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大龙湾片区DLW-03与DLW-05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207260000287281 发布时间:2022-07-26 文档页数:73页 所需下载券:10
大龙湾片区DLW-03与DLW-05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采购需求

 推进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芜湖城区从“沿江发展”到“拥江发展”、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的重要平台和空间载体。2020 年 4 月,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揭牌以来,集中区管委会按照省委省政府既定“努力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努力培育全省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努力构建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支撑极,努力建设产城融合绿色发展新城区”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随着安徽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集群、全国一体化算力长三角枢纽节点芜湖集群等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江北,现行大龙湾控规用地布局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亟需结合项目方案对选址区域的单元规划进行修编。

一、编制范围

根据《芜湖市城市单元划分及整体性控制规划研究(修编)》,本次单元规划编制范围包含两个单元,分别为 DLW-03 单元、DLW-05 单元,位于芜湖江北大龙湾片区中部。其中 DLW-03 单元北至商合杭高铁,东到和谐大道,南至长安大道,西到江北大道,总面积约为 9.5 平方公里,是芜湖高铁北站站前功能聚集的

主要区域,单元主导功能为交通枢纽、公共服务、居住生活,规划人口为 7.5 万人。DLW-05 单元北至商合杭高铁,东到吴越路,南至长安大道,西到和谐大道, 总面积约为 7.4 平方公里,单元主导功能为居住生活,规划人口为 7.5 万人(见附图)

二、编制依据

规划编制应尊重芜湖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城镇发展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主要依据有:

(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 144号,2006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中发【2019】18 号);

  •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 112号)、《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建设部令 119 号)、《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 144 号)、《城市蓝

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 145 号);

  •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年);
  •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二)技术规范和地方相关文件

  •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2017年);
  • 《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意见》(皖政【2015】101号);
  • 《芜湖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2018年);
  • 安徽省、芜湖市相关规划管理技术规范。

(三)上位及相关规划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

(3)《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2018  年修改);

  • 《芜湖市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
  • 《芜湖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暨总体城市设计》;
  • 《芜湖市城市单元划分及整体性控制规划研究》;
  • 《芜湖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规划》;
  • 芜湖市相关专项规划;
  • 国家、省、市和区其他相关规划及委托方提供的资料。

三、编制目标与原则

1、编制目标

为推动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在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中发挥更大作用,落实国家自主减排贡献和全球温升控制的双重目标,成为芜湖市乃至全国低碳发展的领头羊和示范区。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在芜湖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指导下,在充分调研现状、分析单元地理、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人口和服务设施基础上,明确本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开发容量和人口规模,保护生态本底,优化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完善三大设施, 兼顾管理和开发,把握刚性和弹性,构建用地控制指引、开发建设指引两大指引体系,为未来“开发、建设、管理”等行为在控规框架下提供合法依据。同时,

为解决依法行政和弹性管理之间的矛盾,本次规划编制应对规划的动态维护机制予以研究,并对单元的开发和更新时序做出合理安排,提供合理路径以确保三大设施用地,有效平衡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确保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引导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编制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承上启下”的规划应发挥核心作用, 直接影响上位规划目标的落实和城市开发建设协调性,因此对控规编制提出更高要求,应具有广度、深度与精度,应突出整体性、统筹性、协调性、公共性。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 整体统筹性

控规涉及的上位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部门编制的专项规划,与此同时,由于上位整体宏观尺度以及各个专项“就部门而编”,相互之间缺乏统筹甚至在空间布局上相互冲突,不仅要对上位规划予以全面梳理,还有单元规划协调空间冲突,优化、深化各专项规划,实现上位各专项规划在空间上“合一”,指导各项开发建设。

  • 部门协调性

控规是指导城市开发建设直接依据,涉及自然资源、水务、交通、环保、民政、住建、城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人防、消防、交警等多个部门,规划编制需要充分与涉及的相关部门对接,了解最新发展诉求和建设发展思路,才能保证规划编制实施可操作性。

  • 平衡性与公共性

控规是城市开发建设中各方利益诉求在实施层面集中反映,涉及公众、政府、开发等多方,需要建立一整套公共参与机制,包括公示、座谈、自媒体平台等多种方式,保证多方参与,平衡各方利益。因此,单元规划前期准备工作时要实地调研,了解公众诉求;单元规划编制中要多次召开部门座谈会,涉及相关利益者论证会、方案汇报和专家评审,在保证公共利益优先原则下,合理满足各方诉求, 提升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 实施可操作性

控规是指导城市开发建设的实施性规划,其整体空间布局、用地控制、设施配套和城市设计控制引导地块建设,才能保障有效实施并提供合法依据。

四、设计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

基础研究:规划应对该地区现状用地、建筑、人口分析、水系、三大设施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提出存在问题,并梳理相关规划的对片区发展要求,明确问题和重点。

总则:规划编制的依据、原则、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功能定位以及规划策略。

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各类用地性质、规模、比例构成和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地景观、竖向等专项分析。

整体控制:明确道路交通、三大设施、四线等各项控制要求,落实开发控制一张图,并结合用地布局,提出未来人口容量、各类用地规模、建设总量开发建设控制要求,明确各类用地地块编号、开发控制要求,形成控规总图则。

道路交通规划:应根据现状道路建设条件,结合上位和专项规划要求,优化 单元内道路交通系统,明确道路等级体系和道路红线宽度以及各类交通设施布局, 提出道路综合断面设计引导和综合竖向设计。

公共服务设施:应详细分析现状人口容量、开发强度以及现状公共设施布局, 结合相关上位规划和专项要求,根据最新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地方标准,明确两级中心的位置和设施,并预测未来片区人口容量和分布,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明确用地规模、等级、空间位置和控制要求,保障公共配套设施。

公用设施规划:应充分分析现状公用设施布局、现状水系环境,结合上位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各类公用设施配套内容、规模、等级、数量和控制要求,提出市政管网设施引导。

公共安全设施:包括防洪设施,消防设施,避难场所等设施,以及对危险源的规划控制。应结合上位规划和专项规划,以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保障落实各项安全设施用地,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要求。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合理配置各类绿地开敞空间,按照分级分类规划公园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网络化、体系化绿地景观系统。

开展街道空间设计导则专题研究:着力塑造具有活力、烟火味街道空间,针对不同类型街道提出差异化引导和控制措施。重点对生活性街道空间加强设定沿街商服/公服界面、减少建筑退让控制,强化界面建筑贴现率;加强建筑立面设计等措施,有序引导控制开发建设过程中街道控制品质和活力。

五、编制阶段和周期

本次控规编制周期为六个月,保障规划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和公众参与,协调各方发展诉求,编制历程应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现状调研阶段

应调研区域内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资料、现状企业发展相关资料、已有规划资料、有关规划建设动态信息等。应广泛收集公众意见。分析、总结片区现状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

  • 方案编制阶段

分析规划单元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及机遇。通过系统分析,经过多方案比选,形成初步方案。重点按照已批准的总体规划及其它已有专项规划,预测未来开发容量,明确三大设施配套标准,落实三大设施, 梳理道路交通、排涝水系,提出各类用地布局。

  • 草案征询阶段

初步方案经过规划管理部门审查,并征求管委会、有关专业部门及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草案。草案形成后,应进一步征求各方意见。

  • 审查报批阶段

草案进一步征求意见后,应根据意见修改完善草案,并按相关程序审查报批, 报规委会审议。

  • 归档发布阶段

修改完善后的成果按程序报签后,应按相关要求向社会公开,同时将规划最终成果归档。成果数据经验收、校核无误、并完成相关资料归档后,规划编制工作方可结束并履行合同有关条款。

六、成果形式

各单元控制性规划编制成果内容应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和规划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图纸、图则)、附件及电子数据。

  • 文本:规划文本应当以条文格式准确规范、简明扼要的表达规划目的、规划依据、规划原则、总体思路、单元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等。
  • 图件:图件包括图纸和图则两部分。
  • 、图纸

主要包括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图、空间潜力分析图、用地空间布局规划图、城市设计图件、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绿地水系规划图、公共空间体系规划图、综合交通规划图、公用设施规划图、管线综合规划图、综合防灾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建筑高度分区规划图、城市控制线(含道路红线,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等)规划图、建设时序图、街区划分图等。

以上可结合工作实际、业主单位、审查部门要求,合并或适当调整。

  • 、图则

图则主要包括主导功能与规模、用地空间布局、各类控制线管控、建设容量管控、各类设施管控、建设发展时序以及城市设计引导等内容,注重刚性和弹性规划管理,采用图示和表格两种形式综合表达,图、表表达内容应保持一致。

单元图则图示内容包括:单元边界、用地布局、各类控制线、各类非独立占地设施、开发强度分区、建筑高度分区、建设时序、视线通廊、竖向设计等城市设计控制要素。表格内容包括:主导功能、地块编号、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公用设施、安全设施、交通设施、绿地与广场等各类设施的用地规模及等级;对图示内容的必要说明。

街区图则图示内容包括:地块边界、建筑退线、机动车出入口方位、城市控制线、各类设施标示、拆改留建筑标示等,并附加现状航拍图片;表格内容应包括地块编号、用地分类代码、地块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配套设施、混合用地地块内不同功能的比例、效益评估、建筑色彩与风貌等控制引导等。重点地区应根据其类型特征,增加相应管控要求。

以上可结合工作实际、业主单位、审查部门要求,统一图则标准,合并或适当调整。

      附件:

规划附件包含规划说明、现状资料分析汇总、必要的研究报告、相关文件汇编等内容。规划说明着重对文本条文作出解释,阐述规划分析过程;现状资料分析汇总可单独编制,也可纳入规划说明;研究报告指在必要情况下针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的报告;相关文件汇编包括公众参与记录、部门意见、会议纪要、专家论证意见及修改落实情况说明等内容。

  • 电子数据

电子数据成果的文本采用 PDF 格式,图纸采用 DWG 和 JPG 格式,文字采用 WORD 格式。审批矢量数据库最终成果按省、市有关规划成果数据汇交要求执行。(坐标系统: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

七、其他

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包含现状调查、图纸绘制(含配合业主方完成相关备案手续)、规划编制及编制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含方案评审费)、相应的后续服务工作发生的相关费用、招标代理服务费及税金等全部费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