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高水平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以下简称“大走廊”)建设, 充分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对大走廊地区提出的刚性管控和战略引领新要求,解决当前制约大走廊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强化杭州市级对大走廊地区的规划统筹和空间治理能力提升,完善大走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特开展玉泉单元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编制。
控规单元规划范围:南至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西至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北至天目山路,东至环城西路,单元面积 3.55 平方公里。
控规单元协调范围:城西科创大走廊全域,重点加强和周边单元和重点区域的空间协同、功能联动、设施统筹和风貌协调。
在以浙大玉泉校区的教育科研为核心功能,兼具商务办公、会议会展、文体休闲、居住生活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单元整体功能指引下, 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规划编制。
1、开展控规实施评估和现状分析。基于原控规用地、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实施情况评估,明晰本轮控规需要优化提升的内容及需要解决或避免的问题。在“空间智治” 数字化平台现状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现状用地、人口、交通、设施等特征和问题,形成数字化现状底图。
2、落实上位规划要求。一是落实在编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线”刚性管控要求。二是落实各类各级上位规划对本单元的功能定位、底线管控、空间布局、设施配套等各方面的要求。三是落实传导在编《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详规编制指引与详规成果整合》对本单元的各项管控要求,注重单元之间要素管控的协调。
3、优化空间功能布局。一是结合单元目标定位和特征,合理优化空间布局和用地结构,协同周边发展,提升空间发展质量和绩效,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二是依托浙大玉泉校区,发挥浙大的教育科研功能,结合商务办公、会议会展、文体休闲、居住生活等综合服务功能,优化空间布局。三是加强存量更新利用,划定更新单元, 实现单元内的功能统筹谋划。
4、提高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品质。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本地特色,落实市、区级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合理布局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协调跨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研究化解单元内配套设施缺口难题的应对策略;二是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和结构,完善公共服务和居住生活配套功能;三是落实《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对本单元的管控要求,严控建筑高度,优化单元内建筑(组群)与宝石山、西湖的空间景观关系;四是梳理单元内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紫线规划要求,落实杭大新村相关保护要求,提升城市风貌;五是注重河网水系和城市绿地的管控要求和建设引导,完善公园休憩体系,营造公共开放空间。
5、规划高效交通和市政设施。一是落实市级重要区域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主干路网,重点优化地铁3号线、10号线通车后各轨道站点与居民区、办公区和景区之间的换乘接驳方式,提出主要拥堵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案,进一步优化景区景点周边的交通设施布局;二是落实市级重要区域性市政设施、设施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 深化细化各类管线管廊、基础设施地块和控制要求,做好与周边单元交界地区的容量协调和廊道衔接。
6、开展单元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贯穿于控规编制全过程,在单元层面开展概念性城市设计,保护单元空间特色,挖掘单元空间特质,营造独特城市形态,落实上位规划对总体空间建筑形态的相关要求,细化高度分区、重要节点和轴线控制等相关内容, 强化地区风貌特色塑造,加强山水景观视廊管控。按照统一数字化标准和入库要求完成城市设计三维模型。
1、做好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详规编制指引与详规成果整合》项目组的衔接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及时沟通、交流、反馈,确保落实传导工作高效精准。
2、全力配合城西科创大走廊详规编制例会推进制和“政在干”线上推进等工作方式,按时按要求提交阶段成果,并接受市空间智治平台的技术审核以及市规委会及单元属地、部门、专家的各阶段审查。
3、积极回应数字化改革要求,探索规划智编智审,创新控规和城市设计编制方法。以杭州市空间智治数字化平台为依托,强化规划编制审查的底图化办公与编制和数字化呈现与审查,做好各阶段数据成果审查及入库。
4、在控规编制过程中深化公众参与机制,创新公众参与形式,落实“阳光规划” 的有关要求。
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中间成果审查;
2022年12月10日前,完成送审成果审查
付 款 阶 段 |
支付金额占合同 价格的比例 |
第一期付款:合同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 总金额的40%。 |
40% |
第二期付款:中标人按照双方进度约定完成中间成果后,并经采购人组织专家和部门审查达到技术要求的,采购人在出具审核同意的 会议纪要后支付合同总金额的 30%。 |
30% |
第三期付款:中标人提交报批成果,采购人经审查书面确认且2023 年预算下达后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以财政下达预算后实际支付 时间为准)。 |
30% |
八、其他
1、投标文件中技术文件部分建议不超过 120 页。
2、如采购文件文件中遗漏了必须具备的内容或服务,请供应商在投标文件中补充, 并提出解决方案供采购单位参考;中标供应商有义务保证采购单位采购项目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