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内容与技术需求
一、项目说明
近年来宁波杭州湾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发展迅速,基础建设、公共设施、房地产等项目实施使得新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呈现出快速变化的趋势。为满足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需要,确保杭州湾新区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同时落实浙江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工作要点》(浙自然资规发[2021]1号)以及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的通知(甬自然资规发[2021]34号)等文件要求,提升新区测绘信息化服务水平,决定开展新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年度建设、更新及入库项目。本项目内容包括1:500地形和管线数据库年度更新、1:2000地形数据库年度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年度更新三方面内容。
由于新区1:500地形数据现势性成区域性分布的特点,部分区域现势性整体较差,无法实现联动更新,本项目采用竣工数据更新的方法,将2021年间竣工的建筑、管线等数据进行整理入库,同时将更新完成的1:500数据库进行缩编至1:2000数据库。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规范使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规定,根据《2021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工作要点》(浙自然资规发[2021]1号)和《关于做好2021年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通知》(甬自然资规发[2021]94号),对新区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进行年度更新,包括天地图融合更新、政务地理信息采集及更新、建筑地理实体库年度更新、地理国情监测(省、市情)。
二、测绘范围
本项目地形和管线数据库更新范围为资规分局规划窗口存档的竣工资料范围,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更新范围为新区全部范围,总面积约353km2。
三、项目内容
(一)1:500地形和管线数据库年度更新
1、搜集整理2021年全年新区资规分局规划窗口存档的全部建筑和市政道路竣工资料,约1200幅(约100个项目);
2、搜集整理2021年全年新区资规分局规划窗口存档的全部管线竣工资料,约500km;
3、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录入1:500地形数据库(.GDB)和管线数据库(.GDB);
4、将处理后的1:500地形数据库再生成1:500标准分幅地形图数据(.DWG);
(二)1:2000地形数据库年度更新
1、搜集整理2021年全年新区资规分局规划窗口存档的全部建筑和市政道路竣工资料,约1200幅图(1:500地形图图幅,约100个项目);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缩编处理并录入1:2000地形数据库(.GDB)
4、将处理后的1:2000地形数据库再生成1:2000标准分幅地形图数据(.DWG);
(三)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年度更新
1、天地图融合更新
根据已有的省、市(县)级节点数据,结合多种更新数据对宁波杭州湾新区天地图数据进行融合更新,更新数据源主要包括最新的影像数据、1:500、1:2000地形数据库等。天地图融合更新建设包括电子地图、POI数据、地名地址库的融合更新,数据更新工作严格参照《浙江省天地图省、市级数据融合技术方案(2021版)》和《浙江省地名地址及POI数据库技术设计书(2021修订版)》执行。天地图融合更新分项需经浙江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验收通过。
2、政务地理信息采集报送技术服务
(1)协助推进新区政务地理信息采集工作,完成省市级安排的政务信息采集任务;
(2)针对新区各单位的权力及负责事项,完成本级政务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共享任务;
(3)做好相关业务培训、在线解答、技术支持工作,对填报单位遇到的问题做出解答,必要时,组织线下集中培训学习;
(4)负责新区各单位提交的地理信息资源的数据校核、上报等工作,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检查每类信息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5)跟进各单位建立信息填报更新长效机制,并保持数据校核、上报工作同步进行。
3、建筑地理实体库年度更新
根据最新的1:500和1:200地形数据库、、电子地图、POI数据以及地名地址数据,按照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房屋与建筑物实体数据建设技术指南》要求,开展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屋与建筑物实体建设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实体制作、建筑物实体制作及建筑物实体数据与地名地址数据关联。
4、地理国情监测(省情、市情)
基于宁波杭州湾新区已有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以2021年12月31日为监测更新时点,完成新区两项省情监测(城市建成区监测、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监测)和一项市情监测(建成区建(构)筑物细化调查监测工作),同时完成新区监测成果数据汇交、入库、更新,最终监测成果需通过省、市两级相关部门验收。
四、成果指标要求
(一)1:500地形和管线数据库年度更新
1、空间参考
平面坐标系统:宁波市2000坐标系。
高程系统:正常高系统,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2、数据内容
1:500地形图数据库及CAD分幅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库。
3、数据格式
采用.GDB、.DWG文件格式。
(二)1:2000地形数据库年度更新
1、空间参考
平面坐标系统:宁波市2000坐标系,国家2000坐标系。
高程系统:正常高系统,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2、数据内容
1:2000地形数据库及CAD分幅数据。
3、数据格式
采用.GDB、.DWG文件格式。
(三)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年度更新
1、天地图融合更新
(1)空间参考
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经纬度地理坐标存储数据坐标,坐标单位采用度。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2)数据内容
电子地图、地名地址数据、POI数据。
(3)数据格式
采用.GDB文件格式。
2、建筑地理实体库年度更新
(1)空间参考
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经纬度地理坐标存储数据坐标,坐标单位采用度。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2)数据内容
房屋实体数据、建筑物实体数据。
(3)数据格式
采用.GDB文件格式。
3、地理国情监测(省情、市情)
(1)空间参考
平面坐标系统:宁波市2000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中央经线为东经123度)。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2)数据内容
城市建成区监测成果、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监测成果、建成区建(构)筑物细化调查工作监测成果。
(3)数据格式
采用.GDB文件格式。
五、执行技术标准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
2、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3、浙江省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DB33/T552-2014
4、宁波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测量技术规程,DB3302/T 1004-2010
5、宁波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程,DB3302/T 1005-2010
6、宁波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程和宁波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测量技术规程(补充规定),甬规字[2012]78号
7、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17
8、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GB/T 25344-2010
9、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2005
1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11、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12、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
13、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
14、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GB/T 30318-2013
15、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CH/Z 9001-2007
16、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 9010-2011
17、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 9011-2011
18、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B33/T 817—2010
19、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测法字(2003)1号
20、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测图字[2009]2号
21、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0]8号
22、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国测信发[2015]3号
23、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2020),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4、天地图电子地图符号与注记(2018),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25、城市建筑高度普查技术规程,NBGP J02-2014
26、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汇交与归档基本要求,NBGP J05-2014
27、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查验收与质量评价规定,NBGP J07-2014
28、《浙江省城镇建成区调查技术规程》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浙江大学 2014.3
29、《浙江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调查技术规程》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浙江大学 2015.3
30、《浙江省城市建成区调查、浙江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调查成果资料汇交基本要求》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12
31、《城镇建成区调查技术规范》,DB33/T 2151-2018
32、宁波市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程
33、甬地普办[2015]10号《城市建筑高度普查技术规程》补充说明
34、2020年宁波市地理国情监测实施方案(2020),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5、房屋与建筑物实体数据建设技术指南(2018),宁波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36、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DB3302/T 1079-2017
37、管线要素分类代码与符号细则 DB3302/T 1080-2017
38、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GB/T 19711-2005
本次项目实施技术应符合上述最新版本的标准(包含但不限于所列标准/规范),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有更新,按最新标准执行。
六、进度要求
1、1:500地形和管线数据库年度更新和1:2000地形数据库年度更新在2022年1月31日前完成,每月按照相关部门要求上报更新进度和数据更新包;
2、 天地图数据在2021年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更新并通过相关质量检验机构质检;
3、 政务地理信息采集报送技术服务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完成;
4、 建筑地理实体库(房屋与建筑实体数据)在2021年12月15日前完成成果移交;
5、 地理国情监测(省情、市情)成果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并通过相关质量检验机构质检。
注:以上内容为2021年进度要求,2022年-2023年进度要求将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七、成果要求
1、1:500地形和管线数据库年度更新:项目设计书、原始搜集数据、管线入库数据、1:500地形图(包含所有的电子成果资料及1:500数字线划图数据、库体数据、CAD分幅数据、元数据、项目总结);
2、1:2000地形数据库年度更新:项目设计书、原始搜集数据、1:2000地形图(包含所有的电子成果资料、库体数据、CAD分幅数据、元数据、项目总结);
3、天地图融合更新:项目总结、原始搜集资料、检验报告、电子地图数据、POI数据、地址数据;
4、建筑地理实体库年度更新:项目总结、原始搜集资料、房屋实体数据、建筑物实体数据;
5、地理省、市情监测:项目设计书、项目总结、检验报告、监测库体数据、统计报表等、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