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名称:平阳县西湾渔港工程涉海专题
2、项目概述:为了有效缓解海洋捕捞渔船停泊压力,提高平阳县渔业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平阳县渔业健康持续发展,平阳县委提出加快避风建设的要求,拟将原西湾三级渔港升级建设为二级渔港,利用原西湾渔港港湾作为天然护体,沿北山山咀新建约1.5公里透空式防波堤进行掩护形成避风锚地,并配套建设码头、管理用房等。
新建透空式防波堤约1.5km、400HP渔业泊位7个、400HP渔船双线航道约16km,港池航道疏浚约450万方,形成约130万平米的避风锚地,配套管理用房、补网场地、沿港道路、供电、给排水、通信、监控、监测、消防及污染防治设施等公益性项目。配套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冷藏加工厂、制冰厂、加油站及修船厂等经营性项目。公益性项目总投资约4亿。
3、招标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
根据工程设计、工程所在区域概况及现有工作基础,对工程区域周边环境现状(海洋水文气象、水文动力、地形地貌与冲淤、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体质量、海洋生态等)、海域开发利用现状(海域使用现状、权属现状)、海洋功能区划、生态红线保护划分方案、其他相关规划(国家产业规划及政策、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城乡规划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形图、遥感影像图、海岸线等)等资料。
海洋现状监测及分析(含海水水质、水文、沉积物、海洋生态环境、冲淤现状等)、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含波浪场、潮流场、悬沙运移、工程前后泥沙冲淤、风暴潮、水体污染扩散、水动力、时域预测、溢油风险、评估决策)、柱状样取样与分析、海域使用论证(含海域测图(含水下地形)、论证报告编制及评审),形成数学模型专题报告。严格按照相关技术导则或技术规范,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等级,运用调查专题报告、数学模型专题报告及工程设计,编制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及生态红线专题报告,协助采购人获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用海权属证书及生态红线评审等事项。
二、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三、标准及规范
(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2)《海洋工程环境评价技术导则》(GB19485-2014);
(4)JTS145-2015《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
(5)JTS132-2015《水运工程水文观测规范》;
(6)GB/T50138-2010《水位观测标准》;
(7)GB/T 12763.8-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8)《水运工程波浪观测和分析技术规程(JTJ/T277-2006)》;
(9)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10)GB 12342 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
(11)GB 12343 1∶25000、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12)GB/T 12763.1-12763.9 海洋调查规范
(13)GB/T 17108 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
(14)GB 17378.1-17378.7 海洋监测规范
(15)GB 17501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
(16)GB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7)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
(18)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19)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0)HY/T 123 海域使用分类
(21)HY/T 124 海籍调查规范
(22)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23)其他现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范。
四、工作内容
服务内容包括如下(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根据相关技术导则或技术规范要求,科学确定环境影响评价与海域使用论证等级,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根据浙江省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本项目选址位于相关生态区块附近,并在港区内含两个无居民岛礁,开展生态红线专题论证,编制生态红线专题报告;
3、根据确定海域环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等级,以及现有工作基础,科学合理按排相关调查或收集论证所需的社会现状、海洋水文气象、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生物体质量、海洋生态、疏浚物(填充物)理化特性及宗海图等,并提供相关调查检测报告和专题报告;
4、根据现有工作基础,按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生态红线专题论证所需,建立波浪场模型、潮流场模型、悬沙运移模型、工程前后泥沙冲淤模型、风暴潮数型、水体污染扩散模型、水动力、时域预测模型、评估决策模型、溢油风险模型等;
5、协助采购人获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用海权属证书及生态红线评审等事项。
五、进度要求
项目最终成果计划完成时间为合同签订后6个月内。
六、付款方式
1、合同签订后28工作日内,支付合同价款的50%为预付款;
2、项目最终成果全部通过评审,修改完善并通过相关主管部门批复28工作日内,支付合同价款的50%。
七、现有工作基础
1、已掌握了《平阳新兴产业园围填海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专题报告》。调查时间为2019年3月20日至4月1日,调查内容包括水质、沉积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生物体质量以及渔业资源调查。共计布置水质20个站位、沉积物10个站位、海洋生态12个站位、潮间带3个断面。具体如下表与图。
2、在本工程前期论证阶段,已开展了如下工作:
2020年7月8日至8月6日,在工程近岸海域-5等深线处(具体坐标N27°32',E120°47')设一个临时波浪站,测验了波高、波周期、波向、波浪的传播速度、波长、波高等,记录和推算各种特征波高(H、H1/3、H4%、H1/10、Hmax)和周期(T、T1/3、T4%、T1/10、Tmax),已形成《平阳县西湾渔港前期论证项目波浪调查技术报告》。
同年7月7日至8月8日,布设一个临时潮位站(具体坐标N27°35'12",E120°44'48")连续潮位观测,同步收集鳌江、瑞安两长期潮位站(具体坐标分别为N27°35'40",E120°33'10";N27°47'07",E120°37'09");同时,布设2个定点水文测验垂线(具体坐标分别为N27°37",E120°45'24";N27°36'36",E122°46'16"),进行大、小潮汛同步观测,观测要素包括流速、流向、水深、含沙量、悬沙、底质、表层水温、盐度,已形成《平阳县西湾渔港前期论证项目水文调查技术报告》。
已开展了拟建区域水下地形测量,形成《平阳县西湾渔港前期论证项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报告》,同时形成1:2000港池内(避风锚地)水深图和1:10000航道水深图。
已开展了地质勘探,共计15个孔,其中码头防波堤区布置9个孔,航道区布置6个孔,形成《平阳县西湾渔港前期论证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在上述调查的基本上形成《平阳县西湾渔港工程潮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报告》和《平阳县西湾渔港工程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报告》。前述工作已满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需要。站位如下图:
3、根据《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拟建区域列入33-q286Ic生态红线区,已于2020年在生态红线调整时调出,但仍含两个无居民岛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