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本说明中提出的技术方案仅为参考,如无明确限制,供应商可以进行优化,提供满足用户实际需要的更优(或者性能实质上不低于的)服务方案,且此方案须经磋商小组评审认可。
一、采购需求前附表
序号 |
条款名称 |
内容、说明与要求 |
1 |
付款方式 |
签订合同后一周内,支付40% |
2 |
服务地点 |
合肥市瑶海区(采购人指定地点) |
3 |
服务期限 |
一年以内(按照市资规局的要求同步推进) |
5 |
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瑶海区可结合分区规划大纲同步编制分区规划,落实总体规划,作为瑶海区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审批的依据。为紧抓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契机,进一步找准瑶海发展关键问题,科学谋划瑶海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及时将相关国土空间发展诉求与设想纳入到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当中,促进瑶海区在全市新一轮发展空间资源配置中争取更多发展机会,现启动《瑶 海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
三、服务需求
(一)规划范围期限
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瑶海区实际行政管辖范围,62.8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 2020-2035 年,2020 年为规划基期年,规划目标年为 2035 年。
(二)规划主要内容
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以及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 号)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通知的内容深度要求,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等“多规合一”的具体要求,编制形成多规高度融合后的瑶海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
1、现状评估 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市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瑶海区自身情况进行细化。分析瑶海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现实状况、趋势变化、 结构布局、空间效益,识别关键问题并提出合理对策建议;评估瑶海区现行各类 国土空间性规划的实施成效和问题,提出优化完善建议。
2、目标与战略 分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及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落实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细化瑶海区发展定位。提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修复、人 文品质等方面规划目标和具体管控指标。根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结合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协调 保护和开发关系,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战略。从区域协同发展角度提出与周边区县在产业发展、生态治理、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重要基础设施布局特别是交通及邻避设施布局等方面的措施。
3、区域协同 对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等创新平台建设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G60 科创走廊、合肥都市圈等区域发展战略,承担区域责任,按照安徽省及 合肥市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加强全域统筹,提出区域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与利用、空间布局等方面协调建议和融入区域一体化发 展的思路对策。
4、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1)总体格局。以市级“双评价”为基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结合合肥市规划目标与战略,统筹生态、农业、历史文化等重要保护区域和廊道,合理安排城镇、产业开发轴带和重要节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因地制宜确定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治理总体格局,构建多规合一、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2)生态安全格局。明确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和保护要求。以自然保护地和重要河流水系、滩涂湿地等为重点,构造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和生态系统有机统一的生态安全格局,系统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资源。
(3)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严格落实上级国土空间规划分解下达指标,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释放流量、提高质量原则,合理确定城乡开发利用总量。与人口转移趋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一致,统筹安排城镇生产、生活空间,合理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功能结构,建立集群集聚、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布局体系和规模合理、和谐宜居的全域城乡体系,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构建全域一体化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4)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以“双评价”为基础,落实国家关于三条控制线划定有关要求,在全域范围内,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争取将瑶海区全域划入城镇开发边界,最终明确瑶海区三区三线的规模、边界、等级和管制措施,绘制形成国土空间规划底图。
(5)全域规划分区及管制策略。围绕战略目标和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结合瑶海地域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全域覆盖、功能明确、便于实施的原则,在三条控制线划定和上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本分区基础上,按照《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进一步细化全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分别明确各分区的核心管控目标、政策导向与准入规则。
5、城镇发展空间布局
(1)城市空间结构。以“双评价”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河湖水系、自然生态、地质灾害防御、重大设施廊道控制、空间布局演进特征、区域协同等因素,综合确定规划期内瑶海区主要发展方向。统筹考虑现状用地情况和人口集聚态势,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城市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集约发展。按照职住平衡、精明增长理念,统筹新区与旧区、生活区与生产区、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关系,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
(2)城市用地构成和功能分区。深入研究各类用地现状和问题,从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出发,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和需求特征,明确用地结构调整方向,合理确定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仓储、道路与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绿地与广场等主要用地的比例结构。
(3)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于城市功能分区、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及旅游设施建设,统筹考虑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与布局,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打造5-15分钟生活圈。
(4)城市绿地系统。识别生态本底,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整体性、完整性、连续性,建设结构完整、级配合理、均好分布、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确定公园绿地总量和人均标准;提出绿地系统等级体系,划定城市结构性绿地的控制范围,明确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覆盖率等均好性要求。
(5)城市存量更新。深入调研和分析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情况,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要求,明确城区存量用地挖潜目标、原则和措施,划定老城区保护、整治、改造、重建重点区域,制定存量更新重点项目和时序安排,配套存量更新政策和制度,有效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6)地下空间利用。按照安全、高效、适度的原则,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提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原则和目标,明确地下空间总体规模、功能布局、竖向分层和分期实施要求,积极发展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市政设施等用途,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7)城市重要控制线管控。在城镇开发边界内明确划定城市黄线、蓝线、绿线、紫线,建立城市线控制体系,提出分级管控和规划传导要求。城市重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控制线,水域岸线,结构性防护绿地和大型公共绿地(面积≥2 公顷)控制线,历史文化街区及大型遗址、重要文物的保护控制线等应纳入线控范围。提出城市通风廊道格局和控制要求。
6、综合交通体系 落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公路、铁路等重要交通走廊布局方案,以及重要交通枢纽选址、用地规模和控制要求。细化瑶海区道路网结构和布局;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等大、中运量公交系统线网并提出廊道用地控制要求。
7、安全韧性与市政基础设施
(1)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分析评估本地主要灾害风险类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加强对气候变化影响及灾害风险的评估,明确防灾减灾目标、设防标准、防灾分区,提出各类主要防 灾基础设施和应急服务设施(黄线)的规划布局方案,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和韧性应急能力。
(2)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落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供水干线、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电力干线、燃气干管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要求。 确定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预测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垃圾处理、通信需求总量,确定各类设施的建设标准、规模和重大设施布局;明确重大邻避设施控制要求。
8、历史文化保护与风貌塑造
明确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及各级政府公布的遗产的保护范围和要求。依据自然河流水系、城镇特色景观,构建城镇风貌体系。明确城镇风貌特色分区,提出各分区指引。构建多层次的城镇公园体系,加强城镇公共空间、特色 风貌、游想游览功能、服务设施的协调。
9、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10、 针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效率、品质和生态环境等主要问题,统筹确定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任务目标与布局,明确城市更新、水生态环境和土壤污染治理、等各项整治修复任务目标和重点区域,确定整治修复重点工程的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
11、规划实施根据分级管理、分级编制规划的要求,明确各功能组团的刚性管控与弹性指导要求。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规划近期做出统筹安排, 明确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选址意向、用地需求、主导功能、投资规模等内容,对 瑶海区关注的重点项目提出规划引导安排,并对规划实施政策提出相应建议。
四、规划成果形式
根据规划内容,规划成果可分为规划文本、图纸和说明书。
1、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以条款格式表述规划结论,包括文本条文、必要的表格,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2、规划图纸
1)国土空间用地现状图
2)历史文化遗存分布图
3)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图
4)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5)土地使用规划图
6)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7)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
8)绿地系统和开敞空间规划图
9)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图
10)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11)道路交通规划图
12)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图
13)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规划图
14)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
15)地下空间规划图
16)工业产业区块控制线图
17)其他表达规划意图的图纸
3、附件。附件是对规划文本、图件的补充解释,包括规划说明等内容。
4、成果提交。提交规划成果和数据库,规划成果(纸质)为 A3 规格 8 套, 其中图集部分规格可为 A3 或 A4 折叠。
提交规划成果电子光盘 1 套,内容为文字资料、所有图件及汇报文件(文字 为 DOC 格式,图件包含 JPG 和 DWG 和 GDB 格式)。
四、报价要求
该项目为总价报价。报价应包含完成该项目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 括但不限于现场调查考察费、基础资料收集费、方案咨询人员差旅 费,税金、保险、交通费、通信费、办公费、人员生活费等各项费 用。采购单位将不予支付供应商任何其他费用,并认为此项目的费用已包括在投标报价中。该项目最高报价不超过 225 万。
五、其他要求
供应商需提供驻点人员一名,车辆一辆,期满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