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购 需 求
1、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紧密结合鄞州区行政服务中心业务需求,以鄞州区行政服务大厅原有的业务系统和服务资源为依据,以已建功能不重复建设为指导思想,以企业群众办事服务全过程“无感监测”为最终路径,在鄞州区政务大厅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充分利用大厅原有的系统服务资源,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同步完善应用管理平台,通过系统的升级建设,全面整合我区各级政务大厅入驻窗口、工作人员、空间布局信息,最大限度整合最优资源,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打造最佳空间布局,推进鄞州区行政服务中心在职责体系、场景布局、服务规范、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均衡发展,把鄞州区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成为线上线下的融合中心、真正服务群众的服务窗口、最终成为全省示范大厅。
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全业务服务,横向打通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系统、投资项目监管3.0系统以及行政服务大厅监管系统数据,采用系统对接和数据归集等方式形成覆盖企业群众办事服务全过程的“无感监测”数据池。集成实体大厅办事轨迹和线上业务系统办事轨迹,通过创建事件的唯一标记,形成完整的执行链管理闭环。
建立健全指标体系,通过对政务服务需求的精准把脉和改革成效的科学评估,实现以评促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应用管理平台建设、本地数据仓建设、可视化平台建设五部分。
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对企业群众办理业务分类配置、确定事项申报对象标签信息,建立健全指标体系,制定赋分规则。
明确企业群众办事涉及的相关事项,提供业务分类服务,旨在通过标准化工作流程,实现业务分类配置,快速定位业务信息。
按照指标代表性和动态性,兼顾业务数据可获取性的原则。设置一级指标体系,并对一级指标分级拆解得到最终指标清单,制定评分规则。
根据各级指标算法确立数据来源范围,梳理数据使用场景、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名称以及使用的数据字段等。
基于对基础数据的综合治理得到企业人员画像、大厅监测指标结果等信息,确定业务输出成果。
通过鄞州区本地数据仓的建设,落地存储鄞州区所有办件数据以及好差评数据,方便后期系统建设过程中对数据统一清洗、二次使用。
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从以下几个维度提供分析:
对接企业群众办事相关业务办理系统,以办件流水号为唯一标识,串联办事各个环节信息,同时对接取叫号机、统一咨询平台获取企业群众线下咨询、取号、评价等体外循环事件等待时间。
针对归集的数据分析异常情况,例如受理未办结、集中差评、超时办理等各类异常问题。立足各类问题异常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信息预测,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结构预测该类事务未来的信息走向。例如结合企业的产业类型、历史办事服务数量预测明年企业办事数量增长值等。
从年度、季度、月度等多维度统计大厅收件量TOP1000数据。找准各维度下群众关心的热点事项。
根据统计分析得到的高频事项,分析各事项申报对象信息,对申报对象进行分类。
针对事项申报对象分类,拆分得到各对象满足条件。
建设事项申报对象条件表,将各事项申报对象条件进行拆分细化后进行存储,并建立条件表和事项表关联关系。
以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群众身份证号为唯一标识,串联咨询、取叫号、收件登记、办件办结直至服务评价全流程生命周期办件数据,按照用户对象分为企业全流程数据、个人全流程数据,为企业群众画像提供依据。
按事项所属部门、收件人员所在大厅为依据,分析区级、镇街村社服务大厅收件量、部门收件量,统计各部门、各大厅以及工作人员收件量排名。
绑定入驻部门、工作人员、所在大厅、可办理事项,“人事岗”三位一体,通过对窗口工作人员收件量统计,得到窗口平均收件量,根据窗口平均收件量最终得到各部门窗口使用率,直观展示窗口冷热度。
根据指标赋分规则,对业务数据进行计算,按照指标计算规则对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各级指标最终得分。
对取叫号系统进行改造,绑定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关联办理事项信息,实现取叫号环节信息记录。
改造咨询平台的业务模式,关联咨询对象的基本信息、咨询业务内容、咨询事项、咨询结果信息,以群众身份证号/企业社会信用代码为依据记录群众/企业咨询环节的具体内容。建设信息归集链路,将咨询问答信息实时反馈归集至全省统一咨询平台,实现对全省咨询平台的整体把控。
基于好差评系统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以企业群众办事全流程为支撑,串联整个生命周期的办事环节,建立统一评价入口,以身份证号/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实现对咨询、取叫号、办事服务直至服务终止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在线评价,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建设大厅信息管理模块,整合大厅软硬件设备信息,为区级、镇街村社服务大厅统一管理、资源录入提供入口。
主要包括独立母婴室、AED急救设备、24小时自助服务区、爱心驿站、取号机、叫号机等设施配备。
梳理鄞州区行政服务大厅建设的业务应用系统资源,针对系统名称、建设公司、建设时间、业务功能、面向对象等数据统一维护管理,方便在后期系统建设过程中直观体现现有系统资源、防止功能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维护各级行政服务大厅入驻部门信息、窗口工作人员信息、各级部门窗口数、窗口分布信息,绑定“人事岗”三者一体,对大厅窗口服务运行情况整体把控。
依托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采集政务服务大厅相关数据,搭建鄞州区资源目录,按照业务数据分类归集收件数据、环节数据、办结数据、好差评数据等数据信息。
确立数据治理手段,建设分析算法,对归集的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颗粒转换、数据去脏和一些转换规则的计算。为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提供基础支撑,
整合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全流程业务数据,梳理业务分类,根据本项目建设完善对象库、事项库、标签库、业务库、咨询库、评价库的落地及数据开发。
建设可视化平台,多维度可视化展现区级、镇街村社便民服务中心整体运行情况,计算各级行政服务大厅事项办理情况,咨询投诉数等相关数据,方便领导人实时掌握数据动态,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接入时空云,运用数据挖掘、数据联机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技术。通过一张图展示,实现对全区政务服务大厅相关数据多维度的深入分析和应用,从而直观了解政务服务大厅整改情况。
按区级、镇街村社、部门、工作人员等多种维度统计政务服务办件收件量,根据办件窗口、环节信息计算部门、窗口、大厅、工作人员平均收件量。
对接取叫号数据,计算当日取号数、窗口等待数、窗口、工作人员平均取叫号数。
统计政务服务大厅当日人流量、收件量、取叫号量、窗口使用率等信息数据,按照实时服务动态和运行实时监测分类展示窗口服务动态。
实时服务动态
根据办事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展示今日人流量、今日收件量、今日取号量、今日办结量、停车场情况。
运行实时监测
根据大厅部门、窗口信息展示各个办事服务窗口忙闲情况,统计各个窗口平均收件量和使用率、叫号量。
热门窗口
根据窗口平均收件量排名计算办事服务窗口冷热度。
通过赋分算法获取全区各镇街村社指数得分,结合指标规则计算各类考核数据得分。
以群众身份证号和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串联政务服务办件全流程生命周期办件,提取咨询、取号、收件、办理、办结等相关环节的工作人员信息,提取办件收件时间、办理环节时间、办结时间,即办率,计算工作人员办事服务效率。
按照事项所属部门统计各部门1.0收件率、2.0收件率、网办率、日均收件量等信息。
建设指标拆分规则和赋分算法,实现政务服务数据的统一归集、数据清洗、分类统计,赋分计算。
建设通用的应用支撑工具,实现用户角色权限统一配置、消息服务管理等基础功能。实现事项实时更新、用户统一管理等功能。
对接浙政钉、浙里办用户体系,获取用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所属组织部门等信息,实现平台单点登录。
建设角色管理功能。系统支持管理员根据业务需要设置用户角色,并按需给相关用户绑定对应角色。支持对用户组织结构进行分权分域管理,根据用户所需权限设置最低满足权限配置。利用主、子帐号分别最小授权,高权限的主账号可以管理及子账号授权,防止权限滥用。
支持用户角色增、删、改、查。管理员可设置角色名称、给予不同角色赋予对应的业务权限以及绑定对应业务人员。
平台提供权限配置功能,各级管理员直接对用户绑定角色实现用户赋权的目的。
平台对接统一电子签章,支持对相关文档加盖电子签章。
对接浙江省办件库,获取企业群众历史办件信息。
对接权力事项库,落地鄞州区全量事项信息。
对接浙政钉、浙里办用户体系,实现用户统一管理,平台单点登录,用户信息自动获取的目的。
对接数据共享平台,获取企业信息、人员信息。
对接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商短信接口,实现平台短信自动推送,避免用户消息遗漏。
对接浙政钉钉消息推送接口,实现浙政钉用户消息实时感知。
对接企业群众办事相关业务办理系统,以办件流水号为唯一标识,串联办事各个环节信息,同时对接取叫号机、统一咨询平台获取企业群众线下咨询、取号、评价等体外循环事件等待时间。
项目实施要按照业内规范的项目实施办法进行管理实施,系统建设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实施、部署在内的各项工作需6个月内完成整体建设并验收。
1、售后服务要求
中标人应严格遵守并执行投标书中承诺的以及项目合同中规定的各项售后服务内容。中标人应在本项目范围内提供1年的免费售后服务,7*24电话支持,接到用户请求后24小时内上门服务。投标人须提供详细的售后服务方案。
2.培训要求
针对系统各项功能的建设,投标人要对用户单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满足系统建设中、建成后的系统正常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的需要,投标人必须提供详细的培训方案。
3.验收要求
投标人需提供完整的项目验收方案,对验收方式、验收依据、验收条件以及验收程序提供详细方案。项目验收必须满足系统运行和功能需要,系统试运行不少于30天,项目验收须提交完整详细的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