积约 165.5 平方公里。
核心范围:北起入海口,南至老岚水库(在建)出水口,河道两侧 500-3000 米范围,面积约 77 平方公里。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修订)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6〕第 146 号)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2006]333 号)
5.《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
6.《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
7.《城市设计管理办法(2017)》
8.《城市设计技术管理基本规定》
9.《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 号)
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标准》(GB50220-2015)
1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12.《城市给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2-2016)
13.《城市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318-2017)
14.《防洪标准》(GB50201-2014)
15.《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7.《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8.《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9.《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20.《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分类指南》
21.《山东省城市设计管理办法》
22.《山东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
23.《山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2003)
24.《山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17)
25.《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26.《烟台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试行)》
27.《烟台市总体城市设计》
2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已批准的各种专项、专业规划。
三、规划目标
全面落实水资源保障和水源地保护要求,结合大沽夹河特有的资源禀赋和特点, 针对现状生态环境品质不高、城市活力不足、特色营造不显、建设精细化不够等问题, 秉承“治水、塑景、兴城”的思路,以规划为引领、以发展为内核,以保护为前提、以生态为底色,将内外夹河 50 余公里水脉建设成“水清滩美岸绿、服务设施齐全、空间形态优美的城市新空间”,拉开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建设总框架。
四、设计内容
规划以概念规划为先导制定整体框架思路,以生态治理与保护为优先原则,包括概念规划板块、生态修复与整治板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板块、重点控制区城市设计板块、景观规划与环境提升板块,具体内容如下:
1、概念规划板块
(1)现状调研
站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分析规划范围内所承担的功能;在研究范围内,对河道两岸及水库周边整体发展框架进行梳理;在核心范围内,进行概念性总体规划。通过分析发展现状,总结现状特征和问题。
(2)规划策略
结合相关规划及目标定位,从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景观系统、交通系统、文旅休闲、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规划策略。
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强滨水与腹地生态斑块的连通,形成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着重修复滨河的水岸生境,切实有效的提出产业地区生态修复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打造互联互通的水生态体系,明确水源保护地、水域保护岸段等的保护要求与保护策略,解决雨污水排放对大沽夹河水质的影响问题。
功能布局:站在区域融合发展的角度,对现有沿河功能进行梳理,统筹优化功能布局,整合现有规划,梳理存量土地,优化各类用地结构比例及合理规模。加强沿岸主导功能的能级提升,强化滨水与腹地功能的统筹与联动。
空间结构:梳理整合沿河两岸城市自然资源禀赋,构建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组织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完善城市景观风貌系统、对城市标志性节点、视线通廊、滨河天际线等关键要素提出导控要求,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活力。明确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
景观系统:统筹优化现有的水绿资源,提升现有沿河景观,完善滨河地区的绿地景观系统。合理布局滨水沿线公共空间,构建全线连续完整的滨河公共空间景观带。把塑造河流景观和仙境海岸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滨海一带整体提升。
交通系统: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优化加强滨河两岸交通联系,完善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好人行道、观光道、行车道和城市绿道系统,提升滨河公共空间的可进入性, 串联重要交通站点、重要公共服务设施与重要公共空间,形成滨河及腹地的活力动线。高标准设计布局跨河桥梁,一桥一景,打通交通堵点、促进互联互通,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中心城区融合发展、联动发展、协同发展。
文旅休闲:挖掘大沽夹河沿线的人文、景观、生态等游憩资源,与滨海、腹地的旅游节点一起构建一体化旅游空间布局体系,打造旅游休闲集聚区,进行高品质旅游培育,加强特色旅游休闲活动组织。
(3)分期实施计划
按照推进“河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的目标要求,分阶段稳步推进。围绕年度重点任务,合理安排开发时序,进行分时分类分区指导,对投资额度进行估算,梳理出近期重点建设片区,有效引导后续相关内容完善和项目建设工作。
(4)夹河两岸规划导则
对概念规划相关内容以导则方式进行表达。
2、生态整治与修复板块
(1)生态特征与问题分析
梳理大沽夹河核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本底条件,研究主要生态要素的空间分布与特征,分析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污染防治
调查分析流域内的主要污染来源,从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工业污染防治、农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方面,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目标、处理设施布局、污染控制措施等进行研究,并提出指导意见。
(3)水环境治理
与排水相关规划衔接,确定控源截污规划的指引方案。明确排水体制,优化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分类提出合流制溢流污染和雨污分流改造方案,确定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布局及提标改造要求。综合考虑河道行洪、水系连通、底泥污染治理等需求, 研究河道底泥清淤规划疏浚方案,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4)河道水量保障
综合考虑河道生态基流和景观功能需求,研究河道水量保障规划方案,包括水系连通、河库调度、雨水与再生水利用等。
(5)生态保护修复行动计划
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近期生态保护修复的工作重点、行动计划和项目库, 主要包括生态功能区建设、流域水环境治理、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完善、河道清淤疏浚、河流水生态修复等。
3、控制性详细规划板块
规划应对核心范围内现状用地及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统一梳理,深化前期概念规划的要求,分类确定规划范围保留、提升、修订、改造和新建的地块,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片区约 25.67 平方公里,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1)主导功能与总量控制。依据上位规划和概念性总体规划,确定街区的主导功能,确定总建设用地面积;依据片区控规建设强度分区估算总居住人口。
(2)地块划分与土地使用。尊重现有用地产权边界,合理调整区域内各类土地的用地界线、用地性质,确定地块划分。
(3)地块用地指标。依据基准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和建设发展需求,结合核心范围内城市设计研究,确定各地块容积率、地块建筑高度、绿地率、建筑密度、停车泊位等指标。
(4)道路交通。优化落实片区控规和上位规划确定的路网布局,结合概念性总体规划,确定铁路、公路、各级城市道路用地界线;明确各级城市道路的断面、交叉口形式、转弯半径及控制点坐标;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和公交站点位置;确定独立占地或综合设置的交通设施界线、规模、数量。
(5)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规划调整。按照烟台市相关规划的要求,确定规划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原则、等级、规模、分布位置等。同时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的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6)绿地系统规划和景观规划调整。提出绿地配置要求。根据城市“六线规划” 和城市景观规划要求,合理配置规划区内各类绿地,如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等,既能满足城市功能需求,又能美化城市景观。同时对区域内景观资源进行整合与调配,既能突出区域景观特色,又能与城市景观系统相协调。
(7)公共安全设施。确定各级各类公共安全设施、廊道等的界线、规模、数量。
(8)河湖水体。确定各级河道及需要保护的各类地表水体、地下水涵养区等区域的界线、标准。
(9)竖向与地下空间。明确各级道路控制点标高和地块场地平均标高;确定地下空间使用功能、范围、连通位置和总建筑面积。
4、城市设计板块
通过规划梳理出重点片区约 5.21 平方公里,进行重点控制区城市设计。
(1)重点控制区应重点关注相应地区的特定资源禀赋和关键问题,凸显重要价值,展示特有魅力,针对性展开设计引导。针对滨水地区,以提升滨水空间活力、塑造特色空间为主要设计目标。合理布局各类设施,提升滨水活力。重点对滨水建筑界面、高度、公共空间、视线通廊等提出导控要求,实现城市空间与滨水景观的融合、渗透。
(2)基于城市设计方案增加更为精细划的三维城市空间导控,如建筑布局与形态、建筑风格与色彩、街道空间、环境景观设施、立体交通组织等,形成详规划条文和图则,以导则的形式进行表达。
5、景观规划与环境提升板块
在概念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片区的自然和生态资源等要素,结合建设时序安排选取重要沿河景观带约5.27 平方公里进行景观规划。结合现状调研及相关规划研究, 综合考虑片区的自然和生态资源等要素,明确生态景观特色。突出重要节点如河流入海口的景观设计,实现滨海公园与滨河公园遥相呼应、碧水长流与美丽海湾相得益彰, 形成近远期实施计划。
(1)结合概念规划中的目标定位,借鉴国内外成熟案例,确定整体设计构思与主题概念,营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游憩功能良好的生态景观格局,加强水绿廊道的研究。
(2)确定景观功能分区、空间关系与设计主题,进行景观空间框架构建与功能组织。结合区域功能分区,突出开放空间的打造,整合周边景观资源与开敞绿化,加强景观风貌设计。
(3)将对区域范围内的慢行系统进行系统性设计,提出主要绿道等慢行空间的线路、走向及分布,并提出建议性的控制指标。
(4)对整体软质环境设计(包括植栽设计策略及品种意向等)。
(5)对雕塑、小品以及休闲康体设施的环境布置以及其他构筑物的艺术处理(如汽车坡道、人防出口、采光通风井等构筑物)。
(6)对功能性设施设计(如电话亭、公交站台、店招、休息座椅、垃圾箱等)提出设计引导要求。
(7)在充分利用环保生态能源的基础上提出夜景照明方案。
(8)投资估算,规划应根据场地基底情况及方案部署作科学合理的建设时序及投资估算。
五、成果内容
1、概念规划板块
项目成果应包括规划说明、图件及规划导则。
(1)规划说明
对沿河及周边整体发展框架梳理、现状分析与问题总结、目标定位、规划策略(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景观系统、交通系统、文旅休闲、基础设施等)、实施计划等内容做出阐述。
(2)图件
表达设计意图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区域位置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评价图、综合治理规划图、生态修复图、空间结构规划图、功能布局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产业功能布局图、公共空间布局规划图、综合交通规划图、重要界面规划指引图、文化旅游业规划图等。
(3)导则
对相关规划内容编制导则。
2、生态整治与修复板块
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集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并提交相应电子文件(含汇报文件)。
(1)文本,以条文形式编写,主要阐述规划范围、生态管控要求等管控内容。
(2)说明书,对现状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流域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生态空间管控、重点区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道水量保障及行动计划等方面做出阐述。
(3)图集,区位图、现状分析图、水生态管控图、整治与修复方案、分期实施计划等。
3、控制性详细规划板块法定文件内容要求
(1)文本,以法律条文形式编写(刚性控制内容以下划线标示)。主要阐明街区范围、主导功能、总量控制内容;阐释落实片区控规或上位规划的相关内容;阐述城市设计相关要求、地块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等控制要求。
(2)图则,主要包括用地现状图、土地使用规划图、地块划分与控制指标图。
(3)附件内容要求:
说明书,是对街区现状基本情况、规划构思、规划内容等的阐释。
图纸,主要包括区位分析、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图、功能结构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综合交通规划图、绿地景观规划图、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高度和强度控制分区、竖向规划、市政设施规划图、地下空间规划等必要图纸;可视需要增加城市设计导引、总体鸟瞰、节点效果等相关图纸。
4、城市设计板块
项目成果包括图纸、说明、导则、附件等。
(1)图纸,区位图、土地使用现状图、现状景观资源评价图、现状建筑风貌质量评价图、城市设计总平面图、空间结构规划图、景观风貌系统规划图、公共空间系统规划图、交通组织规划图、建筑风貌分区控制规划图、重要界面控制规划图、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图、特色要素设计引导、建筑布局与形态、建筑风格与色彩、街道空间、环境景观设施、立体交通组织等内容。
(2)说明,对区段特色定位、空间结构、景观风貌系统、公共空间系统、街区、界面、建筑布局与建筑风貌、建筑高度、环境景观设施等内容作出阐述,明确控制和引导要求。
(3)导则,通过图示、文字说明等方式对文本、图纸的具体表达和落实,在街区和地块层面对总体要求、界面控制、高度分区、开敞空间、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建筑引导、环境设施及其他方面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
(4)附件,可包括审查和审议程序情况、征求各方面意见及对意见吸收采纳情况的说明等。根据需要,可另行制作实体模型、数字可视化模型等。
5、景观规划与环境提升板块
景观设计成果包括规划说明和图集。
(1)说明,在现状景观存在问题调研、相关规划研究、景观体系、公共空间打造、绿化种植、夜景照明、近远期实施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图纸,区位图、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道路交通系统组织分析图(着重考虑慢行系统的组织)、景观现状分析图、整体及区片空间构筑部分、整体空间区域风貌界定图、景观结构分析图、整体景观设计总平面图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公共空间形态分析图、活动广场布局分析图、重要人文场所分区图、夜景照明规划图、生态系统规划图、绿化种植规划图(含种植规划及种植形式)、公共设施布局规划图、公共设施设计示意图(各类公共设施设计或选型)、效果图(各片区单独成图)、其他能反映设计意图的分析图、意向图等。
六、成果提交
项目负责人和主创设计人应保证在项目各主要阶段及特殊时间节点来烟汇报方案。
1、现状调研成果汇报
对区域现状全面梳理论证形成调研报告,明确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结合典型案例论证区域发展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出规划思路和应对策略。概念规划、生态整治与修复、景观规划与环境提升等重点专题应形成独立规范的调研报告,作为支撑材料,一并汇报提交。以上文本及汇报用 PPT 演示文件的电子版 1 套。
2、规划初步方案成果汇报
规划初步方案 A3 文本 8 套,以上文本及汇报用 PPT 演示文件的电子版 1 套。
3、深化方案汇报
汇报对历次规划方案修改完善的成果。应提交汇报规划方案电子文件 1 套,A3 文本 8 套(如需要向专家评审会、规划委员会等相关评审会汇报,汇报所需的成果要求另行通知),其中,必须包括基本图纸及其他必要的分析图纸,多媒体演示文件 1 套(带配音,能自动播放,时间 12 分钟左右,不得添加背景音乐)及重要地段城市设计模型。
4、最终成果提交
包括所有规划成果图纸的电子文件 1 套(主要图纸必须有 CAD 格式,且不得附带额外加密信息),A3 文本 15 套及城市设计模型和动画(5 分钟)。
全部设计成果图形文件除各种分析图、示意图外均应采用 DWG、JPG 两种格式保存, 图纸比例尺按提供的地形图比例定,成果应能够录入烟台市国土空间规划,文本文件采用 Microsoft word2003 以上的格式文件。提交以上计算机文件光盘 6 套。多媒体演示文件 6 套。
在此基础上,设计团队应结合项目开展理论性的探索研究,相关成果专业论文争取在国家级期刊发表。
七、项目开展进度要求:
1、2021 年 9 月:完成基础资料收集及分析整理,形成调研报告,并进行汇报、答疑;
2、2021 年 11 月底:完成初步方案并汇报完善,按程序报批。
八、其它要求
1、投标人需对本项目需求进行理解、分析,规划设计理念先进、思路清晰、明确, 能够以生态治理与保护为优先原则,符合“统筹规划、分区实施、有序推进”的思路, 全面落实水资源保障和水源地保护要求;
2、投标人需要结合大沽夹河特有的资源禀赋和特点,秉承“治水、塑景、兴城”的思路,制定详细的工作部署及技术路线,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做好河流两岸规划;
3、投标人需保证规划成果内容在项目要求的基础上优化提升,结构系统、全面、完整,能够将内外夹河 50 余公里水脉建设成“水清滩美岸绿、服务设施齐全、空间形态优美的城市新空间”,拉开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建设总框架;
4、投标人须对规划工作重点、难点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和改善河流生态景观、城市建设品质,彰显城市特色;
5、投标人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后续服务方案和进度保障措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6、投标人应保证本项目在重要汇报阶段时,主要项目负责人亲自到会汇报。如有一次无法满足本要求,则采购人有权视情况扣除阶段设计费的 20%~50%,直至解除合同。
7、投标人应指定熟悉项目整体情况的技术人员作为项目责任规划师,跟进做好后续项目服务及技术指导工作,具体要求见《烟台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注: 乙方为联合体时,各成员单位均应指定责任规划师)
注:
1、以上要求仅供参考,投标人可提供相当于或优于以上规划编制方案,同时填写偏离表。
2、投标人所提供的成果应不存在任何权利上的瑕疵,保证采购人使用该成果的任何一部分时,免受第三方提出的侵犯其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或其它知识产权的起诉,其成果和使用不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任何第三方如果提出侵权指控,投标人需与第三方交涉并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