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1本技术规范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基本技术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供应商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要求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2供应商产品与本技术要求不一致时,供应商应在投标文件中予以说明,并由评标委员会鉴定供应商产品能否达到要求。如供应商没有在投标文件中提出异议,则视为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完全按照本招标文件要求。
2、技术要求及标准的执行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应标明所执行的质量标准,若同一标准已颁发新标准,则按最新标准执行。若同一产品同时有几个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则按最高层次的标准执行。本项目主要执行标准如下:
(1)HY/T 122-2009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
(2)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
(3)GB 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4)GB 18668—2002 海洋沉积物质量
(5)GB 18421—2001 海洋生物质量
(6)GB/T 12763.1—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1部分 总则
(7)GB/T 12763.2—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 海洋水文观测
(8)GB/T 12763.9—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9部分 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9)GB/T 12763.10—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10部分 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10)GB 17378.1—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1部分:总则
(11)GB 17378.2—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12)GB 17378.3—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13)GB 17378.4—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14)GB 17378.5—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15)GB 17378.6—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
(16)GB/T19485—2004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7)国海环字[2002]398号文 《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和评价程序》
3、相关政策的执行
相关政策若有修订,从其修订后的政策执行。
二、采购内容
项目背景
平阳依据鳌江流域优势的地里区位,海洋渔业、临海工商业成为其重要产业之一,沿岸码头众多。然而,平阳地处浙南开敞性海域,以沿海滩涂为主,容易淤积,许多港口、码头前沿需常年开展维护性疏浚,沿海渔港、临海港口项目建设也必需进行大量疏浚。如平阳县西湾渔港工程,该工程目前已列入《浙江省渔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渔港和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2021-2025年)》、温州市“三农”领域近期急需建设的防灾减灾补短板项目、《平阳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六重”清单》,并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约1500米透空式防波堤加以掩护,形成约140万平米的渔港水域,同时新建400吨级双线进港航道14940米、400吨级高桩码头280米,以及管理用房、补网场地、沿港道路、水、电、消防、监控、环保等公益性项目;远期规划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冷藏加工、制冰、修船厂等经营性项目,该工程航道、锚地、港池疏浚合计392万方。另如,规划建设的西湾作业区及鳌江五桥六桥之间数座码头建设合计疏疏浚量预计120万方左右,上述几个项目建成之后,年维护性疏浚量将达120万方左右,目前已建成的平阳县下厂渔港及鳌江沿岸的码头前沿年维护性疏浚量预计40万方左右,将来平阳海洋疏浚量巨大。
然而,目前平阳区域内尚无海洋倾倒区,距离最近的华润浙江苍南发电厂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亦在30公里左右,况且该倾倒区容量仅300万方,仅能满足华润浙江苍南发电厂自身的倾倒需求,富余量不大;更远些苍南核电倾倒区、瓯江口倾倒区均在70公里以外,暂且不论容量是否富余,仅疏浚运距产生产的费用已是无法承受。因此,疏浚物去向已成为平阳临港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为了满足西湾渔港工程、西湾作业区等项目建设性疏浚及目前已建项目维护性疏浚需求,解决疏浚物去向问题,顺利推进临港项目建设,保障临港项目正常运行,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进行海洋倾倒区选划。
2021年,平阳县农业农村局启动平阳县西湾渔港工程之时,抓住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征求海洋倾倒区选划需求意见的函》之契机,经积极沟通该局,并复函上报《鳌江口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选划论证工作方案》,拟分别在约20公里处预选两块区域(1#拟选区中心坐标120.869264E,27.513625N,半径2.0km的圆形区域;2#拟选区中心坐标120.846928E,27.477922N,半径2.0km的圆形区域)作为对比,计划选划600万方容量的鳌江口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目前,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已将鳌江口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列入2022年计划,并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选划论证。为支撑鳌江口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选划论证,开展鳌江口倾倒区选划涉海专题工作。
二、质量要求
投标人提交的成果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行业颁布的现行规程、标准、规范和招标人关于本项目相关文件的有关规定,满足鳌江口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选划论证要求,通过该倾倒区选划论证专家评审为依据并提交最终稿。
三、服务期
合同签订后至2022年11月底前。
四、内容
根据《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HY/T122-2009)》要求,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1、废弃物的来源、海洋倾倒的必要性、倾倒方式与倾倒规模的调查;
2、废弃物理化性质的测试分析与类别判定;
3、两个拟选倾倒区的地理位置、邻近海域自然环境特征、海洋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两个拟选倾倒区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5、两个拟选倾倒区海洋水文气象现状调查与分析;
6、两个拟选倾倒区海底地形地貌测量;
7、两个拟选倾倒区渔业资源和附近海水养殖区调查;
8、两个拟选倾倒区海上倾倒试验与标识质点漂移跟踪试验;
9、两个拟选倾倒区流场、浓度场、扩散场计算;
10、两个拟选倾倒区回淤分析和数学模拟计算;
11、两个拟选倾倒区疏浚物生物学检验;
12、两个拟选倾倒区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13、倾倒区管理建议等。
五、内容细化与要求
1、废弃物调查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和评价程序》及《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HY/T122-2009)》,结合平阳县域内临港项目建设与维护需求,调研疏浚物来源、倾倒方式、倾倒量等;在海洋表层样不少于28个站位,柱状样不少于6个站位的基础上确定疏浚区内表层样、柱状样的站位数、检测要素等,并进行采样分析与类别评价,目前平阳县西湾渔港工程已委托采集6个柱状样(如图),可结合考虑。检测要素包括但不限于粒度、含水率、干容重、铜、铅、锌、镉、铬、汞、砷、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666、DDT、PCBs等,检测频次为1次。结合分析、试验、评价结果确定是否开展生物学检验,若需要,则必需开展生物学检验。确定的站位数、检测要素、分析、评价等应符合《海洋倾倒物质评价规范 疏浚物》要求。
平阳县西湾渔港工程柱状样采集站位置
平阳县西湾渔港平面布置图 拟选划鳌江口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位置
2、拟选倾倒区社会调查要求:在收集预选倾倒区地理位置、邻近海域自然环境特征、海洋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报告,海洋自然地理环境调查资料及研究论文,海洋经济和海洋开发现状及人文环境,海洋环境监测及质量评价报告,港口、航道(包括习惯性航道)、锚地及船舶航运交通状况,生态资源环境、渔业生产及养殖状况,历史与最新海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图,以及其它有关海洋各类报告与图集等基础上,对拟选倾倒区可行性、环境敏感性等进行预判分析,优化拟选区位置。
3、外业调查要求:
(1)拟选倾倒区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水质包括但不限于水温、盐度、悬浮物、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无机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活性磷酸盐、总汞、铜、锌、铅、镉、铬、砷、油类等,以及根据海域和废弃物特性设定选测的项目;沉积物包括但不限于粒度、pH、Eh、有机碳、硫化物、汞、铜、铅、锌、镉、铬、砷、666、DDT、PCBs、石油类及根据海域和废弃物特性设定选测的项目;海洋生物包括但不限于叶绿素α含量分布,浮游生物生物量、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多样性,底栖生物种类、栖息密度及生物量,潮间带生物种类、栖息密度及生物量,游泳动物及其体内残毒测定及细菌学指标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等。站位、采样、层次及测试分析按照GB 12763.1—2007、GB 17378.1—2007 、GB 17378.2—2007 、GB 17378.3—2007、GB17378.4—2007、GB17378.5—2007、GB17378.6—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本项目要求站位大于20个,水质与海洋生物调查春、秋各一次,沉积物调查一次。调查数据来源允许现场调查、收集或购买,但必需是有效期内由省级及以上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机构出具的数据报表,且内容与范围符合本项目的要求。
生物体质量:选择当地代表性的鱼类、甲壳类、藻类至少各1种进行生物体质量监测,可以在渔业资源调查渔获物中挑选或在邻近的养殖区采集。监测项目为铜、铅、锌、镉、铬、汞、砷、石油类、666、DDT、PCBs等。
水质采样层次在水深10m~25m时,采表、底层样,10m以内采表层样,油类只采表层样;沉积物使用抓斗式采泥器采集,打开采泥器上部耳盖用木勺刮取表层2cm沉积物样;浮游生物网样:浮游植物用浅水Ⅲ型垂直拖网,浮游动物用浅水Ⅰ型、Ⅱ型垂直拖网;底栖生物用0.0225m2的采泥器采集底泥,每站取样4次,筛选生物样,加甲醛溶液固定。
(2)拟选倾倒区海洋水文气象状况调查与分析:海洋水文气象包括但不限于天气现象、风速、风向、潮位、流速、流向、悬浮物、漂流、水色、透明度、海浪等。观测按照GB 12763.1—2007、GB 12763.2—2007、GB 12763.3—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海流测站海流测站数量应按调查范围和边界形状而定,不少于3个,在海流观测周边海域设置潮位测站,可选用长期潮位观测站,适当补充临时潮位观测站。海流与悬浮物观测通过周日连续观测,周日连续观测应选在大潮及小潮期间,观测时间长度应25小时以上,每小时应观测一次,涨急、涨憩、落急、落憩时刻加密观测,同步对悬浮物对悬浮物采样。
(3)拟选倾倒区海底地形地貌:根据12763.10-2007要求,测量范围覆盖整个拟选倾倒区并适当外延,两个拟选倾倒区的测量总面积不少于39km2,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形1:5000水下地形矢量图。
(4)拟选倾倒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状况调查,渔业资源(含鱼卵、仔稚鱼)调查站位不少于12个,包函春秋两季,允许调查、收集或购买,以收集或购买资料为主的,但必需是有效期内由省级及以上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论证的机构出具的数据报表。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的位置,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量和产值,以收集资料为主。养殖调查包括养殖规模、种类、产量、分布及与倾倒区的距离。调查按照GB12763.6—2007、GB12763.9—2007执行。针对疏浚物倾倒对渔业资源产生的影响开展专题评估。
(5)标识质点漂流跟踪试验,在2个拟选区设置漂流观测站进行大小潮涨、落潮标识质点拉格朗日漂流试验,标识质点跟踪分别在投放后开始观测,每次连续观测7小时以上,每10分钟获取1次漂移位置。整理数据做出质点漂移轨迹图,计算漂移最大速度和平均速度,验证数值模拟扩散场计算结果。
4、内业分析
(1)流场、浓度场、扩散场计算:根据废弃物倾倒入海后的沉降、扩散和运移的物理机制及海域的动力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基本方程组),引入定解条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运用相应的计算方法,模拟出废弃物倾倒入海后的沉降、扩散和运移规律。计算域范围应延伸到倾倒区邻近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利用不相容区;或延伸至计算结果表明倾倒影响已不显著的范围;计算域及邻近海域有潮汐,潮流实测观测资料,实测站点数量及分布对计算域及边界有足够的代表性和控制性;潮流、潮汐数学模拟边界控制条件至少应包括M2、S2、K1、O1分潮;网格步长小于100米,计算方法应满足预测的要求。按照GB/T19485—2004的第5章、附录D和附录F规定的方法进行运算。
(2)回淤分析和数学模拟计算:利用倾倒区附近海域多年水下地形图采用套绘分析、根据实测潮流资料采用二维潮流数模计算和分析,给出倾倒区附近海域冲淤性质和演变趋势,并分析倾倒对周围海域的冲淤影响,根据拟选区状况确定是否计算和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依据HY/T122 -2009附录B。
(3)影响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对水质、沉积物、海底地形、航道、锚地的影响预测分析;对冲淤环境的影响分析,按照沉积预测结果,采用相关比较方法,分别阐释疏浚区域不同沉积率条件下的可接受量;根据调查及预测数据分析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潮间带生物的影响;根据现场监测底栖生物状况,分析倾倒对其产生的影响;根据收集近年倾倒区海域的捕捞情况及水产养殖情况,评估倾倒作业可能造成的影响;据现场渔业资源调查情况,分析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对周围海域生态环境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及渔业资源(繁殖、产卵、哺育、索饵或洄游区域分布)、渔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和受损生物再生潜力分析,结合生物监测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和建议。据海洋物理、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等主要特征,结合倾倒过程中,废弃物在海水中沉降、扩散和迁移的关系,评价海域流、浪、潮汐等对环境的影响。根据废弃物性质、数量、生成地点等按照对其的不同可能处置方案,例如陆上处置、围海造地、再生利用、海上倾倒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评估。通过相关调查、分析与评估,可优化调整拟选倾倒区位置并给出充分理由,提出倾倒区管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六、招标范围
详见内容、内容细化与要求。
七、预期成果
1、鳌江口倾倒区选划涉海专题项目工作报告;
2、鳌江口倾倒区废弃物理化性质与分类评价报告;
3、鳌江口倾倒区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报告;
4、鳌江口倾倒区潮流场、扩散场数值分析报告;
5、鳌江口倾倒区标识质点漂移跟踪试验报告;
6、鳌江口倾倒区回淤分析和数学模型报告;
7、鳌江口倾倒区废弃物倾倒对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估报告;
8、鳌江口倾倒区渔业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报告;
9、鳌江口倾倒区1:5000水下地形矢量图;
10、拟选倾倒区各站位各要素观测的数据报表;
11、样品分析、鉴定和资料整理、计算的数据报表;
12、现场调查照片和渔业生产状况现场照片。
以上报告、报表与相关材料纸质版本各一式2份,同时提供WOrld、JPG或CAD(或其他矢量图)版本和已加盖印磋的PDF版刻盘提交。
八、付款方式
1、在合同签订后7个工作日内供应商向采购人缴纳中标总额1%的履约保证金。采购人向中标单位支付合同金额的40%作为预付款;(在签订合同时,供应商明确表示无需预付款或者主动要求降低预付款比例的,采购人可不适用前述规定。采购人可根据项目特点、供应商诚信等因素,决定是否要求供应商提交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出具的预付款保函或其他担保措施。(浙财采监〔2022〕3号文件)。
2、鳌江口倾倒区选划论证通过专家评审后,采购单位应及时组织履约验收,履约验收经公示无异议,供应商提交所要求的材料后付清剩余的60%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