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招标需求
本次招标共一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序号 |
顶目名称 |
技术要求 |
数量 |
单位 |
预算 |
1 |
温岭市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综合试验区建设技术支撑项目采购 |
详见招标文件要求 |
1 |
项 |
215万元 |
一、 以《温岭市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综合实验区实施方案》为依据,到2023年,围绕“以水定产”管理体系、分质供水技术体系、生态流量(水量)保障体系、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综合保障调度体系等五体系,通过探索、实施、总结,进一步提升温岭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促进节约集约安全利用,为全省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进行试验和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充分发挥温岭市引领示范作用。
二、 、具体需求
项目 |
工作内容 |
成果 |
实施计划 |
备注 |
|||||||||||||||||||||||||||||
(一)“以水定产”管理体系 |
|||||||||||||||||||||||||||||||||
1. 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调查东部新区基本概况、水资源情况、产业布局、取水许可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东部新区水资源管理和取水许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落实水资源“以水定产”管理的需求。 |
《温岭市东部新区“以水定产”管理机制研究方案》 |
2022-2023 |
|
|||||||||||||||||||||||||||||
2. “以水定产”管理指标分析及应用研究 |
通过研究提出“以水定产”管理指标,提出东部新区引进企业的思路、标准,并形成规范化流程。 |
||||||||||||||||||||||||||||||||
3. 区域“以水定产”管理对策建议 |
针对东部新区存量企业研究提出提升用水效率的有关措施建议;针对东部新区新引进企业,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相关规划对策建议。 |
||||||||||||||||||||||||||||||||
(二)分质供水技术体系 |
|||||||||||||||||||||||||||||||||
分质供水配置方案研究 |
调研上马工业园区内的人口、产业类型等信息,并预测总需水量(包括高品质水和低品质水);分析场后河近期的水质情况,确定分质供水水厂的处理工艺;开展工业水厂改造规模及配套管网布设研究;研究制订园区分质供水配置方案,评估效益,提出激励措施和水价建议。 |
《温岭市上马工业园区分质供水配置方案》 |
2022-2023 |
|
|||||||||||||||||||||||||||||
(三)生态流量(水量)保障体系 |
|||||||||||||||||||||||||||||||||
1.制定东部新区生态流量配置试点方案 |
选取东部新区水系作为试点区域,以再生水、集蓄雨水为主要水源,实施生态流量配置保障工程。采用现场监测和水质模拟等手段,调研分析实施区域内再生水水量水质、集蓄雨水水量水质、东部新区3个片区水系水动力和水质时空特征,明确重点提升区域;通过分析计算提出再生水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活水工程3个方面的工程措施和相应的调度规则,提出工程实施计划方案,估算工程投资。 |
《温岭市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方案》 |
2022-2023年 |
|
|||||||||||||||||||||||||||||
2.建立生态流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
基于制定的东部新区生态流量配置调度方案,以生态配水水源和水系重点提升区为重点监测评价对象,以水动力条件和水质条件作为关键要素,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常态化的生态流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
||||||||||||||||||||||||||||||||
3.完善生态流量保障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
基于生态流量配置试点工作的实施和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进一步完善温岭市生态流量保障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与属地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开展与执行机制,实现河湖生态流量长效保障。 |
||||||||||||||||||||||||||||||||
4.制定温岭市东部新区生态配水水质标准 |
调研温岭市东部新区水系水质特征,辨明影响其水系水质的关键性环境因子,结合生态配水水质需求,制定温岭市东部新区生态配水水质标准。 |
||||||||||||||||||||||||||||||||
(四)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体系 |
|||||||||||||||||||||||||||||||||
1. 健全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 |
规范取水计量设施检定,规定取水计量设施分级、分类检定频次、检定内容和检定方法。 |
(1)《温岭市非农河道外自备取水户计量设施检定技术导则》; (2)《温岭市主要行业用水户水效评估》; (3)《温岭市节水奖励办法》。 |
2022-2023 |
|
|||||||||||||||||||||||||||||
2. 分行业用水户节水评估及应用 |
分主要行业评估用水户用水水平,结合定额管理,研究制定节水奖励办法,探索将水效纳入企业“标准地”“亩均论英雄”改革,真正激励节水成效突出企业,倒逼低效企业节水技改。 |
2023 |
|
||||||||||||||||||||||||||||||
(五)水资源综合保障调度体系 |
|||||||||||||||||||||||||||||||||
1. 水资源综合保障调度机制 |
重点围绕4个境内城乡集中供水水库、1个境外引水工程和6座城乡供水水厂以及横峰配水泵站,完善城乡供水系统的调度和运行管理体系,划清各方在运行管理、应急决策和日常维护中的职能范围,明确各方责任,建立健全各方协调配合的多水源多目标调度机制。 |
(1)《水资源综合保障调度办法》; (2)《多水源多目标联合调度规程》; (3)《旱情预警及应急调度规程》; (4)《多水源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方案》; (5)《旱情预警及应急调度技术方案》。 |
2022-2023 |
|
|||||||||||||||||||||||||||||
2. 多水源多目标联合调度规则 |
以境内4个城乡集中供水水库和1个境外引水工程等多个优质水水源为核心,配合6个城乡集中供水水厂及横峰配水泵站,综合考虑试点区域生活、生产、生态等多方面的用水需求和目标,建立温岭市多水源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提取和总结温岭市城乡供水常规调度规则。 |
||||||||||||||||||||||||||||||||
3. 旱情预警及应急调度机制 |
制定温岭市旱情预警指标,划分旱情严重等级,建立旱情预警发布系统;结合温岭市城乡供水系统(4境内水源和1境外水源),针对不同的旱情等级提出相应的水资源应急管理措施和调度方案。 |
||||||||||||||||||||||||||||||||
4. 水资源综合保障调度操作规范 |
根据温岭市公共供水水源工程及供水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多水源多目标常规调度规则和应急调度方案,设定不同情景下各水利工程操作方案,明确调度操作规程,制定规范、统一的操作方法。 |
备注:投标人参加投标,需对本标段中的所有分项报价,只针对单项做投标报价视为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