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韶山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项目紧密围绕韶山市地质灾害风险防控需求,推动防控重点由“隐患点”向“隐患点+风险区”转变,基于1:10000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工作,明确地质灾害风险双控职责分工,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双控工作技术支撑体系,形成完善的地质灾害风险双控管理体系,创新地质灾害风险双控工作模式,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项目预算:2600000.00元。
(三)采购标的汇总表
包号 |
序号 |
标的名称 |
品目 分类编码 |
计量单位 |
数量 |
是否 进口 |
1 |
1 |
韶山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项目 |
地质灾害治理服务C07020800 |
项 |
1 |
否 |
(四)商务技术要求
第一节技术要求
1、服务承包范围
基于1:10000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按照双控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和体系构成,探索创建韶山市地质灾害风险双控“九化模式”,即风险双控责任落实层级化、风险识别更新精细化、风险监测预警精准化、风险防御响应协同化、风险规避消减有序化、风险源头管控规范化、风险科普宣传培训多样化、风险双控管理制度化、风险双控服务智慧化。在韶山市建立“隐患点+风险区”管控制度,明确“隐患点+风险区”管控工作流程,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管控模式。
2、服务内容
工作项目 |
序号 |
工作内容 |
单位 |
工作量 |
一、风险双控责任落实层级化 |
1 |
市人民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发文 |
项 |
1 |
2 |
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明确职责和任务分工 |
项 |
1 |
|
3 |
制定韶山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防灾责任体系表 |
项 |
1 |
|
二、风险识别更新精细化 |
1 |
县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体系 |
张 |
1 |
2 |
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分布图 |
张 |
4 |
|
3 |
县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区划图 |
张 |
1 |
|
4 |
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区划图 |
张 |
4 |
|
5 |
数据库建设 |
套 |
1 |
|
三、风险监测预警精准化 |
1 |
县级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监测网规划图 |
张 |
1 |
2 |
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监测网规划图 |
张 |
4 |
|
3 |
县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预警图 |
张 |
1 |
|
4 |
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预警图 |
张 |
4 |
|
5 |
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内容制作 |
个 |
50 |
|
6 |
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材料制作及安装 |
个 |
50 |
|
7 |
地质灾害风险区警示牌内容制作 |
个 |
100 |
|
8 |
地质灾害风险区警示牌材料制作及安装 |
个 |
100 |
|
9 |
课题研究1:智能优化算法驱动的降雨型滑坡时空敏感性评估 |
项 |
1 |
|
四、风险防御响应协同化 |
1 |
课题研究2:地质灾害复盘评估案例库建设 |
项 |
1 |
五、风险规避消减有序化 |
1 |
建设风险规避消减“项目库”建设 |
项 |
1 |
六、风险源头管控规范化 |
1 |
课题研究3:基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丘陵地区国土空间优化方法 |
项 |
1 |
七、风险科普宣传培训多样化 |
1 |
宣传册 |
份 |
5000 |
2 |
风险区管控清单、隐患点和风险区两卡一案 |
份 |
150 |
|
3 |
切坡建房户风险提示单 |
份 |
767 |
|
4 |
完善村级双控责任体系表及预案 |
份 |
33 |
|
5 |
乡镇级双控体系责任表及预案 |
份 |
4 |
|
6 |
县级双控体系责任表及预案 |
份 |
1 |
|
7 |
培训演练 |
次 |
1 |
|
八、风险双控管理制度化 |
1 |
已有制度更新 |
套 |
4 |
2 |
新设制度 |
套 |
10 |
|
九、风险双控服务智慧化 |
1 |
县级地质灾害双控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
套 |
1 |
2 |
县级地质灾害智慧防治APP建设 |
套 |
1 |
|
十、成果总结 |
1 |
实施方案 |
份 |
1 |
2 |
总结报告 |
份 |
1 |
|
3 |
工作手册 |
份 |
1 |
|
4 |
报告印刷 |
套 |
1 |
3、实施的技术规程
①《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
②《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2年);
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工作方案》(自然资办函[2020〕1723号);
④《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指南》(2008年);
⑤《县级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指南(试行)》;
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湘政发[2018]12号);
⑦《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DZ/T0448-2023);
⑧《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DZ/T0438-2023)。
4、具体技术要求
①完善县级地质灾害风险双控责任体系,建立以乡(镇)为单元、行政村(社区)为网格、隐患点和风险区为网点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网络体系,明确各级组织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分工。
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点和风险区动态调查与更新,编制“两卡一案”形成风险识别“一张图”和风险信息“一张表”,制作安装风险区标示和警示牌。
③以村、组为单元,落实风险区巡查员、责任人名单。
④制定风险区预警信息发布及响应机制,编制村级避险转移预案,明确地质灾害转移避险负责人和转移避险人员清单。
⑤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群测群防、专业监测网络建设,构建地质灾害风险监测“一张网”和风险预警“一张图”,开展智能优化算法驱动的降雨型滑坡时空敏感性评估课题研究。
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中的地质灾害风险源头管控,加强切坡建房管理,开展国土空间优化评价方法课题研究。
⑦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科普宣传与培训演练,灾情复盘评估,开展地质灾害复盘评估案例库建设课题研究。
⑧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分工。
⑨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双控智能化服务系统建设和智能app建设。
⑩总结“隐患点+风险区”试点工作经验,编制《县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工作手册》。
第二节商务要求
1、项目相关要求
①本项目采用费用包干方式进行,供应商应根据项目要求和现场情况,详细列明项目所需的所有费用,如一旦中标,在项目实施中出现任何遗漏,均由中标人免费提供,采购人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②供应商在投标前,自行踏勘现场,有关费用自理,踏勘期间发生的意外自负。
③验收要求:验收标淮按照国家、省市县相关政策执行。
④中标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和项目实施进度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否则采购人有权终止合同。
⑤供应商需要保证其提供的投标文件材料真实性,并承担因提供虚假材料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⑥其他未尽事宜由采购人和成交人双方在采购合同中详细约定。
2、服务期限和验收
(1)服务期限
服务期限:按照湖南省自然资源部门要求的时间和要求开展并完成各项工作。
(2)验收标准
符合湖南省自然资源部门验收要求。
3、付款方式
(1)支付单位:韶山市自然资源局。
(2)付款方式:项目实施7个工作日后,支付30%,野外调查工作完成后,支付至70%,提交成果报告初稿后,支付至90%,验收完成后支付剩余的10%。