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 项目需求
通惠河是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也是当今首都北京建设中连接“一主一副”重要的滨水空间和市级绿廊,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首都风范、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展示的重要载体。为贯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朝阳区分区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深化落实城市发展新理念,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重点的建设要求,全面支撑通惠河滨水空间综合提升改造综合实施方案的编制,实现多规合一。按照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编制《通惠河滨水空间综合提升方案征集任务书》和《通惠河滨水空间综合提升规划方案》。
二、 基本情况
2019年12月21日,蔡奇书记对北京市滨水空间治理的批示“要逐步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品质”。亟需加强城市河湖水系和滨水空间顶层设计,有效指导河湖生态系统恢复、亲水慢行系统构建、滨水活力空间营造等工作,构建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首都水系及滨水空间治理新格局。
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逐步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品质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北京建设的迫切需求。
北京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中提出“做好亲水,提升水环境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沿河步道建设,推动在城市依水建设休闲场所”。
三、 工作内容及要求
通惠河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方案编制包括三个部分:
1、编制通惠河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方案征集任务书,明确工作范围,工作目标、确定工作内容、工作深度以及上位规划支撑条件以及具体设计要求;
2、开展方案征集工作并进行方案评审和比选;
3、编制形成通惠河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方案,根据方案征集情况,作为技术统筹单位牵头开展规划方案综合,并设置若干重点研究专题作为支撑,最终形成通惠河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方案综合成果。
落实相关上位规划要求,要加强通惠河(大运河)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同时应结合时代特点,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实现水、水工程、水生态、水环境和水景观的有机结合,疏浚河道、改善水质、活化水体、建设水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打造建设一条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服务市民休闲、展现历史与现代魅力的风景线。
四、 服务期限★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
五、 成果要求
1、质量要求
执行国家现行行业规范,通过相关专家评审。
2、成果形式
编制通惠河滨水空间综合提升国际方案征集任务书:纸质版成果6份(含文字说明、图纸),电子版成果1份(JPG或PDF格式)
方案征集成果:纸质版成果10份(含文字说明、图纸),电子版成果1份(JPG或PDF格式)
编制形成通惠河滨水空间综合提升规划方案及各专题成果:纸质版成果10份(含文字说明、图纸),电子版成果1份(JPG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