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内容与技术需求
一、招标依据
根据《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方案》《浙江省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宁波市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慈溪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宁波市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要求,进一步巩固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成果,全面围绕地质灾害风险识别能力、监测能力、预警能力、防范能力、治理能力、管理能力等六大能力建设,整体提升慈溪市地质灾害防治“整体智治”数字化监测水平,加快构建慈溪市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新机制、新体系、新格局,强化关键环节,补齐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施策,建设覆盖全部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地灾隐患点的专业化监测体系,逐步建成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专业慈溪市监测预警网络,有效提升我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二、专业监测体系现状
三、专业仪器安装要求
根据《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等相关规范及文件要求,结合现场边坡类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依据现场踏勘结果及既有资料搜集分析,全市45个风险防范区7处已经安装验收,剩余38处风险防范区横河镇大山村已经开展避让搬迁暂不安装,观海卫银山北、匡堰新型建材厂作为治理工程点安装,将剩余35处监测点作为本次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提升点(附表1),所有监测数据接入浙江省地质灾害设备物联网平台。主要监测内容以土壤含水率、倾角、加速度、泥位、降雨为主,部分设备参数如下:
设备名称 |
主要参数 |
测量精度 |
雨量计 |
降雨量 |
±4%,分辨率 0.1mm |
管式含水率仪 |
土壤含水率 |
±4% |
倾角/加速度计 |
倾角、加速度 |
±0.1°,±1mg |
裂缝位移计 |
裂缝位移 |
±0.01mm,分辨率0.001mm |
泥位计 |
泥水位 |
±0.1%F·S |
报警器 |
声光报警 |
≥120dB(可远程调节),≥120 次/min;RS485/NB-IoT/LoRa/α/4/5G等;可本地判断报警,也可远程系统发送报警;IP66;安装方式现浇混凝土墩或借用其他支柱等;供电方式满足连续30个阴雨日正常工作,过压及欠压保护 |
围栏、标识牌 |
围栏用塑钢、标牌用 PVC |
围栏:1.5*1.5*1.5m 或0.5*0.5*0.5m 标牌:600*400mm |
混凝土预埋基座 |
混凝土C25 |
/ |
序号 |
设备要素 |
组成模块 |
主要传感器参数 |
|||
1 |
雨量计 |
雨量传感器 智能控制主机 供电模块 报警器 基础件:立杆,抱箍等配件 围栏:1.5*1.5*1.5m 标牌:600*400mm 配套软件:物联网云数据服务,负责数据采集、上传、存储等功能。 |
雨量传感器测量最小分度:0.1mm 雨量传感器承雨口径:φ200mm 雨量传感器精度:±0.4mm(≤10mm);±4%(>10mm) 包含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传感器要有中国气象局颁发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 报警器精度:≥120dB,≥120 次/min 其中智能控制主机、供电模块、基础件、配套软件等参数请见下文详细描述。 安装方式:雨量传感器安装于立杆上,立杆固定在水泥基础上,基础规格:40cm*40cm*50cm。 |
|||
2 |
管式含水率 |
含水率传感器 智能控制主机 供电模块 围栏:0.5*0.5*0.5m 标牌:600*400mm 配套软件:物联网云数据服务,负责数据采集、上传、存储等功能 |
含水率传感器精度:±4%, 监测范围:干土~饱和土(0-100%) 其中智能控制主机、供电模块、基础件、配套软件等参数请见下文详细描述。 安装方式:安装前采用手动或机械取土钻竖直向下打孔,孔径大于传感器外管直径的2~3mm,孔深大于等于传感器所标识的监测区域;安装时采用原状土泥浆回灌的方式,灌浆后泥浆溢出地表,保证传感器与土体之间紧密接触。 |
|||
3 |
泥位计 |
泥位传感器 智能控制主机 供电模块 围栏:1.5*1.5*1.5m 标牌:600*400mm 基础件:立杆,抱箍等配件 配套软件:物联网云数据服务,负责数据采集、上传、存储等功能 |
泥位传感器精度:±0.1%F·S 监测范围:0.6~40m 其中智能控制主机、供电模块、基础件、配套软件等参数请见下文详细描述。 安装方式:泥位计安装于立杆横杆上,立杆固定在水泥基础之上,基础规格:40cm*40cm*50cm。 |
|||
4 |
倾角/加速度计 |
倾角/加速度计 围栏:0.5*0.5*0.5m(视现场环境加装或不装) 标牌:600*400mm 配套软件:物联网云数据服务,负责数据采集、上传、存储等功能 |
倾角精度:±0.1°; 加速度 精度:±1mg ; 监测范围:±30°,±2g 倾角加速度为一体机,含自主供电模块和通讯模块。 其中智能控制主机、配套软件等参数请见下文详细描述。 安装方式:多功能监测仪安装于基础墩顶部,基础规格:50cm*50cm*30cm,其中基础露出地表高度15cm。 |
智能控制主机参数要求:要求以高度集成化的结构设计,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双向通信等功能。产品基于边缘计算的设计理念,具有数据的本地化离线存储与数据处理能力,适应更多的业务应用场景。
模块 |
指标 |
参考规格 |
智能控制主机 |
要求以高度集成化的结构设计,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双向通信等功能。产品基于边缘计算的设计理念,具有数据的本地化离线存储与数据处理能力,适应更多的业务应用场景。 |
|
处理器 |
配置低功耗高性能处理器。 |
|
网络通信 |
支持4G、LAN、WIFI、LoRa、蓝牙多网通讯能力: 采用标准接口模块,支持低功耗模式; 支持的制式频段: TDD-LTE:B38/B39/B40/B41; FDD-LTE:B1/B3/B8; UMTS/HSDPA/HSPA+:B1/B8; TD-SCDMA:B34/B39; GSM/GPRS/EDGE:900/1800 MHz |
|
交互控制 |
内置人机交互软件: 实时显示监测数据;(需提供软件界面截图,并加盖产品制造商公章) 具有系统配置界面;(需提供软件界面截图,并加盖产品制造商公章) 带触摸显示屏。 |
|
云平台通信 |
数据实时上传云平台(提供软件界面截图,并加盖软件开发商公章) |
|
数据通信采用MQTT标准协议 |
||
数据支持协议传输和透明传输 |
||
数据接口
|
2路RS485,3.81mm 接线端子 |
|
2路RS232,3.81mm 接线端子 |
||
1路DI和1路DO,3.81mm 接线端子 |
||
支持RS485接口最多扩展6路 |
||
485通信采用Modbus标准协议 |
||
内置 TCP/IP 协议栈,支持标准 TCP/IP 协议,UDP,TCP |
||
支持离线本地数据存储 |
||
支持采集数据离线实时屏幕显示 |
||
心跳间隔及心跳超时可设 |
||
支持永远在线 |
||
支持 AT 命令 |
||
支持域名通信 |
||
数据接口波特率可设 |
||
基本参数 |
箱体结构轻量化,小型化,防水防尘 |
|
整机支持低功耗模式运行 |
||
内置软硬件看门狗 |
||
支持本地串口配置 |
||
支持在线网络配置 |
||
支持在线升级 |
||
供电支持+5 ~ +40V DC 宽电压输入,3.81端子接线方式 |
||
天线接口支持SMA 阴头,特性阻抗 50 欧 |
||
SIM 卡接口支持自弹式 SIM NANO 卡座,支持 5V/3V/1.8V SIM 卡,内置1.5KV ESD防护 |
||
工作电流:470mA@+5V DC,200mA@+12V DC |
||
待机电流:120mA@+5V DC,50mA@+12V DC |
||
工作温度:-40℃ ~ +85℃ |
||
工作相对湿度:95%@+40℃ |
供电模块要求:
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光伏板、锂电池组和电源管理模块,负责设备的正常供电,确保设备30*24小时连续稳定工作。
指标 |
规格 |
太阳能光伏板 |
组件采用单晶硅; 尺寸:540mm*540mm; 功率:≥40W; 表面三防处理; |
锂电池组 |
电压:DC12.6V; 容量:30AH: 尺寸:186.5mm*56.1mm*68mm; 重量:约1.35kg; 设计寿命三年; |
电源管理模块 |
MPP方式充电,自带锂电池组过充、过放电路保护设计 |
物联网云数据服务要求:
类别 |
功能 |
参考规格 |
||||||||||||||||||||||||||||||
可为海量物联网智能设备提供云服务,实现设备和平台之间数据采集和命令下发的双向通信,对设备进行高效、可视化的管理,还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支持上层应用通过调用API读取数据和远程控制设备,构建强大的物联网业务应用场景。 要求云数据服务基于Linux平台和java开放体系,采用分布式架构,满足高并发、高可用性、高扩展性和高安全性。 |
||||||||||||||||||||||||||||||||
设备服务 |
标准接入 |
设备采用标准的MQTT协议接入,可与控制主机无缝对接 |
||||||||||||||||||||||||||||||
双向控制 |
采集设备数据,点对点控制 |
|||||||||||||||||||||||||||||||
在线升级 |
在线OTA固件升级 |
|||||||||||||||||||||||||||||||
安全认证 |
CA证书认证数据传输通道 |
|||||||||||||||||||||||||||||||
用户服务 |
注册及认证 |
用户注册及登陆安全认证 |
||||||||||||||||||||||||||||||
设备ACL管理 |
对设备接入的主题权限设置 |
|||||||||||||||||||||||||||||||
设备解除 |
对已绑定的所属设备进行解除 |
|||||||||||||||||||||||||||||||
管理设备 |
对设备状态的监测、查看设备相关的网络信息 |
|||||||||||||||||||||||||||||||
实时数据 |
获取设备的实时采集数据,提供分钟数据、半小时间数据及小时数据 |
|||||||||||||||||||||||||||||||
统计分析 |
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报表,提供分钟、半小时、小时数据统计 |
|||||||||||||||||||||||||||||||
接口服务 |
API接口 |
提供统一规范数据接口 |
||||||||||||||||||||||||||||||
性能 |
设备接入量 |
单台服务器设备接入量>=30000 |
||||||||||||||||||||||||||||||
数据延时 |
数据接口请求延时<=750ms |
|||||||||||||||||||||||||||||||
并发量 |
API并发用户数>=300 |
|||||||||||||||||||||||||||||||
存储容量 |
可动态扩展 |
|||||||||||||||||||||||||||||||
数据安全 |
多机负载及灾备 |
1、 中标单位编制的专业监测设备安装设计方案须通过专家组评审后方可组织实施,合同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正式上线运行,数据对接至浙江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综合监管系统。为保证在极端灾害性天气、汛期及强降雨期能提供及时有效服务,承诺中标后能够在签订合同前宁波地区设立售后服务网点(以营业执照为准),提供7*24小时电话技术咨询支持,如遇设备故障或传输故障,接到甲方通知后,乙方必须在一小时内作出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采购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解决。
2、 必须配备运维服务车辆,确保服务的及时性。
3、 现场运维服务期及数据对接服务三年,汛期及强降雨期每月现场调式维护、非汛期每季度现场调式维护;并制作相关维护表单,每季度提交运维报告。本项目三年的服务费均已经包含在总投标报价中,招标人不再另行支付。
4、 监测数据需接入浙江省地质灾害设备物联网平台。
5、 完备的后台技术支撑能力。配备专人开展每日后台数据巡查并做好记录,有较完善的异常数据发现报警服务,须向业主单位提供异常数据发现情况半月报。满足完备的后台技术支撑能力(包括:制定半月报方案、自证具有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数据技术、专人数据巡查)。
6、 本项目三年现场运维、巡检服务期结束,各投标供应商投标时可以按照不高于3500元/点·年的服务费用进行费用报价,此项费用将作为投标文件《售后服务及承诺》部分评审的重要依据。服务期满后,采购人可在不高于投标文件报价的基础上对运维巡检服务进行合同续签,套数由采购人结合实际要求及已安装数量情况确定。
7、对目前全市已建成7处专业监测点(附表1),中标供应商应将所有监测数据接入浙江省地质灾害设备物联网平台并提供三年运维、巡检服务,此项费用已包含在本项目的总投标报价中,招标人不再另行支付。
8、本项目提供的所有设备质保期三年,三年内整机质保,同时提供免费维修及零配件更换服务。
9、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人身安全、政策处理均由中标单位负责,若产生费用的由中标单位承担;项目风险投标单位在编制专业监测设备安装设计方案和前期踏勘现场时候自行评估,上述费用已包含在本项目的总投标报价中,招标人不再另行支付。
六、考核
1、时效性:未按合同约定建设完成地质灾害数字化监测体系建设的,每延期一天扣人民币2000元,因乙方原因延期30天以上的,甲方有权取消合同;质保、运维、巡检服务期内,未按乙方承诺时间内提供服务的,每延期一次扣人民币1000元,给甲方造成较严重后果的,甲方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2、人员要求:
(1)运维巡检期间,服务技术人员未按规定配备的,无故缺勤或迟到或巡查不到位的每次扣500元/人;
(2)运维巡检期间,拟派服务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技术资料不及时、给甲方后台技术支撑不力的,每发生一次扣2000元。
3、未在签订合同前在宁波地区设立售后服务网点(以营业执照为准)的,甲方有权取消中标资格;现场运维、巡检服务期间,宁波地区设立的售后服务网点中止营业或运营状态严重影响工作的,甲方有权取消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