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杭州市公园近期建设规划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208120000292275 发布时间:2022-08-12 文档页数:86页 所需下载券:10
杭州市公园近期建设规划

 采购需求

一、项目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围绕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总目标,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公园建设的有关批示和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系统谋划好各级各类公园的建设,助力形成“迎亚运”良好氛围。同时,根据《落实公园城市理念 加快推进杭州郊野公园建设的建议》等文件精神和《杭州市区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工作要求,明确2022年底前开展郊野公园选址布点并于年底前启动一批郊野公园建设,到2024年市区建成200个各类公园。

二、项目概况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之下,开展郊野公园规划,针对郊野公园的“定位、空间、实施”三大难题,加强开发边界外生态景观空间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落实四级公园体系中的城市公园(包括市级、区级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大层级地块选址和建设内容,明确四至范围、建设时序、配置功能等,破解公园空间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并开展规划建设动态滚动更新和持续跟踪;开展田园公园规划,对市区内无法农转用的零星耕地以及无法供地的零星存量土地的利用方式进行研究,以减少抛荒土地、激活土地要素、拓宽供给空间为出发点,通过塑造别样精彩的城市农业景观、打造农旅融合的创新型项目,制定农耕地多样化的利用方式。为落实以上要求,需开展《杭州市公园近期建设规划》,统筹开展各类公园选址,积极做好用地保障,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造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示范、助推乡村振兴。

供应商应根据采购文件所提出的采购内容和技术、服务要求,综合考虑,选择具有最佳性价比的服务团队前来投标。希望供应商以优良的服务和优惠的价格,充分显示竞争实力。

三、规划范围

杭州市域。

四、技术要求

(一)杭州市郊野公园规划

1、确定郊野公园概念定位。

系统梳理杭州市域生态及历史文化资源,解析国内外典型城市郊野公园发展脉络及成败经验,根据杭州实际情况,评估既有规划实施情况,明确杭州郊野公园概念定位、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

2、分析郊野公园选址空间范围。

对规划范围内符合郊野公园概念的用地进行调查、梳理,解析相关法律法规,并与国土空间体系之下的相关规划进行衔接与融合,明确杭州郊野公园规划选址的空间范围。通过生态保护、历史文化、农旅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分析,构建郊野公园分类体系,进一步遴选资源条件较为适宜的地区,为杭州郊野公园空间选址布局提供支撑。

3、明确郊野公园布点选址方案。

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以及相关规划的衔接与统筹,提出杭州郊野公园总体空间格局,明确布点选址方案,划定各郊野公园的边界,划分郊野公园类型,制定空间管控方案。

4、制定郊野公园分阶段实施计划。

确定郊野公园近、中、远期空间布局、规模数量、类型划分、主题特色、人群定位、生态保护、文旅发展、游览交通等内容,结合《杭州市区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制定杭州郊野公园的近期实施计划。

5、编制指导郊野公园近期建设实施的“一郊野一图则”。

重点针对近期实施的郊野公园编制指导建设实施的图则,包括现状及规划图则。其中,现状图则需表达每一处郊野公园现状基础信息、多规融合衔接情况等方面的内容。规划图则需表达各郊野公园的主题特色、功能类型等发展定位,明确核心区及拓展区四至范围,明确生态保护、景观风貌、建设规模容量等管控要求,提出交通组织、主要出入口、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建设引导要求,提出郊野公园内的历史文化保护、文旅产业发展的引导方向,作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设计条件。

6、研究制定郊野公园规划编制导则。

包括郊野公园概念规划编制导则及郊野公园详细规划编制导则。明确上述两类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编制方式、编制程序;明确各类郊野公园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现状调研、规划内容、深度和成果要求,并明确郊野公园配套要求。

(二)杭州市区城市公园近期建设及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含体育、儿童、口袋等特色公园专题研究)

1、系统梳理公园城市建设的特质与基础。

系统梳理能充分体现杭州特色的山水资源、文化资源,为公园建设锚定基础,彰显杭州公园独特品质。同时,梳理公园建设的短板与问题,尤其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

2、明确城市公园建设目标与要求。

面向总体发展要求,聚焦城市各级各类公园,提出公园建设的杭州目标。同时,细化对分区的引导与要求。结合不同城区的建设短板、城市建设阶段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提出各自的公园建设重点与要求。

3、优化公园空间布局,开展服务区扫盲。

从城市整体的空间格局、人口需求以及产业特征出发,重点围绕现状公园服务覆盖率的薄弱地区,以就近服务为原则,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构建15分钟绿意生活圈;同时,围绕近期重点发展和人口增长地区,加快推进公园的规划与布局。

4、盘活存量用地,见缝插针布局公园。

充分利用城市的废弃地、边角余料,充分挖潜批而未供的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各种方式灵活布局建设小微公园、街心花园及口袋公园等。

5、衔接亚运契机,丰富公园功能。针对体育公园、儿童公园、口袋公园等特色公园类型展开研究,形成研究专篇。

《杭州市区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中提出,“以近距离服务全龄人口为目标,助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积极推行“公园+”理念,推动公园与历史遗产保护、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相结合”。为更深入落实上述要求,同时配合公园专班工作要求,针对体育公园、儿童公园、口袋公园等特色公园形成研究专篇,满足市民对公园类型更丰富、功能更多样的需求丰富公园的功能与内涵。

(1)体育公园。研究人群对体育公园的功能要求,提出体育公园的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建设要求等内容,因地制宜开展体育公园建设,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体育公园。

(2)儿童友好型公园。充分考虑儿童的活动需求,从用地规模、功能设置、建设要求等方面提出规划指引,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创建提供支撑。

(3)口袋公园。充分利用城市中的附属绿地、零碎地及边角余地等空间,提出口袋公园的功能类型、布局要求、建设引导等内容,通过多样方式拓展绿色空间。

6、聚焦近期落实,明确三年公园建设项目。

充分考虑近期可实施性,围绕公园建设薄弱地区,结合上版绿地专项尚未实施的市、区两级公园,结合批而未供的存量建设用地,结合其它相关规划中的重要项目,明确三年具体的公园建设项目安排,总体达到三年建设200个城市各类公园的目标,同时安排一批储备的项目库作为后备补充。

7、编制各年度实施计划。

在三年行动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各项目的建设条件,编制各个年度的实施计划,统筹安排各个项目的实施进度。

8、建立项目库的“一园一册”,细化公园落地实施。

建立全部公园项目的“一园一册”,对全部公园现场踏勘,建立各个公园项目的详细档案信息,包括空间矢量、建设内容、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建设阶段以及现场建设照片信息等各情况,建立各个公园详细的项目档案库。

9、开展持续三年的跟踪服务,并且每月滚动更新。做好公园从选址、规划、建设、建后的全流程跟踪服务保障。

选址中,充分考虑就近服务的原则,落实公园建设的四至范围;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考虑公园多样化的功能,对各个公园建设方案提出指引和要求;建设阶段,做好全部200个项目的每月建设跟踪,包括对全部公园每个月的现场跟踪调研、对各个阶段的建设情况对比,实时更新各个项目的建设情况,跟进各个项目的建设进度,并且及时沟通反馈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协助好公园办做好公园的月度通报、年度考核,做好公园建成后的宣传,保障各个项目按进度高质量实施完成。

(三)杭州市田园公园规划

1、明确田园公园的概念,提出可选址范围。

解析田园公园概念,对规划范围内符合概念的用地进行调查、梳理及构建分类体系。通过对三调数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过渡时期开发边界线和三类分区范围(集中建设区、特别用途区、弹性发展区)等数据的分析研究,综合考虑现有管控要素的管控要求,统计符合要求的用地总量,并提出可选址范围。

2、提出田园公园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借鉴国内外案例,剖析存量耕地利用问题。从打造文旅产业新模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激发当地生活空间活力、塑造提升城市风貌景观、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等方面,寻求存量耕地开发利用的模式,提出规划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

3、制定选址布点方案。

通过与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及相关规划的衔接与融合,在保证耕地属性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整理,多样化开发利用,明确田园公园规划选址的空间布局、边界划定和类型划分。划定各田园公园的边界,制定空间管控方案,以“一园一图则”的方式体现各田园公园基本信息与核心特色,提出规划设计技术要求。

4、提出实施导控要求。

一是制定“田园公园规划设计指引”,明确田园公园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以及生态保护、景观风貌、建设规模容量等管控要求,制定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建设标准,并提出田园公园内的耕地保护、文旅产业发展的引导方向;二是提出“田园公园建设指导意见”,系统研究杭州田园公园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管控、组织管理、土地及资金政策以及规划编制要求等方面内容;三是提出规划实施的进程安排,提出分阶段建设目标与推进计划。

五、工作要求

1、积极开展过程协调。规划编制团队应具备快速反应的服务能力和全过程的服务意识,配合开展技术例会、数据检测等不同形式的过程管理,例会形式参与沟通衔接和专项推进的驻场工作,实时跟踪对接在编杭州市相关专项规划、技术标准,及时更新控规成果,做好技术对接。按时保质提交各阶段成果供技术审核,提交成果内容和数据格式应符合相关要求和统一格式。配合完成初审、中审、专家及部门审查等各环节审查。

2、积极回应数字化改革要求,探索规划智编智审。以杭州市空间智治数字化平台为依托,加强大数据应用,强化规划编制审查的底图化办公与编制和数字化呈现与审查,做好各阶段数据成果规范化入库,探索详规编制场景应用。数据格式应符合统一标准,数据提交审查应严格按时保质完成。

3、落实“阳光规划”编制要求。做好项目前期公众调查、中后期意见征求、相关意见回复等工作,形成公众参与篇章。积极配合开展与本项目有相关的规划方案公示、意见收集整理及反馈、规划宣传、解释等各类会议及活动。项目编制完成后,需继续按照质量维护期要求,做好技术支持服务。

六、成果要求

1、成果要求数字化。最终成果应包括:最终成果应包括:法定文件、技术文件、附件、专项规划数据库(数据库标准另行制定)。

2、规划成果包括中审稿、送审稿、报批稿和成果稿四个阶段成果。中间成果提交25套,电子文档(光盘)2套;送审成果提交25套,电子文档(光盘)2套;报批稿6套,电子文档(光盘)6套;最终成果提交6套,电子文档(光盘)6套,(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求有所变动)。

3、电子文档:包括文本电子文档(doc、pdf、ppt等)以及图纸电子文档(含dwg、jpg等)、控规入库数据库矢量文件和三维模型矢量文件,且电子矢量文件必须为可编辑(具体文件格式另行规定)。

七、工作进度

2022年12月30日前,完成中间成果审查;

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送审成果审查。

八、服务标准

项目需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其他标准、规范。

九、付款方式

1. 合同签订生效并具备实施条件后7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金额【40%】的预付款。

备注:签订合同时,中标人明确表示无需预付款或者主动要求降低预付款比例的,采购人可不适用前述规定。

2. 中标人按照规定进度完成中间成果后,经采购人组织专家和部门审查达到技术要求的,采购人在出具审核同意的会议纪要且采购人完成财政资金审批手续,中标人提供发票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价款的【30%】。

3. 中标人提交报批成果,采购人经审查书面确认且完成财政资金审批手续,中标人提供发票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价款的【30%】(以财政下达预算后实际支付时间为准)。

十、验收标准

由采购人根据国家、地方规定,采购文件等要求,根据《杭州市政府采购履约验收暂行办法》(杭财采监〔2019〕10号),进行履约验收。初次验收费用由采购人支付。如初次验收未通过,后续验收费用由中标人支付。

十一、其他

如采购文件文件中遗漏了必须具备的内容或服务,请供应商在投标文件中补充,并提出解决方案供采购单位参考;中标供应商有义务保证采购单位采购项目的完整性。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