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扬州化工园区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项目(一期)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12100000200134 文档页数:68页 所需下载券:10
扬州化工园区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项目(一期)项目

项目需求

注:本章内容里斜体且有下划线部分为实质性要求和条件,投标文件不满足的,视为无效投标处理。请各供应商制作电子投标文件时,将实质性响应的内容在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符合证明文件格式”中准确填写或上传。

一、建设背景与目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应急厅〔2021〕27号)等文件要求,根据应急管理部总体部署安排,扬州化工园区作为全国首批“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单位,要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试点项目(一期)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信息和网络技术,拓展和深化扬州化工园区现有智慧安监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功能,建设对区内40家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全过程全要素网络化连接和业务知识自动化调配能力,加速安全生产监管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感知、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单点防控向全局联防的转变,实现上级政府部门、化工园区及化工企业安全监管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管控,高效、精准、科学监管,提升园区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建设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厅字〔2020〕3 号)

3.《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委〔2020〕3 号)

4.《关于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19〕11号)

5.《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应急〔2018〕19号)

6.《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应急〔2019〕78号)

7.《“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工信部联信发〔2020〕157 号)

8.《应急管理部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应急〔2021〕31号)

9.《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试行)》(应急厅〔2021〕12 号)

10.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一司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分级巡查抽查管理办法(试行)》等五项制度的通知

11.《“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应急厅〔2021〕27号)

12.《“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实施指南(试行)》(应急厅〔2021〕27号)

13.《“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指南(试行)》

14.《“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智能巡检系统建设应用指南(试行)》

15.《“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人员定位系统建设应用指南(试行)》

16.《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二级节点技术要求》(AII/001-2021)

1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0号

18.《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53号

19.《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60号

2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

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

22.《应急管理数据治理技术规范(试行)

23.《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规范》(DB32/T3957-2020 )

三、建设内容

(一)基础硬件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边缘侧前置机、工业实时数据平台升级、GDS数据采集以及智能视频存储分析平台涉及的硬件,详细要求如下表所示:

硬件设施功能参数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功能描述/设备配置

数量

备注

1

边缘侧前置机

INTEL CFL-R H370 2LAN+8USB+8COM, 9-36VCORE 2.4G 12M 1151P 6CORE I7-8700T(CPU )DDR 4 16G(内存)SSSTC SEMI-WT SSD 1TB 2.5" SATA3 Tos 96 (固态盘)96PSA-A150W19P4-3 (适配器)采用无风扇低功耗高性能嵌入式整机。整机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巧,机壳采用铝合金铸造成形;结构紧凑、坚固、无风扇设计,外壳兼作散热用,具有优良的密封防尘、散热与抗振性能。

支持Intel 第六代和第七代CPU,也支持WIN7(64bit)、WIN10、LINUX(2.6 内核)等操作系统。

35

 

2

工控采集机+安全隔离网闸

采集机:I7/16G/1T机械+240GSSD

网闸:

CPU: Intel atom processor D2550 1.86GHz

System memory: Onboard 2G DDR3 800MB/1066MB SDRAM

5

实时数据采集:大连化工、瑞祥化工、远东联石化、中化扬州、南京港仓储/南京港股份

3

iHPM DPu 209II(内置万点实时数据库)+新增modbus网关 +DCS通讯卡(modbus)

iHPM DPu 209 II型 危险源监测预警记录传输终端:内置分布式冗余工业实时数据库,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存储、显示、预警处理和传输等功能,内置安全网闸功能具有双网络物理安全隔离通道, 主要参数规格: 

信号标签处理数量 标准版10000点模拟量开关量采集,压缩存储,总线网络信号规约 Modbus/MODBUS TCP,CAN(DeviceNet),porfinet协议,OPC 安全隔离 物理通道隔离

数据采集精度 ±0.1% F.S (分布式IO 总线扩展接口)

机箱 19英寸 4U 标准机箱

显示屏 工业级LCD液晶

2

实时数据采集:实友化工、奥克化学

4

工控采集机

I7/16G/1T机械+240GSSD

6

实时数据采集:扬农锦湖化工、长春科技、旭升石化、长江国际、冠宏化工、华泰物流

5

iHPM DPu 209II(内置万点实时数据库)+工控采集机

iHPM DPu 209 II型 危险源监测预警记录传输终端:内置分布式冗余工业实时数据库,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存储、显示、预警处理和传输等功能,内置安全网闸功能具有双网络物理安全隔离通道, 主要参数规格: 

信号标签处理数量 标准版10000点模拟量开关量采集,压缩存储,总线网络信号规约 Modbus/MODBUS TCP,CAN(DeviceNet),porfinet协议,OPC 安全隔离 物理通道隔离

数据采集精度 ±0.1% F.S (分布式IO 总线扩展接口)

机箱 19英寸 4U 标准机箱

显示屏 工业级LCD液晶

工控采集机:I7/16G/1T机械+240GSSD

1

实时数据采集:恒基达鑫

6

iHPM DPu 209II(内置万点实时数据库)

iHPM DPu 209 II型 危险源监测预警记录传输终端:内置分布式冗余工业实时数据库,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存储、显示、预警处理和传输等功能,内置安全网闸功能具有双网络物理安全隔离通道, 主要参数规格: 

信号标签处理数量 标准版10000点模拟量开关量采集,压缩存储,总线网络信号规约 Modbus/MODBUS TCP,CAN(DeviceNet),porfinet协议,OPC 安全隔离 物理通道隔离

数据采集精度 ±0.1% F.S (分布式IO 总线扩展接口)

机箱 19英寸 4U 标准机箱

显示屏 工业级LCD液晶

2

实时数据采集:仪征输油站、富迈特材料

7

安全隔离网闸

CPU: Intel atom processor D2550 1.86GHz

System memory: Onboard 2G DDR3 800MB/1066MB SDRAM

1

实时数据采集:中化纤维材料

7

工控采集机+安全隔离网闸+科远实时数据库opc服务端软件包

工控采集机:I7/16G/1T机械+240GSSD

安全隔离网闸:

CPU: Intel atom processor D2550 1.86GHz

System memory: Onboard 2G DDR3 800MB/1066MB SDRAM

1

实时数据采集:优士化学

9

边缘采集4G DTU设备

支持MODBUS协议

12

 

10

边缘采集4G DTU设备

支持 OPC协议

12

 

11

双串口服务器

工业级双串口服务器,实现RS232/485/422转以太网双向透传功能,两路串口灵活切换,相互独立;采用M4内核、TI方案,内置TCP/IP协议栈;具备1路以太网口,10/100Mbps速率;支持Modbus RTU转Modbus TCP。

12

 

12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主机接口改造及调试

7家一般化工企业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主机接口改造

7

主机支持modbus等

13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主机改造及调试

5家一般化工企业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主机接口改造

5

原主机不支持modbus等

14

集成传感器

24V DC-700mA 重复性% <0.2分辨率μm

15速度范围m/s -1~+1 保护等级 IP65 含智能触感传感器 输出信号:4~20mA(二线制)

18

 

15

同步设备器

DDR4 2666MHz HD 128G 一体化WVM ,含鼠标、键盘及KVM线缆,线缆数量满足服务器 保护等级 IP65 电流:< 30mA;

显示:数码显示测量值

输出形式:警戒时开路,告警时短路

接口增量型,RS232

稳 定 性:±0.1%FS/年~±0.2%FS/年

18

 

16

分流器

1/8 2.0A-TEL 2.Hz RS-232(RJ45接口)脉冲宽度:

单一脉冲的持续时间1-3

上升沿:对脉冲上升时间(陡升)的要求;

平坦度:脉冲平顶的时间和平坦度的需求

18

 

 

(二)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1、数据标准体系总体要求

按照项目总体技术架构,遵循“系统性、继承性、前瞻性”的原则,制定服务于扬州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标准规范体系,全面支撑园区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

2、安全监管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

包括安全监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安全监管元数据、代码规划和目录编制等内容,形成《扬州化工园区安全监管信息资源目录》。

3、安全监管数据规范

主要包括安全监管数据源规范、数据采集规范、数据接入规范、数据质量规范、数据管理规范、数据运维规范、标签管理规范等内容,形成《扬州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数据管理规范》。

4、安全监管数据交换接口规范

主要包括安全监管数据服务规范、安全监管数据交换技术规范、安全监管数据汇聚分发规范等内容,形成《扬州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数据接口服务规范》。

5、园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规范

结合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扬州化工园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规范》,建设园区标识解析系统。

6、安全监管数据标准

主要包括安全监管数据元、代码集、主数据和交换数据等内容,形成《扬州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元数据标准》、《扬州化工园区安全监管主数据标准》、《扬州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数据编码标准》、《扬州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数据交换标准》。

(三)数据与应用支撑平台

1、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

基于园区现有的工业实时数据库平台、安全监管业务管理系统等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园区安全监管大数据中心,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危险化学品大数据预警分析。

1.1 数据采集与集成

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来源于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园区以及上级单位的相关实时监控和业务应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基本数据、企业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温度、压力液位、安全联锁触发、定量装车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数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系统数据、企业安全风险分区数据、生产作业区人员在岗在位数据、企业安全生产全流程数据、江苏省安全执法检查数据、园区安全监管相关业务系统数据等。

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需提供多样化数据采集能力:

(1)提供数据接口服务,支持相关业务系统通过调用数据接口,将数据汇集到大数据平台。

(2)提供离线数据采集工具,通过可视化配置数据同步任务,定时批量采集业务系统数据。

(3)提供实时数据采集工具,支持对表、文件、消息、实时数据库等多种数据的实时增量数据采集。

1.2 数据存储与计算

根据园区数据管理和应用要求,需提供离线计算和实时计算两种数据计算框架:

(1)离线计算框架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栈,在计算开始前准备好所有输入数据,该输入数据不会产生变化,且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就要立即得到计算结果的计算模式。离线计算框架为园区安全监管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2)实时计算框架。对源源不断的数据流进行实时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保存在HDFS、DataBase等各种地方,最后将处理结果输出显示到图形监控界面。

1.3 机器学习与数据分析

根据园区数据分析应用需要,大数据平台需提供机器学习和查询分析两个数据分析框架:

(1)机器学习系统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本次项目借助机器学习系统,从安全监管数据中自动分析获得规律,并利用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

(2)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

基于分布式大数据分析引擎,将数据按照指定的维度和指标,预先计算出所有可能的查询结果,利用空间换时间来加速查询模式固定的 OLAP 查询,提供 SQL 查询接口及多维分析能力。这种独特的预计算能力可以应对超大数据集上的查询,并实现亚秒级查询响应。

1.4 安全监管数据治理平台

根据《应急管理数据治理技术规范》(试行)和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规范》(DB32/T3957-2020),开展数据治理,实现对园区的安全监管业务数据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数据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等。从技术实施角度看,数据治理包含“理”“采”“存”“管”“用”这五个步骤,即业务和数据资源梳理、数据采集清洗、数据库设计和存储、数据管理、数据使用。

1.5 数据共享交换服务

数据共享包括园区内部、园区与企业、园区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共享方式也分为库表、文件和 API 接口三种共享方式,其中API 接口共享可以使用 API 网关实现,常见的功能是自动化的接口生成、申请审核、限流、限并发、多用户隔离、调用统计、调用审计、黑白名单、调用监控、质量监控等等。

(1)与上级单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对接参照《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据资源对接的接口文件》规范说明,按上级单位的数据资源对接要求,将园区基础信息、企业基础信息、重大危险源信息、重大危险源生产单元区域信息、重大危险源储罐信息、重大危险源生产装置信息、化学品仓库信息等数据资源实现与上级单位的对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数据资源对接的时效和稳定。

(2)与智慧园区数据管理平台对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预警及管控信息系统需实现与园区智慧园区数据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具体包括:重大危险源信息、重大危险源生产单元区域信息、储罐信息、生产装置信息、化学品仓库信息重大危险源感知监测报警信息、工艺报警信息等。

3)与应急响应中心IP电话系统对接。实现与园区应急响应中心IP电话系统对接,针对重点报警场景,系统自动调出企业安全总监、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环部负责人及其电话,并根据操作人员选择,通过坐席座机自动拨打电话。系统支持获取并保存通话记录录音,支持通话记录回放功能。

1.6 安全监管大数据分析

安全监管大数据分析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园区企业安全画像。基于边缘侧数据集成系统采集的企业信息,将企业、危险源、危化品、储罐、生产设备、隐患、风险等静态数据输入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的离线计算系统建立企业安全画像数据集市,支撑机器学习系统进行模型训练;将温度、液位、压力、有毒、可燃等实时监测及报警数据输入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的实时计算系统进行模型计算。将机器学习的模型训练数据和实时模型计算数据汇总至企业画像分析模块,形成企业概况、隐患态势、风险态势、事故预警等企业安全多维画像,并通过可视化系统进行展示,为园区及上级监管单位全面、及时掌握企业安全态势提供支撑。

(2)安全监管多维查询分析基于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重构数据仓库,实现高效的多维查询分析功能,具体应用场景包括可视化实时查询、可视化报表功能。

3)基于机器学习的安全风险预警。安全生产大数据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与安全相关的海量数据信息,具体包括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企业基本情况、风险隐患、应急资源、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执法检查、监测预警等数据。数据类型有文档、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及信息日志等。基于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的机器学习系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发现隐患、评估风险、寻找规律、追溯事故原因,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的目标。

2、 安全监管应用集成平台

2.1 平台总体架构要求

基于园区现有的应用及支撑平台建设现状,建设身份认证系统、服务接口管理系统和工作流系统,解决用户集成、流程集成和业务集成问题。

2.2 身份认证系统

建设园区安全监管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权限和登录认证的统一管理,实现多个应用系统间的单点登录。

2.3 接口管理系统

建设接口管理系统(API网关),实现园区安全监管相关应用系统接口服务的统一注册、监控和管理。

2.4 工作流系统

建设安全监管工作流系统,为安全监管业务流程运行提供支撑。建立灵活可靠的工作流编排服务,支持在业务或管理职能变更后,能结合业务实际快速定制新的工作流程,满足内部流程管控的各类需求。

3、 边缘侧数据采集管理平台

建设边缘侧数据集成系统,实现与企业五位一体平台、企业信息资源系统、二道门系统、危险化学品仓储智能管理系统、人员定位系统、GDS数据采集系统等数据集成。

接入企业范围包括不限于:大连化工、瑞祥化工、扬农锦湖化工、优士化学、奥克化学、实友化工(建元)、远东联石化、普莱克斯、天启新材料、大阳日酸、安美特、富迈特、长春科技、旭升石化、中化扬州、奥克石化仓储、长江国际、恒基达鑫、南京港仓储、中国石化商业储备、擎宇化工、冠宏化工、毅力新能源、艾萨斯、君竹环保、中化高性能纤维、务园再生、华旭环保、四新新材料、百思德、天诗新材料、华泰石化、南京港股份等40家企业。

3.1 企业安全生产全流程数据采集

在现有日常管理子系统基础上,实现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管理、作业管理、承包商管理、隐患管理、设备管理、教育培训、智能巡检、风险管理等系统数据集成,能够将上述数据进行实时展示,并提供查询、统计等管理功能。

3.2 企业人员定位数据采集

采集企业生产区域人员定位信息、重点区域人员滞留、聚集告警,基于园区倾斜摄影地理信息平台,实现对重点人员在岗在位和特殊作业活动区域的重点人员动态可视化监管。对进出企业生产区、储存区、作业区及重点监控区的人员及车辆信息进行识别,对进出的人员类别、数量、所在区域等信息进行实时展示,并提供查询、统计等管理功能。

3.3 企业二道门数据采集

采集企业二道门进出数据,综合企业生产区域人员定位数据、视频数据,深度分析高危作业人员尤其是特级动火人员轨迹、企业主要负责人、重大危险源负责人进出生产区域、作业场所的次数及总工作时长,实现对重点监管人员履职情况及工作合规性的动态监测。

3.4 企业GDS数据采集

对12家一般化工企业采集GDS数据,主要通过MODBUS接入边缘采集DTU设备,通过软件系统接口传输到园区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采用OPC采集方式,企业实时数据库负责采集所有需要上报的数据;针对尚未投产企业,后续建设系统时,执行园区现有标准接入。

4、 智能视频存储分析平台

依托化工园区现有的视频存储平台的视频存储系统建设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实现企业控制室缺岗、未戴安全帽、穿短袖超量储存、特殊作业违章、结合人员定位辅助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高危作业、为实现系统动态判断企业风险态势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将园区内重大危险源企业需要重点监管的摄像头进行深度分析,根据现有摄像头的数量及型号制定系统的架构,并且将摄像头与传感器进行匹配,可实现重点区域整体覆盖,对区域内状态全程监控预警。本次项目集成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的识别结果和报警信息,能够自动调取报警期间的视频和图片。

在园区端部署视频分析平台,对园区现有视频系统化工企业视频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视频分析服务器通过 IP 网络(例如 LAN、内部网或因特网)处理多个摄像机输入,数字化、压缩并以流的方式传输数字媒体内容,从而将模拟视频系统转换成网络视频系统。

4.1边缘嵌入式AI服务

对园区现有视频系统化工企业400路视频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视频分析服务器通过 IP 网络(例如 LAN、内部网或因特网)处理多个摄像机输入,数字化、压缩并以流的方式传输数字媒体内容,从而将模拟视频系统转换成网络视频系统。

4.2报警数据采集

实现与园区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对接,获取识别的报警信息、报警期间的视频和图片。

4.3视频报警处置

将智能识别的报警信息推送至企业,由企业填写报警原因、处置措施及处理人、处理时间等,形成报警信息的闭环处置。

4.4安全数据库集成

数据库集成技术关键在于物联网数据处理模型(安全数据模型)与安全生产系统集成,通过将摄像头和传感器收集数据能够通过数据模型进行比对、处理、分析后实时进行反馈(通过或者报警),依托园区现有的监控或者线路,进行升级改造,不影响现有的设备,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和兼容性。

功能包括:安全数据库集成、远程监控管理、规则配置、报警联动等。

4.5视频分析

运用先进的视觉识别技术和算法,对接入园区视频管理平台的企业约400路重大风险点、重点监控目标、重要区域视频进行标识,实现AR视频态势感知。场景包括不限于:自动巡检、火焰识别,吸烟、设定禁止进入区域、安全帽识别、不可靠近设备、无人值守、大数据统计、智能化报警功能。

序号

功能名称

功能详细解析

1

火灾预警

区域内明火识别预警(火焰动态识别)

烟雾识别

2

摄像头异常

摄像头损坏或者被遮挡,不清晰

3

穿戴识别

安全帽佩戴、黄色反光识别

4

区域划分报警

闯入禁入区域预警,危险区域进入报警

5

检修施工现场值班室检测

无人值守睡离岗检测

6

违规动作判定预警(可根据需求定制)

现场违规动作的语境,包括:速检测、尾随检测活动检测移动路径徘徊检测物体滞留定向移动、睡离岗检测、周界入侵限高检测物品移走检测、安全帽佩戴检测、黄色反光衣穿戴识别

7

大数据统计

违规数据化管理将所有区域内违规数据化管理,实现安全管理数据化

8

智能化报警功能

规章功能主动跳转违规信息捕捉后,主动跳转到主页面

基于园区视频管理平台,并在相应位置加装MS(集成传感器)传感器增强型,部分关键位置,长期零时作业区可用可移动式与固定式广角(半径200米范围内)结合的摄像头布局,可实现对区域整体覆盖,对区域内工作全程监控预警,根据需求,在硬件条件满足的基础上,系统所汲取的视频数据经过预先设计的52组数据模型对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经过服务器的高速对比后,智能分析是否与原先预设动作有分歧,如与预先设置多种模型有多种重合(1:1),系统将自动将该动作进行预警,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1级,2级,3级),做出不同的预警等级,并且后台自动将数据分类,数据化管理。为了确保图形分析的精准度,研究初期,将设定多种复检方法,每一个监测动作,配备一个数据包,该数据包的复检成功率在97%以上,每3秒一次循环,因此该技术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对数字图像的精准分析和快速响应,让安全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及时被发现预防,在系统实验中,固定点位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不同位置进行试验。

5、 三维升级优化

在园区现有的GIS服务基础上,基于3DGIS软件构建一个信息化融合平台,通过汇聚各企业或园区倾斜摄影模型、航拍图、电子地图、生产实时数据,与园区已有的GIS服务叠加,形成全息电子沙盘,用户可以快速掌握可用资源状况,快速部署、规划、调度和指挥应用,统一园区标准,统一数据源,提供符合各应用系统要求的地理信息服务和数据服务,具体升级内容包括:

5.1美化场景及优化细节

在现有场景的基础上,一是增加企业非重大危险源模型,使整个场景达到丰富的效果,非主要的模型可以采用白模的方式进行建模,以减少工作量。二是对重要模型及重大危险源储罐模型进行重新细化建模,让模型能够更加精细化。三是根据最新重大危险源评估更新重大危险源模型,对华泰物流、大连化工、长春科技新增的储罐进行新建模型,对实友化工、大连化工、兴邦资源、远东联等注销的储罐进行消除。

5.2三维场景集成动态实时数据

集成重大危险源(主要为储罐)实时数据,包括温度、液位、压力,实现模型效果动态展示。效果包括储罐预警状态高亮显示、储罐当前液位结合模型模拟液体在储罐中的效果。

5.3性能优化

从三维引擎、模型、程序等角度出发,提高三维场景加载速度,提升用户体验。GIS应用平台能够兼容ArcGIS Server服务、SuperMap服务、天地图、百度地图、谷歌地图和以OGC标准的WMTS和WMS服务。

6、 工业实时数据平台升级

6.1 实时数据采集

监测点数据采集范围:

(1)企业GDS系统全部监测点实时数据信号

(2)构成重大危险源单元的储罐(罐区、生产装置区)、主体反应设备的温度、液位、压力实时数据信号(BPCS系统)

(3)涉及危险工艺及爆炸性化学品装置主体反应设备的温度、液位、压力实时数据信号(BPCS系统)

(4)构成重大危险源单元的储罐(罐区、生产装置区)、主体反应设备的温度、液位、压力安全联锁回路投切状态信号、触发联锁动作信号(SIS系统)

(5)涉及危险工艺及爆炸性化学品装置主体反应设备的温度、液位、压力安全联锁回路投切状态信号、触发联锁动作信号(SIS系统)。

监测点园区中心端数据整合治理:

(1)GDS系统,BPCS系统,BPCS系统,SIS系统等已接与新增数据整合接入园区中心实时数据库平台

(2)园区中心实时数据库中实时数据的后台逻辑算法聚合,清洗治理

(3)GDS系统,BPCS系统,BPCS系统,SIS系统等新增监测点的HMI人机交互界面的配置升级

监测点共享第三方系统的接口服务升级:

(1)无缝对接已完成监测点和新增监测点实现对第三方系统的数据共享服务

 

6.2 实时数据库接口引擎

当前三维模型未能与储罐的实时数据进行联动,导致只能查看储罐静态属性信息,无法实现动态效果。为达到用户沉浸式体验、实时展示效果,需在此基础上增加实时数据平台,基于三维系统接口引擎,将实时数据共享至三维模型中。

(1)共享设备在线状态

开发对接三维系统的采集设备在线状态服务;用于判断三维模型接收的实时数据准确性;

(2)共享罐区温度、压力、液位等实时数据

开发对接三维系统的罐区温度、压力、液位等实时数据服务,便于三维系统实时展示现场储罐状态,给用户一种沉浸式体验;

(3)共享罐区温度、压力、液位等报警数据

开发对接三维系统的罐区温度、压力、液位等报警数据服务,以便于三维模型实时展示罐区的三维报警效果,为监控重大危险源提供实时预警;

(4)共享实时历史趋势

开发对接三维系统的实时历史趋势供三维系统在动态展示时方便追溯历史数据,为监管者提供判断依据。

(四)业务应用系统设计要求

1、 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1.1 危险化学品仓库智能监管子系统

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技术,对园区企业危险化学品进出库信息和库存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系统包含园区端和企业端,园区端集成企业端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对危险化学品仓库超品种存储、超量存储、不相容化学品识别的报警及监控管理,采集企业危化品仓库温度、湿度等数据,实现对危化品仓库环境实时监测,同时在一张图上,可以动态显示危化品在园区、企业的分布存储情况。

(1)超品种存储自动预警

建立危化品相容矩阵,对危化品库房存储的危化品种类、相容性进行自动预警;支持预警信息的通过短信、系统消息等方式通知;支持超品种存储预警信息的闭环处置流程;支持预警信息维护和快速查询,以及相关数据多维度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统计结果支持小计、合计功能,支持逐级下钻功能。

(2)超量存储自动预警

对危化品库房存储的危化品数量进行自动预警;支持预警信息的通过短信、系统消息等方式通知;支持超量存储预警信息的闭环处置流程;支持预警信息维护和快速查询,以及相关数据多维度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统计结果支持小计、合计功能,支持逐级下钻功能。

(3)危化品输入输出(采集企业系统数据)

通过边缘侧数据采集集成系统,实现与园区企业仓库管理系统对接,获取危化品出入库信息,并对仓库数据实时更新;支持危化品输入、输出信息维护和快速查询,以及危化品入库出库数据多维度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统计结果支持小计、合计功能,支持逐级下钻功能。

(4)环境实时监测预警

采集企业危化品仓库温度、湿度、监控视频等数据,实现对危化品仓库环境实时监测;在一张图上,可以动态显示危化品在园区、企业的分布存储情况;支持环境实时监测报警统计;支持环境实时监测预警的闭环处置流程。

5)预警分布GIS一张图

根据地域、行业、品种类别、多维度统计危险化学品仓库预警信息;通过列表展示具体信息。支持以着色、闪烁、图标、动态标牌等方式立体展示危化品仓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形成危险化学品仓库及预警信息空间分布“一张图”。

1.2 不安全行为管理子系统

“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要求中明确提出,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实现对作业人员数量、人员身份资质等方面的认证及监管;对各类人员不安全行为(如脱岗、进入危险区域等)进行识别、监测及管控;结合生产工艺设备升级,对违规操作、误操作和未授权操作等进行防范;探索基于人员行为因素的标准操作规程智能设计与实施。

(1)通过分析智能视频数据进行安全预警

根据智能视频识别中控室、化工装置生产厂房、重大危险源现场作业活动、装卸区、二道门等重点部位的火灾、烟雾、泄漏、人员违章(脱岗、睡岗、不佩戴安全帽等)等智能分析结果,进行全方位的告警;基于GIS等多种方式,实时展示生产区、高风险作业区、重点监控区等区域视频识别告警信息,并可联动实时视频;支持区域视频识别告警分布自动统计;可按区域、类别、时间等条件组合查询当前告警信息、所处位置等信息,查询结果可用表格、图形、曲线等方式呈现;支持视频识别信息快速查询,以及视频识别数据多维度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统计结果支持小计、合计功能,支持逐级下钻功能。

(2)通过分析智能二道门和人员定位数据进行安全预警

实时获取二道门和人员定位信息,针对人员聚集、滞留等情况提供及时告警;可按类别、时间等条件组合查询生产区域当前人数等信息。查询结果可用表格、图形、曲线等方式呈现;支持二道门出入情况动态统计和可视化展示。

(3) 不安全行为智能风险预警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多源实时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结合人员定位信息、视频告警信息、智能巡检、特殊作业管理等因素,建立人员不安全行为分析数据预警模型,实现不安全行为智能风险预警。

(4) 人员不安全行为分布GIS一张图

支持基于在二维或三维倾斜摄影模型的不安全行为一张图功能,直观展示各企业不安全行为分布、类型、行为详细信息等;不安全行为一张图同时展示相关主题的统计分析,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最近一周人流分布、企业人员分布情况、周告警次数统计、告警记录列表、二道门区域人数统计、人员告警情况、智能视频报警情况、风险区人员分布情况;不安全行为信息可以在二维或三维电子地图上对出入人员、告警信息进行实时跟踪、展示、记录保存与统计分析。

(5)据查询分析

支持按区域、类别、时间等条件组合查询不安全行为等告警信息。

支持各类不安全行为告警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图形展示,为安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人员、车辆信息应显示在地图中厂区、装置区所在位置上,其中多层装置可分层显示,正常数据与报警数据应用颜色加以区分。

告警信息通知规则支持动态配置;支持告警消息通知短信详情查看、查询等功能。

1.3 特殊作业智能安全监管子系统

依据“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要求和《“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指南(试行)》要求,结合《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14)的要求,对扬州化工园区相关企业的特殊作业(包括: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断路)管理流程进行详细调研,尤其是企业五位一体平台对应模块的使用情况,对已建作业许可相关系统的企业,通过边缘侧数据集成系统实现系统对接,对未建作业许可相关系统的企业,根据其现有运行管理模式,针对性定制采集策略,通过系统填报或边缘侧采集服务进行数据上报,尽可能减轻企业端填报工作量。

(1)特殊作业票证统计分析

通过边缘侧数据采集集成系统,实现与园区内企业电子作业许可系统的结构化数据对接,获取企业特殊作业信息。支持作业票附件(PDF格式)的采集,便于园区用户了解作业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预防和控制风险措施得到落实;支持园区内特殊作业按不同企业、不同时间、不同作业类型等多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以及特殊作业信息在园区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和快速查询。

(2)特殊作业在线抽查检查

实现在线抽查检查企业的特殊作业情况,支持与应急管理部特种作业操作证及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信息查询平台互通,以及企业现场摄像头、现场气体传感器等设备的调阅。一是视频识别反向推断。实现特殊作业现场的监控视频智能分析,支持实现火灾、烟雾、泄漏、人员违章(脱岗、睡岗、不佩戴安全帽等)等进行全方位的识别和预警;支持特殊作业活动区域视频识别告警分布自动统计;可按区域、类别、时间等条件组合查询作业活动区域视频识别的告警信息、所处位置等信息,查询结果可用表格、图形、曲线等方式呈现;支持视频识别信息快速查询,以及视频识别数据多维度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二是人员定位反向推断。支持人员定位系统与特殊作业管理系统联动,支持统计作业人员信息,精准显示作业人员动态,实时掌握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分布和活动情况,确保作业时间、位置、人数等与作业票审批内容一致;一旦发生作业人员或监护人员离开情况,系统立即发出告警信息,提醒监管人员。

3)特级动火的报备管理

针对特级动火、有限空间作业票,通过园区平台进行报备,包括作业方案、工作安全分析、作业内容、负责人、作业地点等详细信息;支持报备信息的维护、查询;支持特级动火活动统计分析、特级动火作业预警统计、特级动火作业趋势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支持小计、合计功能,支持逐级下钻功能。

4)作业分布GIS一张图

支持基于三维倾斜摄影模型的特殊作业一张图功能,直观展示各企业特殊作业分布、作业类型、作业详细信息以及特殊作业风险预警情况等;特殊作业一张图同时展示相关主题的统计分析,主题包括但不限于:风险分区、风险点、危险源监测设备情况、危险源报警情况、人员定位统计、二道门区域人数统计、人员告警情况、智能视频报警情况、风险区人员分布情况;支持作业活动统计、作业预警统计、作业趋势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支持小计、合计功能,支持逐级下钻功能。

2、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升级)

在已建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基础上,对照“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方案,基于深度学习算法重构模型创建及优化体系,结合安全监管新需求,与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功能整合,优化应用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重大危险源安全预警与管理能力。

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升级内容包括:在线监控功能扩大、安全预警功能提升、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重大危险源备案管理、重大危险源负责人履职记录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一张图升级等。

2.1 在线监测

(1)安全联锁监控

安全联锁实时监测

对重大危险源储罐、危险工艺装置主体反应设备的温度、液位、压力安全联锁回路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界面中可以显示各联锁测点的参数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设备和监控对象平面布置图显示功能、监控参数列表显示功能;系统应能够以折线图、点状图等形式显示模拟量参数实时趋势、历史趋势信息,应能够根据时间、点位等信息自由分组显示和查询;具有开关量状态图及柱状图显示功能;能在同一时间坐标上同时显示模拟量和开关量及其变化情况等。

安全联锁切除管理

根据安全联锁回路实时监测信号,定制联锁切除状态自动判断规则、处置流程及开发相关功能,及时跟踪企业安全联锁报警、处理及落实措施情况,对不落实措施和按期恢复投用的,系统自动生成隐患。

联锁触发动作报警管理

根据安全联锁回路实时监测信号,定制联锁报警辨识规则,实时动态判别企业联锁报警信息;定制联锁报警处置流程及开发相关功能,及时跟踪企业联锁报警、处理及落实措施情况。系统应支持页面图文报警、声音报警以及短信通知等多种报警方式。页面图文报警时,系统应同时显示现场监控视频图像与参数报警信息。对报警不落实处理措施的,系统自动生成隐患。

安全联锁运行状态管理

新增安全联锁保护功能,比对DCS系统温度、液位、压力二级(安全联锁设定值)及以上的报警参数,自动判断其联锁保护状态,对没有启动联锁的情况,结合联锁保护隐患模型,系统自动生成隐患。

(2)装卸作业报警管理

集成企业定量装车系统数据,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罐区附近装卸作业满溢报警管理,并在一张图上直观显示;支持对溢满报警多维度统计,统计分析结果支持小计、合计功能,支持逐级下钻功能。

(3)统计分析

结合新增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联锁报警、不安全行为告警等数据,调整现有的系统运行情况统计日报、每日通报、报警详细报告的模板,融入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联锁报警、不安全行为告警等主题,并依据新模板重新生成对应分析报告;数据质量分析:支持罐信息填报有误的企业统计、装置信息填报有误的企业统计、气体检测点信息填报有误的企业统计、指标类型填报有误的企业统计、指标信息填报有误的企业统计等;安全监控设备统计、安全监控设备异常情况统计、安全联锁实时状态监测、危险源备案统计、重大危险源负责人履职监控。

(4)在线监测一张图

基于地图的方式查看企业信息、危险源、储罐、库区以及监控设备、联锁信息等要素分布,能够查看各要素的详细信息;提供报警信息监控功能,直观展示报警点分布,报警详细信息以及查看报警周边监控图像;提供风险预警分布一张图功能,直观展示风险预警分布、预警详细信息。

2.2 在线巡查

支持对视频、监控装备、采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巡查;视频监控巡查:结合园区升级后的海康视频管理平台,实现对重大危险源、中控室等监控视频的在线、离线状态进行监控,制定视频离线的系统消息及短信通知规则,对异常离线情况,根据规则通知相关人员;安全监控设备停用情况巡查:实时监控各企业安全监控设备停用情况,包括: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系统(GDS)、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安全联锁系统(SIS)等的状态;采集系统巡查:根据企业工业实时数据采集情况,自动识别并记录采集系统异常情况,并记录异常开始时间、异常结束时间。支持采集系统异常排查流程,由企业排查异常原因、处理措施、处理人及处理时间,园区端进行审核。支持采集系统异常统计分析。

2.3 安全预警

在现有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基础上,根据“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要求,设计、优化、调整现有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融入联锁报警、视频AI告警、作业活动、开停车等要素,探索建立关联报警等高级报警管理模型,完善园区、区域安全生产预警模型,基于各企业的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相关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得到园区、区域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值,并生成安全生产预警指数镭射图,定量化展示园区、区域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预报,提请园区和监管部门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风险。

(1)预警模型优化

在现有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基础上,根据“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要求,设计、优化、调整现有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融入联锁报警、视频AI告警、作业活动、开停车等要素,探索建立关联报警等高级报警管理模型,完善园区、区域安全生产预警模型,基于各企业的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相关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得到园区、区域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值,并生成安全生产预警指数镭射图,定量化展示园区、区域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

(2)预警综合统计分析

根据优化调整后的预警模型,结合工业报警、联锁报警、智能视频分析(AI)告警、作业活动、人员定位信息、二道门信息、开停车等实时数据,重构安全预警功能,可对预警级别各项指标进行设定和调整,实时计算各企业的安全预警情况,按照由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划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通过列表或地图进行展示。

(3)预警一张图

支持在一张图上,直观展示企业预警信息,数据可追溯;支持根据预警级别,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预警信息处置管理办法(试行)》,即时自动完成预警信息的发送、核查、反馈和督办;支持区域视频识别告警分布自动统计;可按企业、类别、时间等条件组合查询预警信息、所处位置等信息,查询结果可用表格、图形、曲线等方式呈现;支持预警信息快速查询,以及预警多维度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统计结果支持小计、合计功能,支持逐级下钻功能。

2.4 负责人履职记录管理

按《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试行)》(应急厅〔2021〕12号)要求,结合接入的企业智能二道门和定位系统的数据及视频数据,记录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特殊作业、检维修作业的监督检查、组织应急演练等活动情况,对不符合履职要求的企业发出预警和告警。

(1)履职记录管理

支持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履职记录电子化、条目化,管理企业每一处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落实情况,支持维护重大危险源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操作负责人信息,检查三级包保责任人安全包保履职情况,以及信息查询、多维度统计分析功能。

(2)履职记录预警

结合人员定位轨迹+视频+二道门信息,建立包保负责人履职预警模型,对履职不到位情况自动预警;支持预警信息的通过短信、系统消息等方式通知;支持保负责人履职预警信息的闭环处置流程;支持预警信息维护和快速查询,以及保负责人履职预警数据多维度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统计结果支持小计、合计功能,支持逐级下钻功能。

2.5 重大危险源辨识软件工具开发

开发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功能,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基于现有的重大危险源单元基本信息,对企业生产装置、储罐区、危化品仓库等风险单元逐个进行辨识。

建立危险化学品及临界量信息库: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建立危险化学品及临界量信息库;建立未在危险化学品及临界量信息库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临界量信息库: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建立未在危险化学品及临界量信息库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临界量信息库;重大危险源单元辨识指标:根据企业危险源单元中危化品数量、种类等因素,确定重大危险源单元的辨识指标;毒性气体校正系数信息库: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建立毒性气体校正系数信息库;重大危险源单元辨识分级: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结合企业重大危险源单元辨识指标及公式,动态计算重大危险源单元级别。

2.6 重大危险源备案管理调整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对园区“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并依据辨识结果,进行危险源的备案与核销。由于园区体制调整,需结合安全监管要求,重新设计危险源的备案与核销流程,并实现对信息填报、危险源备案、危险源核销、危险源登记告知、危险源核销告知、危险源查询、监控、统计分析等功能的优化。

3、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升级)

在扬州化工园区已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基础上,对照“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方案,基于深度学习算法重构模型创建及优化体系,并基于新模型优化应用系统功能。基于样本库、深度学习算法,对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模型进行训练及优化并进行测试,形成较为可靠并能够动态迭代、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模型。制定风险特征库和失效数据库标准,分析各类感知数据,通过数据和风险类别、风险程度等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风险特征模型,通过数据和零部件失效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零部件失效特征模型。依托边缘云建设,将上述特征模型分发到边缘端,加速对安全生产风险的分析预判,从而实现智能预警和超前预警。

3.1在线监测

(1)数据采集范围扩大

按照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的建设要求,接入新增企业的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GDS)的实时采集数据;建立可燃有毒易燃易爆实时数值可视化监控系统;建立GDS报警规则模型,并据此实时动态识别报警信息;实现报警预警信息的处理与推送;修订基础信息以及动态报警信息相关的统计报表。

(2)功能移植

在线监测预警子系统部署在互联网域,考虑系统使用的便捷性,将部署在专网的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中的部分功能,在满足园区安全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移植到在线监测预警子系统中,从而提升系统使用的便捷性。移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报警监控、报警管理、关键参数监控、采集系统监控、短信通知、电话通知;报警统计分析、重大危险源情况分析、风险预警管理等。

(3)关联报警管理

建立报警关联分析模型,建立接入的多个实时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逻辑算法,对实时报警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实现对数据异常排除、多数据关联组合报警等功能,与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有效融合,实现精准预警。

(4)智能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监测数据完整性分析 、监测数据真实性分析 、系统稳定性分析。

3.2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对安全生产信息模块统计功能进行优化扩展,包括:化学品信息、重大危险源单元、危险工艺装置、工艺安全信息、风险区单元、重要设备设施、安全监控装备、重点人员信息等,结合“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方案要求,增加园区规划、园区安全管理体系、“禁限控”目录、园区内化工企业人员值班值守等信息。

增加风险区单元统计功能,包括生产装置区统计、储罐区统计、仓库区统计、装卸区统计、污水处理场统计、公辅设施统计、生产厂房统计、其他建(构)筑物统计;重要设备设施统计:工艺单元统计、储罐统计、动设备统计、特种设备统计(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叉车、起重设备)、库房统计、装卸车栈台统计、环境治理设施统计。

3.3日常安全管理

(1)增加综合统计分析

基于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重构数据仓库,实现高效的多维查询分析功能;统计分析功能优化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重大危险源单元统计、工艺装置统计、重点监管危化工艺统计、风险区单元统计、重要设备设施统计、动设备统计、特种设备统计、安全监控装备统计、安全联锁装备统计等。

(2)增加图像识别、文字识别功能

基于国际领先的OCR技术,开发实用化的证照识别系统。将证照原件通过扫描后存储为图像,然后采用高效的识别算法,将证照的各部分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的结果按照特定的业务场景进行管理,提高信息文字输入效率和准确性。

(3)与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对接

在现有日常管理子系统基础上,实现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管理、作业管理、承包商管理、隐患管理、设备管理、教育培训、智能巡检、人员定位、风险管理等系统数据集成,能够将上述数据进行实时展示,并提供查询、统计等管理功能。

(4)化学品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

完善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档案信息,应当至少包括危险化学品名称、数量、标识信息、危险性分类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标签等内容,对生产、进口的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情况。

企业危险化学品登记证管理,对证书编号、企业名称、注册地址、企业性质、登记品种、有效期、发证机关、发证日期等内容进行数据结构化处理。

对接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系统。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依据《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对园区企业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品进行普查和物理危险性自动辨识,对其中符合(一)含有一种及以上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组分,但整体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二)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三)以科学研究或者产品开发为目的,年产量或者使用量超过1吨,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要将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报告、化学品登记中心出具审核意见上传并进行管理;

园区化学品安全态势:基于园区内危险化学品品种目录及存储情况,动态分析园区危险化学品安全态势。

(5)重点人员安全资质管理

对证书、培训、教育及工作背景信息的合规性自动判断。

与全国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官网对接。

3.4风险管理

(1)HAZOP分析报告管理

依据《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2010、《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导则》AQ/T3049-2013以及《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质量控制与审查导则》(T/CCSAS001-2018),针对分析范围内各参数偏差产生的原因、可能导致的后果、已采取的安全保护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偏差的风险进行了分级,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偏差提出进一步的削减措施和建议;支持对园区企业风险分析完成率、排查任务完成率及隐患整改完成率的信息查询;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隐患预警情况自动统计分析、原因分析,通过短信等方式定期推送给有关人员,为线下精准执法检查提供支撑。

(2)重点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的结构化(与企业系统数据对接)

按照《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指南》和《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数据交换规范》要求,基于园区企业风险登记,通过风险辨识及评价指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园区采集重点风险点的防控措施,形成结构化数据清单,做为隐患排查监管的主要内容,建立园区企业双重预防数据交换机制,获取企业风险清单和隐患清单。

(3)园区及企业综合风险预警模型优化

在现有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基础上,根据“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要求,设计、优化、调整现有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探索建立关联报警等高级报警管理模型,完善园区、区域安全生产预警模型,基于各企业的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相关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得到园区、区域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值,并生成安全生产预警指数镭射图,定量化展示园区、区域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预报,提请园区和监管部门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风险。

3.5隐患管理

(1)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与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对接)

支持按隐患类型、隐患级别、企业、整改进度等维度进行隐患统计分析;支持按隐患类型、级别、整改周期等维度进行隐患趋势分析,分析结果用于风险辨识评估、设备完整性管理等过程。

(2)在线监测重点报警信息自动生成隐患

基于风险监测报警模型,对于报警级别高、持续时间长、报警长时间未处理、报警频率高等情况,系统自动生成隐患整改通知,并提醒企业责任人。

(3)日常安全管理信息自动生成隐患

基于数据分析平台,监控企业重点人员、岗位、证书等情况,如特级动火负责人证书过期,继续作业,则系统自动生成隐患等。

(4)重要风险点的隐患排查记录

重点设备设施风险点,参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建立隐患检查清单库,分为全面检查清单、专项检查清单和特种设备排查清单,设置检查频率以及检查项目(支持企业自建编写的标准清单)。隐患检查清单支持按检查清单名称、检查清单类别、专项分类来进行数据查询。

(5)重大隐患信息管理

根据重大隐患监督管理规定,对上级政府、园区和企业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通过线上实现隐患的全流程跟踪及整改的闭环管理。

(6)统计分析

支持按隐患类型、隐患级别、企业、整改进度等维度进行隐患统计分析。

支持按隐患类型、级别、整改周期等维度进行隐患趋势分析,分析结果用于风险辨识评估、设备完整性管理等过程。

3.6双重预防机制

实现与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对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运行效果抽查检查和隐患整改情况督办提醒等,推动企业有效运行双重预防机制,提升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1)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对接

支持层层穿透到企业端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查看企业生产装置/罐区数量、重大危险源数量、隐患数量等基本信息,并可查询企业风险清单和隐患清单。

(2)隐患整改情况督办提醒

实现对重大隐患线上督办、整改临期提醒及一般隐患超期警示功能,支持线上下发督办通知书、通过短信向有关人员发送提醒警示信息等功能,确保实现隐患闭环处置,以及不同行业、不同关键装置隐患多维度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3)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运行效果抽查检查

实现对园区内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监督检查,支持对单个企业风险分析完成率、排查任务完成率及隐患整改完成率的信息查询,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隐患预警情况自动统计分析、原因分析,通过短信等方式定期推送给有关人员,为线下精准执法检查提供支撑。

 

4、 可视化安全综合监管大屏展现系统(升级)

4.1三维倾斜摄影地图合成

在园区现有的GIS服务基础上。通过集成各企业三维倾斜摄影模型数据,对模型数据进行处理后,与园区已有的GIS服务叠加,形成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地图服务。统一园区标准,统一数据源,提供符合各应用系统要求的地理信息服务和数据服务。

4.2企业地图服务共享

影像地图和基础地形地图根据企业分配权限,共享到园区专网,为企业提供地图服务及开放GIS相关功能。

4.3基础数据标注

采集企业信息、危险源单元、风险区域(包括:生产装置区、储罐区、仓库区、装卸区、污水处理场、公辅设施、生产厂房、其他建构筑物等)、重要设备设施(工艺单元、储罐、动设备、特种设备、库房、装卸车栈台、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监控装备及附件、应急物资仓库、危险废物仓库、危化品仓库、安全监控装备、视频点等图层相关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在地图上进行标注。

4.4数据集成

应用集成:即二维和三维之间进行集成开发,基于WebService方式实现系统间的功能调用;数据集成:基于共享数据库方式,实现倾斜摄影GIS平台与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同步,主要在二维、三维中集成新增加的数据信息接入集成,包括对重大危险源监控设备(液位、温度、浓度、压力等)实时动态信息接入,历史数据接入、报警信息接入、视频监控信息的接入、应急资源信息接入、危险单元信息接入等。

4.5安全数据综合展现

在三维地图服务基础上,根据“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要求,开发基于“一张图”安全数据综合展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分布、化学品信息、仓库信息、安全监控设备信息、视频监控信息、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高危工艺报警预警、园区封闭化管理、基础图层可视化、智慧安监一张图、智慧应急一张图、园区综合监管一张图;借助倾斜摄影三维地图的直观展示功能,让用户清晰直观的掌握业务系统有效信息,实现透明化与可视化的管理,实现管理对象可视化,监测指标可视化,流程可视化等效果。

(五) 工业APP设计要求

将危化品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各种流程、方法、数据、信息、规律、经验、知识等技术要素,通过数据建模与分析、结构化整理、系统性抽象提炼,并基于统一的标准,进行封装固化形成可高效重用和广泛传播的工业应用程序。

5.1化学品管理APP

支持化学品空间分布;支持化学品信息维护和按化学品名称、CAS 号进行模糊、精确查询,以及危化品数据多维度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可查询企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含企业标识、危险性概述、组分/组成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运输信息和法规信息等内容。

5.2重大危险源管理APP

支持查看储罐、装置、仓库等处的液位、温度、压力和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测数据、历史数据、报警数据,DCS、SIS 系统联锁运行状态,联锁投用、摘除、恢复以及变更历史信息,视频监控画面信息,安全承诺信息;可查看重大危险源物料的最大储量产能和具体实时储量产能分布;支持通过设备名称、编号、重大危险源等级和名称进行精确和模糊查询;可接收各类预警推送信息;也可查看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报告,并支持全文内容查询。

5.3隐患排查治理APP

支持按照岗位查看各自责任范围内的风险清单、风险后果、风险防范处置措施、现场巡查内容明细;支持查看责任范围内隐患的处置流程和当前进度,具备隐患处置催办功能;支持上报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新隐患及其相应附件材料。

 

投标人应基于对本次系统建设需求和建设内容的理解,详细描述系统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至少包括以上内容,随着业务变化存在需求调整的可能,详细功能需求以项目启动后与采购人商定的详细需求分析说明书为准。如投标人为联合体,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明确联合体各方承担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三、建设要求

1.总体要求

系统应能满足约1000用户的在线使用需求。投标人负责系统运行所需软件中间件的安装,所提供的相关支撑软件、工具软件、中间件等,须提供相关正版证明,所有权或使用权归采购人所有,上述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包含在投标报价中,由中标人支付。

本系统部署环境及开发架构要求:本系统部署于扬州化工园区综合应急响应中心机房,系统应当按照网络展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三级架构方式设计开发。

为确保系统的可靠和安全,项目启动前系统设计方案须经过采购人认可,项目完成后系统功能、性能和安全须通过采购人指定的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测试。第三方测试费用不包含在投标报价中,由采购人支付。

本系统的PC版应用需同时兼容IE、Google、360等多种主流浏览器和不同版本。

系统建设要按照统一的界面风格、显示逻辑、操作方式对现有系统的相关模块进行改造和新建系统的开发,实现数据级、应用级和界面级的整合,便于用户使用。

2.系统设计要求

(1)灵活性:软件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采购人能够快速地定制所需要的数据及表现形式,提高效率。

(2)可扩展性:软件系统能够在数据、业务、服务三个级别上任意扩展,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

(3)标准化:系统内部的各级数据接口、数据标准、数据库表结构应保证统一的标准,并按照安监行业、国家和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和规范。

(4)先进性:软件系统必须采用业界领先的技术和体系结构,确保系统的先进性。

(5)安全性:保证数据不被非法入侵者破坏和盗用,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系统要具备留存数据导出痕迹等功能。保证移动应用接入和数据安全。

(6)高可靠性/稳定性:采用故障检查、告警和处理机制,保证数据不因意外情况丢失或损坏;除了数据传输要可靠外,软件系统须具备良好的文件和数据库备份机制,并在系统数据丢失的情况下提供数据恢复。

3.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1)系统满足不低于100个并发用户,完成数据查询、数据更新和简单的统计分析等操作。

(2)响应时间:软件系统在忙时,用户点击静态页面响应时间最长不超过2秒。对一般性统计不超过5秒。当用户做一些处理时间较长的操作时,能给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在返回数据量过大导致响应时间过长时,能提供部分响应,以减少等待时间。

(3)数据传输性能:批量数据传输性能应满足应用的需要。

4.系统质量要求

(1)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

投标人应提供成熟的、容错性和易恢复性俱佳的软件系统。

(2)系统应具有完备的功能性

软件系统应满足采购人的使用要求,具有完善、准确的功能。

(3)系统应具备完整性和安全性

软件系统应提供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安全;不同的操作员具有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和功能操作权限,系统管理员应能对各操作员的权限进行配置和管理。

(4)系统应易于使用

软件系统应易于安装和使用,具备风格一致用户界面;采用B/S架构,应能在浏览器中完成基本的管理任务,对用户输入错误,应尽早发现和提示;应具备完善的帮助功能。

(5)系统可维护性要求

软件系统应易于修改,对某一个应用的修改,不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应易于扩展,新增服务时要求对系统做尽可能少的修改。

5.系统集成要求

与采购人现有相关应用信息系统进行集成。

6.系统安全要求

本项目采集的危险源工艺参数信息、危险源报警信息和视频监控信息都关系国家化学工业安全,为了确保这些重要信息的安全,需要构建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从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主机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

其中管理安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主机安全基于扬州化工园区现有的安全体系实现,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

(1)应用安全

权限控制

需建立适合本项目权限模型,以区别不同身份的用户,并授予他们不同的信息访问和事务处理权限,从而实现各级用户权限统一管理机制。

日志审计

需支持完善的日志功能,保证操作员的每一笔操作都有据可查,记载任何进入系统的行为,包括对重要数据的修改情况,监测系统的运行,保证在数据发生问题时有据可查,避免个别人员的营私、舞弊行为。

双因子认证

系统需采用双因子认证技术实现应用系统的身份认证功能。

(2)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备份、数据审计、数据传输加密和数据权限控制等多个方面。

数据备份

试点工程涉及的每类信息都要制定相应的备份策略。

数据审计

采用数据审计安全软件对数据的安全策略、数据的操作记录进行审计,及时发现数据保护漏洞以及异常操作。

数据传输加密

在园区与上级监管部门、园区企业之间进行数据共享交换时,需进行基于SSL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确保数据的完整且数据不被泄漏。

数据权限控制

在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两个层面对数据设置权限,确保有权限的角色访问数据。

(3)移动安全

移动安全保障体系以移动应用的分级分类为基础,规划合理的移动安全区域,围绕移动业务的移动终端安全、移动网络与接入安全、移动数据及应用安全、移动安全管理四个方面。

7.项目建设期要求

按园区的进度要求完成项目建设和安装部署工作,于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完成系统开发、部署上线、并启动试运行,试运行不少于3个月;合同签订后8个月内完成所有建设内容及项目验收。验收后提供不少于2年的运维服务和不少于3年的质保服务。

8.项目管理要求

投标人需对项目管理的以下方面做详细说明: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项目人员组织管理、变更管理和例会制度等。另外,投标人应满足以下要求:

(1)项目实施期间,投标人应安排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专职人员参与本项目建设。

(2)投标人应保证,在本项目建设期间,应保持持续稳定的人力投入。投标人参与本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在项目建设期间,不得同时参与其他项目的建设,以保证能够按时完成本项目建设。

(3)项目例会、项目协调会等项目相关会议由投标人按采购人的要求定期组织召开。

(4)指定一名项目经理和客户经理建立与采购人的对口联系。

(5)项目经理在项目建设期间应驻场,电话要保持7*24小时通畅,如遇到特殊情况需提前通知采购人相关人员。

(6)投标人应提供整体的项目管理方案,项目的重大事件或者管理变更需要得到采购人相关人员同意;关键性操作(如:重启服务器、管理员号生成、权限的修改等)需以邮件或书面的方式得到采购人相关人员同意。

(7)拟派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及项目组成员须具备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项目团队应由至少5名丰富经验的设计人员、需求分析人员、系统开发人员、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团队成员组成,且保持相对稳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采购人拟定的相关管理制度。

(8)项目启动建设后中标人实际所派项目团队的组成和人员,必须与投标文件中所报人员一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更换与投标文件不一致的项目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若因人员离职等原因更换团队成员,中标人应提前报知采购人并经采购人同意。

9.售后服务与培训要求

投标人应承诺为采购人提供系统及其他相关管理软件相应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和用户培训。

(1)技术支持

投标人应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包括:产品支持/升级、咨询/实施、应用型表单开发/客户化开发、持续优化、主动预警/客户关怀等。

在交付运行后的运维期内,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供解答:

提供全天候24小时热线电话服务响应;

系统试运行期间专人在现场指导使用人员的操作;

现场排除系统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软硬件故障。

对用户的后续开发集成提供技术支持。

对发生的问题在2小时内给予响应,紧急情况下10小时内到现场,尽快予以解决,并保持7×24小时的热线技术支持,应提供应急响应方案。

(2)售后服务

自本项目验收通过之日起,中标人应提供至少2年驻场运维服务和至少3年质保(计入总价);

需提供软件版本更新服务及升级服务;

需提供完备的事件响应流程,可提供多种快捷方式,及时准确地解决项目启动运行后出现的各种问题;

需提供客户回访服务,通过客户回访的方式对项目启动后的运行状况的检查、及对设备的检修;

需提供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使用技巧咨询;

需提供在使用产品过程中软硬件产品的各类运行故障的响应与处理;

需提供对系统相关数据接口的升级维护;

需提供对系统相关数据的维护;

需提供与系统相关的基础软硬件、中间件、数据库等故障排查、巡检、维护等相关配合服务;

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明确列出售后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内容),并对售后服务的质量等内容做出承诺

(3)培训要求

投标人应负责采购人相关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所有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培训方式包括现场培训和集中培训。投标人须在投标文件中提供培训方案,最终的培训方案以项目启动后与采购人商定的详细培训方案为准。

培训内容应包括所提供设备的原理和技术性能、操作维护方法、安装调试、排除故障及软件结构、定制和升级等技术方面,以及系统操作使用各方面内容,并提供全套培训教材(中文)和培训计划表。

投标人应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详细开列各种培训费用(包含在投标报价中,采购人不另行支付此项费用)。

10.付款方式

(1)合同签订后,甲方自收到乙方发票15日内支付至合同总价的10%作为预付款;

(2)项目试运行后,甲方自收到乙方发票15日内支付至合同总价的30%;

(3)项目通过验收后,甲方自收到乙方发票15日内支付至合同总价的90%;

(4)运维满2年后,甲方自收到乙方发票15日内支付至合同总价的97%;

(5)质保期结束后,甲方自收到乙方发票15日内支付至合同总价的100%。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